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的历史文化

2024-05-16

1. 易县的历史文化

易县的民间文艺门类众多,有高跷、大头、太平车、音乐、南乐、十番、旱船、秧歌、舞狮、龙灯、武术等40多种舞蹈音乐花会形式,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哈哈腔等20多种戏剧形式。十番会十番会在易县的东韩村和后部两村,有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花会,名叫十番会,是以合奏演出为主的音乐类花会,以演奏人员众多、场面宏大而闻名。十番会又有武十番、文十番之分,武十番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演出时锣鼓喧天,所以人们称之为“吵子会”;文十番以丝竹乐器为主,演奏起来温文尔雅,流行于易县,而以东韩村和后部最具代表性。2008年6月,以“东韩村拾幡古乐”的名称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西陵摆字龙灯清西陵摆字龙灯传到诸多村庄,以西陵镇忠义村为最佳,以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字形而得名,又因为龙体分节而有“节龙”或“断龙”的别名。民国初年仍沿此习,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真正传入民间,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一种民间舞蹈。2008年6月,摆字龙灯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

易县的历史文化

2. 易县的介绍


3. 河北易县中学的历史沿革

易州中学教育始于清末,清光绪二十四年(1903年),由易州州学改为州立中学,招易州、涞水、广昌(涞源)三县学生。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省立八中。原河北省立易县第八中学的前身为清末易州州立中学。据史料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命各府厅和直隶州均设中学堂,作为直隶州之一的易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在易州城内办起了州立中学。这是易县的第一所中学校。该校招收的学生,以易、涞(涞水县)、广(今涞源县)三县为主,同时也来自附近各县。因学校经费由易、涞、广三县筹集,故对本州学生的学费有所优待,凡易、涞、广三县的学生,每月缴大洋一元,凡外县的客籍学生,则每月缴大洋二元。民国三年(1914年),该校改为省立第八中学,由直隶省教育厅直辖。由于办学经费不再由本地筹措,学生学费才一律改为大洋一元。州立中学改为八中后,学生的招收范围进一步扩大,除附近的定兴、新城、徐水、满城、完县、曲阳等县外,远离易县的房山、涿县、束鹿、安平、新安、定县等县也进有学生前来投学,学生范围前后共涉及十五、六个县份。

河北易县中学的历史沿革

4. 易县的建制沿革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秦朝时,易地分属上谷郡、广阳郡。故紫荆关西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陉、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北魏,定州地方官为纪念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东巡、回归平城时于路演示神射而立《皇帝东巡之碑》。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7年),置易县,上属易州。五代时期,属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属辽。唐朝时,易州境内建有老子道德经幢。宋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改属武遂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复归辽,改属高阳军。金天会(公元1133年),十一年归属金。元代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属顺天府。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县升州,领涞水、广昌、两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降州为县。1946年,恢复易县。1949年,属保定专区。1970年,属保定地区。1994年,属保定市。

5. 易县的著名人物

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字抑光,监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读学士,雍正朝授兵部尚书衔,兼河东(河南、山东)总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任久淹州县官、福建长乐县丞,康熙末年为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出任山西布政使,雍正二年(1724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任河南巡抚。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晋河南总督,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为河南山东总督,管两省之行政;雍正十年(173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病卒于河南,家无余财。谥端肃。著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清朝总督,雍正给他很高的评价:田文镜老成历练,才守兼优,在任督抚时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暴,不避嫌怨,庶务具举。 敬君:敬君,就是敬元长。生卒年限不知道,但他的家谱史书是有记载的。敬元长的曾祖敬嗣晖、祖敬子渊、父敬鉴都是进士起家,都是金朝官宦。他的叔叔,就是碑文中所说的季父敬铉在金元两朝为官(本博有专篇)。敬元长的两个儿子敬侃、敬俨也很了得,尤其是敬俨最后做到中政院使,皇帝特准朝会的日子不下拜,死后追封鲁国公 张文海:张文海,生于1915年,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7月,任龙华县基干大队队长,1941年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南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易县的著名人物

6. 请教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历史沿革

易县 隋开皇元年(581)置易州,因境内易水得名,十六年设易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设五迥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涞水县并入。辽复析置。金大定六年(1166)析置定兴县 。元初省县入州,至元三年(1266)复置。明洪武初入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直隶州。1913年2月易州降为易县。1940年7月析置龙华县。1942年2月与定兴、涞水组成定易涞联合县。1946年4月12日恢复原建制龙华,定易涞县撤销。1958年10月兴县和涞水县镇场、白涧、大河南三镇并入 。1961年5月恢复定兴县。1962年1月恢复涞水县。 易县古称易州,始建于开皇十六年,历经一千多年的沿革变迁,易州大地胜迹叠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易州因易水之“易”得名,史载商代有易氏部落在此居住,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易县,时称易州,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一幕幕悲壮的历史,镌刻下一张张鲜活的面容。燕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都遗址至今清晰可辨,而“黄金台”的故事则伴随着悠悠易水千古传诵。   易州古燕文化与邯郸赵文化共同构成闻名全国的“燕赵文化”。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画面,高标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   这里是中国古代名将乐毅、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的故里,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以及1个城区管理处:易州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村乡、高陌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凌云册回族满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

7. 河北易县


河北易县

8. 易县面积

2534平方公里
易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东南与定兴县,南与徐水区,西南与满城区、顺平县,西与涞源县,北与涞水县相邻。辖区总面积为2534平方千米。  2021年,易县常住人口501681人。截至2021年10月,易县辖9个镇、18个乡。 

隋开皇元年(581年),在北易水北岸置易州;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州东二星置易县;大业九年(613年),改易州为上谷郡,易县属上谷郡。1995年1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新保定市,隶属于保定市。
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易县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遗址、万里长城—紫荆关、龙兴观道德经幢(老子道德经幢)、北福地遗址、圣塔院塔(荆轲塔)等全国和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

狼牙山五勇土纪念塔、紫荆关抗日救国会旧址等数十处革命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