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024-05-14

1.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罗勒网 可以根据我们十余年的建筑猎头经验设想一下。
经过目前建筑业这个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
没有了那些设计项目无底线的价格战,设计费价格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蛮生长的小开发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开始慢慢学会尊重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给设计院相对合理的利润和相对充足的时间,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项目。

当然,前面描绘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来画卷,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你必须能撑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成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个。
个人建议首要任务肯定就是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基础夯实了。然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点纠偏。
对于即将进入和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的一些建议:如果你没想好要转行,或没有行可以转,或立志于在这个行业深入发展,定要先修炼好内功,想办法成为比你身边的人都更优秀的人,再去认识比你更优秀的人,然后超越他们。
最最重要的一点:做设计千万不能复制、粘贴,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问题也不能只问你的上司、师傅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个人甚至你们公司坚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习惯也不一定对。
哪怕是规范上规定的东西,也要敢于质疑,对专业问题一定要抱有刨根问底的态度。
多问几个人 ,说不一定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问问题的技巧,不要同时当着几个人的面问,要分开问,问完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诉他们孰对孰错--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子比对错重要一万倍。
如果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你的春天将会和这个行业的下一个春天同时来临时。
在期待下一个行业春天来临的同时,也很期待我们所有的建筑设计人员都能脚踏实地,抓住机会,更好的设计出精品工程!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建筑设计行业未来10年发展趋势
在阐述我的关于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之前我首先想说说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因为只要是产业,其发展历程就会有相似之处。

在80年代,当时全国共有70多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80多个洗衣机定点生产厂家,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的同时,老百姓购买也需要凭票,整个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可以说是短缺。因此,冰箱和洗衣机产业备受推崇。甚至,每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起冰箱和洗衣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家电产业的高利润率成为众多厂家追逐的目标。当时的家电利润率高达30%以上,那一时期,家电品牌数急剧增加,到1995年达到高峰,仅空调业注册的品牌就已经达到400多个,还不算一些“在野”品牌。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由先前的技术输入转为资本输入,与国内企业组建的合资工厂纷纷成立,如松下、日立等。

1995年之后,家电业迅速脱去浮华的外衣,虽然产销量在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直线下降,直至今天降到1%~3%。整个产业逐渐告别混乱时期,进入理性竞争时期,在不断升级的洗牌大战中得到整合。

建筑设计行业与制造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基础的行业,完全手工制造,没法像制造业一样,只要机器一开原料充足就要多少有多少,这就导致制造业可以从零到饱和迅速完成,而建筑行业的这个过程要持续更久。

2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曲线大致吻合,城市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家电行业在人均GDP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迅速饱和。

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S”平滑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

2006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3.9%,以未来10年内中国人口到15亿来计算,当城市化发展到70%的时候,将会有将近4亿农民进入城市,如果目前北京人口是2000万的话,那么在城市化到达70%之前,中国将要新建20个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

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建筑行业的火爆至少会持续到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结束,那么按照这个速度估算,最悲观的预测应该大致还有5-10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5-2020年之间,建筑行业就会开始逐渐萎缩,利润率下降,那么目前如遍地春笋的建筑设计企业就会像90年代末的家电企业一样兼并和倒闭,尤其是大型国企设计企业,会由于成本高负担重而首先倒下或者被民营设计机构兼并,直到最后保留下来两类企业,

一类是风格鲜明,特色显著的以知名建筑师为代表的工作室型设计企业;

二是大型商业设计机构,例如国外的som或者kpf公司。

3.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行业与制造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基础的行业,完全手工制造,没法像制造业一样,只要机器一开原料充足就要多少有多少,这就导致制造业可以从零到饱和迅速完成,而建筑行业的这个过程要持续更久。

2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曲线大致吻合,城市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家电行业在人均GDP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迅速饱和。

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S”平滑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

2006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3.9%,以未来10年内中国人口到15亿来计算,当城市化发展到70%的时候,将会有将近4亿农民进入城市,如果目前北京人口是2000万的话,那么在城市化到达70%之前,中国将要新建20个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

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建筑行业的火爆至少会持续到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结束,那么按照这个速度估算,最悲观的预测应该大致还有5-10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5-2020年之间,建筑行业就会开始逐渐萎缩,利润率下降,那么目前如遍地春笋的建筑设计企业就会像90年代末的家电企业一样兼并和倒闭,尤其是大型国企设计企业,会由于成本高负担重而首先倒下或者被民营设计机构兼并,直到最后保留下来两类企业,

一类是风格鲜明,特色显著的以知名建筑师为代表的工作室型设计企业;

二是大型商业设计机构,例如国外的som或者kpf公司。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 建筑设计未来发展前景

筑设计行业未来10年发展趋势 
    在阐述我的关于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之前我首先想说说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因为只要是产业,其发展历程就会有相似之处。

    在80年代,当时全国共有70多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80多个洗衣机定点生产厂家,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的同时,老百姓购买也需要凭票,整个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可以说是短缺。因此,冰箱和洗衣机产业备受推崇。甚至,每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起冰箱和洗衣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家电产业的高利润率成为众多厂家追逐的目标。当时的家电利润率高达30%以上,那一时期,家电品牌数急剧增加,到1995年达到高峰,仅空调业注册的品牌就已经达到400多个,还不算一些“在野”品牌。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由先前的技术输入转为资本输入,与国内企业组建的合资工厂纷纷成立,如松下、日立等。

    1995年之后,家电业迅速脱去浮华的外衣,虽然产销量在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直线下降,直至今天降到1%~3%。整个产业逐渐告别混乱时期,进入理性竞争时期,在不断升级的洗牌大战中得到整合。

    建筑设计行业与制造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基础的行业,完全手工制造,没法像制造业一样,只要机器一开原料充足就要多少有多少,这就导致制造业可以从零到饱和迅速完成,而建筑行业的这个过程要持续更久。

    2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曲线大致吻合,城市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家电行业在人均GDP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迅速饱和。


    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S”平滑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
    

    2006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3.9%,以未来10年内中国人口到15亿来计算,当城市化发展到70%的时候,将会有将近4亿农民进入城市,如果目前北京人口是2000万的话,那么在城市化到达70%之前,中国将要新建20个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

    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建筑行业的火爆至少会持续到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结束,那么按照这个速度估算,最悲观的预测应该大致还有5-10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5-2020年之间,建筑行业就会开始逐渐萎缩,利润率下降,那么目前如遍地春笋的建筑设计企业就会像90年代末的家电企业一样兼并和倒闭,尤其是大型国企设计企业,会由于成本高负担重而首先倒下或者被民营设计机构兼并,直到最后保留下来两类企业,

一类是风格鲜明,特色显著的以知名建筑师为代表的工作室型设计企业;

二是大型商业设计机构,例如国外的som或者kpf公司。

5. 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
    摘要:智能建筑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尤其是本世纪末,信息科学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成为智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业 从未经历过象今天这样的重大冲击,可以预见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革命的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并进而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乃至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智能建筑 信息化 社会背景 网络 智能化 人性化 舒适 信息服务 安全 服务
  1.智能建筑的基础
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1)电子商业的出现,包括网上信息服务、电子购物、电子银行和金融服务、网上攻读学位;(2)管理工作的变化;(3) 制造业和经济活动全球化。有了Internet,一个新设备可以在美国设计,中国印刷,俄罗斯制造。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 ,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共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 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2.智能建筑的社会背景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主要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信息产业的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一个国家产业,甚至是全球性产业,带有明显的独立和交融特性。白领阶层的增加,人们对办公环境的好坏也愈加重视。依 赖于大量享有高薪的办公人员提供服务而运行的经济,无法承受办公费用高涨而功率低的状态,这一矛盾必然要由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来处理。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术的冲击,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和奖金匮乏等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些原来由政府投资的交通、通信等项目,向民间和国外开放,出现了“建筑—经营—转让”即所谓BOT方式。这些都为信息社会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现创造了社会条件。
3.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的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 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大厦”这一术语逐渐在建筑业流行起来,在国内的楼宇建设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热潮。许多房地产商在广告宣传时,将其大名必冠以“ 智能化”或“5A甲级智能大厦”。但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3.1智能大厦的内涵与体系结构。(1)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智能大厦研究机构”对IB的定义 :“智能大厦是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其内在关联的最优化分析,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效率又高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2)美国智能建学会(AIBI,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 、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舒适性的大楼。(3)日本的建筑学界强调IB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并利用楼宇自动化技术,具有高度综合管理功能的大楼。(4)新加坡规定IB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在大厦内进行流通;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5)我们的认识:IB 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
  3.2建筑物的运作综合智能化通常由五个方面组成:
  A、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他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使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B、建筑物的节能运作。智能建筑的另一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C、通信自动化。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D、办公自动化。E、安全保卫自动化。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由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概括地讲,IB是由建筑、CA、OA、BA等四种系统所构成,将它们进行有机性的整和后,以便对办公室的业务处理提供各种高度化的机能,从而达到经济性、机能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标。CA、OA与BA系统共同组成了大楼的头脑与神经系统,而建筑系统为三系统的躯体,同时亦为大楼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
  主要参考文献:
  贺业钜等:《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绳:《建筑设计新概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曹伟:《智能建筑及其发展》。
  刘育东:《建筑的涵义-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
  [日]尾岛俊雄著,《日本的建筑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6. 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本文为原创)
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题,尤其在高档住宅中,他们采用“地暖系统、新风系统、户式中央空调”等新技术,给住户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1,同层排水系统

        同层排水系统是相对传统的隔层排水而言的,就是指卫生间内排水管不穿越楼板进入下层住户,而在本层楼板上面敷设的排水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需要疏通检修,可以直接在本层内解决,不干扰下层,另外,卫生洁具的布置不受限制,且楼板的漏水率减小。

        2,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是一种全天不间断地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排除室内污浊空气,营造室内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节能环保系统。

        好处是,不用开窗即可实现室内换气,解决了冷天或者空调开启等不宜开窗时的室内通风换气的难题,也可减少厨房,卫生间以及装修后的室内异味。减少室内因通风不畅导致的家具、衣服发霉现象。

        3,直饮水系统

        也就是中央净水系统,它将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利用独立管道直接供到各户。

        打开水龙头便可直接饮用,节约生活成本,改善饮用水质量。每户安装成本约6000-10000元。

        4,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利用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将地下的热量和冷量转移到建筑物中。

        优点:地缘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相当于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装置。系统寿命可达50年。而且这种系统不需锅炉房和冷却塔,占用面积很小。

        5,地暖系统

         指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以地面为散热器进行加热,由下至上温度递减,在室内形成脚暖头凉的舒适感。

         优点:舒适卫生,不易造成污浊空气对流,热稳定性好,运行费用低,较其他供暖系统节能,使用寿命长,单户安装成本200-400元每平方,安装时需加高地面5-10厘米。

       6,LOW-E中空玻璃

         LOW-E中空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便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能有效透过可见光,但对中远红外线却具有高反射的特性。

        优点:与传统玻璃相比LOW-E(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热性能,良好的光学性能,比普通玻璃更好的节能和保温隔热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7,户式中央空调

        又称家庭中央空调,比较普通的分体式空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制冷方式和基本构造上类似于大型中央空调。由一台主机通过风管或冷热水管连接多个末端出风口,将冷暖气送到不同区域,来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的目的。它结合了大型中央空调的便利、舒适、高档次以及传统小型分体机的简单灵活等多方面优势,是适用于别墅、公寓、家庭住宅和各种工业、商业场所的暗藏式空调。

7. 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1.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① 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② 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③ 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④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⑤ 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⑥ 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 

  2. 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 众所周知目前大量已有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3. 住宅的寿命将要大大的延长,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是有点太残忍了,所以人们很迫切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我们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4. 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类本身,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在于此。因此,“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强调其自然方面的因素,由其自然性引发出其在时空中的循环延续,进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建筑生命周期(life-cycle)构成设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住宅建筑中时空的延续性,就是要求在住宅创作中,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从传统居住形态中汲养分,提取要素,结合当代住宅科技特点和居住需求,创建的再现建筑地域空间文化特点,以寻求住宅建筑的个性表达。这种延续形式的传统居民范式中的要素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新的再现,其再现可以是局部或全部,有形的或无形的,均可兼而有之,目的就在于给传统居住形式一个延续和生存的空间,并使之与时代同步与传统居住文明相辅相成。 

  5.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 “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使其具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间文化的特质,实现了抵御建筑空间文化创新的再现,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然而,仅有时空的延续性,并不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为此,还必须考虑其时空的全面性。在完成了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合理结合之后,需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虑到其中,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智能型等等。 

  ①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有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8. 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发展趋势分为以下几种:


①运用天然的原材料,不经刻意加工、修饰原生态的体现在建筑材料、家具产品、服装等方面。


②强调节能实用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装饰,创造出生动形象,回归经典的简朴。

③呈现复古的风格,使用高科技环保材料,创造出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利于亲近的设计。


④采用循环和组合设计方式,让一项设计作品有多种使用形式,而且设计作品还可以更新、升级,增加使用寿命,即便损坏,也可以回收利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