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2024-05-16

1.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一要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二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防治荒漠化的利益导向机制,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三要加强科学研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四要把防治荒漠化与发展沙区经济结合起来,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五要强化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六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2. 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治理措施
①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
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②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同时,国家要有计划地对局部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地和耕地几乎完全废弃,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④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
⑥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⑦做好国际履约工作的同时,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资金与外援。

扩展资料:
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
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漠化

3.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荒漠化防治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荒漠化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制止沙漠扩张、绿化沙漠已成为21世纪人类争取生存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14年第五次监测结果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16万平方公里,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1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与第四次监测期内的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减少的幅度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入至少在8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将是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6%,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如此巨大,可谓举世罕见。又如为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风沙危害,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等需要,2012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计划总投资将达877.92亿元。
治理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治理技术
1、草方格固沙
2、滴灌造林技术
3、人工植树造林技术
4、无灌溉造林技术 
5、设施防护管育苗与机械化移栽一体化荒漠造林技术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4.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答案A
本题考查荒漠化。生物措施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

5.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1、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2、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畜生的大量无序增长;3、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1、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a、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b、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c、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2、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巩固流沙、阻挡沙丘前移。三、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宜地、宜牧则牧:1、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2、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3、对已造成荒漠化的地方,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四、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五、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6.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1、在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1)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之间的比重。(2)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从而使植被恢复生长。(3)可以采取分区轮作或者轮收,限制载畜量。(4)还可以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进行防治。
 
 2、在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1)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的比例。(2)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护林系。(3)对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表面设置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防护体系。(4)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措施。

7.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1、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2、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畜生的大量无序增长;3、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1、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a、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b、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c、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2、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巩固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三、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宜地、宜牧则牧:1、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2、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3、对已造成荒漠化的地方,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四、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五、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8.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答案C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多,只是小范围的权宜措施。B选项方法不可能达到,D选项仍需改变地面状况,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从而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