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024-05-16

1. 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本文着重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将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在此期间,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分别为25.5%,28.7%和42.6%,比重逐年上升。国防支出占比分别为41.1%,43.1%和33.6%;相对而言,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总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30%之间。
可见,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财政支出的重心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这跟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状况是相吻合的。
(二)1953—1976年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从1953年到1976年增长了近四倍,其中各类支出数额也同步上升。根据相关统计,在“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1354.8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收入计划1309.41亿元的103.47%。
五年财政总支出为1345.6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支出1286.06亿元的104.63%,整个去年计划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9.2亿元,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三)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规模依旧呈扩大趋势,且短短十三年就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倍之多。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倾斜。
(四)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根据已有数据,从1992年到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明显扩张数倍。1992年到2005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九倍,而后在短短十年内又扩大近十倍,我国财政的支出规模不但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很高,规模扩张很大。
变化的原因
自20世纪以来,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国内对财政支出研究较为系统的最早见王雍军的《中国财政支出实证分析》,他从公众需求和官僚拉动两方面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和财政职能转变与经济体制的变化。
下面,本文将从政府财政职能转变视角来分析近六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的变化原因。
1、过渡型财政(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战时状态开始走向和平年代,国家的主要任务由解放战争转向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由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时财政转变为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过渡型财政,是在满足战争需要的同时,尽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种财政模式。
2、生产建设型财政(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生产建设型财政中,经济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首要地位。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财力的安排主要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其他方面的支出悬殊甚大;第二,工业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
第三,财政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放松。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过度放权,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虽然财权重新集中,但集中程度并没有恢复到建国初期。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权限下放的程度更大。
3、分灶吃饭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中心进入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时期。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是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转变,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分灶吃饭型财政,这种财政模式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过渡的一种财政形态。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经济体制的选择;三是政府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就政局是否稳定而言,一国发生的战争或冲突等事件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异常扩大。
就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其影响也是较为明显。如果一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过于臃肿,必然会导致行政经费的增多,反之,就会节约经费支出。
(3)社会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社会因素众多,且较为复杂。人口数量、文化背景、宗教习俗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 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本文着重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将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在此期间,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分别为25.5%,28.7%和42.6%,比重逐年上升。国防支出占比分别为41.1%,43.1%和33.6%;相对而言,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总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30%之间。
可见,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财政支出的重心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这跟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状况是相吻合的。
(二)1953—1976年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从1953年到1976年增长了近四倍,其中各类支出数额也同步上升。根据相关统计,在“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1354.8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收入计划1309.41亿元的103.47%。
五年财政总支出为1345.6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支出1286.06亿元的104.63%,整个去年计划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9.2亿元,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三)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规模依旧呈扩大趋势,且短短十三年就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倍之多。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倾斜。
(四)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根据已有数据,从1992年到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明显扩张数倍。1992年到2005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九倍,而后在短短十年内又扩大近十倍,我国财政的支出规模不但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很高,规模扩张很大。
变化的原因
自20世纪以来,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国内对财政支出研究较为系统的最早见王雍军的《中国财政支出实证分析》,他从公众需求和官僚拉动两方面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和财政职能转变与经济体制的变化。
下面,本文将从政府财政职能转变视角来分析近六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的变化原因。
1、过渡型财政(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战时状态开始走向和平年代,国家的主要任务由解放战争转向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由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时财政转变为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过渡型财政,是在满足战争需要的同时,尽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种财政模式。
2、生产建设型财政(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生产建设型财政中,经济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首要地位。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财力的安排主要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其他方面的支出悬殊甚大;第二,工业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
第三,财政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放松。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过度放权,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虽然财权重新集中,但集中程度并没有恢复到建国初期。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权限下放的程度更大。
3、分灶吃饭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中心进入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时期。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是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转变,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分灶吃饭型财政,这种财政模式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过渡的一种财政形态。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经济体制的选择;三是政府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就政局是否稳定而言,一国发生的战争或冲突等事件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异常扩大。
就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其影响也是较为明显。如果一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过于臃肿,必然会导致行政经费的增多,反之,就会节约经费支出。
(3)社会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社会因素众多,且较为复杂。人口数量、文化背景、宗教习俗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3.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原因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此为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长,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各国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但财政支出占GDP的则不同。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一路下滑,到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常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他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全都由国家拨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因而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改革之初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甚至消失,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降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我国在改革初期之所以下降,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下降的趋势便会中止,转而回升。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回升速度较快。2003年以后由于逐渐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压缩,使其增长势头趋缓。我国目前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于03年和04年降到小于一,05年又重新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仍是上升趋势。因此要随时观测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依据财政政策的变化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原因

4. 如何评价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特点

  (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下降,社会管理支出增长。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①流动资金支出下降。
  ②基本建设支出下降。
  (2)在社会管理支出的增长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
  ①社会文教费的增长是合理的。
  ②行政管理费的增长不尽合理。
  ③行政费支出内部结构发生不合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人经费增长快于公用经费增长;在个人经费内部,补助工资的增长明显过快;离退休人员费用的增长大大高于行政费总额的增长;公务费、业务费比重上升,而修缮费、购置费比重下降。
  (3)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一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5. 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与支出的规模结构有哪些问题

  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运行则是另外一种情形。1995年以前,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路下滑,1996年才停止下滑,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它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简而言之,在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扮演了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这种角色在GDP分配上的体现,便是实行“统收统支”制度,既然要“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调动起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勃勃生机,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显然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改革之初,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与此相对应,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有的甚至消失了,由此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进而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而且我国列入预算内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的速度过快,下降的幅度过大,1979—1985年17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但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滑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经济改革初期之所以逐年下降,是因为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上述逐年下滑的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在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已远远超出美国,这是未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本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本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

  政策等。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如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我国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从经济性因素来看,我国在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经济稳定的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基础设施等先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领域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任务,却十分迫切和十分繁重,而且需要同时并举。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关于政局稳定问题,皮科克与怀斯曼的分析已有所分析,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常规的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和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来说,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最高;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确定无疑的。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显然,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与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具有不同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法令进行经济干预,并未发生政府的资源再配置或收入再分配活动,即财政支出规模不变。不同财政手段的干预效应也是不同的。比如,财政资金的全额投资可以带动社会的配套资金是无疑的,但如果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等手段投入,则可能以少量的财政资金诱发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的使用方向,即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便大。比如,我国在尚未实现工业化之前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来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等等,诸如此类的许多社会问题,会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构成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与支出的规模结构有哪些问题

6. 运用财政支出理论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在此期间,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分别为25.5%,28.7%和42.6%,比重逐年上升。国防支出占比分别为41.1%,43.1%和33.6%;相对而言,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总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30%之间。可见,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财政支出的重心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这跟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状况是相吻合的。(二)1953—1976年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从1953年到1976年增长了近四倍,其中各类支出数额也同步上升。根据相关统计,在“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1354.8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收入计划1309.41亿元的103.47%。五年财政总支出为1345.6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支出1286.06亿元的104.63%,整个去年计划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9.2亿元,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三)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规模依旧呈扩大趋势,且短短十三年就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倍之多。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倾斜。(四)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根据已有数据,从1992年到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明显扩张数倍。1992年到2005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九倍,而后在短短十年内又扩大近十倍,我国财政的支出规模不但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很高,规模扩张很大。变化的原因自20世纪以来,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国内对财政支出研究较为系统的最早见王雍军的《中国财政支出实证分析》,他从公众需求和官僚拉动两方面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和财政职能转变与经济体制的变化。下面,本文将从政府财政职能转变视角来分析近六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的变化原因。1、过渡型财政(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战时状态开始走向和平年代,国家的主要任务由解放战争转向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由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时财政转变为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过渡型财政,是在满足战争需要的同时,尽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种财政模式。2、生产建设型财政(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在生产建设型财政中,经济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首要地位。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财力的安排主要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其他方面的支出悬殊甚大;第二,工业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第三,财政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放松。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过度放权,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虽然财权重新集中,但集中程度并没有恢复到建国初期。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权限下放的程度更大。3、分灶吃饭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中心进入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时期。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是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转变,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分灶吃饭型财政,这种财政模式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过渡的一种财政形态。

7.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原因?

2021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都将稳步提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需要保持适度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在扩需求、调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1、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坚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则,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核定支出。中央本级要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削减民生社保之外的开支,精简机构人员,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2、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我国科研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快提升科研技术水平,需要财税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补足产业链短板。此外,对于传统企业进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技术改造升级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加快建设重点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体系。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3、是推动“新基建”投资在扩大短期投资需求的同时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要支持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注意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建设。4、完善中西部等地区、中心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设施建设。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交通系统设施还较为落后,中心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投资建设需求。要完善中西部等地区、中心城市群以及铁路、公路与水运、机场、水利等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5、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基本民生,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针对性地增加脱贫攻坚、现代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三农”、托幼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投入。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用好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资金,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和再就业服务。继续加大扶贫、社保、教育、现代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等投入,力保提升民生保障水平。6、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完善乡村振兴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和机制,强化耕地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产品补贴与收储机制。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原因?

8.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性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
1、财政支出结构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财政支出总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合理的前提下,财政支出内部各构成要素符合社会共同需要且各构成要素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例相对协调、合理的状态。
2、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3、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因素 财政支出结构状况既与一国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政府职能有关,又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是与前者相适应的,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 

扩展资料:
财政支出结构公共积累支出:
1、从理论上说,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取决于资本品的外部性——外部性越大的资本品,财政投资的比重越高。一般来说,公共部门主要从事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性的投资,私人部门则主要从事具有较大内部经济性的投资。 
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公共积累支出应占较大的比重。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经济基础设施具有极大的外部经济性,私人部门不愿投资,而这些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
3、在经济发展的中期,私人部门的资本积累较为雄厚,各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基本完成,财政投资只是私人投资的补充。因此公共积累支出的增长会暂时放慢,在社会总积累支出中的比重也会有所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