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五年规划

2024-05-13

1. 武昌五年规划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武汉市武昌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十二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切实加快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武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圆满完成,开创了武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200.37亿元增至2010年470.12亿元,年均增长14.6%(按不变价计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25.82亿元增至2010年67.12亿元,年均增长21.05%;区级财政收入由2005年7.5亿元增至2010年22.29亿元,年均增长24.34%;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累计实现957.78亿元,比“十五”253.6亿元增长277.67%,年均增长29.68%;实际引进内(外)资“十一五”累计实现460.1亿元,比“十五”125.96亿元增长265%,年均增长2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177.09亿元增至2010年353.24亿元,年均增长14.81%;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31.2%和47.7%。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业的“1+4”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总部型企业实现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28.42%提高到2010年38.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41︰59提高到2010年20︰80。产业结构调整朝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迈进。

三大功能区启动建设。编制了武昌古城、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三大功能区发展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十一五”期间,武昌古城内首义文化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都府堤红色景区、长春观—宝通禅寺宗教文化区加快推进;公司总部区新建商务楼宇26栋100余万平方米,在建商务楼宇30栋160万平方米,借助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契机,启动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①楚河、汉街项目建设;滨江商务区万达广场项目开工建设,裕大华片完成土地整理,车辆厂片启动建设。三大功能区建设累计投资达300亿元以上,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武昌火车站改造、武汉长江隧道、岳家嘴立交等8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公正路、秦园路、江盛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竣工,积极实施武汉大道、东沙连通、白沙洲大道高架、二七长江大桥、地铁2、4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江南插花地调整工作,理清了与青山区、洪山区的区域界限。积极推进胭脂路、幸福里、保安街、文明路等片区旧城改造,三角路村、余家头村、团结村、余家湖村等城中村综合改造全面启动。蛇山南坡拆建还绿工程,紫阳湖、都司湖等湖泊修复和保护工程取得良好进展。

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市民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吴天祥小组”活动和窗口单位文明建设,提高了公共文明指数。积极开展“两型社会”示范创建活动,建设完成了一批“两型社会”示范项目。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创“市容环境达标街”和“市民满意路”活动,大力实施“街巷整洁工程”,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取得新的提高。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街道、社区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区建设,推进了社区“一站三室”建设,实现了老旧社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

群众生活逐步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每年投入8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临时救助以及助残帮困和安老扶幼等。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9.7万人,就业培训和特困群体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对居民住房困难户实行租金补贴,累计发放租金补贴242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10787元增至2010年20918元,年均增长14.16%;消费支出由2005年8242元增至2010年14620元,年均增长12.15%。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高依法处置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五”时期,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城市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城区”、“湖北省最具投资价值区域”等荣誉称号,2006—200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五年的科学发展,发展思路更为清晰,定位更加准确,为武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着力解放思想,处理好坚定目标与深化思路的关系。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深化发展思路不停顿。围绕建设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发展举措和实现路径。积极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为支撑的“1+4”产业格局;着力实施“321”发展战略②,推动武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着力优化结构,处理好调结构与保增长的关系。坚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贯穿经济发展始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比重逐步提高,奠定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承载力。在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武昌古城、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三大功能区,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商务楼宇建设,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四是着力改善民生,处理好发展与惠民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注重加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群众帮扶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社保、医保、住房等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是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中解决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健全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事要解决”,一手抓规范信访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稳定。

六是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处理好规范管理与创新服务的关系。坚持把规范管理与创新服务有机结合,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基层建设行动计划”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各项工作规范高效。深入倡导干事文化、创新文化,组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断改进各项工作,调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十一五”以来,武昌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传统服务业高端化、特色化不够突出,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交通路网、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要求仍然有明显差距,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工程拆迁等重点工作与推进要求还有差距,务实创新、克难攻坚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对于这些问题,将在“十二五”时期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武汉进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武昌作为武汉江南核心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三大发展战略在武汉叠加,必将促进武昌加快发展。中央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国家三大发展战略在武汉叠加必将促进武汉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加快,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会更为明显,有利于武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二是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众多,必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已开工的武汉大道、东沙连通、白沙洲大道高架、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地铁2号、4号线等重点建设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竣工,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将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城市面貌,促进武昌南北地区均衡发展,打造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三是城市功能区加快建设,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承载空间。“十二五”时期是武昌城市建设的高峰期。随着武昌古城、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三大功能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武昌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特别是东沙连通工程的推进,将带动公司总部区核心区域的加快建设,与滨江商务区连成一片,初步形成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的空间格局,有利于聚集市场和产业发展要素,提升经济承载力。

四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必将带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民生改善。大批重点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将提高武昌宜居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特别是三大功能区加快建设,将带动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武昌和谐稳定。

同时,“十二五”时期武昌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城区间竞争日趋激烈,全市其它重大功能区加快建设,对武昌的产业发展形成一定压力;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利益诉求将有所增多,困难群体、低收入人群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加大。

“十二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武昌将步入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期、民生质量的提升期。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发展战略在武汉叠加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武昌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市功能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把武昌全面建设成为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而努力奋斗。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把握武汉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机遇,进一步完善总部经济、重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服务环境,促进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对接。在三大功能区的建设中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中北路、徐东路、友谊大道和临江一线等未开发区域,作为企业总部和重点产业发展用地。

三是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制定就业、教育、卫生、社保及加强社区建设的专项规划,逐年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群众幸福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各方面利益,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二、发展目标

着力推进武昌大建设、大发展,加快城市功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文化旅游强区,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800亿元以上。

(二)重点产业形成明显优势

到2015年,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四大重点产业成为全区支柱型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到2015年,三大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空间上连为一体,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形成。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投入使用,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微循环路网更为健全。

(四)社会建设体系更趋完善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更加和谐。

(五)城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争创新一轮省、市级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干净、整洁、靓丽,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进一步深化,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六)“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两型”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人口密度合理控制。山体、湖泊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湖泊水质普遍达到Ⅳ类标准。单位GDP能耗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七)政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行政管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八)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监管、社会应急三大体系,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得到较好解决。

 
   


 

第三章  
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传统服务业的高端化。

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强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等重点地区的规划控制与土地储备,沿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道、临江一线严格控制住宅开发,加大高端商务楼宇及酒店、餐饮娱乐等配套建设,力争实现新建商务楼宇300万平方米以上,最大限度地创造总部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引进重点产业的企业总部。鼓励重点产业的公司总部及其相关联的配套产业聚集,进一步提高总部企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使总部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大力发展重点产业

(一)金融保险业。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重点建设中南路—中北路“金融街”。加强金融市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地方性银行区域总部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总部。支持会计、律师、评估、担保、投资、租赁、期货等与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促进金融保险业的集聚和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推进“武昌·中部设计之都”和东湖西岸—沙湖南岸“文谷”建设。依托现有的科研设计院所,大力发展工程勘察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医药和轻工设计等设计业务。加快文化传媒产业发展,依托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等文化部门及传媒机构,推动新闻、出版、图书报刊、数字报刊、影视制作等文化传媒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动漫、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等其它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

(三)高新科技产业。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依托武汉电信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信息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产品。配合做好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推进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业发展,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官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四)商贸旅游业。积极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轨道交通商业、地下空间商业街区建设,提升商贸能级,推进商贸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加大中南路、武珞路、中北路、徐东路、解放路等商圈建设力度,形成特色鲜明、定位清晰、辐射面广的商贸业特色街区。加快新型商业业态培育,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社区商业、大型居住区配套商业建设,方便群众生活。

充分挖掘武昌悠久文化的内涵和独特山水资源优势,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特色街区的建设,打造山水、历史、文化等主题精品旅游品牌。加强滨江商务区高层楼宇的观光休闲功能建设,增加现代旅游元素。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及大型综合文化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借助武汉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契机,推动武昌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坚持“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推进武汉中部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技园、719所海王科技园、湖北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推进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昙华林艺术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体系和信用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担保体系,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运作,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营造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加强与重点产业相关联的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不断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加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引导,制定优惠合理的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加大资源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向重点产业集群倾斜的力度,鼓励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等重点产业集聚和发展。进一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推进投资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生态环境,努力降低商务成本。

武昌五年规划

2. 武汉长江新城(区)现在建设情况怎么样?

长江新城(新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长江以北,规划面积554.6平方公里,含江岸区、黄陂区、新洲区三个区的部分区域。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9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常住人口80万人。



  长江新城构建以起步区谌家矶片为主战场,长江科学城、长江金融城同步开展规划建设的“一主两翼”近期建设格局,实施生态优先、创新引领、民生保障、总部集聚、智慧示范五大工程,起步建设中,规划确定了“绿色、生命、智能”三大主导产业方向,着力打造“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


  至 2035 年,长江新城常住人口达到 205 万、其中城镇人口约 200 万,城镇化水平达到 98%;预留弹性,以实有人口 300 万预留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城乡建设用地达到 218.7 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 335.9 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 200 平方公里,人均 100 平方米。经济规模达到 4500 亿,地均 GDP达到 8.1 亿元/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远期建设用地规模 225 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204 平方公里(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0 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 4 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21 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规模为 329.6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130 平方公里,农林用地 199.6 平方公里。
  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区


  是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的重要功能板块,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将主要面向国企央企军企,发展央企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打造科创高地和产业新城。目前,正在组织编制长江科学城科学规划,并积极与国家级科研机构,驻汉高校、科研院所等密切对接,推进重大项目引入工作。结合长江科学城的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将积极引进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交叉前沿研究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和成果转换平台、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双一流大学等,其中军民融合是重要领域。同时,结合长江新城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军民融合重大项目落地。

3. 武汉未来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武汉最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方案:1主城+4副城格局,其中长江新区副城以武湖为核心,临空港副城以宋家岗为核心,车谷副城以沌口为核心,光谷副城以光谷中心城为核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武汉未来发展规划

4. 根据长江新城规划可以在武湖构建哪些建设项目如何对这些项目进行机会研究

1、项目位于武湖片区汤湖以东,汉口北大道以南。周边城市规划进行商务企业办公、商业银行服务管理设施较多,沿高线公园将规划发展形成成片的商务区,为长江金融城。积极筹备建设一个国家实验室,提升脉冲强磁场、生物工程安全与技术等大科学教育设施功能,提升光电国家经济研究数据中心、信息光电子创新活动中心、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先进存储产业不断创新中心等平台可以自主研发创新思维能力,谋划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推进碳排放权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各片区对具备进行改造技术升级潜力的传统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其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变,对落后产能坚决清理腾退。超前布局谋划中国未来我国产业韦绕信用市场经济、分享社会经济、平台实现经济等,重点研究发展以及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移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挥龙头公司企业和大项目的可以带动作用,【摘要】
根据长江新城规划可以在武湖构建哪些建设项目如何对这些项目进行机会研究【提问】
1、项目位于武湖片区汤湖以东,汉口北大道以南。周边城市规划进行商务企业办公、商业银行服务管理设施较多,沿高线公园将规划发展形成成片的商务区,为长江金融城。积极筹备建设一个国家实验室,提升脉冲强磁场、生物工程安全与技术等大科学教育设施功能,提升光电国家经济研究数据中心、信息光电子创新活动中心、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先进存储产业不断创新中心等平台可以自主研发创新思维能力,谋划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推进碳排放权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各片区对具备进行改造技术升级潜力的传统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其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变,对落后产能坚决清理腾退。超前布局谋划中国未来我国产业韦绕信用市场经济、分享社会经济、平台实现经济等,重点研究发展以及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移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挥龙头公司企业和大项目的可以带动作用,【回答】
1相互了解【回答】
2过得医院【回答】
2获得资源【回答】
3确认目标【回答】

5. 长江新城将如何建设?

7月17日上午,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长江新城选址范围:武汉中北部,将分三期建设。近期,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具体方位是: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约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远程控制区500平方公里。

至此,长江新城的选址工作已告一段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转到规划建设上。总的思路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对标雄安新区,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新城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城开发建设,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目前,武汉市组建国际设计联盟,吸纳来自全球的几十家设计公司,联合设计方案。
新城要走新路。具体而言,长江新城将围绕“打造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打造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打造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这五个方面的功能定位,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按照武汉市规划,长江新城绝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而是瞄准前沿,超前布局,以发展新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擎,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区和新民营经济集聚区。
长江新城的发展基点将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是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生命健康、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此,长江新城将依托山水形胜的自然环境,培育新建多个生态环境优美、智力资源密集、科技特色鲜明的创新园区,加快形成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新发展格局。

长江新城将如何建设?

6. 武汉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2020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所以全国各地目前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它将决定未来五年各省市区发展的重点区域,为各省和各个城市发展指明方向。而根据湖北最新的消息,十四五规划湖北发展重心基本确定,三大城市群将是发展重心,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将承担着龙头的带动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 武汉未来规划

法律分析:武汉城市总体规划(15年后(2035年))武汉市(2017-2035)城市总体规划:主城+新城+3副城+3组团的格局,新城就是长江新城,3个副城就是光谷副城、车都副城及临空副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武汉未来规划

8. 长江新城将如何建设?

7月17日上午,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长江新城选址范围:武汉中北部,将分三期建设。近期,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具体方位是: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约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远程控制区500平方公里。至此,长江新城的选址工作已告一段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转到规划建设上。总的思路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对标雄安新区,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新城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城开发建设,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目前,武汉市组建国际设计联盟,吸纳来自全球的几十家设计公司,联合设计方案。新城要走新路。具体而言,长江新城将围绕“打造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打造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打造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这五个方面的功能定位,来进行规划和建设。按照武汉市规划,长江新城绝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而是瞄准前沿,超前布局,以发展新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擎,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区和新民营经济集聚区。长江新城的发展基点将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是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生命健康、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此,长江新城将依托山水形胜的自然环境,培育新建多个生态环境优美、智力资源密集、科技特色鲜明的创新园区,加快形成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