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微尘观后感

2024-05-14

1. 寻找微尘观后感

早晨,起床之后,打开电脑屏幕,看到一位大姐,问我为什么叫微尘。   微尘:眼睛所能见到的最细小者,既极为细小的尘埃。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既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   释迦牟尼佛说:“一粒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刹海在此的含义是世界,微尘的含义是宇宙。比如,一纳米相对于一粒沙子而言,是微尘;一粒沙子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一粒微尘;地球相对于银河系而言,是一粒微尘;银河系相对于地球宇宙而言,是一粒微尘;地球宇宙相对于大宇宙而言,是一粒微尘。爱因斯坦说:“空间是相对于物质的一种存在。没有物质,就没有空间。”相对于物质,就有反物质;相对于空间,就有负空间;相对于人,就有仙;相对于有形生命,就有无形生命。   一片树叶、一滴水、一粒沙,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在一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可以容纳一个大型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在一束频率的电脉冲上可以奔跑千军万马;一个人的躯体上有一百三十个万亿个生命在活动;一粒沙上可建千百个美丽山庄。   在数学里,计算空间点线面积的是几何学,佛学里并不曾缜密的另创新说,不过,在大乘的学说中,对于空间,佛陀也曾泛言佛刹与微尘数,对于佛刹而论及十方无尽世界;对于微尘,并不详言微尘的数量,以及微尘如何积聚而成佛刹。这是因为大乘人了解到有情的器世间等,都是幻象不真,所以只观空而不分析;而小乘是以分析观空,故对极微曾加以分析。当初印度的佛学者,对万物起源的研究,认为是地水火风四大种因缘所组成,虽然一切万物是四大种因缘组合而成,但四大种也必有他的出发点,以形成单位,然后山河大地,才得以形成。这种假想分析证明法,是说四大迭分迭细,至于极缈小的地位,科学经验不能觉知,物理手续不能分割,此即名之为极微。近代科学家以物理的分析为最细小的是原子、电子,但电子还可分析,此即佛教中所说的极微。   今以小乘《俱舍论》,以最单点为极微,则七个极微为一个微量,积七个微量为一个金尘量,积七金尘为一水尘量,积七水尘为一兔毛尘量,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积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量,积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量。这个隙游尘飞散在空中,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色尘,其逐次增加的数目,列表如左:   极 微——一个极微   微——七个极微   金 尘四十九个极微   水 尘——三百四十三个极微   兔毛尘——二千四百零一个极微   羊毛尘——一万六千八百零七个极微  《寻找微尘》青岛看片
牛毛尘——十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九个极微   隙游尘——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   以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成为一个隙游尘,那么,则极微的缈小,很可惊人了!   微尘是约集合空量的小数单位而言,若一个佛刹或一个国土,究以多少微尘集合而成,以我们普通的数法,那是难以计算的!   佛经里讲到空间的距离,依印度习俗都是用由旬,由旬梵语是逾缮那,华言限量,分有三等,上等由旬八十华里,中等由旬六十华里,下等由旬四十华里。佛经里对于空间的距离,有时一说就是八万四千由旬。有时一说就是十万亿佛土,实际上说来,这都是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罢了!   当初选择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考虑的太多,只是觉得喜欢,很投缘,有些像自己而已。尘很小,很多的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但尘无所不在,而又不显山露水。

寻找微尘观后感

2. 寻找微尘观后感

[寻找微尘观后感]大音希声  ——《寻找微尘》观后感  夜已深,我却沉静在《寻找微尘》的感动里,思绪万千,寻找微尘观后感。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的那场雨,那个诗意的世界——水润万物,水,浇灌着大地,养育着生命,却从不居功自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去自如,汇成江海湖泊,源远流长。“微尘”何曾不是如此!“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给予青岛爱心团体的颁奖词,而我也情不自禁,愿献上自己对它的赞词:“微尘,轻盈飞舞在圣洁的阳光里,播洒下爱的种子,传递着真情,净化了人心,微乎其微里自有一种博大,悄无声息地演绎着大爱无声。”  “微尘”刚开始仅仅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慢慢地扩散成为一个爱心团体,爱的痕迹逐渐绘成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平凡而伟大的“微尘”。一滴水也许仅能滋润一枝即将枯萎的花,而千万滴水便可以灌溉一方水土;一粒“微尘”也许仅仅是一个感动,但千万粒“微尘”却代表一种精神。 电影《寻找微尘》叫人爱心涌动,坚守诚信的杨念念母女、悄然捐款的院长、悉心照料的护士、乐于助人的军人,风趣幽默的出租车司机、外刚内柔的老板、去拍婚纱照的小情侣、捐出所有零花钱的小姑娘、身瘫轮椅的老人,一副副不同的面孔,一段段感情的情节,叫人潸然泪下。在杨念念母亲无钱动手术时,在手术关键时候缺血时,这些工作在各个岗位,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微尘”们汇成一股力量,红十字会里长长的捐款队伍,市医院里焦急的捐血队伍,爱相连,心交心,开始了爱的接力棒,焕发着光明和希望。爱的长跑线上,一座城市的良心在热烈地跳动,“微尘”成为一种象征,“微尘精神”深入人心。  秋雨绵绵,一阵秋雨一场寒,可生活中总有许多感动奇妙地转化为温暖抵御着外来的寒气,譬如来自内心的爱的涌动。“微尘”便是这样一种莫名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爱的最高境界:爱是一种信仰。 信仰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执著,并形成行为准则。自2004年,不知名捐款人以“微尘”多次捐款,继而青岛市民便纷纷效法,无私奉献,不回报,观后感《寻找微尘观后感》。据统计,到2006年,青岛800万人口,超过33万人登记了常年参加志愿者活动,近千人获得“国家无偿奉献奖”,占全国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献血、捐赠眼角膜等好心人更是层出不穷,一个人做不算什么,做一两次不算什么,难的是整个一座城市的人都在献爱心,我觉得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的爱心了,而是一种爱的习惯。爱弥漫了整个青岛,市民发自内心的真正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美丽的城市更加美丽,爱不仅仅在这座城市里弥漫,开始扩散到全国,感染了全国人民,启发着人们奉献,甚至走向国外,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青岛市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款434笔,不露姓名的个人捐款占50%,以微尘、小小微尘、微粒名义个人捐款的占1/10。若不是一种信仰,还有哪种力量能如此坚持不懈地发展下来?“微尘是谁并不重要”这是《寻找微尘》最后的答案,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由刚开始的不愿露面的好心人“微尘”到后来超过名字意义的爱心团体“微尘”,是爱作为一种信仰的确立过程,是爱的延伸,就如同一场绵绵细雨,无数滴雨点洒落,洒遍大地各处,我们不知道它们具体每一滴落在哪里,但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得到大地万物的欣喜,感受得到大自然的真善美。  电影结束了,不仅带给人们感动,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或者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像“微尘”一样默默地做一些有利于他人、社会的事?先不提这,我们是否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得不承认,真善美照耀着世界的同时,假丑恶也在社会的角落里肆意妄为,这对矛盾永久对立存在,这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但是如今出现部分不和谐的现象令我疑惑。郭美美炫富事件,自己奢华迷乱也罢,为何打着红十字会名义,扰乱公益事业,导致红十字会捐款在一年内减半,人们大失所望。小悦悦事件更是匪夷所思,一场车祸惹得社会一片骚动,面对人们的冷漠,我想说助人为乐真的这么难吗?愿小悦悦在去往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作为社会中一份子,我不可避免地在思考这些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做?“微尘”能不能启发我们,发挥我们的力量共建和谐社会呢?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并由个体促动发展的,而个体亦离不开社会,需要依赖社会才能更好地生存,两者相互依赖、互为共存。尽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会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是基本的要求。只一昧地索取是可耻的,也得不到社会相应的权利。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严重,很多学生抱怨社会,不妨回头想想自己为社会做过什么,建立基本的自知之明。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微小的一部分,是真正的微尘,做“微尘”的事只是举手之劳,帮助同学,做义工,随手捡垃圾,自觉制止不文明行为等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立一颗“微尘”之心,做“微尘”之事,注意基本的行为举止。做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我们奉献不多,也心有所乐。甚至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好事,但决不能行坏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好学生的本分,好好学习,积累知识,目光远大,立志成才。让“微尘”与我们同在,为社会尽自己的责任,为净化自身立壮志。  我心中不由咏出古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微尘”精神感动了中华儿女,引领道德风尚,它承载着华夏名族“善”“仁”“隐”的文化,善在奉献,仁在爱人,隐在无名。九十分钟的电影结束了,带给我无限感慨,不觉手写心声,最后我想以“大音希声”来表达我对“微尘”的敬意。

3. 《微尘》观后感

这是假期的第几天,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
  
 感想不是我的,但我很喜欢,就好像我心里的话,都被他说出来了一样。你看,世界就是这样,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有些时候,就好像别人重复自己的人生一样。
  
 那般契合,那般亲切。
  
 日子停停走走,思考的时候,黑夜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它好像是停的,快乐的时候,它又溜的那般快。就这样,更迭里,我们完成了一辈子。
  
 昨天外出,天气冷,我坐在车里,我看着街上行走的人们,奔跑的车辆,空气里飞舞着雪花,我真开心。世界真美,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可爱,她们都在热爱着,都在向前走着……
  
 玻璃上,起了雾气,模糊了视线。氤氲的热气里,有生活的气味,有尘埃盘旋,有话语萦绕耳边,冷,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好的书籍,是会治愈人们心里伤,它会柔柔弱弱的告诉你“你睁眼看看,这就是世间,它飘雪,刮风,起雾,日头东升西落,月亮时圆时缺,你还难过吗,你还自责吗,去热爱吧,去付出吧,去受伤”。
  
 微弱的生命每一个,大概都在奋力的热爱,拼搏。站不到顶端,也是自己的宇宙。
  
 这就是《微尘》告诉我的。
  
 谢谢你,丰富了我无数的黑夜,延长我的生命,厚重我力量。

《微尘》观后感

4. 找一篇观《寻找微尘》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 名字叫《寻找微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青岛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叫杨念念, 她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可是因为她父亲早逝,母亲靠摆地摊,来赚取微薄的收入。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个名叫微尘的人,汇去了一张里面存有一万元钱的银行卡,并附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每个学期都会汇去5000元钱作为学费,让她好好读书 。 她终于有机会进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了,可是半学期以后,她母亲突然患了重病,需要手术,她只好弃学,边打工 ,边带她母亲治病,并且寻找微尘,把这一万元还给他。但她打工得到的那些钱,根本无法支付她母亲高昂的手术费用 ,在她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广播电台报道了她们的情况,市红字会组织为她们捐款,在捐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署名微尘的人,杨念念终于凑够了高昂的手术费用,手术终于可以进行了!可是在手术过程中,又出现了大出血,于是电台又通过广播,说了这件事,于是有很多人来捐血, 杨念念的母亲终于活过来了! 看了这个故事,有谁不感动呢?所以,我们要学故事里的“微尘”一样

5. 寻找微尘观后感600字

  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微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微尘,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历史,它的所有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对于普通的个人捐款者来说,这些数目不算小,而这对中年夫妇微尘却说"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
  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但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微尘的敬意和祝福。一位网友说: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钱才可以,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爱心。也有网友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市民就该尊重她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
  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微尘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它是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一个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有了许许多多的微尘,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青岛市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款434笔,不露姓名的个人捐款占50%,以微尘、小小微尘、微粒个人捐款的占1/10。
  微尘的精神感动着青岛的人们,青岛泛亚商标事务所和青岛雷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愿意免费为代理微尘标识的工商注册和网络实名注册。青岛市红十字会向社会征集微尘标识,市民通过发短信、网络、寄信等形式投票,选出了市民心中的微尘标识。
  2005年6月1日青岛市红十字会推出首批1000枚微尘徽章,这是自微尘爱心标识确定后的首批爱心产品。每枚徽章的底价10元,不限上价,结果千枚微尘徽章却义卖了20万元。
  2005年6月15日,微尘标志、徽章及相关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这是建国以来该馆第一次整体收藏一项公益活动的资料,市档案局将追踪收藏今后出现的一切有关微尘的资料,不断记录着这个城市的文明足迹,为创建和谐社会增添亮丽风景。

寻找微尘观后感600字

6. 《寻找微尘》观后感_三年级观后感300字

这是发生在青岛的一件真实事情,这是一件感动人心的真实事情。星期四这天,学校播映了这部电影:《寻找微尘》。杨念念是个乡下女孩,会的本领多的不胜其数。念念本来已经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惜的是念念的妈妈患了重病,念念只好自动退学,不分昼夜的陪在妈妈的身边。就在这时候许许多多名叫“微尘”的人,无私的献出了爱,杨念念非常感谢,她决定要坚强的活下来。  爱是无私的,只要大家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为我们变得更加美好。“微尘”值得大家学习的人,爱在我们的周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爱是绝对不会静止的。只要人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社会和整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是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这样,也是这辈子最大的荣誉。  “微尘”一粒微小的尘土,能拯救整个青岛人,能发动许多人奉献出一点爱。“微尘”就是第二个雷锋,“微尘”的所有高尚品质,我都要一点一点的学习下来。  观后感   

7. 《微尘》读后感

微尘里的熠熠众生,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
  
        矿工诗人陈年喜用他十六年的爆破经历、用他一次次经历生死的感悟、用他一起共事的朋友向我们讲述了一群走遍荒山野岭、在烟尘与轰鸣声中求生存的普通人的艰辛。
  
          特殊的工作让作者见过山河,见过更多生死。他用坚毅、隐忍的笔触一一将其记录下来,让我们更清晰地去认识这个世界。
  
        陈年喜质朴的文字如山石,里头却藏着金子。
  
         人生如微尘,时间与命运长途中的同路人,彼此关照啊!
  
        2021年最感动最催泪的读物,没有之一。

《微尘》读后感

8. 《微尘》读后感

  
  
 最近喜欢上了一本书,是陈年喜的《微尘》。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淡然地写着生和死,就像在讲述家里一日三餐一样平淡,而我却读得惊心动魄,仿佛这一日三餐里既有着人间之美的绝味,也有着人间至毒的毒药。
  
  
 这本书很神奇,它像一本绝世的武功秘籍,每一个字里都蕴含着力量。你只要读下去,字里行间的力量便如一缕一缕的清香袅袅地飞入你的体内,并迅速地唤醒你体内沉睡的力量,与它快速有效地融合,从而在体内化为你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需要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对于生命的渴望和珍惜的强劲的力量,那你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陈年喜是一位旷工爆破工人,长年累月地行走在外。从他不到二十岁干上这行开始开始,身边的人便在以各种形式的意外相继地离他而去,有被炸死的,有被石头压死的,有在提取金子的过程中被日复一日慢慢毒死的,有患上绝症无药可医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一直都高高地悬着。因为我害怕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关灯一般突然殒没。在害怕的同时我又无比地庆幸着,庆幸陈年喜活了下来,并且用文字将他的爆破旷工生涯记录下来写了《微尘》。
  
  
 我庆幸自己平平安安地活到了今天,庆幸老公和儿子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庆幸父母身体康健,庆幸我那为数不多的好友都安安稳稳地活着。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过得很惨,惨到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比我们过得好。
  
  
 可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里,永远有一批人连平平安安地活下去都很难。也许我们没有很多的钱,也许我们没有住上大房子、开上好车子,也许我们的孩子没有进入到当地最好的学校去上学,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们还平平安安地活着,不是吗?
  
  
 生命在,一切才皆有可能!
  
  
 意识到这些的我,以前的那些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的欲望突然开始慢慢地收缩了。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集运气和奢侈于一体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和不辜负。珍惜生命,不辜负活着的幸运。
  
  
 从某一个程度来说,陈年喜的旷工爆破生涯,是他一步步失去工作伙伴和好友的生涯。经历了这么多的生死后,他和他的工友们没有倒下,没有绝望,更没有退缩。
  
  
 一个工友被炸得血肉模糊,处理好他的后事后,后面的工友冒着会随时被炸死的危险,接着上,继续着前一个工友未完成的工作。
  
  
 在我看来,与其说他们是爆破旷工,不如说他们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批倒下,另一批英勇无畏地冲上去。他们无惧生死、冲锋陷阵是为了保护后方的家国。
  
  
 陈年喜和他的工友们也一样,他们之所以冒着生命的危险,是因为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家,那个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婴童,有年老体衰的父母和有任劳任怨的妻子。矿山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就是正在保卫和守护着自己家庭的战士,所以他们身上有着战士的勇敢、无畏和坚毅。
  
  
 生命很脆弱也很顽强,迪亚娜夫人说:
  
  
 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
  
  
 因为肩上的责任,因为命运的艰难,陈年喜和他的工友们是一群不怕死的人,他们有着铁一般的坚毅。他们的生命在意外面前是脆弱不堪的,可他们对生命的坦然和无畏又使他们的生命力无比顽强。
  
  
 马克思说:
  
  
 如果你感到活着很难很累很苦,千万不要唉声叹气,也不要畏手畏脚,更不要转身离开。我们要像个战士一样跟它斗上一斗,在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会磨砺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到那时,生活中的小苦小难就会像炒菜时的佐料一般,它们的作用不过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精彩和有趣,仅此而已。
  
  
 通过读《微尘》,我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陈年喜那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无疑于来自两点: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在做爆破矿工的这些年,很多荒漠人烟的地方都留下了陈年喜的足迹。同时,他也一直在不停地读书。
  
  
 陈年喜的母亲曾经给他算过一卦,说是他在40岁时会迎来人生的逆袭。陈年喜在《微尘》里说他的人生得以实现逆袭其实是在45岁,比算命先生算的40岁整整晚了5年。
  
  
 就算晚了5年,但他终究是实现逆袭了,凭的就是一颗不忘初心的心。正因为有这颗心,无论工作条件多恶劣多艰苦,他一直在坚持读书。从不到20岁开始做爆破工到45岁成为作家,他用了整整25年。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如果说哪个人没有梦想,那一定是他自己忘记了,忘记了那个也许是诞生于他童年时期的梦想,因为身边人不止一次地嘲笑他梦想的荒诞和幼稚,日复一日,连他自己也觉得所谓的梦想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有多少人看似活到了八九十岁,但实际上真正的人生已经停滞在了30岁、40岁和50岁?
  
  
 有多少人做一件事情时,遭受了两三次失败后便一蹶不振,甚至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有多少人将自己的梦想时刻谨记心中,并且为此努力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陈年喜真正努力了25年多,才从一名爆破工逆袭成为一名作家。
  
  
 我们自己呢?我们又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了多久?坚持了多久?还能再持续多久?
  
  
 我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因为《微尘》,我爱上了陈年喜。
  
 因为陈年喜,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勇敢追梦的步伐。
  
  
 我想这就是读陈年喜的《微尘》带给我的最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