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三强位置已定,其它车企仍在生死边缘挣扎

2024-05-13

1. 造车新势力三强位置已定,其它车企仍在生死边缘挣扎

  【导语 : 在这场地狱级难度的造车创业大潮中,究竟会有哪些车企成功通关,哪家车企会成为行业的“一哥”?本文将通过销量、技术等来为大家进行分析阐述。】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就到了2020年下半年,笔者不由得问大家一句“上半年过得还好吗”。不过,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已经经历了一次生死存亡的挑战,渡劫成功的车企将会继续扬帆远行,失败的车企将从此告别 汽车 市场。比如说,蔚来 汽车 在融资方面再获佳绩,公司市值上升至国内车企第五。另外,理想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等都将赴美IPO。
      而造车新势力中不少车企,却是正式告别了 汽车 市场。6月13日,博郡创始人黄希鸣发表公开信承认公司正面临重大经营困难,并表示“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形成成果和产品,力争带领博郡 汽车 走出困境”。换句话说,博郡 汽车 将会暂别 汽车 行业,从OEM做回供应商。在这场地狱级难度的造车创业大潮中,究竟会有哪些车企成功通关,哪家车企会成为行业的“一哥”,接下来由笔者和大家分析一下。
        
   对于每一家车企来说,产品的销量是决定其存活的关键因素。我们先来看一下1-7月各大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新能源 汽车 总销量为39.98万辆,同同比下滑35.8%。虽然整体市场情况不乐观,但是新势力车企的市场表现却在逐渐步入正轨。今年1-7月,造车新势力车企占全国新能源总销量的14.3%。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比例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仅为11.7%。该数据表明,新势力车企已经开始逐渐蚕食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消费者对新势力车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从具体品牌来看,新势力1-7月交付总量前三名为蔚来 汽车 、理想 汽车 以及小鹏 汽车 。蔚来 汽车 在造车新势力中一直都保持着不错的销量,甚至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单季交付量破万,所以蔚来 汽车 成为前三甲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理想 汽车 作为销量榜的“榜眼”,自从去年12月启动交付以来,就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交付节奏。而今年6月16日,理想 汽车 宣布完成第1万辆理想ONE交付,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实现交付1万辆的最快纪录。
      相比于理想 汽车 和蔚来 汽车 ,威马 汽车 在业内非常低调。但是,威马 汽车 今年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攀升,并创下年内单月交付新高。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威马累计销量为7103辆,稳居造车新势力1-7月销量第四位。
      作为最早实现交付的造车新势力成员之一的小鹏 汽车 和哪吒 汽车 ,两家车企的销量表现非常不错。哪吒 汽车 销量为6018台,小鹏 汽车 为8185台。对于小鹏 汽车 ,其实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小鹏 汽车 产品的更新速度还是比较慢,小鹏P7上市时间较短,小鹏G3优势明显下滑,所以预计小鹏 汽车 在后续会有更好的表现。除了上述的五家车企以外,零跑等入局较晚的新势力车企,销量表现更低。所以,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前三强的局面已经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了。
        
   蔚来 汽车 除了在技术领域领先以外,其资本运营也是非常出色的。但是,蔚来 汽车 的股价在2019年第三季度跌破了2美元,让其运营和运营状况亮起了红灯,不少都认为蔚来真的难成“未来”。但是进入2020年之后,蔚来 汽车 似乎转运成功,先后获得了两笔可转债融资,并且在不久前与合肥市签订投资协议,极大的缓解了未来 汽车 的资金压力。蔚来 汽车 的股价甚至一度飙升到16美元,市值近200亿美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蔚来 汽车 已经成功渡过了2020年的难关了。
           除了理想 汽车 和未来 汽车 以外,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其它成员都在卯足了劲搞钱。小鹏 汽车 在7月20日宣布完成C+轮近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衫中国等。相比于小鹏 汽车 ,威马 汽车 的10亿美元D轮融资却迟迟没有落地,这很大几率会拖慢威马 汽车 的的发展节奏。不过从威马 汽车 的融资时间表来看,威马 汽车 下半年并没有任何融资计划,笔者认为威马 汽车 目前主要是等待D轮融资到位,届时将有可能会开启IPO上市。
             
   造车新势力主要将火力集中在新能源 汽车 上,所以在扩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建立好销售渠道以外,还要建立自身品牌的补能网络。蔚来 汽车 的创始人李斌表示,今年NIO House基本不会增加,但是会在年底实现200多家NIO Space的规模,专注卖车。关于蔚来的补电网络,蔚来已经与合作伙伴建立了290+个超充桩;换电方面,蔚来 汽车 目前累计建成了135座换电站,从今年4月5日起就以平均每周一座换电站的速度扩展。值得一提的是,蔚来 汽车 的全新车型EC6已经在7月24日上市,或许会为蔚来 汽车 带来更多的销量。
      理想 汽车 和蔚来 汽车 一样,都采用直销的方式,目前也在积极的扩张自己的线下店面。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理想 汽车 已经在全国开出21家零售店、18个配送中心和17个服务中心,业务覆盖了35个城市。根据理想 汽车 公布的信息,它将会在年底前扩展到100个城市。产品矩阵方面,理想 汽车 今年不会有新的产品上市,不过在2022年还会上一款全尺寸SUV。所以,从理想 汽车 整体的情况来看,理想 汽车 的覆盖率还是比较低,需要在下半年加速提升。
      截止到6月30日,小鹏 汽车 线下网络已经达到190家,覆盖了全国57个城市。威马 汽车 今年上半年新增了46家门店,覆盖了全国15家城市,不过威马 汽车 目前已经宣布转战三四线城市,定下了“千城千店”计划。哪吒 汽车 也在加速门店布局,其全国销售渠道已经突破了200家,覆盖了超过180家城市,并且在今年内还会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开设13节家直营点。
       汽车 是仅次于房子的大宗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真正试车之后才可以建立起购车的信心,所以线下门店对车企来说是非常重要。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深谙此道,所以加速的发展其门下店面的建设。从线下渠道的建设来看,蔚来 汽车 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建设最完善的。对于其它车企,其实很难分出胜负,如果说以门店数量来看的话,哪吒、小鹏、威马都将会领先于理想 汽车 。但是,除了蔚来 汽车 以外,剩下的车企在线下渠道方面却并没有完善,所以笔者只能以“半斤八两”来形容其它车企目前的状况。
        
   自动驾驶是全球车企都在追逐的共同目标,当初造车新势力在PPT上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构思。不过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走得最远的就是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了,二者均实现了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并线在内等多种功能,蔚来 汽车 更是实现了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P)。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和小鹏在研发方面都采用了全自主研发的策略,不过后续的研发战略和技术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蔚来 汽车 在去年11月宣布携手Mobileye共同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也就说在L4级自动驾驶车型方面,蔚来 汽车 调整了之前的自主研发战略,将软硬件研发的中心转向与世界级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小鹏 汽车 在后续的自动驾驶研发中,继续坚持自主研发。
      除了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以外,理想 汽车 和威马 汽车 也相继投入“战斗”。理想 汽车 不久前宣布将原计划2021年启动L4自动驾驶研发,改为了今年开始启动,投入规模将达到10亿级。另外,理想 汽车 将会对自动驾驶、算力平台和智能座舱展开自主研发。去年7月,百度发布了“Apollo Valet Paking自动泊车”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是由威马 汽车 和百度一同研发的。
      在自动驾驶领域方面,小鹏 汽车 和蔚来 汽车 确实已经领先同行,不过二者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至于理想 汽车 和威马 汽车 两家车企,笔者是非常看好威马 汽车 的,因为威马 汽车 一直以来都是以“技术宅”的形象呈现给大家。所以技术领域的前三甲,应该是蔚来、小鹏以及威马。
        
   点评
   很多人会问,目前造车新势力是否有成功的车企?答案是没有,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特斯拉的运营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特斯拉虽然已经深耕行业多年,但是账面情况非常不乐观。而国内造车新势力进入这一行业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短,所以想要实现成功,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不过,相比于贾跃亭的PPT造车流,上述的所有车企都是以实际行动来实现造车梦,所以笔者还是希望这部分车企可以通过2020年的考验。
     

造车新势力三强位置已定,其它车企仍在生死边缘挣扎

2. 三大“造车新势力”半年亏损近百亿,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三大“造车新势力”分别是蔚来、小鹏、理想,然而这些企业半年亏损近百亿,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研发费用的增加,竞争对手的打压等等。汽车已经成为大家出行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私家车确实会让居民的生活比较方便,想去哪就去哪,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品牌越来越多。
建造汽车所需要的原材料比较多,例如锂、钴、镍电池等产品,这些东西都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缺少的零件,要想保证汽车的质量,工厂必须要购买质量好的,不过中国市场比较大,材料少,物以稀为贵,这些原材料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升高,但是汽车的售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他们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少。如果工作人员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售价,那么和传统汽油汽车相比的时候,优势不太明显,无法被消费者看中。
各大厂商之间的内卷行为比较严重,他们都想要开发出全新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从而让汽车的外观以及技能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一切的研发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汽车一旦出现一些故障性的毛病,厂商就会开始研究新的领域,有些生产厂商开始研发动力电池,每一家工厂都想成为行业当中的领头羊,不想被动的和其他人竞争。因此他们的产业链就会越来越丰富,但是也消耗了他们之前所获得的利润,有些厂家一边挖矿一边开工厂。
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厂商越来越多,而且国际上比较出名的汽车品牌也在研发类似的产品,他们不希望新品牌独占市场,因此对于这些新兴品牌来说,老品牌会给他们施压,大多数用户比较信赖老品牌,质量好,有保障。

3. 国产造车新势力,不要因为市值迷失了方向。

最近,一份全球车企市值排名引起大众关注。在前十五位的排名中,有多个自主造车新势力品牌上榜,并且仅发布了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居然已经成功超越百年汽车品牌福特!国产造车新势力“一夜之间”真的变得如此强大?

根据排名,国产自主品牌中比亚迪领衔,并以759.8亿美元的市值全球排名第四。紧随其后的是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其中蔚来汽车以754.4亿美元的市值成功超越戴姆勒、通用和宝马。同时,小鹏汽车的市值也超过了本田,理想则超过了福特。
无一例外,他们都属于新能源车企,并在资本的助澜下,轻易摘得了传统车企苦耕几十年甚至上百的价值成果。但,这能持续多久?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被资金“包围”。特别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显然站在了风口之上,但资本仍是其“续命”的根本。所以,资本的热度能维持多久,是暂时避之不掉的问题。
 
以蔚来为例,有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在2019全年净亏损112.957亿元,当时官方毫不避讳地表示:“蔚来持续经营仍存在很大疑问”。
 
可见,新造车势力头部品牌蔚来无时不刻在面对生存危机,其他品牌的状况可见一斑。如今,市值迎来大涨,意味着有大量资金涌入,但在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面前,依然难以循环。
 
只能说目前这些头部新势力车企通过入市完成资本储备成功上岸,但这并不代表可以稳坐不倒。比如,同属新造车势力的威马汽车正紧锣密鼓地在加速上市前的准备。而在威马之后,则还有更多的品牌,他们都在排队等着上市。除此之外,还不乏恒大这样“财大气粗”的地产商也来一窥究竟,可见新造车势力之间的竞争之残酷。想要得以生存,只有不断融资。
 
然而,在众多车企中,事实却是除了部分“良心”企业,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造车而来。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新能源造车只不过是一场资本的盛宴,谁能一站到底,尚且还要看资本的“脸色”。
 

如今,新势力造车市值能明显提升,一方面是大众对新能源发展趋势的持续看好;另一方面,“高开高打”的路线与资本之间同时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使得品牌包装能被持续地“输血”,这对于自主品牌反超国外品牌来说,或许还真的是一次机会。
但不要忘记,今天新造车势力能站在C位,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上,的确抢先了一步;但另一方面,却是传统车企的“拱手相让”。
 
其实,如丰田、大众等品牌已经在新能源领域低调地完成了布局,虽然在产品上迟迟未见其有太大的动作,仅有的几款车型产品力也是表现平平,但这些身经百战的车企难道就这点水平?如果,拥有健康制造生态和完善经销网络下的传统车企,一旦加入这场围猎,结果细思极恐。
 
值得庆幸的是,有别于传统车企受困于长期的品牌打造,新势力造车企业在短期内便收获了可观的品牌知名度,这也算是将来竞争的一种优势。
 
最后:作为实力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在目前品牌的基础上,潜心打造产品,才是最后的出路,不要因为暂时的市值迷失了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产造车新势力,不要因为市值迷失了方向。

4. 这家造车新势力出问题了!

电动知家消息,作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河南速达出问题了。近日有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达公司)员工爆料,公司原规定的每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但是到11月底,8月——10月三个月工资都未发放,且公司领导至今未给正面回复和任何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员工还“被”缴纳2万元订车款,原安排6月30日前返还订车款,至今未返还,也没有任何说法和回复。现公司员工开始大面积,各种途径进行讨薪。截止本月24日,员工至工会主席处讨薪,主席大致意思是:没钱,你们看着办。把员工全部打发走。截止发稿,讨薪仍在继续。

目前,人民网的投诉平台也汇集了大量关于河南速达公司的欠薪问题投诉。

有员工投诉表示“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欠薪问题已经传遍整个行业,也有很多同事给三门峡市安市长留言、投诉,均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欠薪近4个月,工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还贷款,孩子要上学.....”速达,河南省、市重点支持企业
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速达公司是保姆式的服务,卫士般的护航,在企业遇挫时及时救援,倾情倾力。”三门峡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曾慨叹。
但一直以来,河南速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声甚少,上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因为它拿到了“双资质”。去年年初,工信部核准通过了河南速达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其成为河南首家、全国第11家拿到“双资质”的车企。不过,手握造车“双资质”的河南速达,迎来的却是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这家自2010年成立起,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没能自主生产出一台纯电动汽车,被指为“僵而不死” 的企业,却一直受到企业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大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月10日,《三门峡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暂行)》称,要重点培育速达科技生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到2015年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按照规划,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一共3500亩(一期826亩),拟投资总额为5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6亿元,利税70亿元;建成后还可以整合一批关联企业入驻,间接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吸纳产业工人2万人左右。?很明显,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据权威媒体报道,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三门峡市政府优先保证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需求,一期工程所需的705亩用地,仅用20天就拿到了省政府的批文;该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手续都由政府一手包办。?除此之外,河南速达还享受高新技术、环保、新能源、节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速达公司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情况。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陪同调研。
调研中,王国生书记对速达公司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王国生表示,速达公司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拥有的主动控制系统、电机电控系统、均衡放电等众多核心技术,彻底解决了车辆的安全问题,同时,速达纯电动轿车的国内外销售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速达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未来速达公司能够加快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公司董事长李复活则表示,未来速达公司会以培育产业链及配套零部件基地为己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千亿元产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一直争议不断的企业
目前,河南速达的官网上只有两款产品,分别是三厢车SA01和小型SUV SD01,补贴后售价为13万元和11万元,官网显示续航里程在180-300公里。

但是就是只有两款产品,还被指“销量造假”。今年6月就有媒体曝光,“起底河南速达:与员工签假买卖合同,一家没有4S店的高调车企”


文章称,记者经过在三门峡市走访调查发现,即使河南速达每场签约仪式都轰轰烈烈,但是在当地大本营并未开设4S店,销售方式也较为隐蔽,大部分的市民仍然对速达电动车知之甚少。而有速达的内部员工小晶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换得”销量,一直在积极动员员工买车,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可以和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假买”。记者在进入河南速达的工厂内部发现,目前工厂只建设了一期,还有两期正在开发规划之中,工厂内暂时只有销售展厅对外开放。
虽然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随着河南速达欠薪问题的爆发,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将会被暴露出来。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来越多,长江汽车、赛麟汽车....一个个都在倒下。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路应该转变,需要防范企业与地方政府绑得过紧,企业一旦陷入停滞就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国内造车新势力现状,企业停摆乱象横生,只有三家活得滋润

国内造车新势力现状,企业停摆乱象横生,只有三家活得滋润
从去年开始,市面上涌现出非常多的造车新势力,基本上都是新能源这一块的,毕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较低,也有更多的噱头,容易吸引投资和消费者。但造车新势力中,也有不少是PPT车企,仅仅设计出一个蓝图,给投资者画饼就能吸引来的投资。最终钱花完了,PPT还是PPT,根本没有把车做出来,因此造车新势力往往本人诟病,为了钱来博眼球,根本没有发展前途,最终会被淘汰。不过这话说的有点死,其实也有不少造车新势力是很有实力的,发展的也很不错。
蔚来

 
目前蔚来的发展就很不错,和名字一样很有未来。从6月的交付量来看,一个月交付3740台,也是历史新高。在整个二季度中,未来一共交付破万,也是第一次单季度销量破万。目前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蔚来交付的新车数量已经达到了1.4万台以上。

 
蔚来早期推出的是ES8这台电动车,定位高价格贵,所以销量一般。后来又推出了低一个档次的ES6,这台车的销售一下提升了起来,也从今年开始,蔚来扭亏为盈,目前毛利率已经达到了3个百分点了。蔚来最早期对标的是特斯拉,但从销量上看,他们还远远没有达到特斯拉的水平。但蔚来一直在进步,最近又拿到了合肥政府的100亿投资,未来一定有实力和特斯拉竞争的。
小鹏

 
小鹏汽车现在也很有竞争力,去年年底刚刚拿到了4亿美元的C论融资,用来研发自动驾驶方面的辅助功能。目前小鹏P7也已经上市,虽然G3受到市场影响,销量没有提升起来,但随着G7的交付,销量一定不会差的。而且P7是在自己家工厂生产的,不再使用代工厂了,所以这台车的品控更高,利润也更高,对小鹏汽车的发展很有利。
理想

 
理想ONE最近受到的质疑很多,因为低速电动车的项目失败,亏损了很多钱。但目前理想ONE已经交付一万台新车了,计划在市面上开设更多的新店面,用来铺开市场。现在王兴又注入了5亿美元,理想ONE又有更多的研发资金了,目前他们正在打算赴美上市,到时候资金会更加充实,对于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都说造车新势力不行,但从这三家公司的发展来看,前景还是很广阔的,而且已经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生产的车型也很有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内造车新势力现状,企业停摆乱象横生,只有三家活得滋润

6. 不靠谱的造车新势力 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

当下,我国仍处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而随着技术、续航以及后续服务的不断优化,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实现了交付,并得到市场的认可,不过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如此之快,仍有一些企业还没有实现量产和交付,即便是烧光了84个亿以消费者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它的首款量产车。
前不久,拜腾汽车CEO戴雷临时组织召开了中国区全体员工电话沟通会“All Hands Meeting”。戴雷表示,经过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沟通,公司决定自7月1号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停工停产期间,仅有小部分员工留岗值守,维持公司最基本的职能运转。其中,中国区留岗值守员工留下大约不到100人,生产和研发占50%。此外,拜腾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已根据当地法律启动破产申请程序,北美和德国办公室分别保留10余人。

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
我们都知道,拜腾汽车成立于2017年,这个品牌是由毕福康博士和原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博士联合创立,以南京作为公司总部,并在当地建造汽车生产工厂,总投资110.7亿元人民币。
据公开资料显示,拜腾汽车成立以来共进行四轮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但该公司首款量产车型M-Byte至今未上市。
事实上,进入2020年以来,拜腾汽车就曾多次传出降薪裁员、工厂欠费停水断电、拖欠供应商贷款等消息,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国内所有车企的发展节奏,而对于诸如拜腾汽车此类资金链本就紧张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多轮融并没有改变命运
其实。早在去年,拜腾就曾表态即将完成C轮融资,且在今年1月,拜腾也曾宣布,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丸红将参与拜腾的C轮融资,双方还将在出行服务、能源解决方案及海外生产和销售等多个领域探讨进一步合作。
但直到如今,拜腾的C轮融资依然是个迷,从拜腾未来半年推进重组的表态来看,拜腾似乎并没有将报道称,拜腾已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有拜腾员工透露,公司给全体员工曾发过一个邮件,好像写的是八月份还是九月份,会把这几个月欠的工资全部发放。但实际情况是,4月、5月、6月这三个月,现金一点也没收到。
除了欠薪,拜腾还“拖欠”着一汽夏利3.1亿的债务尚未还清。2018年6月,拜腾获得由一汽集团领投的5亿美元B轮融资。三个月后,一汽夏利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将旗下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100%的股权转让给拜腾汽车的母公司——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这家造车新势力也由此获得了汽车生产准入资质。

不过,拜腾在接手一汽华利的同时,还将华利旗下8.5亿元的债务和职工薪酬一并收入。同时,根据转让条件,接手人必须在工商登记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偿还约定欠款10%,并不晚于2019年9月30日前偿还剩余约定欠款。
但一汽夏利于2019年6月发布公告称,南京知行并未如约支付所欠的债款。截至目前,南京知行向一汽夏利支付了股权转让款人民币1元,并于2018年10月15日办理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同时,南京知行还向一汽夏利支付了华利公司应付职工薪酬5462万元。但在债务方面,南京知行却仅代一汽华利向一汽夏利支付了3.3亿元债务,目前尚有4.7亿元债务未协议按期偿还。

写在最后
通过拜腾的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造车新势力当中仍有很多企业面临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多重因素,而这也应该是新能源将要面临淘汰的关键时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造车新势力都是这样,毕竟还有一些企业会通过自身的产品力和自己造型的能力来把风险降到最低。
那么,在市场达到饱和或者说造车新势力不再有势力的时候,谁才能最终成为赢家,目前我们还不得知,可毋庸置疑的是,生存是目前大部分厂商的核心诉求,毕竟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高管重回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凸显危机,黑暗时刻已来?

工资翻三番,职位升三级。三四年前的造车新势力,是不少汽车人眼里的香饽饽,但凡跳槽过来的高管或者一线员工,都看上了这一诱人待遇,当然,还有在初创车企干出一片天的雄心壮志。

如今,情况似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不少造车新势力接连遭遇减薪、裁员,甚至高管出走,回流到传统车企的尴尬情况,曾经的雄心壮志更是消磨殆尽。回过头来将两幅场景前后对比,颇有点造化弄人的感觉。
1
2020年年初,由数位造车新势力高管“参演”的汽车界《凤还巢》大戏轮番上演,该戏“讲述”了那些为了梦想而投奔造车新势力的传统汽车人,在经历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考验后,又回归到传统车企的现实故事,发人省醒。
先是2月27日,天际汽车董事、首席营销官(CMO)向东平离职,不久后加盟现代汽车,担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 Vice President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

随后,原博郡汽车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陈曦加盟奇瑞,出任EXEED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全面负责星途品牌营销业务;原合众公关总经理兼营销副总裁邓凌加盟上汽大通,担任品牌公关及策略部副总监;蔚来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入职长城汽车,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林伟离职,加盟天美汽车。

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离职潮,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及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先后离职;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于2月份离职;还有刚于2019年底从领克“跳槽”至博郡担任市场传播总裁的张震,近期也在其朋友圈发布了一则类似离职的消息。

当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几位高管离职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新能源车市步入“后疫情时代”,诸多不稳定性加剧,造车新势力职业经理人回流传统车企,或者是离职等状况将更加明显,2020年或将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年。
2
众所周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各行各业的生存都十分艰难,尤其是本来就持续不景气的汽车行业,情况更是不理想,这一点从2月份各车企纷纷同比下滑80%左右的销量便能看出一丝端倪。
也就是说,眼下就连巨头传统车企都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更不用说这些底子差的造车新势力了。正是企业生存都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但凡有点职场经验的人都知道眼下并非跳槽的好时机,对于上述几位汽车老江湖来说,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这样情况下,为何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造车新势力,回归传统车企?

只能说,当下的造车新势力属实是太难了。以前途汽车为例,在3月下旬,就有不少前途员工爆料,前途已经多次推迟了工资的发放的时间,且目前仍无钱发放已拖欠数月的工资。而在该消息爆料之后,其仅收到公司补发的半个月工资。此外,还有消息称,截至三月,前途对部分员工停止发放工资长达9个月。

当然,拖欠工资的造车新势力绝非前途汽车一家,如果你打开百度,输入造车新势力欠薪等关键字眼,能够搜索到诸多典型案例。
而除了拖欠员工工资外,一些造车新势力也陆续出现了拖欠供应商的情况。据启信宝公开的信息显示,博郡及关联公司因劳动合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事项,共涉及21起诉讼,涉及汽车材料、模具、营销策划等不同领域的供应商。此外,国金汽车等新势力也出现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即便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乖孩子”,没闹出什么负面新闻的云度新能源,据云度副总经理兼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洪岩讲述,受到疫情的影响,云度的供应链、资金链出现断裂,至今仍未复工。
如同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说的那样:“上百个新造车企业中,坚持到今天,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这两个最基本最本分的能做到的估计已经不超过五个了。”无疑,造车新势力当下的惨烈,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3
为何造车新势力落得如今这步田地?事实上,除了大环境不景气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么长时间以来,消费者对于造车新势力的信心和兴趣迟迟没有建立起来,以及新能源汽车眼下出现了包括电池自燃、故障率高于油车、售后无保障、电池续航及寿命衰减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消磨了用户的购买信心。

就笔者春节期间和身边的亲朋好友的交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存在诸多痛点,比如买的时候价格贵、用起来更贵,使用过程中遭遇到的烦恼很多,保值率比燃油车低、故障率居高不下。用很多年轻人的话说,花10万块钱买台卡罗拉或者花20万买台雅阁,又省心又不费钱,为什么非得当新能源的“小白鼠”,除非在北上广这种限牌城市生活,迫不得已才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实际上,在张洪岩看来,除了上面面临的诸多难题外,几乎所有的新能源主机厂,都面临着“卖的越多,亏损越大”,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现实情况。即受限于庞大的研发、人员、建店、售后、营销等巨额成本,以及惨淡的销售状况,单款车型的利润普遍跑不过成本,试想这样畸形的盈利情况,融资能力再强的造车新势力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毋庸置疑,这已经成为制约造车新势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放眼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格局,或将会形成风格鲜明的两个细分市场。一是20万元以上的细分领域,造车新势力将要和特斯拉等高手一较高下,竞争的结果一定很惨烈,就像现在这样;另一个则是6万元左右的农村为主的低端车市场,这片尚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或许蕴藏着机遇。

要知道,现在的农村市场,几乎被不正规的电瓶汽车所代替,相对来说这些车子不安全不正规,亟需“正规军”前来救场。毕竟,农户家里充电方便,续航基本无焦虑,再加上定位6万左右,这三条卖点的支撑或许能打开一个广袤的领域。
然而,在不少创始人看来,造车新势力生下来的基因就是“生态化反”这样的高级名词,承担的使命就是改变人类的出行生活,好比喝惯了咖啡,冷不丁喝玉米粥的话,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鉴于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等传统自主车企皆是从低端做起,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慢慢的进入高端市场,所以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从低到高的路子不丢人,放下所谓的面子,真正的造出高品价比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在寒冬中生存下来,而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一系列的宏图大计。
如今,回过头来再来看基石资本CEO张维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他曾尖锐地指出:“新势力是资本催熟的产物,脱离政策与热钱的扶持,势必无路可走。”的确,折腾了这么多年,在资本逐渐回归冷静后,造车新势力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这的确需要创始人们好好思考思考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高管重回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凸显危机,黑暗时刻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