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05-13

1. 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家好,这里是【知道日历】的官方回答时间~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下面让我们从两个方面评价老舍先生这个人。

一:从人生经历来看,老舍先生是一生悲剧的可怜人。
老舍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绝望始终隐藏在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同时也始终贯穿他整个人生。

让我们先来回顾老舍先生的悲剧一生: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老舍整理了一下条序,写下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对世界产生较大影响,使世人惊叹。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我们只知道他在死前经受了突然的暴力和侮辱。紧接着,便在太平湖发现了尸体。这位自称“写家”和“文牛”的人,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人知道这位曾在小说中多次为善良人物安排投水自杀结局的老人,在死前经历了心灵和肉体怎样巨大的双重苦痛。与“文革”中许多类似事件一样,这个悲剧也成了他人生的独角戏。

二:从文学成就来看,老舍先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家”。
老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大文人,被纳入了七位文化大家之一。
文学的艺术坛内,得到人们尊敬的多不胜数,出名成作的也是唾手可得,但是要是论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论其中最有所为的人,那么一定不能少了这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老舍。

这一生,老舍的成就就是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将中国的文化又向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与国际轨道又贴近了一个距离,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在国内更加在国外的备受人们的热爱,人们喜欢那带着浓浓的京味儿,简洁贴合民众能够到处民心的作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老舍一生的辉煌所在。老舍还有一个成就那就是得到了全世界文学者的认可,他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金奖得主,只是遗憾就在于这个奖项也从来不颁发给死去的人,在颁奖前三年,老舍跳湖自杀了,虽然错过了这个奖,但是老舍早已在世界中赫赫有名了。

老舍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多亏了有他这样的大手笔,留给了后人一部部经典,这也是在启发开道后代对于文学的深研,他一生的经历非常的精彩,去过英国讲学,还担任过校长,当过教授,写下无数名作,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成就。人总有一天会死去,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就像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但是留下的东西以及历史痕迹将会是世人所目睹并且流传的,老舍曾经在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早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心中。
有好多的文人他们永埋于黄土之下,但是他们的文学永远铭记在了人们的心中以及历史的篇幅之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学界中的翎毛凤角,这个人一定是老舍。
关注【百度知道】官方账号,每天都有新姿势哦~

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
2、胡风: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3、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
4、舒乙: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5、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扩展资料:1、胡风:“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
2、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舍

3. 老舍先生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扩展资料
个人经历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老舍先生简介。

4. 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大家好,这里是【知道日历】的官方回答时间~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1]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下面让我们从两个方面评价老舍先生这个人。

一:从人生经历来看,老舍先生是一生悲剧的可怜人。
老舍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绝望始终隐藏在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同时也始终贯穿他整个人生。

让我们先来回顾老舍先生的悲剧一生: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老舍整理了一下条序,写下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对世界产生较大影响,使世人惊叹。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我们只知道他在死前经受了突然的暴力和侮辱。紧接着,便在太平湖发现了尸体。这位自称“写家”和“文牛”的人,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人知道这位曾在小说中多次为善良人物安排投水自杀结局的老人,在死前经历了心灵和肉体怎样巨大的双重苦痛。与“文革”中许多类似事件一样,这个悲剧也成了他人生的独角戏。

二:从文学成就来看,老舍先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家”。
老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大文人,被纳入了七位文化大家之一。
文学的艺术坛内,得到人们尊敬的多不胜数,出名成作的也是唾手可得,但是要是论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论其中最有所为的人,那么一定不能少了这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老舍。

这一生,老舍的成就就是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将中国的文化又向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与国际轨道又贴近了一个距离,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在国内更加在国外的备受人们的热爱,人们喜欢那带着浓浓的京味儿,简洁贴合民众能够到处民心的作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老舍一生的辉煌所在。老舍还有一个成就那就是得到了全世界文学者的认可,他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金奖得主,只是遗憾就在于这个奖项也从来不颁发给死去的人,在颁奖前三年,老舍跳湖自杀了,虽然错过了这个奖,但是老舍早已在世界中赫赫有名了。

老舍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多亏了有他这样的大手笔,留给了后人一部部经典,这也是在启发开道后代对于文学的深研,他一生的经历非常的精彩,去过英国讲学,还担任过校长,当过教授,写下无数名作,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成就。人总有一天会死去,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就像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但是留下的东西以及历史痕迹将会是世人所目睹并且流传的,老舍曾经在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早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心中。
有好多的文人他们永埋于黄土之下,但是他们的文学永远铭记在了人们的心中以及历史的篇幅之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学界中的翎毛凤角,这个人一定是老舍。
关注【百度知道】官方账号,每天都有新姿势哦~

5. 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老舍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种些花花草草的;老舍还是个幽默的人,他的书写得诙谐幽默,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老舍还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在抗战时期,他是"中国作协"的主席(吃力不讨好的活),"中国作协"是以抗战为主旨的组织,任职期间有很多困难护亥篙酵蕻寂戈檄恭漏,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他坚持下来了,而且做得令人钦佩,因为他心存祖国心存人民,有责任感.

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6. 老舍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创作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多个作品被编入小学课本,如《我们家的猫》《北京的春节》等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  老舍在伦敦大学
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老舍的写作风格:   1、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的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   2、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老舍小说的又一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是狄更斯等英国讽刺小说中夸张、廓大、漫画化的讽刺手法与北京市民文化中的“打哈哈”两者糅合而成得。这种幽默既是以笑代愤,又是一种自我解嘲,即老舍自己所说的把幽默看做生命的润滑剂。   3、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是以北京市民语言及俗文学语言为原料,加以煅烧锤炼的结果。语言平易而不粗糙,俗而通雅,清浅而又韵味十足。

7. 老舍是怎样的一个人?

老舍的写作风格是朴实、 幽默, 俗而能雅,清浅中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
1、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
2、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3、文学思想,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老舍先生是善于描写生活,发现悲剧的一个作家,比如说他的《骆驼祥子》。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也许没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去弄清楚谁谁谁写了什么故事。不想了解那些“用不上”“考不到”的文学吧。但《骆驼祥子》被初中教材列为选读作品,并选了一节作为课文,大家应该有些印象。
这里也顺便推荐一下萧红女士的《生死场》,二者的本质都是民间疾苦,人生无奈,将人命轻贱阐述的淋漓尽致。《骆驼祥子》中描写的就是一个车夫的日常,军阀混战时代,他被命运玩弄,活的生不如死。
本来他是一个从乡下来城里挣钱的小伙子,天天穿的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的格外体面,对黄包车就像兄弟,爱惜的很。偏偏战争让他失去了平稳的生活,充军,虎妞难产,偷骆驼,然后是逛红房子,不修边幅,偷东西,抽大烟,变成老油条……一步步地走向曾经他最看不起的生活。

老舍是怎样的一个人?

8. 老舍是怎样的一个人?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