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024-04-27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195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在北京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的。在建所初期,全所工作围绕中国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国防特种电工装备的需要和电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展了电力系统稳定和运行方式,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型电机,高电压技术,电工测量和仪器仪表,暂冲式电弧风洞用电弧加热器,脉冲放电风洞电源,大型电感储能装置,电火箭,微电机,特种电源,电火花、电子束、离子束与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与研制工作。1965年,由予中国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的要求放慢,并为了避免与产业部门和高等院校间的不必要重复,科学院对该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研究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电工科技改为针对相对近期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对原有的研究工作作了相应的调整,中止和外调了有关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调整了高电压技术和大型电机的研究内容。高电压技术的研究从过去主要研究高电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高电压技术问题改为开展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液中高压脉冲放电和快脉冲放电技术的研究,大型电机的研究除保留部分原有的内容外,重点转为开展特种电机的研究。十年动乱期间,体制变动较多。1968年该所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名为国防科委第五0六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电火箭技术,并计划分建第一五·八所,发展大功率脉冲电源。1970年重回中国科学院,恢复了原来的所名和工作。1972年为了加强磁流体发电研究,将原来的磁流体发电研究组改建为磁流体发电研究室。1973年该所与科学院其他五所一厂一起下放北京市,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的双重领导,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工研究所。1978年,该所重新归中国科学院领导,仍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所陆续开辟了超导电工、计算机在电工中的应用和微电子束加工技术等新型学科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1979年所的研究方向根据中国科学院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定为“发展电工电能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新技术”。为此,对有关课题作了一些调整,新开辟了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调出了电火箭的工作。1982年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转为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发电研究,与风力发电研究一起于1986年组建成新能源研究室。1984年,为了贯彻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方针,该所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气高技术公司”(原名“中国科学院电工新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科研产品的开发、生产、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等工作。1990年,该所进行了初步的机构调整,原特种电机与微电机研究室合并为统一的电机研究室,在原电加工研究室、机电控制系统实验室与伺服电机组基础上组建了电加工和数控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并组织开展了电工装备CAD,电力电子,磁悬浮技术与磁流体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工作。2000年,该所起成立了战略研究小组开展持续的发展战略研究。2002年4月,该研究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培养点、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 (涵盖8个一级学科)、6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 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光电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有在岗导师人数20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依托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973”和“863”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国家部委预研及重大工程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水平居中国领先或国际先进,可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大量科技前沿课题和充足的经费及良好的学习、实验与生活条件,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00余名专业人才。 2012年11月,中科院人教局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的评审结果,研究所博士毕业生徐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201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饶长辉在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间,作为在职人员参加了光电所大量的科研工作,并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饶长辉发表论文30篇,其中28篇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论文中,被sci收录的7篇,发表在国外著名杂志上5篇,光学学报上10篇,天文学报上2篇。饶长辉是光电所第一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青年科技工作者。

3. 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成就

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中国建设的第一个 330千伏电网、第一批500千伏电网、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等工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设计、现场调试等工作。从建院至1990年,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项目159项,其中500千伏输变电技术研究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的开发及推广应用,直流绝缘子试验方法与研制,500千伏线路铁塔的改进和新型杆塔的研究,陡河电厂四期工程HN-3000计算机安全监视系统,高压开关完善化技术改造,自饱和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D2型带电力系统稳定器 (PSS)励磁调节器的研制和交直流超高压试验装置等项目在1985~1990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电力科学研究院还编辑出版《电网技术》、《雷电与静电》杂志,协助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编辑出版《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成就

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1977年,当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按照中国科学院部署,在同年下半年启动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整体水平排名位列中国全国科研院所第一。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等七个专业、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和“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还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气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气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能源与电工的新材料及器件、生物医学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生物工程 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307人(其中博士生142人、硕士生151人、联合培养14人),在站博士后20人。 2013年,该研究所姚超、牛铮、刘怡、蔡华 、陈晶、周峰、黄伟民、牛耕等8位研究生获得201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3年,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277人(其中博士生140人、硕士生137人),在站博士后16人。 2012年,该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283人(硕士生152人、博士生131人)、在站博士后12人。 2011年11月,该研究所研究生朱磊 、张书霞2人获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

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文化传统

 所徽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标识是融国际观念、中国情结、绿色电工为一体的图案。国际观念:标识主体为一个象征着地球的圆形,“电”的英文开头字母“e”飞旋其上,形象的传达着电工研究所全球观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中国情结:一条白色的光迹自上而下的围绕地球飞过,即传达了“电”运动概念,这条光迹又巧妙地与字母“e”组成了汉字“电”的形态,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行业特征鲜明的加以彰显。  绿色电工:“地球”左侧为“森林绿”,右侧为“海洋蓝”,由右向左的动感,演义出电工研究所为绿色全球作贡献的崇高理念。标识整体简洁、舒展,定位较准确,形象的表达了电工研究所立足“电工”,面向世界,勃勃向上的创新精神。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会定期在所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例如知识竞赛、定向越野、篮球友谊赛、趣味运动会和节日联欢会等等。 2014年10月21日下午,为增强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该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举办了“智慧之光”知识竞赛。来自该所各实验室的5组代表队参加了该次比赛。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文化传统

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根据2015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自1999年建所以来,理化所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2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2项。进入知识创新以来,理化所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明显提高。2000年-2014年理化所共发表科技论文497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87篇,EI收录论文559篇。近年来在Angew. Chem.、 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Chem. Commun、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 Eur. J.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反映了理化所原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理化所专利申请、授权、转让数量连续多年名列中科院京区单位前列,表现了理化所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1999年至2012年以来共申请专利1350项,其中发明1221项;授权专利816项,其中发明672项。截至2012年底,理化所先后有百余项高新技术成果成功商用,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成果商品化近三百例,实现横向技术收入约4.5亿元,原始投资股权6000余万元;企业应用理化所技术成果新增产值累计超过230亿元;有十多家企业通过研究所的技术支持成长为引导国内国际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领袖企业,其中有一家企业于2011年上市。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原名《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创刊于1983年,2008年起更名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该刊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中国感光学会联合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主要刊登以下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光化学、影像科学与技术、光电化学及光电子技术(包括光电转换及储存材料、电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纳米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信息科学及信息材料(包括遥感、信息存储和记录、图像信息处理、信息显示材料等)、光生物、光医学、环境光化学等;并被中国国外《Chemical Abstracts》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Scopus数据库、INSPEC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等,以及国内如:CSCD(C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重要检索机构和数据库收录。

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以高技术研究发展为主的电工专业科研基地型研究所,是以发展电工电能新技术为学科方向的国家科研机构,在全国电工科技布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工研究所按一级学科建所,研究领域宽广,以促进电工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电力生产和电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孕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为己任。同时,注重电工学科的知识创新,注重电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拓展电工学前沿领域,促进电工学科内涵的更新和发展。

近年来,电工研究所在先进能源电力技术、现代电气驱动技术、应用超导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微纳电加工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基础性研究,发展了多项促进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性高技术,并以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高档医疗设备、先进电气驱动、特种机电装备和绿色能源装置等高新技术产业。
电工研究所正在推进磁技术应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应用超导技术的产业化和替代能源技术及产业的成长。而作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电磁生物工程的研究已经起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怎么样?

8.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电子所在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微传感技术与系统等领域,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电子所获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24项分别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  《电子与信息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共同主办的电子与信息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79年创刊,原名《电子科学学刊》,2001年更名。主要刊登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科技成果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成果。《电子与信息学报》被《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EI Compendex和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雷达学报》(季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于2012年共同主办的雷达领域的学术类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