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是什么条件

2024-04-29

1. 副教授是什么条件

业务条件是:
1、能胜任本专业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工作,质量较高,成绩优良;
2、对本门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者在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或者在业务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扩展资料: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是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仅低于教授。其职责、任职条件、聘任办法等,各国、各校规定不一。中国 1986 年规定,除思想政治、健康状况等高等学校教师应达到的共同要求外,主要任职条件:任讲师 5 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门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副教授

副教授是什么条件

2. 正教授与副教授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正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2、副教授:是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仅低于教授。
二、任职条件不同
1、正教授:任讲师 10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 5年以上,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2、副教授:任讲师 5 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门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三、职责不同
1、正教授: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
2、副教授:培养造就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我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学校设立的岗位。特任副教授对外可称为副教授,并可以此身份申报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教授

3. 副教授算什么?

老李近来很郁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掏钱发文章,又是拉关系搞课题,又是上下打点活动,终于有了副教授的身份。本以为从此可以登堂入室,进入另一个天地,四处显摆,可劲推销自己了。可没过几天他就发现,在别人眼里,自己依然是上不如娼,下不如丐,根本没有引起别人的太多关注,有让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之感。有时甚至别人压根就没有什么感觉。他不禁在私下里检讨自己,并且心里一个劲地嘀咕:副教授到底算什么?!
首先,他觉得副字真不是可有可无。虽然很多人在那里高唱,当官要当副,吃菜要吃素,穿衣要穿布,可正的副的硬是不一样。就像《围城》里所说,这讲师好比丫鬟,副教授就好比如夫人,教授才是太太。在一个家庭,丫鬟收为如夫人小事一桩,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是如夫人要扶正当太太,那就难于登天了。也就是说,对很多人来说,这辈子弄个副教授就算到头了,要想当正的,恐怕玄乎。他一想也是,自己单位到现在不才有一个“太太”吗,“如夫人”倒是不少。因此,别人嘴里喊教授长教授短,但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说不定在心里说,你以为谁都能当教授啊,这辈子就是副的啦,甭打算再进步了。有时熟人见了,干脆也不管你是正的副的,一概称之为“白天是教授,晚上是野兽”。甚至有人说,叫兽叫兽,就是会叫的兽。老李气急了,也会还上一句,教兽教兽,是专门教你们这些兽。发泄一番,一时倒也平衡了,但过后心里依然不舒服。
其次,老李感到这待遇也有问题。中国讲学而优则仕,实在不能“仕”也要攀一个“仕”的待遇。所以什么都要比照着公务员有个级别。那么副教授是什么级别呢?有人说是正处,有人说是副处,反正是处级待遇。也别说,还真享受过,比如赈灾捐款、献爱心等,别的单位都是自愿(捐款本来就是自愿的),他的单位却要定个标准。这标准出来一看,副教授就是副处,一点也不含糊。你要有微词,领导有话啊,让你享受处级待遇你还有意见。是啊,享受处级待遇谁敢、谁会有意见啊。问题是发工资时怎么就没这待遇了呢?甚至连个科级干部也不如呢?感情在这里权利义务是分开的,让你享受就享受,不让你享受也正常。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鸟政策。
再就是个水平问题。按说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教师,就是要教,要讲,以你的知识去启发学生,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精神食粮。这应该是教师的主业。教师的待遇、级别(说白了就是职称)的高低也要以此为基础去评定,去兑现。闲暇之时,可以写写文章,或公开发表,或私下交流。但这应该是副业。因为,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不能念论文,会写论文的也不一定就适合讲课。在授课和写作之间,是宁可“述而不作”也不能“作而不述”。而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现在关乎待遇级别的职称评定,不是比授课质量,不是比社会效果,更不比学生满意度。就是比关系,比课题,狗屁文章、混账专题只要多,那就行,哪怕你在讲台上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东拉西扯,自相矛盾,甚至只会念书。更有甚者,评职称时只要有关系,造假也能成功。
每想到此,老李直想骂娘。可气归气,老李从来是骂完而止。因为他知道生闷气的结果是自己受损。他的方法也简单,那就是自我安慰:一则也不想去当什么教授,一门心思教好课,好在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足矣!二则,身边的教授也见多了,靠做假靠关系修成了正果,可水平不敢恭维不说,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人都不合格,这样的教授白给也不要。还真耻于与他为伍!
这样一想,老李心里敞亮多了,也舒服极了。哈哈!!

副教授算什么?

4. 副教授的条件是什么?

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者,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担任讲师职务7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5年以上;      
(3)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4年以上;      
(4)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2年以上。     
 当年年底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人员,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 
     2、系统担任一门公共课、基础课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 
     3、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遵循教学规律,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优秀。 
     4、积极开展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根据工作需要协助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或研究生,成绩突出。      
(二)工作业绩 
     本科院校教师,任讲师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教学。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180学时以上;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200学时以上;兼职教学的管理人员按专职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1/2计算。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评优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奖励。 
     (3)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CSSCI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论文3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以上。 
     (2)专业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3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3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3)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或译著(本人翻译10万字以上/部),或参编省级以上统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部);同时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限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文科均为独著,理工科至少2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上。
经专家鉴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著作、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达到副教授水平。 
     3、项目、奖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或2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以上的第一作者,或2项省辖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2)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工程)项目(课题)的主要完成人,并通过省、部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项验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4)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限前5名)。

5. 教授和副教授有什么区别

副教授是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没有行政级别。如果其本人担任有学校的行政职务,则根据其学校的地位和担任的级别有关。假设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同时担任院长职务的话,因为清华大学属于副部级单位,其院长的行政级别是副部级。
副教授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其在工资福利方面的待遇,一般按照副处级对待,教授按照正处级对待。另外,不同大学的副教授也会有差别。
拓展资料



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除国家级以外,其他四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地方三级行政划分。 常见的股所级(股级)是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职级,是一种习惯的称呼,属于地方行政级别。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行政级别

教授和副教授有什么区别

6. 教授和副教授有什么区别?

首先跟你介绍一下教授岗位:其中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
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
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
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各高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3.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4.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的区别:
一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被评定为一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即院士级别。按照规定,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故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一级教授较少。
二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稍次于一级教授的级别,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等。按照规定,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也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二级教授也较少。
三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就显得较为普遍的教授级别,被评定为三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工作时间较长也取得一些突破的正教授,即各高校院长、学科负责人、市骨干、青年精英、研究所从事多年的研究员等。因为三级教授的评定要求没有那么多,所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三级教授要相对多一些。

7. 特聘教授是什么意思

特聘教授是指特别聘任的教授。这个词汇有两个意含,首先它是一个荣誉,给与具有特殊学术贡献或是专长的学者;其次它具有合约性质,指此一职务的给与具有一定期限。在中国特聘教授的期限一般是5年,授与特聘教授的条件可以是本校既有的教授,也可以是外校或是国际学者。【摘要】
特聘教授是什么意思【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看到,正在整理,请您稍等一下【回答】
特聘教授是指特别聘任的教授。这个词汇有两个意含,首先它是一个荣誉,给与具有特殊学术贡献或是专长的学者;其次它具有合约性质,指此一职务的给与具有一定期限。在中国特聘教授的期限一般是5年,授与特聘教授的条件可以是本校既有的教授,也可以是外校或是国际学者。【回答】
可以同时在两所大学任教吗?【提问】
可以,特聘教授不用坐班【回答】
认识一个男孩子他的情况是这样的【提问】
[嘻嘻][嘻嘻]【提问】
谢谢【提问】

特聘教授是什么意思

8. 副教授和教授有什么区别?

副教授是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没有行政级别。如果其本人担任有学校的行政职务,则根据其学校的地位和担任的级别有关。假设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同时担任院长职务的话,因为清华大学属于副部级单位,其院长的行政级别是副部级。
副教授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其在工资福利方面的待遇,一般按照副处级对待,教授按照正处级对待。另外,不同大学的副教授也会有差别。
拓展资料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是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仅低于教授。其职责、任职条件、聘任办法等,各国、各校规定不一。中国 1986 年规定,除思想政治、健康状况等高等学校教师应达到的共同要求外,主要任职条件:任讲师 5 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门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高校为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后备力量是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我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学校设立的岗位。特任副教授对外可称为副教授,并可以此身份申报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