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观后感

2024-05-15

1. 《末代皇帝》观后感

昨天花了三小时四十分钟把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看完了。此前还从未完完整整地看完过,觉得太长了。唯一的印象是坂本龙一创作的影片插曲,前阵子在坂本龙一的自传电影里也提到了那一段经历,记忆犹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影时长好像约定俗成似得一般都被设定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或许考虑到坐在影城里的观众的注意力吧,也可能是其他商业考量就不得而知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对于电影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时,只是觉得它很长,很黑(影院环境的关系)。也是因为近期不能出门,才能看这么个长电影,看后感触良多。
  
 开篇第一个人物的出场就让我一下子进入到了电影情境中,也就是卢燕(观影后上网查电影的相关信息才知道她居然是梅兰芳的干女儿,她和文艺界、演艺界的关系可想而知)饰演的临终前的慈禧太后,以及导演从整体的角度给观众展现的紫禁城,立刻让我觉得这个才是对的;瞬间推翻了我在今天的电影电视剧里看到的和紫禁城有关的所有片子的印象。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那是个宽阔、距离感十足,又阴森,略显呆板的同时似乎少了些想象中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丝毫不让人向往的禁锢之地。这和我以往看到很多国内的清宫戏的观感很不一样,让我第一次会对中国皇族里的生活觉得乏味、苍凉。
  
 电影采用双轨时间描述,我也不知道专业术语应该如何描述,一会儿回忆溥仪的童年、少年以及被赶出紫禁城的过往,一会儿就是此刻在战犯营里被“改造” 的此刻。无论从电影时长、电影语言和结构、拍摄手法、甚至在演员表演上,可能是因为距离,都让我有种“我是个思维上存在巨大困境的人”或“自己的语言体系的狭隘(由于环境和个人共同造成的)”的感觉。它对我来说,极为的不熟悉,不适感,但是是能把我完全吸引过去的不适感,和看一部时下的流行电影那种“在自己的范围内”的踏实感截然相反。把不熟悉的历史、从书里看来的历史瞬间拉近,让这段故事在眼前上演,如此之冲击仿佛它能锁住今天观众的思考能力。换句浅白的话说,我们很难用单一或简短的词汇去形容这部电影,同样的困惑也围绕在我们该如何形容溥仪这个人物上。就像溥仪这个人,太难比较、太难找到他的位置,甚至将他的呈现合理化也是妄想。
  
 再说说演员。不得不说,尊龙真的是太帅了,我作为一个成年男性都被吸引,无论是贵族气息和落魄贵族的劲儿都刻画的入木三分。溥仪年轻时被摆弄的愤懑、内心满是心虚的贵族气息、被日本人利用后妄想复辟的野心、新中国后被“改造”时期的忍辱感以及通过在狱中看电影后得知自己在伪满时期所造成的罪责的歉疚感,作为观众都体会的到。尽管还有其他的好演员,除了彼得·奥图、陈冲和邬君梅,最让我眼前一亮和意外的是坂本龙一饰演的日本特务甘波正彦和英若诚扮演的监狱长。以前只听过这位前文化部副部长的名字,如何如何了得,也知道他是英达的父亲,但看电影的时候并不知道。至于坂本龙一,是少见的情况——作曲的同时还参与表演,就像他参与大岛渚的电影一样。我很喜欢他现在老年的样子,如他所述,年轻时的他的样貌确实不怎么样,至于是不是招人烦我们作为看客并不知晓。
  
 看这样的电影,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是单纯观众的位置,还是一个读历史的后辈的角度。就比如看主人公溥仪,我们从道理上、情感上或许可能会理解他的焦灼和复杂,但从位置上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他,甚至可以说没人能理解他,如果从艾柯谈“误读”的角度上来说。毕竟不理解才是常态,理解反而是稀有、稀少的。这也是为何我说这样的电影对观众是有要求的,因为它会让观众来回摇摆,如果想让自己作为一个认真的观众的话。比如在皇宫外面已经是辛亥革命之后,清朝被推翻了,但作为皇帝的溥仪在“小皇宫”里还被蒙在鼓里,他的表现其内在深层原因是复杂的,是很难让人一下全盘否定的。可能是我的恻隐之心比较重,也没有作为伟人的坚韧和果敢,新中国之势无法阻挡,但我作为观众之一常常会对溥仪产生同情(也不排除潜意识里对尊龙的喜欢)。可是,当影片演到他在东北想要复辟时,同情心又减弱了,但我们也知道他是被日本人利用,复辟又是个梦,甚至是个他自己也知道是梦的梦……一个多么难描述的人啊。
  
 如果我们从所谓的小爱中抽离出来,以今天普遍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的视角来看,一个落魄贵族固然会因他作为时代牺牲品的命运让人唏嘘,但还有那些千千万万的孤苦贫民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又将怎么说呢?相比于溥仪,他们的一生是注定的悲惨和非自然死亡,只不过电影里没有特写而已。诸多的思考会让观众失语。还有一直在服侍溥仪的那个下人,直到他们作为战犯被关在战犯看管所的N年后,这个下人才脱离溥仪,临走时他对溥仪说:“你从来都不了解我”,这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自白,只是被很平和地说出,但在溥仪听来是震撼的,在观众听来也是。好在溥仪1967年因癌症去世了,对他来说,应该不是个很坏的事吧。
  
 这是一部很难说得完、说得清感受的电影,简单写一点,聊表寸感。若想有更多的了解,有两本书一定要读:庄士敦(也就是溥仪的洋教师)的《紫禁城的黄昏》和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如果这一篇文章被很多人看到我并不会觉得多么幸运,但如果有人看了电影之余又去读了这两本书的话,起码对人和人生有了更为丰盛的理解,这大体来说应该是幸运的。

《末代皇帝》观后感

2. 《末代皇帝》观后感

一个尊贵的囚徒  身不由己的一生
  
 《末代皇帝》,三个半小时的影片,看尽了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
  
 末代皇帝溥仪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的生死大权,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却又深深同情,只感叹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都不会为某一个人而停留,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的步伐,也无法把握历史的方向。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未必是昏君,但他的命却注定是悲催的。他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甚至比一般乘客更可怜,因为他的前半生都是被囚禁起来的。没有自由的人,是何等的悲哀!紫金城那么小,却永远也出不去,包括他以后的人生都是生活在囚禁之中,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苏轼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人是历史洪流中一枚小小的尘埃,很多时候,生或者死,都无法自己做决定。惟愿在这不易的人生里,做一枚快乐的尘埃,享受小小的平淡的幸福。

3. 末代皇帝观后感

《末代皇帝》影评,一个回家需要花钱的人

末代皇帝观后感

4. 末代皇帝观后感

影片简单讲述了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从他的幼年、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几个人生阶段进行了简单的叙述。紫禁城里的皇帝,这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是多少人想要过上的生活,但单从溥仪来说,他拥有了这一切,不过从他进城的那一刻开始,这一生便开始不断的失去。
《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该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复版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1988年,该片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等九个奖项。

影片评价: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的影片,也是欧洲导演贝尔多鲁齐的经典之作。该片的叙事手法与《美国往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闪回的手法,在2小时40分钟内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

5. 末代皇帝 的影评

继承你自己的帝国——《末代皇帝》 

每个帝国的基石上面都有它自己的浩荡堂皇,作为一种家族或是民族血脉的传承,这座基石上就要有它自己的粘稠的血液文化,然而这种流淌是需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去延续的,所以在每一个帝国的中心都要有这样一群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继承人的。

他是很幸运也是很可悲的,这种身份预示着一种权利,是一种继承权,一种操控权,一种改变权,这种权利可以使他实现一些想要的而其他人无法实现的东西,这样就会体现出他的特殊,然而这种特殊也意味着一种荣耀。但是这种身份一旦被确定也就意味着被限制,有无数的条条框框去告诉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还有你以后应该或者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从一出生就要担负起许多人的责任来甚至都不能做一个正常的人,因为你本身就要和其他人不一样。可能一开始的身不由己就是许多继承人的悲哀。

比如说末代皇帝,我想他应该使中国近代史上最最不幸的一个人了,他继承着一种僵死的文化和制度,他从一开始就是被操控者推举上去的,然后日复一日让他熟悉并且确认自己的身份,他应该是一名继承者维护者,但是当这种意识根深蒂固的时候外界的力量又打破了它。他是一个不幸的继承人,因为他所继承的事物只剩下一个空壳,就连这个空壳也被人认为是罪恶的;他是一个不幸的变革者,他的变革对于他的身份来说应该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权利,但是他的变革对于不同阶级的利益的触动就会遭来别人的唾骂,而且是传世的唾骂;他也是一个不幸的掌权者,因为他的一生都是在别人的掌控过程中,就像是电影《末代皇帝》的拍摄,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电影用光,扮演溥仪的演员在电影的三分之二都是笼罩在别人的阴影下的,一直都没有太阳光罩在他身上。

一份事业需要去继承,一种文化需要去发扬,这是继承人的责任,不管多么艰难你都要责无旁贷。喜欢宫崎俊的《天空之城》,里面的可爱的小姑娘舒达,她脖颈上的飞行石就是保护她并且提醒着她这份责任,她也是最后一个继承者并且她继承的是一笔财富,一个传奇,因为这笔财富她几乎丧命,但是有哪一位继承者不是生活在生死一线间呢?天空之城是一个隐喻,每一个人都有财富和权利的欲望,但是继承者就要与这些赤裸裸的欲望作斗争,誓死守卫着自己的文明,因为这种文明是她血脉里的信仰。

作为继承者就要失去一部分自我,所以舒达一直都处于寻找的状态,这种信仰要成为身体中的一部分,也必然要经过一阵斗争。我们被称为“八十年代的后一代”,身上继承的许多祖辈选择的东西,这些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甚至连将来我们要走的路都会程式化的大同小异,升学、工作、成婚,然后再去尽量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是的,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是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是你的身份确定了你的责任,你有传承的责任。我们在年少的时候或许还会去轻狂的追求一些自身的个性,但是随着成长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血脉里的这种信仰,因为你要肩负起你应尽的那一部分职责,就像是西方谚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要背负的十字架”。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你是帝国的继承者,你要去发扬,你要去延续,你或许是千百中的一个,但是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帝国的继承者。

末代皇帝 的影评

6. 看完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间向后退去,白云向前飞去。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昏暗模糊的佛堂里几缕清晨的阳光从朱红窗棂里射进来。两边是斑驳退色的罗汉们,张牙舞爪的严肃。伟大文明夕照的美丽余晖,在一个三岁孩子的手中点点消失。“你那么小,你怕我吗?这里的每个人都怕我。我是至高无上的慈溪太后。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唯一能住在这里的是皇帝。他已经驱龙而去了。他今天死了。小溥仪,我将封你为万年皇帝。”而后她死了,在朝晖中,天亮了。溥仪笑了,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万年皇帝,一个牢笼,罩住他地一生。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
  万年皇帝,给了他什么,只是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仪喃喃着。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着我们在创造着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着,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溪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7. 末代皇帝的影片评价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影片是欧洲知名导演贝尔多鲁齐的经典之作。叙事手法与《美国往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闪回的手法,在2小时40分钟内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华裔男星尊龙在片中饰演溥仪,并由此一举成名。陈冲、邬君梅两位女星分饰婉容和文绣。影片的音乐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小提琴与古筝等多种乐器的配合,使音乐倾泻而来,袅袅余音挥之不去,丝丝的忧伤沉积在深处,衬托着历史的厚重之感,让人沉醉于其中。 (CCTV6流金岁月)《末代皇帝》,影片将个人还原到历史中,展示了历史碾压下人性的复杂形态,有扭曲,也有挣扎,故事未必全然符合史实,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更真实;这部影片的史诗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人物传记片,历史在个人身上的压榨和侵蚀,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心理缩影,与其说它讲的是溥仪,不如说它讲的是溥仪那个时代及那个时代笼罩下的人。这是一个最富有历史张力的溥仪。 (网易娱乐)

末代皇帝的影片评价

8. 末代皇帝观后感5篇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末代皇帝  观后感  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1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电影讲述了中国末代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自三岁登基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从唯我独尊的万世皇到一个鬓微霜的园丁的传奇经历。这是唯一一部在故宫拍摄的电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据说拍摄期间英国女王访华却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而无法参观故宫。这部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九个奥斯卡奖项。影片在中国宫廷式的背景、庄重萧杀的配乐以及黑与暗红相结合的色调下缓缓拉开帷幕,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
  慈禧太后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盖在她惨白枯槁面容上的那块纱也封住了溥仪的自由。三岁的溥仪从此成了最缺少管教的孩子,懵懂单纯天真善良的他开始了傀儡生活。紫禁城里的生活,让他形成了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专横性格。后来,中华民国建立,宣统帝退位。再后来张勋复辟,溥仪又一次称帝,但在几年后又因向日本人投降而退位。当溥仪得知他家祖坟被盗挖后悲愤交加,为了洗雪孙殿英盗挖祖坟之耻,他决定与日本人合作,复辟满清。于是,他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并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沦为阶下囚,在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十年后获特赦。之后年近六十的溥仪成了一名园丁,过着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
  溥仪的人生,三起三落,他的目光也由最初的澄澈  清明  变得冷漠沧桑。
  溥仪被软禁在紫禁城内,无法走出这个富丽堂皇高大宏伟的建筑,每天在紫禁城这一方狭小的土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在头顶上飘去,他的灵魂早已飞出城外。
  他的额娘离开他、奶妈被人带走、皇后悄然离开,他跟在后面追,在黄昏下他的身影是那样渺小、微不足道又那样倔强。然而,一扇门在他身前关上……“Open the door!”这句话被他一次又一次说出,从最初的呐喊到请求再到喃喃低语,从最初的愤怒不甘到无助再到绝望……这不正是他被封闭多年心底渴望自由的真实写照吗?
  谁说溥仪是懦弱的?在中国古代,皇帝也许是最危险的职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谋杀。可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他却从不恐惧。没落的君主自然是想复辟的,奈何他陷入了敌人的阴谋被日本人利用。
  谁说溥仪是无情的?他对胞弟溥杰一直念念不忘,始终关心着他;母亲死后他推着自行车竭尽全力想出城;奶妈被带走后他跟侍女说:“她不只是我的奶妈。”他对老师庄士顿先生敞开心扉,庄士顿先生离开时他戴上了眼镜目送着老师的身影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
  谁说溥仪没有主见?他希望改革,他想改变他身边的一切,为此他亲手把自己的辫子割了。他也试图利用日本人,但失败了。他想改变,但历史的波涛阻碍了他,他终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茫然行走。
  而皇后婉容因内心的孤寂渐渐染上了毒瘾,监狱长在---期间被打成右派的凄惨结局也令人唏嘘不已。也许就像贝托鲁奇接受采访时所说:“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那样的年代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到了影片的结局,溥仪度过了清末到---这段历史教科书中最动荡不安、暴乱频繁的时期,最终过上了平凡却自由的生活。轻风拂面,春意融融,他在花园里缓缓修剪枝条,嘴角微微上扬。也许,这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吧。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2 
  在同学家作客,我在上网,朋友则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着电视频道。刹那间,我停止了上网,回过头去,叫朋友倒退二个频道。那肯定是在放电影《末代皇帝》。因为只有这部电影的配乐,让我能在短短一至二秒种内听出来。它是我个人认为的所有电影中最好的配乐。自从《末代皇帝》诞生以来。其配乐的主旋律似乎已经成为了西方人心目中标准的中国声音。至少在近年来的很多描写中国的西方影视和音乐作品、乃至是电子游戏配乐。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相同感觉的音乐。而这种类似的旋律其根源来自于《末代皇帝》。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其实几年前我已经看过这部电影。可是当我在电视机里再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心情仍然是很激动的。因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不只因为那完美的配乐,还有那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一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历史。可能是因为溥仪前半生住的北京的皇宫和东北的“皇宫”我都去看过吧,我似乎更能理解溥仪的命运是一段什么样的命运。当溥仪站在讲台上高呼“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应为我也曾经坐在那个会议厅的椅子上面对着空空的讲台。我们似乎是一对从未相逢的老朋友,曾经擦肩而过。而今天相遇了。
  我们总应该对历史抱以一些敬畏,不管那是段什么样的历史。很多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当我们津津乐道的谈论慈禧凤冠上的珍珠镶嵌在蒋夫人的鞋子上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知道,正因为如此,溥仪才投靠了日本人。当我们谈论溥仪投靠了日本人时候,我们还应该知道,他居然有勇气大声告诉日本人: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他是一个人,我们不能把他缩为一个符号。他是一个有着我们一样的情仇爱恨的普通人。他生存在一个无奈的世界。他和光绪一样,生来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拼命想做点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可怜的皇帝!
  其实我们远没有资格去同情晚清的皇帝。他们承受着常人受不了的压力和苦难。清庭的腐败其实和他们个人没有关系,他们也是受害者。而同治中兴,戊戌变法,也有他们的重要的功劳。他们并不懦弱。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零晨两点起来批奏章。没有一天休息。他们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可是他们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但历史却不能给他们一个起码的坐位。太不公平了!
  说些题外话,为什么西方人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把握地要比中国人还要深?真的是因为有些人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不是。在历史前面,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实都是旁观者。记得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一书中,作者茅海建在前言中感叹道,中国第一档案管中有大量的清宫档案,都是研究清史的好材料。馆中条件优越,查档免费,还有空调。但是在案前埋头苦读的都是日本人,西方人。很少有中国人。也许这就能说明问题所在了吧。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3 
  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
  贝尔托鲁齐,被人们称作诗意导演,心理导演。很善于用独特的影视语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曾说过,中国的这段历史让他着迷,他愿意用的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影片正巧符合他对历史的看法:人是历史的人质。因此他对浦仪的同情心大于厌恶感,从影片中也不难体会到。
  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是影调的运用,摄影师斯托拉罗也的声名也提高到新的高度。在浦仪在看守所接受审问时,画面采用青蓝的冷色调,仿佛观众也在冰冷的监狱一般,起到了亲临感。在浦仪回忆童年时,画面采用了暖色调,寓意了小皇帝被禁锢于皇宫,和被皇宫所保护。影片还不忘了对光线阴影的处理,在浦仪小时候和被放逐做傀儡时运用了阴影和阳光的不平衡感。使观众体会到浦仪的那种挣扎和辛酸。只有在和英国师傅学习先进理论时,在看守所自己得到心理解脱时,阳光才回到了浦仪的脸上。从这部电影可以清楚的体会到光线对电影的作用。
  本片以门为引子,用门的视觉形象来表现浦仪在前半生中充当傀儡被禁锢的历史悲剧,表达了他人是历史的人质的历史观。在回忆与现实转换时也运用了很多精彩的剪辑技巧,比如相似物转场,相似音转场,人物的相关性等等,如不是采用这种高超的时空转换式,是很难自由转换的。
  电影不仅可以还原再现历史,也可以表达和解释历史。因为这就是电影!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4 
  电影的第一幕,是溥仪在候车站割腕的情景。
  画面切到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临近驾崩时,年幼的溥仪被从家中带至皇宫。至此,他便被封为皇帝,万历皇帝。他走到父亲身边:“阿玛,回家吧。”可他父亲只是对他重重地磕了个头。
  登基仪式上,紫禁城内满是大臣、太监和宫女。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而他只听到了蝈蝈的叫声,他穿越人群,循声来到一个太监面前。太监满脸谄媚,递过装了蝈蝈的罐子:“若皇上喜欢,这就是皇上的了。”这时,他三岁,眼中只有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
  六岁,与皇弟练字时,皇弟不小心说出口:“你已经不是皇帝了。”在溥仪的追问下,皇弟带他爬上皇城的屋顶,只见一群卫兵护送着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国大总统登上城阶。“我还是皇上吗?我不明白,我一点儿也不明白。”少年,听到城外学生因割让土地而起义的呼声。学生们很气愤,他也很气愤,可他不被允许踏出城墙外一步,即使是他亲生母亲过世也不能过去。
  青年,立志于改革朝廷,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太监烧了账本。
  之后,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可笑的是,他没有死在火车上,还有更多的屈辱等待着他。
  所有他爱的人他都追不上,所有的门都对他紧闭。
  儿时的乳娘被送走,他苦苦追赶,未果,只得落寞:“她不是我的乳娘,她是我的蝴蝶。”母亲去世,他骑自行车想出城探望却被哨兵拦在城门。他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婉容皇后离开,他起身追去,却只看得轿车的背影渐渐远去,大门慢慢闭上。不论友情、亲情或是爱情,刚尝到拥有的滋味,便很快被剥夺。他寂寞,他实在是太寂寞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电影结尾时,故宫管理员的孩子问:“你是谁?”“我是中国的皇帝。”孩子无邪:“如何证明?”年近花甲的他慢慢地越过栏杆,从皇座下摸索出一个竹罐,像孩子一样笑着递给了小童。小童诧异,打开破旧的竹罐,竟有蝈蝈从里头爬出,唱着当年一般的欢快的歌。回头溥仪早已不见人影。
  魔幻现实的手法,把时间拉回他三岁时,从太监手中接过竹罐的那一刻。可这之间,不知已经过了多少韶光,好像这一切都如一场幻梦。那是他与那个王朝的小秘密,人生短短十几年,也不过如蝼蚁。
  他就是这竹罐里的蝈蝈,从他登基那一刻起,就永久地被囚禁在了这皇宫之内。最后蝈蝈爬出,获得自由的那一刻,也是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纵然贵如天子,他也只得像浮萍一般顺着历史的江流而游,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无力:他什么也不能改变。看完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回家都需要买门票的人,如何不让人感慨。
   末代皇帝观后感篇5 
  一个小男孩儿,头上压着沉重的帽子,眉头紧缩,表情严肃,额头的青筋突出,背后是满朝文武的大臣对他顶礼膜拜。小小的年纪还在懵懂无知,就承担起了一个国家委以的重任。他还不知道,他现在的国家以是国破山河。
  影片是1987年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齐指导,该片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幼年的溥仪和被共产党抓到后的溥仪为时间点穿插叙述。一点点为观影人讲述了溥仪的一生,从万人之上皇帝,到想光复大清的傀儡,到共产党的战俘,再到说自己只是一个花匠。
  溥仪,战战兢兢的一生,一出生就已经注定的一生。
  影片以溥仪在车站决定割腕自杀被共产党救下调换到年仅三岁的溥仪被慈溪老佛爷召进宫与家人分开,小溥仪一脸陌生的走到慈溪身边,当慈溪对他宣布大清交给他的时候,小溥仪并不能理解自己将要承担一些什么,在哪一刻,命运将他和“皇帝”死死的拴在了一起。
  那时候的中国已经被日本人迫害的满目疮痍,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鸦片带入中国,处心积虑引导中国人吸食鸦片从中获得利益。而鸦片损害了中国人民上到官吏下到百姓的身心健康,摧毁中国人的意志。日本人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土地,屠杀中国百姓,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帝国。中国被迫一次次妥协,一次次与各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小溥仪接受的实质上晚清早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晚清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怪溥仪的无能,只是溥仪以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
     末代皇帝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最新《误杀》电影观后感心得影评范文5篇 
  ★  2020最新央视鼠年春晚观后感素材5篇精选大全 
  ★  红色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1000字5篇 
  ★  《百家讲坛》观后感5篇 
  ★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范文5篇 
  ★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感悟5篇 
  ★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 
  ★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范文十篇 
  ★  关于《音乐之声》观后感 
  ★  九一八事变感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