万达股债“双杀”,万达电影暴跌 万达怎么了

2024-05-13

1. 万达股债“双杀”,万达电影暴跌 万达怎么了

万达电影(002739)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的进展公告(详情请见公告全文)
股票代码: 002739 股票简称:万达电影 公告编号:2017-079 号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因筹划影视类资产收购事项,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简称:万达电影、代码:002739)自2017 年 7 月 4 日开市起停牌,公司于同日发布了《重大事项停牌公告》(2017-035号)。经公司确认,本次筹划的重大事项为拟发行股份购买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 2017 年 7 月 11 日起转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继续停牌,并发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2017-036 号),公司于 2017 年 7 月 18 日、2017 年 7 月 25 日以及 2017 年 8 月 1 日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的进展公告》(2017-037 号、2017-038 号及 2017-039 号)。
公司于 2017 年 8 月 3 日披露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2017-040 号),于 2017 年 8 月 10 日、2017 年 8 月 17 日、2017 年 8 月 24日、2017 年 8 月 31 日、2017 年 9 月 7 日、2017 年 9 月 14 日、2017 年 9 月 21日以及 2017 年 9 月 28 日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的进展公告》(2017-042号、2017-043 号、2017-044 号、2017-050 号、2017-054 号、2017-056 号、2017-059号、2017-061 号)。
公司于 2017 年 9 月 13 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 2017 年 9 月29 日召开 2017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满申请继续停牌的议案》,于 2017 年 9 月 30 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公告》(2017-063 号),于 2017 年 10 月 12 日、2017 年 10 月 19 日、2017 年10 月 26 日、2017 年 11 月 2 日、2017 年 11 月 9 日、2017 年 11 月 16 日、2017年 11 月 23 日、2017 年 11 月 30 日、2017 年 12 月 7 日、2017 年 12 月 14 日、2017 年 12 月 21 日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的进展公告》(2017-064 号、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2017-066 号、2017-067 号、2017-069 号、2017-071 号、2017-072 号、2017-073号、2017-074 号、2017-075 号、2017-077 号、2017-078 号)。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聘请的独立财务顾问、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律师等中介机构正在积极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各项工作,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也在积极准备中。
鉴于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信息披露公平、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至少每 5 个交易日发布一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司相关信息均以上述指定媒体披露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7 年 12 月 28 日

万达股债“双杀”,万达电影暴跌 万达怎么了

2. 什么是“股债双杀”?为什么近期股市和债市的表现都不太好

就是说股票和债券跌的都很厉害,按规律来讲,股票涨的好,债券应该表现一般,要是债券涨的好,股票表现不怎么好,但是2种表示都差,是很少见的,就叫股债双杀
为了防控风险,国家一定要逼着银行“去杠杆”,简单来说就是控制银行理财的规模。因此,银行不得不把很多“委外”的资金拿回来,这在公募基金那里就表现为大额赎回。比如我们观察到,4月18日,鹏华弘达混合A(003142)的净值大涨98.1%。4月19日,中融新经济混合A(001387)的净值大涨113.7%。公募基金单日净值涨这么多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这是由机构的大额赎回造成的,这些机构很有可能就是银行。

为什么大额赎回会造成基金净值大涨呢?

其实,我们在赎回基金的时候是需要缴纳赎回费用的,这个赎回费里的很大一部分会被计入剩余的基金资产。

为什么要有这种设置呢?

大家可以想想,投资者赎回基金的时候,基金经理是不得不卖出资产来满足赎回需求的。这种被迫的卖出很有可能会给所有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为了补偿其他投资者,赎回费的一部分被计入基金净值,以此作为补偿。如果赎回的金额很大,基金剩余的规模很小,那么计入资产的赎回费相对于剩余的基金资产就会显得很多,基金净值就会出现暴涨。

银行的“委外”资金大部分会投资于债券,同时也会投资一些股票类资产。拿回“委外”资金,相当于银行被迫在资本市场抛售股票和债券,这会对股市和债市产生负面影响。从4月14日到4月2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2.4%,中证500指数下跌了7.2%。中证500指数用短短7个交易日就抹去了之前近3个月的涨幅。我们再来看看债券的走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13日的3.3%上涨到4月24日的3.5%,上涨幅度达到17.7个BP。我们在债券投资的相关课程里说过,如果债券的收益率上升,这意味着债券的价格下跌。从总体债券市场来看,中债新综合指数(净价) 从4月13日的100.6,跌到4月24日的98.6,跌幅达到2.0%。

股票和债券同时出现下跌,就叫“股债双杀”。为什么说“股债双杀” 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呢。我们说过,股市在复苏期表现的最好,而债券则在衰退期表现的最好。简单来说,如果经济向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会加速,因此股市会表现的比较好;如果经济下行,则债券会表现的比较好,因为一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高下降,更多的人希望用债券来避险,毕竟,债券的收益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好,大家会预期货币政策放松。关于债券的课里我们说过,货币政策放松,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会利好债券。

因此,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和债券价格往往呈现出“跷跷板”效应。也就是说,如果股市表现的好,债市表现的就一般;如果股市表现的不好,债市表现的往往比较好。因此“股债双杀”这种现象就显得很奇葩。

一般来说,造成“股债双杀”会有两类原因:

第一类是经济进入了滞涨期;

第二类是政策的变化导致机构投资者非理性抛售。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类原因。

为什么滞涨期会引起“股债双杀”呢?我们分析过,滞涨期的定义是经济增长慢,同时通货膨胀率高。这被称作“经济的癌症”,因为这样的经济状况让央行所有的调控政策都带有“化疗”的特征。也就是说,央行的所有调控政策,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央行为了控制物价,收紧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压低通货膨胀率,但是也会让本就羸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如果央行为了刺激经济,放松货币政策,虽然可以拉动经济,但是也会为高涨的物价火上浇油。

在2010-2011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曾经面临过滞涨期的窘境。2009年4万亿的经济刺激效应快速褪去之后,经济出现减速。同时,通货膨胀率突破了3%的警戒线,随后一路上涨到6%左右。央行当时的选择是放弃经济,控制物价,在2010年10月20日开始加息。前后一共加息5次,总共加息幅度为1.25个百分点。连续的加息让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增长率10%左右滑落到8%以下。不过好在通货膨胀也随之回落了,从6%回落到2%,重新回到警戒线以下。滞涨期就此结束。

我们还由此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在滞涨期,央行会优先控制物价,收紧货币政策。央行的行为会让股票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进一步悲观。同时,货币政策的收紧必然会带来债券市场的调整,由此造成“股债双杀”。从近期的宏观数据看,通货膨胀率并不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排除近期的“股债双杀”是由滞涨期引起的这种可能。

近期“股债双杀”的元凶,其实是银行“去杠杆”造成的机构投资者非理性抛售。在股市里,银行的抛售行为除了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卖出压力以外,还产生了恐慌情绪。这种恐慌情绪诱发了其他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卖出行为,从而放大了对股市的负面影响。

3. 能不能告诉下股债双杀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股票和债券跌的都很厉害,按规律来讲,股票涨的好,债券应该表现一般,要是债券涨的好,股票表现不怎么好,但是2种表示都差,是很少见的,就叫股债双杀

能不能告诉下股债双杀是什么意思

4. 王健林房企海外千亿投资归零,事情的原委是什么?

在历来的首富当中,王健林是企业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个,他果敢坚韧,不喜低调,定下财大气粗的小目标,然后一口气完成8000次。

他生于四川,做过林业工人,参过军,退伍后来到了北方沿海开放城市大连。
1989年,王健林从大连西岗区办公室副主任任上辞去职务下海经商,接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后来生长为万达集团。在尔后的长达28年中,受野心的驱动,凭借着对财富的冒险寻求以及对政治鸿沟的掌握,王健林敏捷成为我国的尖端富豪。

经商最讲究的一种性格特点是要有狠劲,王健林是最懂得其中道理的一个。
自1988年大连万达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以来,商业、文化、地产、金融四大产业个个不输。
直到2017年上半年,200多个万达广场、十几个万达城、80家五星酒店、全球1,300家影院、两家美国电影公司、一家英国游艇公司、上千幅名画……。并且,万达营业在北美、欧洲和中国的世界钱三大电影市场的票房均是第一,他的资产达到7961亿元,王健林步入巅峰。

鼎盛过后的万达迎来了最艰难的时刻。
2017年6月份,银监会约谈,银行授信收紧,股债双杀,变卖财物归还债款,海外投资受挫,在万达集团遭受一系列变故。
万达一瞬间陷入资金困境。2016年,传闻称万达负债超过4000亿。到了2017年,这样的消息愈演愈烈,甚至有人称万达的当家人王健林,从首富变成了“首负”。
从高处跌落的王健林显示出了惊人的气魄,这是很多企业家难以做到的。就像炒股一样,很多人都不愿意止损,因为他们相信价值一定会涨回来,所以很多人宁愿一直持有也不止损。

止损讲究的是魄力,是一股狠劲,壮士断臂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做得出来。在中国商业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万达一样有魄力地出售业务,如果贾跃亭能学习去年王健林的做法,那也不至于如今不敢回国了。
万达止损的方式就是大量抛售资产,并且都是大手笔。
用孙宏斌的话来讲,王健林“壮士断腕”——把13个万达城、70多家酒店打包甩给了孙宏斌和李思廉,把一堆万达广场甩给了朱孟依,把长白山度假区甩给了孙喜双。
卖掉60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后,万达的土地储备只有1000多万平米了。这点土地储备还不如一些激进的福建小房企,如正荣、禹洲。
然后万达又把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和黄金海岸的两个项目卖掉,美国洛杉矶的一块地也卖了出去。如今万达的海外资产只剩下美国芝加哥的一个项目,而且境外地产的工作人员已经不到10人。
卖掉大量资产的王健林终于是“无债一身轻”(负债4205亿元,减债二分之一,超过2000亿)。不过王健林却处于非议之中,外号也从首富变成了“首负”。




就在万达陷入危机的时候,一篇文章彻底惹怒了王健林——《王健林的滑铁卢》。
这篇文章解析了其经济现象背面的深入政治本源,文中写到:
到2020年,万达财物到达2000亿美元,市值到达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净利润到达100亿美元。那时把万达做成真正的世界一流跨国企业,他也将年届古稀,大约也到了荣耀的退休时刻。所以在职业生涯最终阶段的老王,一向在强调速度,万达有必要再快一点,有必要要快。那时他离自己的终极目标,也只要0.01公分的间隔。但一切到了6月份戛然而止。我国银监会俄然把矛头指向万达——排查授信危险,6个境外项目融资遭严厉管控。文章中说到二十八年专心空手道的首富,现金流明显断了。空手道挣钱,一向都是来得快,去的更快。看天吃饭的我国房地产业,太简单遇到黑天鹅或许灰犀牛什么的。
媒体的力量很可怕!
不少网友纷繁加入评论大军,当然,互联网上从来不缺少好事者,如很多好事者并未真正评论文章是否有现实根据,而是当即做出一个判别:王健林以及他的万达真的要出事了。
万达当即对这篇《王健林的滑铁卢》一文进行了回应,万达义正言辞的声明文章对万达集团和王健林自己进行歹意诋毁和中伤,多处严峻违反现实。
该声明共有8条回应,首要否定万达“现金流断了”的说法。称万达目前账面现金超越2000亿元,2017年收入超越2000亿元,企业运营一切正常,全球没有任何债款违约。
也有网友说王健林就不应该接受鲁豫采访,现在就不会这么窘迫。近来任正非也批评了王健林动不动就先赚他一个亿,带坏了社会风气,王健林最近可谓是四面受敌。

现实上,关于王健林出事的风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近半年来,隔山差五就有媒体“归纳”一篇文章出来,来奉告网民,王健林最近可能又要出事啦!
而其实,很多企业家在遭遇危机时,都应对不当,最终深陷泥淖不能自拔,轻则企业破产,重则锒铛入狱。而很少有企业家能在企业遇到危机时,从容自救。
王健林带领万达集团为中国企业家上演了一幕教科书式的危机应对案例。

5. 万达出海失败,这其中有哪些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王健林曾有一个梦想,不光是把万达做大,“还要把中国酒店品牌打到全世界。”然而,曾经的首富现在却面临着梦想破灭。去年,还说着一个亿小目标的王首富,一夜之间跌下神坛:国家点名批评、银行断贷、股债双杀、资产大缩水、贱卖资产、宣布彻底告别房地产…….
7月30日,万达酒店宣布,已将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的万达芝加哥酒店项目90%的股东权益,作价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出售给了伊利诺伊州的合作伙伴Magellan Parcel C/D LLC,后者在此之前持有该项目的另外10%的股权。
万达酒店称,此次出售将带来9400万港元的税前账面收益。D,步行可到剧院区、博物馆区、密歇根大道等芝加哥著名场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东湖岸区域还未开发的最后一个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7.6万平方米,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本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预计总投资27.41亿元。
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建设成为一座361米、高101层的五星酒店,预计建造超200套客房以及高档公寓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原本有望成为芝加哥第三高建筑,成为城市新地标。
此举显然是为了还债。
冰冻非一日之寒,除了疫情之外,作为王健林梦想的万达酒店,从2014年借壳上市以来,发展始终不温不火,一直呈现亏损状况。除了2018年半年报靠出售项目录得7.67亿元的净利润首度实现正增长外,2018年6月以来,万达酒店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在港股市场上被冠上了“仙股”的帽子。
而如今,王健林最大的败笔在于过河拆桥。随着金融监管化,房地产泡沫破裂,中国经济遭遇发展瓶颈。而依托强大的政商关系和政策红利,特别是在金融和房地产的暴利中赚得盆满钵满的王健林之流,不在国内扛鼎。他们找各种理由,清空国内资产,高调转移海外!
同时值得吸取的教训还有中企多不重视危机公关
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所长梁桂宁指出,审查风险是近年来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时常遭遇的风险之一,这个项目的命运反映出企业“走出去”既要看到当前的政治红利,也要防范日后的政治麻烦。王健林也感慨:这个项目要检讨自己,过于相信上一届市政府和区政府的承诺,忽略了新政府不认你。“今后不能投资没有获得规划许可的项目,这是中国企业需要谨记的教训。”

万达出海失败,这其中有哪些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6. 王健林卖文旅发布会因何延迟一个半小时,富力还一度被删?

2016年正是万达集团和王健林最风光的时候,那时万达集团花费数百亿美元,一举收购了海外十多家文娱、影视等项目。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2017年6月21日,一张银监会的文件就让万达集团遭遇了股债双杀,几乎是在一瞬间,所有面向万达的信贷窗口全部关闭了,万达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危机,为了筹措资金,王健林只能是忍痛割肉,低价变卖资产,诞生了这场世纪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这场被誉为世纪交易的发布会比原定的开始时间延迟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而在VIP休息室的外面,有记者听到了王健林摔破杯子的声音,且发布会现场的展板上还曾一度删掉了富力的名字。发布会推迟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价格没有谈拢。
原来,万达起初商定好出售77个酒店的价格是335.95亿元,现在出售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的价格却是199.06亿元,可以想见,在发布会前夕,富力趁火打劫,不断压价,让本就忍痛割肉的王健林愤怒无比,甚至删掉了富力的名字。富力的当众砍价让万达出售这笔资产至少打了6折以上,叫王健林怎么能不心痛。
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首富的王健林还遭遇了一些城下之盟,但万达当前遭遇了严重困难,不得不低头,拿到现金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融创而言,被下调了债券评级,也需要做出妥协。 
不过,王健林通过这次转让,大幅减少负债,收回巨额现金。事实上,三方都是赢家。这次协定之后不仅万达商业已走上“轻资产”品牌经营,万达文化旅游也走上“轻资产”品牌经营之路。

7. 炒作华为上市假消息目的昭然若揭

近期坊间一直有炒作华为上市、华为借壳、华为分拆的相关言论。回顾一下,近几年传闻华为借壳上市的传言不断,而进入2016年以来传言尤甚,特别是5月份以来十分密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华为发展,对华为还算有所接触的人士,多少感到有些小意外。难道华为的“初心”改了?难道华为的“不上市”承诺变了?
       一、炒作华为上市的空穴来风不难识破
       听一下网络炒作的口气:“华为借壳某某上市,明天满仓”。然而打开这个链接后其内容基本找不到华为借壳上市的具体事实。明显是借华为借壳上市之名,诱骗投资者买入,为其垫背出货的炒作诱骗行为。同时,这几年炒作华为借壳上市的目标公司“风云变幻”,不下几十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套路,都是圈套,都不过是拉虎皮做大衣,蒙蔽投资者双眼罢了。
        稍有分析能力的人都会思考,华为如果想上市还需要采取借壳上市途径吗?如果华为上市,肯定会有华为官方渠道的权威声音。
       借助华为上市进行话题炒作,达到恶意炒作股价、快进快出手法等恶意操纵市场行为,以谋取暴利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对此,必须及时从客观理性角度分析澄清,以防止恶意炒作者对普通股民割韭菜,以防止他们从股民血汗钱中谋取暴利的企图实现。
       二、华为坚守“上甘岭” “心中有理想”的初心在上市一夜暴富诱惑下没有丝毫动摇 
       正如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所言: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板凳要坐十年冷”,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我们搞科研,人比设备重要。用简易的设备能做出复杂的科研成果来,而简易的人即使使用先进的设备也做不出什么。
        华为2016年收入人民币5216亿元, 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收入的10%,即500多亿元。华为的持续投入、坚持创新、矢志不移做主业、不为整个社会环境的其他利益或者暴利产业所诱惑,才决定了华为当今的地位。
       华为在中国最少三次暴利行业大肆炒作、一夜暴富诱惑下经受住了严峻挑战与考验。第一个肯定是中国持续几十年的房地产爆炒暴利。在中国房地产暴利诱惑下,中国几乎所有企业包括国企都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而华为初心不改、理想不变,没有被房地产暴利所诱惑,视房地产暴利为粪土,不理不睬地耕耘通信主业。
        第二个是近年来的金融热包括互联网金融热。华为仍然不为其所动,成为中国少有的实体企业不做金融的企业。不追求相当时髦的风口,继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深耕。
        第三个就是炒作股票、追求上市的一夜暴富做法。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二级市场股票价差过大的体制性弊端,基本只要能够IPO成功,原始股东、原始持股者都能实现一夜暴富,一夜之间创造出上千个千万亿万富翁没有悬念。特别是像华为这样的世界级通讯设备企业,无论在华尔街,还是香港,还有A股市场上市都是宠儿。然而,华为没有被上市的一夜暴富所迷失自己的方向,丧失自己的理想。
        华为不上市,任正非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华为副董事长、常务副总裁、轮值CEO徐直军说:首先,国家政策不允许。国家规定只能有200个股东,我们有6万多员工股东,而且明确员工持股会不能作为上市公司持股主体。中国平安的员工持股是通过信托公司解决的。我们6万多员工股东,要300多个信托公司,最终还是超过了200个股东上限规定。其次,上市之后,员工一夜暴富之后还干不干活,如果员工都不干活了,那我们上市做什么?我们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果上市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分点钱,那我们早就分了。
        因此,无论是华为的内部股权结构,还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以及其他高管的远大目标与理想就不是上市,而是成为世界级高科技公司,如果说引领潮流的话,华为立志引领世界通信设备的高科技潮流,站立这个潮头与风口。
       从目前把A股市场定位为融资功能的话,华为既不缺资本金,也不缺经营的固定与流动资金,根本就没有上市的必要与硬需求。
       三、从疯狂炒作华为上市等看监管必须跟上
       炒作概念,制造噱头,借利好消息炒作短期股价,让庄家出货的方式,在股票交易市场屡见不鲜。有些是网络股评家们炒作,有些是上市公司自己放出消息,不当获利,最受伤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明真相的韭菜们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炒作华为上市等已经达到到几乎疯狂之地步。类似炒作华为上市、借壳、分拆上市的空穴来风事例不胜枚举。
        比如制造匹凸匹怪象,无中生有打出VR、AR、AI、科技金融、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等。目的都是东拉西扯欺骗投资者。在华为借壳上市消息满天飞情况下,日前有报道称特斯拉落后上海了,导致相关板块出现异动,而随后上海有关方出面说并未接触过特斯拉,再次导致相关股价波动。华为上市与特斯拉“落户”罗生门事件太典型。同时,还有谣言导致万达股债双杀等。这种肆意炒作概念,噱头充斥A股,谣言在股市满天飞,市场怎能不波动?而每次波动,都导致普通股民“大出血”。
        
这些概念炒作、制造噱头、假消息满天飞,绝不能让其随便任性就公开见诸舆论圈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极为发达的今天。监管部门应该对其真实性进行鉴别后方可允许披露。监管部门应该对其真实性负监管责任。这不仅要将制造假消息者一追到底,绳之以法,而且监管部门需要深刻反思反省。制度漏洞如何补?执法严不严?监管是否存在渎职失职?
      要有这样的机制:让类似制造华为上市假消息者不敢公开发布,一旦公开发布影响资本市场的假消息不仅要负法律责任,而且让其付出远高于非法获利的经济代价,并终身市场禁入。监管部门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炒作华为上市假消息目的昭然若揭

8. 半年狂甩1000亿孙宏斌为何不差钱?

链家、乐视、万达,大小标的通吃,一概收入囊中。2017年以来,孙宏斌用于收购土地和投资的钱,已达1000亿元。

虽然孙宏斌一贯重视高周转、现金流,但究其不差钱的原因,还在于其和多家央企、国企的合作开发模式。融创现有240个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5的项目,融创是与保利、方兴地产等规模较大的央企、国企合作的。

2017年7月18日下午,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北京华贸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接受媒体群访时承认,与万达的这笔大交易引起银行风控部门的重视,银行在排查融创的融资。但他表示,“这十分正常,银行要是不排查、不做尽调,反而是失职”。

同日,受此消息影响,融创中国(01918.HK)2019年12月到期债券价格跌破面值,创下2014年12月发行以来最大跌幅;融创的股价也一度跌逾13%,而在过去一年,融创的股价已飙升了220%。
此次股债双杀前,孙宏斌通过投资链家、乐视、万达等一系列大手笔项目赚足了眼球。据评级机构标普测算,2017年以来,融创用于收购土地和投资的钱,已达1000亿元。

许多人惊呼——顺驰又回来了!对于这种说法,孙宏斌则在数个场合表现出甚是反感。顺驰是孙宏斌在1994年创立的第一家地产公司,曾靠擅长现金流管理而快速超越对手,甚至剑指万科,但在2006年宏观调控时,因现金流枯竭而转卖他人。
2017年7月19日,融创和万达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举办签约仪式。原定于下午4点的签约仪式,被推迟了1个小时。富力地产临时加入了签约,代替融创接下了万达的酒店资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