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24-05-13

1. 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本市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河池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刘三姐歌谣、密洛陀、仫佬族古歌、莫一大王、谈崖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山歌、天峨壮族八仙、宜州渔鼓、宜州彩调等传统音乐、戏剧、曲艺;
  (三)铜鼓舞、壮族舂榔舞、壮族打扁担、瑶族猴鼓舞、壮族板鞋舞等传统舞蹈;
  (四)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瑶族服饰等民族服饰制作技艺、贡川纱纸制作工艺、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特色饮食烹饪等传统技艺;
  (五)壮医、瑶医、苗医、拔火罐等民族民间传统医药、医技;
  (六)壮族蚂虫另节、壮族铜鼓习俗、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瑶族祝著节、毛南族分龙节和民族婚庆等民俗;
  (七)仫佬族舞草龙、瑶族射弩、白裤瑶打陀螺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八)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领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把经费列入本级预算。预算应当与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匹配,并逐步加大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制定联合保护措施;
  (二)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三)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四)指导、督促、检查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
  (五) 协调解决其他重要事项。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文化主管部门。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其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记录并建立档案;
  (四)组织评审、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五)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研究;
  (六)监督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使用;
  (七)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培训、宣传活动;
  (八)定期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和传播等情况进行检查;
  (九)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传承、利用相关的其他工作。
  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农业、林业、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旅游、工商、法制、档案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第八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本行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查,具体实施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开展普查、调查,应当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数据库,编制保护规划。
  通过普查、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专项保护计划。

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