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2024-05-14

1.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在练习前需要清楚理论知识。
  
 取《圣经》亚当、夏娃的形象代表人类最初状态,他们吃了知晓善与恶的智慧之果以后从原始的动物本能解放了自己并变成人,他们看到自己是裸体的,产生了羞耻感。弗洛姆认为他们承认他们分离时,他们仍然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爱,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他认为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而这种分离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在于各种迷狂状态,如性欲高潮能产生一种近似于恍惚飘逸的状态,集体的性乱仪式是许多原始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但这种迷狂之后,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摆脱分离感导致的痛苦,慢慢地焦虑又会增加。没有爱的性行为除了瞬间快感以外决不能跨越两个人之间的鸿沟,临床表明,把生命献给无节制的性满足的人并不会得到幸福,而常常忍受严重的精神冲击或症状的痛苦。之后又有酗酒和药瘾的选择形式,而这些人因犯罪感和懊悔而感到更加孤独,而促使他们更频繁地求助于这种迷狂。
  
 迷狂结合有三个特点:它们是强烈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它们产生于包括身心在内的全部人格;它们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
  
 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有其生物学形态。母体和胎儿是两者,又是一体。他们是共生的,互相需要的。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临床术语叫受虐狂,这种人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的人的一部分附庸,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而那个人像是他的生命和氧气。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心理学术语是虐待狂,这种人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一人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的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是把他人与自己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中,产生了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矛盾。
  
 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爱是一种活动,可以把爱是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随人格发展,买卖型人格是愿意“给予”的,他们以接受为交换条件;非创造性倾向的人感到“给予”是贫乏的,多数这类人拒绝“给予”,但也有部分人认为“给予”是一种美德,他们感到,因为“给予”是痛苦的,才应该“给予”,给予的美德正在于这种接受牺牲的行为。有创造性人格认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的体验使其倍感快乐。心理学角度认为,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谁能自动给予,谁便富有。
  
 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常常包含的共同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在人对结合普遍的现实需要之外,出现了更特殊的生物性上的需要:对两性结合的欲望。同性恋者忍受着永无终结之日的分离的痛苦,他们彼此分担着这种痛苦。
  
 这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推翻,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为解脱体内痛苦的追求而引起的化学性紧张的结果。性欲的目的是解除这种痛苦的紧张,性的满足在于这种解除的成功。他的理论在当时(1900)前后是正确的,具有挑战性和革命性。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中,孩子的精神病产生于母性或父性发展失败,而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自私者不能爱他人,无私者认为“只为他人而活着”他为不看重自己自豪。两者都是需要被治愈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比被一个自爱的母亲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
  
 在对上帝的爱中,先讲人类的发展,最开始对动物的图腾崇拜,后对金、银、泥土制成的偶像的崇拜,更后来,人类赋予神以人的形式,对拟人化的神的崇拜。从最开始的母权制阶段到后面父系社会阶段,更后,也就是上帝的宗教阶段。上帝并非开始就是善的,如:上帝把人赶出伊甸园,以免误吃智慧果;上帝决定以洪水毁灭人类的阶段;上帝除了宠诺亚之外再无二人。在上帝与诺亚订了一个契约后,上帝答应决不再毁灭人类而发生改变,他成了各种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后面的统一原则的象征,成了人类内在精神种子开出的花朵,上帝既不是人也不是物,人们甚至不能赋予上帝任何确定的属性。在有神论体系中,甚至非神学的神秘主义思想中,都假定精神世界的存在,把它当作超越人类,赋予人精神力量和拯救灵魂的诞生而作为努力的意义和合理性。在无神论中,则没有任何存在于人之外或超越人的精神世界。爱、理智、正义的存在是因为人通过整个进化过程发展而形成的能力,人在发展这些能力时,他们才存在,这个观点认为,生命除了人自己赋予它的意义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人是完全孤单的,除非互相帮助。
  
 从哲学的逻辑如亚里士多德的立场“同一物不可能同时既属于又不属于同一物”,他的观点相对立的是矛盾逻辑,矛盾逻辑的一般原理老子有言“正言诺反”,庄子有言“是亦一也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矛盾公式是:亦此亦彼。道家矛盾思想的典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苏格拉底的思想一样“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婆罗门哲学探讨了现象的多样性与统一之间的关系,该思想自始就以同时存在对立的双方的矛盾为中心,然而也以现象世界的力和形式的同一为中心,宇宙及人类的最终力量超越了观念领域,也超越了感觉领域,因而“非此非彼”,在严格的非二元论的认知论里“真与非真”并非对立。婆罗门哲学得出的结论:已领悟的对立双方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质,而是有领悟能力的心灵的本质。思维如欲达到真正的真实就必须超脱自身。
  
 关于爱这门艺术实践,必须有三个因素:专心、耐性、最大关注。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艺术,同时人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学习,在开始学习之前必须学大量其他东西,看起来是一些无关的东西。比如箭术的学徒从做运气练习开始。关于专注的练习这里讲到静坐(很详细,在此不赘述),专心致志意味着此时此刻充实地生活,现在做某事时,不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对自己不敏感的人是学不会专心的,要注意倾听自己的心声,能体察各种变化,甚至微小的病痛,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最佳精神状态。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理智,就只能采取谦恭的态度才可能做到。爱依赖于相对排除自恋,它要求谦恭、客观和理智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生长和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信仰。正确的信仰根植于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之中,并非对某事的信奉,而是我们的信念具有必胜和坚定的特质。
  
 最后用《圣经》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2. 《爱的艺术》_艾里希·弗洛姆_章一

第一章_爱是一种艺术吗?{
  
 
  
                                          
 爱不是一件消极被动的事, 爱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你渴望爱, 你渴望积极地参与其中, 你得积累经验得有足够的实践活动, 然后才能慢慢领悟其中真谛, 进而更好地去感受爱实践爱享受爱.
  
 
  
  
 
  
                                          
 爱并不是一件生下来就会的事. 或许你大概知道爱是怎么一回事, 但没有经历过实践这件事终究对你而言是陌生的, 若你终有一天投入到爱的实践当中, 一开始你必定是无知茫然且能体会学习很多具体的知识的.
  
 
  
                                          
 
  
  
 那么爱如果不仅是被爱的问题, 还是爱的问题, 那爱的问题是什么? 主观地执行爱, 是什么意思? 被爱的实践活动是增加自己对异性的吸引, 提高自己的性吸引力, 那爱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我也不懂.
  
 如何去爱? 如何主动地爱人?
  
 
  
                                          
 
  
  
 找到了合适的/正确的对象就能很好地爱? 关键在于爱的对象的寻找, 而不是爱的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这是多数人的一个误解. 进一步说, 如果爱的能力没有提升, 即使找到了看似完美的对象也无法幸福地爱. 这样问题的主要矛盾就在于爱的能力是否到位, 而不是找的对象是否各方面出色令人称心如意.
  
 
  
                                          
 
  
  
 意思是...找对象, 不论是结婚的对象还是恋爱的对象, 本质上还是从自己接触到的潜在目标中择优, 根据自己的各项指标去匹配对方的各项指标, 并从中挑出综合评分最高且同样对自己有意的对象发展感情. 和商品交换是大差不差的一回事儿, 物化他人同时物化自己.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 但是没有长时间的深交的话不会很多地从感情和精神方面对某人产生依恋和倾心. 这也很正常. 对不熟的人自然没法从精神方面去量化, 只能从自己能了解到的方面----外貌和行为作风做经验主义的推断. 这也是需要打点自己外形并优化自己言谈举止的原因, 得先从外表上提升性吸引力才有机会引得别人来观察你是否有内在美.
  
 
  
                                          
 
  
  
 暧昧以及爱情初始阶段是非常热烈甜蜜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感觉会淡掉. 从生物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在热恋阶段激素分泌旺盛, 而这带来了大脑激烈的水电反应, 最终使恋人感到这份爱是如此的热烈真挚, 仿佛可以一吻天荒, 爱到海枯石烂. 但很明显, 这是人类演化带来的一个小计俩, 热恋的激情可以促使双方对于发生性行为都怀抱热情, 有助于基因的传递. 所以暧昧和热恋阶段的上头是不靠谱的, 这阶段的想法和承诺同样不一定可靠. 在度过干柴烈火的热恋期后理智主导下如果还能对对方抱有一定程度的依恋和倾心才是保持爱情持久的防腐剂. 因此在爱情里保持理智是件难能可贵的事.
  
 
  
                                          
 
  
  
 “但爱是不可能拉倒了事的.”爱的门槛相对而言很低, 很多时候开始一段爱情不需要先修课和预备知识, 但经营这段感情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爱的大师, 都是一步一步学习进步来的. 因此恋爱经验才如此可贵, 对双方而言都是如此.
  
 
  
                                          
 
  
  
 不疯魔, 不成活. 掌握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是一回事, 但对这件事怀抱恒久的热情这样重要. 不是对爱人或者被爱怀抱热情, 而是对学习爱这件事怀抱热情. 主观的态度要到位, 再辅以客观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积累, 这才有成事的可能.
  
 }#第一章_爱是一种艺术吗?#

3. 弗洛姆《爱的艺术》(一)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爱可以是一门艺术。他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真正地、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要像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我们要学会去爱自己也爱他人。学会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大师。
  
 要把成为一名大师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志向,并且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圣人王阳明先生,小时候在学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书为了什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出读书为的就是要做圣人,并且把一只朝这个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弗洛姆认为,人存在的根本要点是超越了动物界的,超越了一种本能的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同时和自然分离的,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和二为一。人是有智慧的生命,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存在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感到陌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爱对方,就如同亚当和夏娃,吃了可以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之后,变得陌生起来一样,他们对对方的身体感一种羞耻,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爱对方,于是会产生一种恐惧。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人们摆脱这种恐惧的主要方法就是无节制的纵欲。他们喝酒吸毒发泄性欲,但是这样会让自己越来越感到孤独和寂寞。另外就是寻求一种平等,从一种习惯,服饰,思想和情绪方面寻求平等。但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真正的平等一说,千篇一律的生活又怎么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一)

4.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理由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推荐理由
                      《爱的艺术》是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下文是我整理的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弗洛姆《爱的艺术》推荐理由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艾·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是一本以精神分析法研究、阐述爱的艺术的杰出理论专著。心理学大师艾·弗洛姆在真诚地说服每位读者:爱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可获得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勇敢地、真诚地、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不信,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 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 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 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 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 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 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 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 进。
     弗洛姆《爱的艺术》作者简介 
    艾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住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井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人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文化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patience, 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与得充满弗洛姆关于爱的每一个观点。对给与得的关系的阐述,让我们区分天真的爱同成熟的爱的不同原则。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得先于给)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给先于得)。天真的爱源于需求,成熟的爱是基于贡献。对于爱的给于对象的不同,弗洛姆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种类的爱:之于众生的博爱,之于孩子的母爱,之于爱人的性爱,之于自己的自爱,以之于神明的神爱。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四、以爱之名
    爱是一门艺术。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爱是人的本能。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1、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2、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3、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4、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5、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7、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帮助的快乐。因此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导致的苦难,而是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能力和快乐。
    8、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9、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10、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11、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12、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应。
    13、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14、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
    15、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6、只有爱那些对实现某种目的帮不上什么忙的人,爱才会开始显示出来。《旧约全书》里,爱的中心对象是穷人、陌生人、寡妇和孤儿,甚至是民族的敌人。
    17、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
    18、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9、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21、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22、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23、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24、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25、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
    26、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之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之上。
    27、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28、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29、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30、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31、孤独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伤害甚至破坏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爱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样。
    32、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情所激起,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种博爱,那么其结果只不过是短暂而放荡的结合而已。这种结合只能使两个陌生人还像以前那般疏远,有时还会使他们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互相仇视,因为当结合的幻想消失后,他们感到比过去更加显著的陌生。
    33、性爱是排他的,但是它在另一个人身上爱着整个人类,爱着有生命的一切。性爱只是在性结合的意义上,在强烈地将自己只和另一个特殊的个人的融合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深深的博爱的意义上——才排除对其他人的爱。
    34、爱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这种关系的深度、双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们藉此才可以辨别出是否爱着。
    35、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36、爱,本质上应是一门意志的艺术,一门决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人生命的艺术。
    37、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38、人们认为爱情关系一旦出现差错就应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观点,就如同无论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这种关系的观点,都一样是错误的。
    39、对孩子来说,一个不幸家庭的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40.《圣经》中“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对自己的热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热爱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41、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枉费心机试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42、“无私的”母亲的作用和自私的母亲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区别,确切地说,前者往往更糟糕,因为母亲的无私使孩子们不愿去批评她。他们觉得不该让她失望;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德行伪装下对生活的厌恶。
    43、对上帝的爱与敬畏,不过是人类需求永恒的爱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是人们在现实中无力实现这种爱的一种精神幻影。
    44、上帝成了象征,象征着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就已表达了的并正在为之奋斗的尽善尽美,象征着精神世界——永恒的爱、真理和正义的领域。
    45、在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宗教体系中,对上帝之爱,实质上与相信上帝及其存在和公正,相信上帝的爱是一回事。对上帝的爱,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经验。在东方宗教及神秘主义中,对上帝之爱是对同一的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在生活的每一行为中的这种爱的表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地方。弗罗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因此他对于西方社会的现状几乎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
    弗洛姆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许许多多的精华的东西。在他看来,他所处的时代(亦即资本主义时代)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的现象值得批判,要批判就得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入手,《爱的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所写。
     作品思想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弗罗姆还谈了许多爱情的错误形式并在书的最后一章详细阐释了爱的实践,纪律、集中、耐心、兴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恋、积极活动分别是必要条件和特殊条件。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获取爱情能力的条件,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理性生活的条件,不论一个人是不是打算去爱别人,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并有着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去获得这些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收获快乐和对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个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该书指出“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得来的一门艺术,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全书旨在告诉人类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关于爱的企图和想法都会失败。而爱首先是给予,是爱他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永远不会得到爱的满足。
     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国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随后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别重版重印。
    截至2015年,《爱的艺术》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1980年),20世纪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和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迁往瑞士,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写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占有还是生存》《自为的人》等。
  ;

5. 《爱的艺术》艾.弗洛姆(读书笔记上)

 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摆脱幻想、发展自我人格以及爱他人的能力,现代人的状况多存在下面两个问题:
   1.追问自己能否被人爱,不断以外在的物质衡量自己的价值,努力达到某种目的。   (这是 赢得人心与对异性有吸引力两种倾向的混合物 ,忘记了我们本应追寻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爱别人。)
   2.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
   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   而"爱情"只对灵魂有用,在现代意义上毫无用处的爱情只是一种奢望,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的奢望吗?
   寻找与世界的联系、安全感。   人脱离了自然,超越了动物本能的适应性。人性的和谐取代了人猿时代的和谐;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对短暂生命的觉悟,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所有的这些禁锢,使人渴望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否则他会疯狂。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引起恐惧,现代人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
   刚出的婴儿通过母亲的安抚可以获取安全感,在形成个性的阶段母亲的安抚已经不足以安抚孩子的孤独感,就会出现其他克服方法,如:   a.集体性纵欲   b.借助酒、毒品   c.性纵欲   这些方法都需要全身心投入、重复,这种欲望是强烈的。现代人通过同一组人结合来克服孤独感,如血缘关系、政治体、国家、教派......在这种结合中,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好比融入血缘关系的孩子在性格里有许多跟家人相似的地方,剩下的那一点点个性是挤出来的。)
   我们只了解了人是多么害怕与别人隔绝,才能懂得担心与众不同和同一群人疏远会产生和何等的威力。正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催生了追求个人个性的欲望,诸如给自己的物品贴上只属于个人的标签这样的行为...   同一性可以减轻恐惧,新生儿在3、4岁就被引进一个模式,从此以后,就不会失去同这组人的联系。
   在每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和对象合二为一,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同世界一致。但这只适用于自己计划、进行并看到成果的劳动。   当劳动者成为机器或官僚组织的一部分,他不再是“自我”,因为劳动者除了适应社会外,再没有与社会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而只有同一性。
   通过创造性劳动达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通过同一组人同一和适应这一组人达到的统一仅仅是一种假统一。
   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 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
   人与人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是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称为爱情?人类的结合是人类生存问题,还是共生有机体的结合?   作者就后者进行讨论   a.共   生:怀孕的母亲同胚胎之间的关系。   b.受虐癖:一种消极形式,服从,把自己变成保护自己的人的一部分事自己拜托孤独和与世隔绝感。   C.施虐癖:一种积极形式,意控制另一个人。   一般来说一个人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出施虐癖和受虐癖的反应,他两的共同点是在结合的过程中都会失去其独立性和完整性。   同共生有机体集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在保留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我想问: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爱情中不会有任何一方不会成为“受虐癖”或“施虐癖”?
   “积极的活动”有两种意思:1.为了达到外部的目的而付出努力;2.运用人的蕴藏在内部的力量,不管是否达到外部的变化。
   受外力驱使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不是一种牺牲、不是交换;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给予别人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给”表现了“我”的“活力”、“富裕”、“生命力”......爱情的主旨在于给,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其他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责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不是外部强加的东西;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式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对方,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深入事情的内部。
   人们渴望“认识人的秘密”,拥有掌握对方的全部权利。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
   还有一个更具生物性的要求:那就是阴性和阳性的结合。阳性的特点是渗透、指导、积极、守纪律和善于冒险,而阴性具有接受、保护、求实、忍耐和母性的特点,这两种性质的标志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出现,侧重点不一。
    小结    以上是《爱的艺术》前两节笔记,这本书的每一句话我都需要反复咀嚼、做笔记,这两节给我的最深印象是:现代人的孤独是与生俱来,以及从小就被带入“同一”模式的孩子与一组人之间的联系,爱可以启发大脑的程序,进行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爱的主旨在于“给”而不是得,受外力驱使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让我从新认识了“爱”。
   朋友问我:看了这书,你的行为是否有所改变?   我细思回答:我觉得脑中的思维轨迹改变了,遇到问题作出的回答会不一样。
   这篇笔记摘录书中作者的观点,也给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个整理,下两节讲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博爱、母爱......
   爱是一种能力。

《爱的艺术》艾.弗洛姆(读书笔记上)

6. 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弗洛姆在第一章说明,大多数人认为爱的问题首先是个爱的对象而非爱的能力的问题。
   也就是说,根据一般的看法,所谓一份完美的爱情,是因为我偶遇了我的真命天子。弗洛姆指出这种看法的种种不足,并提出爱是一种艺术。艺术在这里的内涵是,爱值得学习、探索、创造,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运气。
   也就是说,爱不是我偶遇某个特别的人并为他脸红心跳紧张颤抖然后坠入爱河最后瞎闹腾一番分手或结婚收场,而是我经过各种努力不停学习并实践最终拥有爱的能力以致于我能够爱着身边所有人的一门艺术。
   喘口气。
   第二章讨论了种种爱的理论,尤其批判了弗洛伊德。
   首先是,人的个体化使其产生疏离感并衍生出焦躁,因而人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如何克服?这与人的个性发展程度有关。随人逐渐成长,大致是有喝酒吸毒纵欲狂欢、追求群体一致和创造性活动三种,弗洛姆三种都不赞同,他说:
   嗯,看起来和烂大街的心灵鸡汤没什么区别。   融合包括成熟的和不成熟的,不成熟的称之为共生性结合,生物学上展现为怀孕中母亲与胎儿的共生形式,心理学上展现为sm。
   这个就令我想起舒婷的《致橡树》,所谓“仿佛永远相离,却又终身相依”。
   所谓爱是给予,其意涵是,主体将自身的生命力给予对方,这里不是输血那种意思,而是说,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分享我的热爱给你,我带你一起看生活的精彩之处,我要使你的生活因为有我而丰富,你的生命力被我唤醒,而我在你的被唤醒中体会到爱的回报。
   我觉得我写的也很抽象。。。简单说就是,我选择当一个傻逼,对着你讲笑话,你被我用心讲的笑话逗笑了,发自内心的那种,哎呀,我就开心了,你也开心了。    索勒哇,阿姨desu. 
   这里的内涵是,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说十二三岁青春懵懂那个东西不是爱,而是说,当我们认可爱是一种能力时,会发现如果要拥有这种能力,那么我们自身首先得达到一定水平,包括克服依赖blabla,在我看来就是确立自身主体性并充分理解与体谅他人。
   这段话的意思有点像伯格森对于运动的看法,伯格森认为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观察,类似于了解物体位移,另一种是从物体内部进行把握,体会物体的内在品质。或者也可以延伸到帕斯卡尔的几何学精神与敏感性精神,即重分析或者重体验。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爱中,我充分地发现了他人,也发现了自己。这两个行为可能没什么先后,因为往往是在他人的反映中我们看见自己的样子。
   这种发现就要求一种内省,充分地了解自己,然后推己及人。这种了解不是指理智的了解,而像一种觉察,或者像一种精神体验,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命题就是由充分地推己及人而延伸出来的。
   我的意思是,这些“我如此所以你也如此”的信念,你从理论上很难去证明,它更像一种生活经验。
   所以,一个懂得爱人的人,必然是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由此也就会否认掉日常丧得不行寄希望于真命天子的那种人会遇见真爱这种事,因为跟着理论走下来,嗯......容我引用句歌词
   这里其实可以延伸到一句常见的话——“如果想要被爱,首先要使自己可爱”,这里的“使自己可爱”内涵就是,使自己拥有爱的能力,因而可以爱着整个世界,因而是可爱的,是柔和的,是有亲和力的,这样的人自身就会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吸引其他人靠近。
   换个角度说就是,拥有爱的能力,温柔地爱着整个世界,自然会得到爱的回应,所谓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常见的一种调调就是,现在人们大多爱自己,爱自己才是根本的,很少有人会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所以啊,谈什么恋爱。   弗洛姆就有话说了:
   也就是说,我相当重视那个我所爱的人,我渴望他能够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渴望他成长、发展成一个更好的人,尊重他的想法和愿望。我能这样做是因为我爱自己,我也想要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拥有幸福。   所谓,哎,孔子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简单说就是,爱是一种亲密而深刻的关系,这与我最近思考的议题不谋而合,因为我就是这样理解爱的。你说这样的爱与社会伦理的关系?其实很宽泛,它可以是朋友之间的,也可以是情侣,也可以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是当我们在纯粹的意义上讨论爱的时候,会发现爱在本质上是人自我确证、自我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环,而真实的爱的关系就建立在两个人切切实实的沟通之上,建立在互相平等的尊重关心之上。
   所以啊,我那天说,这个也和我自身的水平有关的。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它首先要求认真专注的学习,其次是实践。它也意味着是一种能力,而非偶然机遇。由爱是一种能力出发,则安全感问题不复存在,各种自我与他人的冲突也不复存在,因为占有问题也被消融了。
   如果要建立一种爱的关系,那么这段关系必须是亲密而深刻的,两个人各自看见彼此,体验彼此,分享彼此,由关系的深度透射爱的深度。
   但关系的建立不是脑子duang地一下就可以建立,它对于个人人格发展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即首先努力摆脱了童年时代,也要努力去除人劣根性的部分。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主要可能还是看脸。
   阿水啊,我给你买的《生存还是占有》你他妈到底看了没啊。
   如果你要反驳我,那么对对对,你是对的。

7. 《爱的艺术》弗洛姆

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爱,它是一门艺术,我们想要得到爱,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去爱,培养爱的能力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大家感受到这其中的不一样吗?
  
 这本书让我很有触动,让我对“足够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才能被爱”从模模糊糊地接受,到更深一层次的明白与理解。那我们接下来聊聊什么是爱自己,即自爱。首先 “自恋”与“自爱” 是不一样的。自恋更倾向与自利,他们关注的只有与自身有利的事情和侵犯到自身的恐惧和不安。
  
 他们表现得很爱自己,不让自己吃亏,但这实际上却让他们更加孤单,更加无缘被爱。而 “忘我”与“自爱” 也是不一样的,忘我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自私自利。他们无欲无求,一味地给爱,泼洒爱却不会接受爱从而让自己高尚化神圣化,可是一旦这样的忘我成就不被肯定时他们会变得非常脆弱不堪。所以自爱到底是怎样的呢?
  
 自爱与爱别人无法分开,我们付出爱我们得到爱,这是一个能量流动交互的过程。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 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那么爱的对象呢?爱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你的伴侣,你的对象。你爱你的邻舍,你爱这个世界,你爱自己。仅仅只爱你的伴侣,它很可能是一种 共生的爱 ,一种自私的爱,为了满足占有感,安全感。到头来还是会产生更大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它是与酗酒,吸毒相比更为温和的方式来让你去纵欲去逃避,而本质上都是一样,麻痹自己获得短暂的快感。那么我又要说了,这是不是爱伴侣和爱其他人都一样呢?不是的,爱的形式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不同的爱, 亲爱,情爱,性爱,友爱,博爱 等等,并用与之对应的方式去表达爱,付出爱。
  
 接着说说我的行动启发,学习自爱,让自己爱生活爱世界充满爱的能力,创造性地发展更多的爱。而不是消极悲观厌世的堕落状态。具体行为有 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加自律 。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比如专注地看书,专注地做作业,专注地欣赏一幅画或者专注地散步。尽量减少一些没限制的漫无目的的活动,比如闲聊,尬聊。
  
 最后有一个困惑想问问大家。在培养自爱能力中,我们是需要远离一些悲观厌世消极堕落的人的,因为在你没有足够大的自爱力量下,你很容易会被负能量代跑。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妄自去“治疗”一个抑郁症患者而是让专业人士去处理。那么,自爱力量达到什么程度我才好去接触那些人呢?这有没有一个标准?倘若一直以自爱力量不够为由,从而只去爱比较容易的爱阳光的爱,那博爱从何而来?那些悲观消极的人由谁去爱呢?

《爱的艺术》弗洛姆

8. 《爱的艺术》弗洛姆

你会爱吗?
   你会很好的爱别人吗?
   你觉得爱需要去学习吗?
   你觉得爱是一门艺术吗?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回答了你所有的问题。
   文中有一句话:“心理学的终极目的是爱。”爱,是一种本能,更应该是一种艺术。爱让我们不在分离。很多人,一生都陷于被分离的终极孤独之中。没有爱,不会爱,这是我们最致命的孤独,只有找到爱,并且和爱结合,我们才能摆脱这样的孤独,才能摆脱这样的分离。
   文中还讲到: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己的尊严。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爱的前提一定是自由,而不是强迫。
   所有形式的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这四个要素,在成熟的人身上是综合表现的。这四个要素,反过来又都源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