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百分比

2024-05-15

1. 审计风险百分比

(一)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在某些情况下,金额相对较少的错报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一项不重大的违法支付或者没有遵循某项法律规定,但该支付或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一项重大的或有负债、重大的资产损失或者收入损失,就应认为上述事项是重大的。下列描述了可能构成重要性的因素: 1. 对财务报表使用者需求的感知。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 2、获利能力趋势。 3.因没有遵守贷款契约、合同约定、法规条款和法定的或常规的报告要求而产生错报的影响; 4.计算管理层报酬(资金等)的依据。 5.由于错误或舞弊而使一些账户项目对损失的敏感性。 6.重大或有负债。 7. 通过一个账户处理大量的、复杂的和相同性质的个别交易。 8关联方交易。 9.可能的违法行为、违约和利益冲突。 10.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性质、复杂性和组成。 11.可能包含了高度主观性的估计、分配或不确定性。 12.管理层的偏见。管理层是否有动机将收益最大化或者最小化 13.管理层一直不愿意纠正已报告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缺陷。 14.与账户相关联的核算与报告的复杂性。 15.自前一个会计期间以来账户特征发生的改变(例如,新的复杂性、主观性或交易的种类)。 16.个别极其重大但不同的错报抵销产生的影响。 (二)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很多注册会计师根据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很多注册会计师根据所在会计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 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通常先选定一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适当的基准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包括各类报表收益(如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毛利和费用总额),以及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通常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入。就选定的基准而言,相关的财务数据通常包括前期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最新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当然,本期最新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如重大的企业并购)和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情况的相关变化等作出调整。例如,当按照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一定百分比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如果被审计单位本年度税前利润因情况变化出现意外增加或减少,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按照近几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加合适。 为选定的基准确定百分比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百分比和选定的基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是适当的;而对非营利组织,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1%是适当的。百分比无论是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只要符合具体情况,都是适当的。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例如,财务报表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注册会计师并不会因此而确定一个比不含有该估计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高或更低的重要性。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下列因素可能表明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如新收购的业务)。 在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考虑是否存在上述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发现了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看法和预期是有用的的。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仅为发现单项重大的错报而计划审计工作将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单项非重大错报的汇总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更不用说还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未发现错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根据定义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财务报表中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与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相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中未更正与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索的影响:(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3)报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1)经常性审计:(2)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如处于高风险行业,经常面临较大市场压力,首次承接的审计项目或者需要出具特殊目的报告等。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75%的情况:(1)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较低(如处于低风险行业,市场压力较小)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四)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由于存在下列原因,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1)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决定处置被审计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获取新信息;(3)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实际财务成果与最初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使用的预期本期财务成果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则需要修改重要性。 (五)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卨。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髙。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椐,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 值得注意的造,注册会计师不能通过不合理地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来降低审计风险。因为重要性是依据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断标准确定的,而不是由主观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 由于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上述反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百分比

2. 万科审计确定的百分比一般为多少

可以这么说。重要性水平并不是一个百分比,而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在实务中也有按百分比说的,但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具体金额上。举例来说,以资产的1%作为总体重要性水平,资产是2000万,那重要性水平就是20万而不是1%。这个百分比是根据风险评估得到的,虽然进行风险评估会用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同时也会考虑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行业、上期审计情况等。
说的对,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就是一个尺度,但是否影响审计意见必须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单个错报金额或汇总金额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并不是说就要出非标报告,而是要看是否还能采取其他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或更正错报,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低水平。错报超过了重要性水平,但是被审计单位修正了错报,那还是可以出具标准报告的。重要性水平分为整体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重要性水平不能直接决定抽样规模,抽样规模是根据能承受的检查风险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受重要性水平影响,重要性水平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和质量要求都会越高。抽样方法是根据总体特征决定的。审计程序是根据错报的性质决定的,比如发现管理层舞弊那就只需要和管理层、治理层沟通,评估风险,做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不能降低特别风险。
       关于举个通俗的例子:工厂(被审计单位)做出厂检验,需要确定生产的1000箱货(总体)能否合格出厂,消费者(报告使用者)可以容忍这1000箱货物中出现100箱次品(整体重要性水平10%),次品太多检验工人会被罚款(审计风险),检验工人自言自语道:”次品率10%,我体力、时间有限不能挨个检验所有1000箱产品(审计的固有缺陷),但是如果我只查100箱(样本总体),如果查到10箱次品(样本错报),刚刚达到10%的上限,可是万一我刚好查到没问题的货物呢?(审计的检查风险)。我觉得风险太大(风险评估),所以我查200箱(样本总体),里面如果只有1氦丁份股莓噶逢拴抚茎0箱有问题那么占比5%(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那我上对得起工厂下对得起消费者了(取得合理保证)。至于这200箱我怎么抽取呢,反正这些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样本特征),绕着货场围墙抽比较方便(抽样方法)。检验工人抽了200箱货,结果发现了12个次品次品率6%(样本错报)。检验工人想:哇,超过了我制定的5%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我该怎么办呢?没超过10%不能向工厂汇报这批货不合格。看来必须继续抽样检查了,再多抽100箱(调整样本规模),前天下线的货物次品比较多(错报性质),都集中在第三列,我多抽点那边的看看情况(调整抽样方法,修改实质性程序的时间范围和性质)。检验工人又抽了100箱,结果没有发现次品,次品率4%。检验工人舒了一口气,厂家可以把我查到的次品换成合格品(修正错报),要是不换消费者也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的低水平),这批货可以放行了。

3.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应如何度量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特征
一般而言,风险的本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审计的本质是所有者和债权人为降低经理人的代理成本而支付的另一种监督成本。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审计是降低信息风险的必要制度基础。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种风险。审计风险与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是互补的,审计人员如果要使表示的意见把握性较大,则审计风险就应较低。如审计人员要使审计结论有98%的正确,则审计风险就应控制为2%.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树立审计风险观念。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即审计工作背景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1)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经营过程日益复杂,审计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因而审计人员产生失误的可能性越大,得到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加大,审计风险也就越大;(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和社会各界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与审计风险呈正比的关系。如果内部控制环节薄弱,或执行不力,内部控制风险水平比较高,则势必加大审计风险。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社会各界对审计结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审计结论的敏感性加大,审计风险加大;(3)审计法律环境的直接影响。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有关法律的约束,在履行职权时,相应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审计责任的存在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4)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的均衡。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呈反比关系。而做任何事,都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想降低成本,则审计风险就会加大;(5)抽样方法和分析性审核方法的采用。抽样方法下,肯定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而分析性审核又会产生分析性审核的风险,使得审计风险的内容更为复杂;(6)现代审计模式的运用。现代审计模式主要是审计风险模式的应用。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是一个一定的量,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模式的前提。
2、主观原因。即审计人员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1)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正如上面所述,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正确的判断能力,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来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2)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工作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强弱。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和必然性。这一点取决于形成审计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2、复杂性。一方面表现为形成风险原因的复杂性和审计主体对审计风险承受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审计风险贯穿在整个审计过程中。
3、无意性。审计风险的无意性指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的非故意行为造成的。
4、可控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可以控制的。这里所讲的控制是指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幅度内。
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益,制定合理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感。
二、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原则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可以控制的。审计风险越高,审计结论的可靠性越低;反之,审计风险越低,审计结论的可靠性越高。那么,审计风险控制在一个什么幅度内,才是可以接受的,才能保证审计意见正确呢?这就需要对审计风险有一个衡量尺度,或者说,必须有一个衡量审计风险可容水平的客观标准。这个衡量尺度就是审计的重要性原则。运用重要性原则评价审计风险,如果审计意见与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则这种差异不能超出重要性所允许的范围。超出重要性允许的范围,则这种差异或者说审计风险是不可容的,即不能接受的,会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大都沿用会计上的重要性来对审计重要性进行解释。认为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如果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信息就是重要的,反之,就不重要。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定义为:“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里对重要性的解释也仅仅是一种定性的表述。重要性提供的是一个临界点,不是一条信息。理解重要性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取决于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因为会计报表就是为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而编制的;(3)重要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4)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审计抽样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自不同方面,表现为不同的个体,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等。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关心的程度是不同的,对重要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或许某一信息对某一使用者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其他使用者来说是次要的;或许以前是重要的,而现在是次要的。因而确定一个令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接受和满意的重要性标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审计工作来说,没有重要性标准,审计人员就无法开展工作。我们知道,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做出估计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会计报告不可能精确地、丝毫不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难免会存在一些错报甚至漏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把握错报或漏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就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产生影响;就会对审计人员做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产生影响。
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在这种方法下,就不可能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为百分之百,就一定存在审计风险。审计人员为了做出抽样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抽样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不得不考虑重要性原则,不得不运用重要性原则,不得不对重要性做出恰当的判断。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审计人员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恰当的重要性水平。对重要性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一项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业务中,专业判断十分重要,而专业判断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审计人员必须运用专业判断来评估重要性水平。对重要性的评估即是一项专业判断,更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当然,重要性评估的标准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时期来确定,因为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性水平估计过高,审计人员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容易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影响审计的效果;重要性水平估计过低,虽保证了审计质量,但往往导致审计成本过高,影响审计的效率。因而,确定一个恰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重要性原则如何运用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对其数量和质量这两个特征的判断上。也就是说,从错报或漏报信息的金额大小来判断重要性,或从错报或漏报信息的问题性质来判断重要性。一般认为,错报或漏报信息金额大的比金额小的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更注重从性质上判其重要性。如:(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因这是为某种目的的故意行为,反映了会计报表编制者的诚信问题,故无论其金额大小,都认为是重要的。(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一般情况下,如发现现金和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应当高度重视。(5)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如果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给予充分关注。
(三)考虑两个层次的重要性。一个是会计报表的层次。这一点对社会审计尤其重要。因为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所以,审计人员必须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才能对会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也可以这么说,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是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不同,其重要程度也是有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一般来说,会计报表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将其重要性水平定得较低。此外,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另一个是账户和交易的层次。会计报表上的信息是由各个账户或交易提供的,审计人员只有通过验证各账户和交易,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和一贯的整体性结论。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考虑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当然,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是建立在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础之上。
(四)考虑重要性与内部控制及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现代审计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和抽样审计的应用。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结果。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可信赖程度高,重要性水平可定得高一些。现代审计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而审计风险的高低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有密切关系。如果重要性水平较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较详细的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较高,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审计人员不必通过详细的审计程序就可以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可见,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的企业,其重要性水平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其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比规模小的企业大,但相对值比规模小的企业小。行业性质也影响不同企业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三、重要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审计人员在编制计划、执行审计和评价审计结果的各个阶段中,都必须对重要性进行评估。重要性原则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一)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
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便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进而确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评估是否得当,会影响到审计证据数量的收集是否恰当。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比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少,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而审计证据的多少又会影响审计程序的确定,故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应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和评估。
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内容有:
(1)选定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判断基础是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采用的依据。判断基础一般有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变动比率两种。
固定比率法,是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例如,现确定某一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假设判断基础为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固定比率为1%,则其重要性水平是1万元。固定比率到底为多少,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做出规定。以下是实务中用来判断重要性水平的一些指南:
①税前净利润的5~10%(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
②资产总额的0 5~1%;
③净资产的1%;
④营业收入的0 5~1%.
变动比率法,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来确定一个变动的百分比。一般认为,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因此,选用的比率应小些。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时期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为了慎重起见,审计人员应当选取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因为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个审计程序涉及多个会计报表。只有选取最低者,才会使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更恰当,才能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人员通常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需要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这个时候,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的变动对期中或上年会计报表进行推算或作必要的修正,以确定一个合理又恰当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由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密切相关,所以,这一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即可以采用将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账户或交易中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单独确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1)分配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时,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账户。例如,假设审计人员初步判断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资产总额的0 5%,为50000元,则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之和也为50000元。至于金额如何分配,可以根据各账户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大小分配不同的比例。
(2)不分配的方法。不分配的方法是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按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比例来确定,超过这个比例数,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如上例中,若确定应收账款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则应收账款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为10000元;若确定应收账款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1/2,则应收账款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为25000元。
实际工作中很难准确预测各账户存在误差的大小,因而将初步做出的重要性判断分配到各账户中去是一个很难的职业判断。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考虑
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因为这个时候,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是不一样的,对错报或漏报的把握程度也不相同。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高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的重要性水平,说明审计风险控制在预想的范围内,实施的审计程序比较恰当,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正好符合要求。反之,则说明审计风险增加,要求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将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以及推断的错报或漏报进行汇总,以判断其是否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定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一贯,审计人员应当将上述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如果汇总数超过或接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否则,应谨慎地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应如何度量

4. 为什么审计中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为高风险,75%反而为低风险?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般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注意: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1)非连续审计;(2)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75%的具体情况:(1)连续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较低。”…………………………(非专业人士以上可以不用看)…………………………1)简单来说就是,你觉得100块钱以上的错报是很大的风险,那么重要性水平可以设定为RMB100;但是实际工作中,因为审计的固有风险(样本抽查、检查风险等),会设定一个比重要性水平略低的值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比如RMB75(75% x RMB100)——有RMB15的“缓冲区”来合理保证没有检查出来的(或没有更正的)错报加总起来不超过RMB100。2)所以自然就可以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高风险时候,需要预留更多的“缓冲区”——50% x RMB100;风险较低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缓冲区”——75% x RMB100。…………………………(非行业内人士以上可以不用看)…………………………看不懂我们在说什么的,请翻开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审计》教材及辅导资料,“审计计划” 章节,从头学习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概念…………………(话说,不是学这专业也不做这行还不用考注会的围观群众们,你们可以直接右上角的)……………

5. “审计风险”和“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一回事吗?

概念不同,审计风险是指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舞弊可能,可接受审计风险允许出现的重大舞弊程度,也就是审计的把握程度的相对数。
也可以理解成为控制后的审计风险就是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在审计阶段要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然后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百分比是多少。
一般情况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国家审计署规定的5%,如果大于5%审计也没有什么意思啦。

“审计风险”和“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一回事吗?

6. 请教一道简单的审计题

1)如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计算确定A公司2007年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判断基础       金额     固定百分比数值     乘积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资产总额     180 000         0.5%          900          900
净资产        88 000            1%          880          880
主营业务收入 240 000         0.5%        1 200        1 200
净利润        24 120            5%        1 206        1 206
综上,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取低者,为880万元。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相应要设低一些,从而增加审计程序,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来降低审计风险。
重要性水平高,审计风险相应比较低,有可能是企业比较庞大,造成重要性水平较高,而错报漏报金额不足重要性水平的,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整体判断,审计风险相对较低。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水平高,审计证据相对较少。重要性水平设得低,必须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来支持错报漏报金额不超过重要性水平的结论。

7. 经营风险一定会转变为审计风险吗?为什么

经营风险不一定会转变为审计风险。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审计风险,经营风险有可能会转变为审计风险,但是只要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执业风险管理,就能防止经营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许多新的不利因素,如果对审计质量控制和执业风险把控不严,经营风险可能会转变为审计风险,如何防范经营风险转变为审计风险呢?防范审计风险就要从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准则、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由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这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准则。要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事务所审计规程和质量控制制度,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

  二是要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及当前环境对其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谨慎评估审计风险。其中风险导向审计理念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情况是否进行了恰当反映;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是否合理;企业自主做出的会计政策变更是否有足够依据;企业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长期合同的完工百分比等,是否合理。

  三是要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风险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因素:融资来源及其变化、融资成本的变化、持有资产变现能力的变化、所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重大重组事项、资产销售的重大损失可能大幅减少法定资本和引发未决诉讼等。

  四是要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由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该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致使管理层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相关动机,主要包括保持财务稳定性及利润率;保护管理层个人报酬;隐瞒管理层决策失误;迎合特定的融资要求;避免报告重大损失等,以及公司出于避免退市动机可能的财务造假行为。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内部控制不健全、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监督、组织结构复杂或者不稳定、这些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

经营风险一定会转变为审计风险吗?为什么

8. 简单审计问题

审计:为了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系统的过程。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通常,4 O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 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 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 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 000元,则金额在2 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 000元以上的错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 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的司能性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 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很多注册会计师根据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选择适当的基准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所定义的财务报表指标(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2)对某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财务报表项目(如特别关注与评价经营成果相关的信息);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所在行业;
(4)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
注册会计师对基准的选择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例如,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而对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盈利组织,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就不合适。对资产管理公司,净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下是一些参考数值的举例:
(1)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在适当情况下,也可采用总资产或净资产的一定比例等;
(2)对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
(3)对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
前已述及,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执行具体审计业务时,可能认为采用比上述百分比更高或更低的比例是适当的。当根据不同的基准计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计算方法更为恰当。
此外,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通常考虑以前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所处行业环境发生的相关变化。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将净利润作为确定某被审计单位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净利润出现意外的增加或减少,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例如,财务报表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注册会计师并不会因此而确定一个比不含有该估计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更高或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实施审计,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第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那些金额本身就低于所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特定项目作额外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休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考虑是否能够合理地预计这些项目的错报将影响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如有这种情况的话)。注册会计师在作出这一判断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l)会计准则、法律法规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和披露的预期(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及治理层的报酬);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及其环境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特定业务分部(如新近购买的业务)的财务业绩。
了解治理层和管理层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预期,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作出这一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