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2024-05-15

1.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1透疹7药: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2通窍4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辛夷
  
 3排脓消肿:白芷,薏苡仁,败酱草,鱼腥草,天花粉,桔梗,穿山甲
  
 4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
  
 5肝郁气滞:薄荷,柴胡
  
 6利咽祛痰:牛蒡子,射干,桔梗,巴豆
  
 7开音:蝉蜕,诃子
  
 8解鱼蟹毒:紫苏,生姜
  
 9升举阳气:柴胡,葛根,升麻,黄芪
  
 10清热解毒:菊花,升麻
  
 11解肌:桂枝(全身)葛根(项背)
  
 12水火烫伤:大黄,虎杖,石膏,地榆,紫草
  
 13生津止渴:知母,芦根,天花粉
  
 14止呕:生姜(胃寒),芦根(胃火)半夏(胃寒)
  
 15炒炭止血:黄芩,荆芥
  
 16安胎:紫苏,(气滞),菟丝子,黄芩(血热),杜仲,砂仁,艾叶,桑寄生,白术,续断,
  
 17凉血止血:桑叶,代赭石,贯众,焦栀子,石韦,竹茹,龟甲,代赭石,墨旱莲
  
 18唯一:
  
 疮家圣药:连翘          呕家圣药:生姜
  
 助阳化气:桂枝          目珠夜痛:夏枯草  
  
 夏月之麻黄:香薷        胃寒呕:半夏
  
 子类唯一通络:白芥子    驱寒除湿:仙茅
  
 唯一敛肺平喘:白果      疗伤续断:续断
  
 摄唾:益智仁            柔肝止痛:白芍
  
 补血圣药:当归          安蛔止痛:乌梅
  
 强腰肾:狗脊            补火助阳:附子
  
 命门之火:肉桂          通阳散结:薤白
  
 生发乌发:侧柏叶        心火下行:牛膝
  
 豁痰:竹沥              灭虱:百部
  
 催生下胎:麝香          大补元气:人参
  
 小儿夜啼:蝉蜕          疟疾之良药:青蒿
  
 温暖中焦:干姜          肝寒之气滞诸痛:吴茱萸
  
 脏腑下垂:枳实          手足龟裂:白及
  
 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惊痫抽搐:羚羊角
  
 聪耳明目:磁石
  
  
  
 19肠痈:败酱草
  
  肺痈:鱼腥草
  
  乳痈:蒲公英
  
 20黄芩:上焦湿热(肺火)
  
  黄连:中焦湿热(心火)
  
  黄柏:下焦湿热(肾火)
  
 21阳明经痛:白芷
  
 少阴经痛:细辛,独活
  
 巅顶痛:藁本
  
 太阳经痛:羌活
  
 善通十二经:威灵仙
  
 22截虐:鸦胆子,青蒿,草果(寒湿),仙鹤草,柴胡(半表半里)槟榔,雄黄,何首乌,砒石
  
 23下乳:路路通,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木通,通草,漏芦
  
 回乳:内服炒麦芽,外敷芒硝
  
 通乳: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
  
 24解暑药:藿香,佩兰,青蒿,滑石,扁豆,冬瓜皮
  
 25有汗骨蒸:牡丹皮
  
 无汗骨蒸:地骨皮
  
 26上半身疼痛:羌活
  
 下半身疼痛:独活
  
 上肢风湿痹痛:桑枝,羌活,桂枝,葛根,姜黄
  
 27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靳蛇
  
 风湿热痹最佳选择:防己
  
 28肩臂疼痛:葛根,姜黄,羌活,桂枝(辛温)桑枝(祛风湿热药)
  
 29善治血淋:石韦,小蓟
  
 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所有痛:海金沙
  
 沙石淋:鸡内金
  
 下焦出血:地榆
  
 30清心火: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导赤散
  
 31黄疸之要药:茵陈
  
 32回阳救逆第一品:附子(心阳,脾阳,肾阳)
  
 33温肺化饮:干姜,细辛
  
 寒饮喘咳:干姜
  
 中焦脾胃虚寒:炮姜
  
 34引火归元,补命门火衰:肉桂
  
 35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吴茱萸
  
 36破气:青皮(疏肝),枳实(无疏肝)
  
 37胸痹:瓜蒌,桂枝,陈皮,薤白
  
 38治痰之要药:陈皮,单用治寒痰,湿痰
  
 39脏器下垂:枳实
  
 40行气止痛之要药,健脾消食之及佳品:木香
  
 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木香
  
 41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蛤蚧
  
 42妇科调经之要药:香附,
  
 妇科之要药:川芎
  
 妇科常用药:益母草
  
 妇科调经常用药:丹参
  
 外科常用药:丹参
  
 妇科经产诸疾以及跌打损伤痛:牛膝
  
 活血行气之要药:当归
  
 43消肉积:山楂
  
 消酒肉积:神曲
  
 消面食积:麦芽
  
 焦三仙:麦芽,神曲,山楂
  
 焦四仙:麦芽,山楂,神曲,槟榔
  
 44小儿疳积:使君子
  
 忌茶:使君子
  
 45绦虫:槟榔+南瓜子
  
 蛔虫,蛲虫:槟榔+使君子+苦楝皮
  
 姜片虫:槟榔+乌梅+甘草
  
 杀虫:苦参,贯众,芫花,牵牛子,扁蓄,花椒,川楝子,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榧子,百部,雄黄,硫磺,白矾,蛇床子,蜂房,砒石
  
 46生发乌发:侧柏叶
  
 须发早白乌须乌发:女贞子(肾虚)
  
                  侧柏叶(血热)
  
                  何首乌(肾虚)
  
 47活血+止血:三七
  
 活血+补血:当归
  
 止血+补血:阿胶
  
 凉血+化瘀+止血:茜草
  
 胃出血:白及+枳壳研末
  
 48藤类:通经络
  
 子类:润肠通便,明目
  
 虫类,动物:息风止痉
  
 碳类:收敛止血
  
 贝类:潜阳
  
 矿物类:
  
 49下调经水,中开郁结:川芎
  
 血中之气药:川芎
  
 上行头目,之头痛之要药:川芎
  
 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50 姜黄:温性
  
 郁金:寒性
  
 结石常用药:郁金
  
 51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红花
  
 活血化瘀痛经止痛之要药:红花
  
 52利尿:冬瓜皮,玉米须,益母草,蒲公英
  
 53接骨:土鳖虫,自然铜
  
 54治风通用药:防风
  
 外风:荆芥
  
 内风:天南星,天麻,防风(外风,风寒),钩藤(外风,风热)
  
 解痉:防风,天南星,天麻,钩藤
  
 55脏腑之湿痰:半夏
  
 经络风痰:天南星
  
 皮里膜外之痰:白芥子
  
 56燥咳:桑叶,知母,瓜蒌,天花粉,阿胶,百部,川贝母
  
 57肺热咳嗽之常用药:浙贝母
  
 内伤久咳,燥咳,热痰:川贝母
  
 热痰定惊:竹沥,天竺黄
  
 百日咳:百部     中枢咳嗽:百部
  
 实喘:麻黄     虚喘:陈香,磁石,补骨脂,蛤蚧
  
 敛肺定喘:白果
  
 泻肺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润肺止咳:松子仁,榧子,川贝母,百部
  
 纳气平喘:陈香,补骨脂,蛤蚧,磁石
  
 58忌火锻:朱砂,琥珀,雄黄,砒石
  
 59开窍:牛黄(痰火蒙闭心神),远志(痰蒙心窍),蟾酥
  
 60刺激胃:远志
  
 61肺胃气逆:旋覆花,枇杷叶,代赭石
  
 62清热解毒良药:牛黄
  
 63各类闭证:麝香
  
 热闭:冰片
  
 寒闭:苏合香
  
 痰闭:石菖蒲
  
 痰蒙心神:石菖蒲
  
 65气虚:黄芪,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
  
 66气阴双补,肺脾肾双调:山药,黄精
  
 67肺胃肾阴虚:北沙参
  
 心肺阴虚:百合
  
 肺胃阴心肠虚:麦冬
  
 肺肾阴虚:天冬
  
 胃肾阴虚:石斛
  
 肾阴:熟地黄
  
 68平补阴阳之要药:山茱萸
  
 固精止遗之要药:山茱萸
  
 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山茱萸
  
 69疥疮特效药:硫磺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2. 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3)

 
     四、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五、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六、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八、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
    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古称 今称
    通草 木通
    通脱木 通草
     九、药用部位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3. 中医药知识

呵呵,不要动不动就啃经典了。看中医古籍不似看文学作品。还需有深厚医学根底。
本人自命不凡,略作点自己的理解:锁阳,功能是:补阴助阳,善补阴血。能补阴血以助阳而治阴血亏虚所致之阳痿、尿血、腰膝酸冷、神经衰弱等。又能补阴血而通大便,用治阴血虚弱所致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宜忌:1、《本草从新》:1、泄泻,好理解,本是通便,当然不好用于泄泻。2:"阳易举而精不固者"  从句子意思看,应该是早泄:阳易举(阳痿是阴痿不举),而精不固:从字面就可知其义。
2、《得配本草》:"火盛便秘"好理解,锁阳性温。“精不固,阳道易举”与前面解释同。

中医药知识

4. 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

 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
                         内科是中医的重要学科之一。你知道重要内科学有哪些重要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欢迎阅读。
    
          一、感冒: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 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
         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4)气淋:
         实证:利气宣导-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6)膏淋:
         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

5.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
                       考点一、历代本草 
    
    《神农本草经》: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是第一部综合性本草。
    《新修本草》: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该书对宋代以前历代文献中有关药物资料都进行了采纳总结,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该书不仅对我国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药物进行了分类(人部,草部,火部),是世界科学宝库。
    《本草纲目拾遗》:其中新增716种,对《本草纲目》做了补充。
    《中华本草》: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
     考点二、中药的性能 
    1、四气确定依据: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凡是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凉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2、五味确定依据: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药物的功能。
    3、升浮与沉降药物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
    (2)药物的气味厚薄;
    (3)药物的性味;
    (4)药物的效用
    4、归经确定依据:
    (1)药物特性。
    (2)药物疗效
    5、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三、中药的配伍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8、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考点四、方剂与治法 
    1、常用的治法:
    (一)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三)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虾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
    (五)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六)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八)补法: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2、组方原则:
    (1)君药。
    (2)臣药。
    (3)佐药。
    (4)使药。
    3、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变化。
    (2)药量加减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
  ;

中药学专业知识

6.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学认识、辨析事物的  方法  ,掌握中医学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五运六气与防治原则等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一)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二)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  清明  为要。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7.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全解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全解》,分为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两个部分,从总体上看,考试的难点是中药学部分,考试的重点是中药药剂学部分。
1、中药学部分的考点理论性强,重在讲解中药的药理。该书把全部中药分为二十个种类,概括性强。这些理论多是百年甚至千年经验的总结,有的又是用文言表述,其内容特别是绪论一章的内容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中药药剂学部分(含中药炮制学)的考点实用性强,特别是药剂卫生,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全解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有哪些?

8.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全解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全解》,分为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两个部分,从总体上看,考试的难点是中药学部分,考试的重点是中药药剂学部分。
1、中药学部分的考点理论性强,重在讲解中药的药理。该书把全部中药分为二十个种类,概括性强。这些理论多是百年甚至千年经验的总结,有的又是用文言表述,其内容特别是绪论一章的内容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中药药剂学部分(含中药炮制学)的考点实用性强,特别是药剂卫生,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