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5-14

1. 纪晓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意思是:在官场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鸥鸟一样,自己埋头于图书之中,好比在书中生死的蠹鱼一样。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昀,北迁已十四世。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纪昀出生,属龙,纪昀为纪容舒次子。
雍正五年(1727年) ,授课于及孺爱先生,这年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优异的成绩得‘神童’绰号。纪昀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清乾隆五年(1740年),17岁的纪昀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纪昀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昀

纪晓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 纪晓岚是个怎样的人

  幽默风趣
  妙语讨球
  少年时期,纪晓岚就聪颖过人。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球。恰好府官乘轿经过。一不小心,球被掷进轿内。孩子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纪晓岚壮起胆子上前讨球。   府官戏弄地出了个上联,“童子六七人,惟汝狡。”让纪晓岚对下联。对得出,就还球给他。   纪晓岚一寻思,“太守二千担,独公……”“怎么不说完?”府官问。“你要是还我球,就是独公廉,不然就是独公贪。”府官一楞,只得把球还给了纪晓岚。小伙伴们都从心里佩服这个机敏聪慧的孩子。
  个个草包
  清朝时,大臣和坤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   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坤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   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坤在一旁陪着笑,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嘛!”
  楹联趣闻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育,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纪晓岚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是还这样对,请先生指教。”   石先生无言对答,指袖而去。不几天纪晓岚去见石先生,石先生怒气未消,面沉似水,稳坐太师椅,不迎不送。纪晓岚又出了怪招,从先生屋走而复返,又请教“阄”字的念法和写法。石先生并无介意,等纪昀走后才醒过味来。原来“阄”即“门内龟”,是骂自己不出门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责,暗骂:   “竖生,歪才也!”
  纪大烟袋
  抽烟是纪晓岚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烟成癖,烟瘾奇大,所用的旱烟袋是订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说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这虽有夸张之嫌,但在京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属罕见。因此就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   纪晓岚烟瘾大,旱烟袋常攥手中,口里不停喷云吐雾,倍感舒心惬意。但也有忍痛割爱的时候,那就是吃饭、睡觉和见皇上这三个时段。有一天,乾隆皇帝驾临圆明园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   纪晓岚正一边吸烟一边手不停挥地忙碌,硕大的一锅烟刚吸到一半,忽听“万岁爷驾到”的喊声,匆忙间把没磕去烟火的烟袋随手自己插入靴筒里,跪地给万岁爷请安。起身后觉得脚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疼的他腿直打颤。乾隆看他满脸焦灼难耐的样子,吃惊地问:“纪爱卿,怎么了?”“臣......臣靴子里失......失火啦。”话都成颤音了。   乾隆急忙挥手,“快点出去!”纪晓岚急跑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石阶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袜,靴筒里即刻冒出一股黑烟,脚上皮肉已烧焦一大块。乾隆皇上出来看时,烟袋锅还探在靴筒里冒着烟,人们一时被逗得笑弯了腰。此后一段时间里,纪晓岚成了地道的“铁拐李”了。   纪晓岚在当朝才高人缘好,在家养伤期间同僚们多去探望,看他手握大烟袋依然如故,劝他说:“既然深受其害何不戒掉。”“诸君只见我身受其累,却不知道我深得起利啊!每天捉管之时,吸上几口便思如泉涌,挥洒自如。缺少它便文思枯竭,寂寞难耐埃”纪晓岚大言吸烟之利,颇有一番宏论。“我之吸咽实出有癖,不若那些趋附时尚之士为的是显示高雅。”
  纪晓岚与老太监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酒席的赌约
  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   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   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题联讽庸医
  相传,有一个庸医,医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纪晓岚耽误了好几次,纪晓岚对他十分不满。这医生偏偏再三来请求纪晓岚的“墨宝”,其用意当然是相借纪晓岚的名望地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纪晓岚一时却不过情面,只好替他写了一块匾额:“明远堂”。医生看这字面很漂亮,就高高兴兴而去。旁人不解纪晓岚题这三字究竟什么用意,他解释说:“经书上不是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和‘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的句子吗?象这样的医生,只好说他‘不行’。”听的人为之哑然。于是又问他:“假如这医生再来纠缠不休,定要配幅对联,你打算怎样?”   纪晓岚回答说,早已想好了两幅对联,一幅五言的,是把孟浩然一首五言律诗里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变换两个字,成为:“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上联中的“不明”是指医道不高明,“财主”就是借求医的病家,下联中的“故”字解释为“事故”);另一幅七言对联,上联是用杜甫《兵车行》诗里的现成句子:“新鬼烦冤旧鬼哭,”下联是用李商隐《马嵬》诗里的现成句子:“他生未卜此生休。”   想来这两幅对联后来是不会写出去的,但就其对仗而言,就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而且引人发笑。
  巧言释褒贬
  纪晓岚常在皇帝面前揭和珅的短儿,弄得和珅好不尴尬。乾隆也是有意偏袒和珅,总是找个机会捉弄纪晓岚。一天,乾隆在批阅奏章时,忽然发现一件参劾纪晓岚的奏折。奏折上说,纪晓岚宽于治民之说是有意收买人心,博取虚名,不如和珅严刑峻法,敛财富以利国家,堪称治世能臣。乾隆看罢,眼前一亮,心想,待我逗一逗纪晓岚,看他如何分解?   次日早朝,议罢政事散朝时皇帝把纪晓岚与和珅这对儿逗口冤家留下。他先对纪晓岚说:“纪爱卿,你天天说和珅如何*诈,如何贪婪,群臣如何愤恨,敢怒而不敢言,还说天下皆曰可杀,可是你看看这个奏折,有人称和珅是治世之能臣,而你纪晓岚只不过是好图虚名罢了。”   纪晓岚接过奏折,用眼一溜就放在龙书案上,和珅连忙抓到手里,一边看,一边得意洋洋。“纪晓岚,你还有什么话说”乾隆故意敲山震虎。   和珅在一旁奸笑:“皇上,其实臣也没有奏折上说的那么好,只不过为皇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已。至于纪晓岚嘛,嘻嘻,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也不至于罪大恶极。我看皇上就开恩留下他这条小命,料他一条小泥鳅也翻不了大船,把他削职为民也就算了。”   纪晓岚微微一笑:“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说吧!”乾隆把脸一黑。   “臣虽下愚,亦知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有人奏称和大人为能臣,并诋毁臣下,不足为怪。譬如春雨如油,农夫喜其润泽,而行旅之人则恶其道路泥泞;月光皎洁,佳人悦其舒朗,而盗贼则恶其光亮。上天尚且不能尽如人意,何况臣乎?至于和大人之能,臣亦明了其中道理。大粪臭污,其质倒可肥田;乌龟丑陋,皮肉却能延寿。”   和珅听了,自然气得咬牙跺脚,指着纪晓岚的鼻子:“你,你,你——”乾隆哈哈大笑,心中暗想,这个纪晓岚,言语虽然尖刻。释辩倒也得体,举例妥帖,终是机智敏捷,于是赶紧圆场:“两位爱卿,不要闹了,你俩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要你,也需要他,一个也不能少,望你们能携起手来,共保大清江山。”
  明玕的慨叹
  沈氏,字明玕,自幼神思朗彻,这位立志“不为田家妇、宁当贵家媵”的姑苏女子,如愿做了纪晓岚的一个小妾。她的芳名明美如玉,在纪晓岚的一妻三妾中,也大概是顶有才气的。可惜,三十岁的她竟过早地受到阎君的召见,给纪晓岚留下了“可是香魂月下归”的伤感。明玕的名字远远不及她留下的一个曾难倒纪大学士的联语响亮。   那是一个暑日,她用一种很薄的类似于纱布的夏布糊窗,阳光透过横竖相间的窗棂,自然让每个棂格里都很亮堂,她偶得一句:“夏布糊窗,个个孔明诸格亮。”句中,巧妙地镶嵌三国人物诸葛亮字孔明,切“葛”与“格”又为谐音,明白如话,自然有趣,可谓妙手偶得,精巧之致,难怪联坛不倒翁纪晓岚为之却步。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性。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随后君臣一行弃马登舟,沿着京杭运河兴致勃勃地继续南行。   来至沧州地界,远远看到运河东岸有一寺院,飞檐斗拱,亭台楼阁,气派宏大。乾隆说:“纪爱卿,到了你老家沧州了,这是什么寺院如此恢弘?”   纪晓岚马上回答:“启禀万岁!此乃沧州名刹的水月寺。”   乾隆说:“水月寺,好啊!纪爱卿,我有一联,你何不对来?”   纪晓岚说:“请皇上赐联!”   乾隆吟道:“水月寺鱼游兔走。”这个上联看似平常无奇,实则构思巧妙,水中有鱼,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鱼动。又是本地风光,现成之景。   纪晓岚听后,略加思索,便说:“山海关虎跃龙飞。”山海关对水月寺,虎跃龙飞对鱼游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山海关本身又依山傍海,上下呼应,自然贴切,乾隆听后拍手称妙。   君臣一行过了长江,大自然也换了个天地,一改江北辽阔粗犷的面貌,处处山青水秀,景色怡人,乾隆不住称好。   这时江南大才子袁枚上前说:“万岁,我们南方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称是。   纪晓岚上前说:“袁大人,你们南方虽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我们北方有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听后说:“纪爱卿真是厉害,连开玩笑也不让过。”说完三人哈哈大笑,继续前行。   到了杭州,已是黄昏时分,君臣一行下榻行宫。   第二天一早,畅游西湖。西湖的早晨别有一番景致:四周袅袅的炊烟,湖面上一层薄雾,水中的红鲤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远处有一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小船,唱着渔歌,悠哉游哉,自得其乐。见此情景,乾隆兴致大增,问到:“众位爱卿,谁能就眼前景象用十个‘一’字做一首诗?”话音落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无人答话。   乾隆说:“论文才,有‘南袁北纪’之说,袁爱卿先说说看。”只见袁枚搜肠刮肚,一脸的木讷,说:“万岁,微臣愚钝,一时想不起来。”   乾隆说:“那纪爱卿呢?”   其实纪晓岚早就想好了,只是一路上出尽了风头,这次不愿占先罢了。听到皇上钦点,才轻轻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吟罢,大家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个“一”字,乾隆赞叹到:“论才华还是纪爱卿胜大家一筹啊!”   到了湖心,但见红莲映日,绿叶接天。船儿轻轻划过,一只青蛙从水中跳到一个荷叶上。   这时一直闷闷不乐的和珅诡秘一笑,心想纪晓岚一路上算是风光够了,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他。于是指着刚刚跳起的青蛙对纪晓岚说:“出水蛤蟆穿绿袄。”纪晓岚时任侍郎,着绿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纪晓岚比作蛤蟆加以戏弄。   纪晓岚听后,立刻面带微笑地说:“和大人,落汤螃蟹罩红袍啊!”和珅当时为尚书,着红色官服。红晓岚回敬的这一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横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讥讽。众人听后都忍俊不禁,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红耳赤。   君臣等人一唱众和,妙语连珠,气氛高涨,时不时地传出一阵笑声。不觉已到傍晚,艳红的晚霞照在湖上,波光鳞鳞,树影倒立,给美丽的西湖增加了一层诱人的光环。   突然,一只白鹤长啸一声飘然飞过。乾隆本来兴犹未尽,见此情景,脸上更是流光溢彩,起身道:“纪爱卿,朕要你以此鹤为题,做诗一首助兴。”   纪晓岚哪敢怠慢,上前吟到:“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玉为衣。”   刚吟到这儿,乾隆灵机一动,指着远去的黑点说:“纪爱卿,你说错了,那鹤明明是黑色的。”   纪晓岚微微一笑,接着吟到:“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乾隆和众大臣一听,都为纪晓岚的灵活机智赞叹不已。   后来,乾隆游钱塘江边之六合塔时,又出一联:“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纪晓岚以“宪书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对之,再次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巧解老头子
  一年盛夏,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   纪晓岚是个近视眼,因为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就脱掉了上衣,赤着上身,把辫子也盘到了头顶上。   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馆来。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底下。其实,乾隆早就看见纪晓岚的动作了,但他装作不知,就在馆里故意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纪晓岚在桌子下面大汗淋漓,实在是熬不住     纪晓岚
  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没?”他的话音刚落,抬头一看,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许多人觉得好笑,但乾隆不觉得好笑。   乾隆大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为何叫朕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把汗。   纪晓岚真不愧是铁齿铜牙,他从容的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难道不叫‘老’吗?您至高无上,难道不叫‘头’吗?天地是皇上的父母,难道不是‘子’吗?连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   乾隆听了,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奖赏了他。

3. 纪晓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时下关于纪晓岚与和珅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剧中的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与油腔滑调、不学无术的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纪晓岚与和珅打成一片,时时不忘捉弄对手,让他出尽洋相,又每每能化险为夷,成功避开来自和珅的报复。观众看了无不忍俊不禁,深感痛快。可是,历史上纪晓岚的真实面貌到底是怎样的呢? 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纪晓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晓岚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深宫的皇帝,有很多怪习。对于纪晓岚来说,乾隆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长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记载说,福长安英气逼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美少年。 长相本由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相貌丑陋的纪晓岚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难以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纪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长相不过是一个表层原因。纪晓岚跟乾隆的隔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专制君主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喜欢稍有个性、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的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竟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不是真正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之流。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话,竟惹得汉武帝大怒而受到残酷的宫刑。司马迁痛定思痛,说道:“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1800多年过去了,纪晓岚面临的竟是同样的处境:在专制的皇权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是难有尊严的。纪晓岚面对乾隆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我想,在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930042.html?si=2

纪晓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纪晓岚原本并不是个被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他的火爆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功劳,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纪昀名气大了,骂他的人也就多了,甚至有人称他为“三陪男人”。纪晓岚到底是个什么角色?跟来揭秘吧先看看他的简历:
纪昀,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出生于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字晓岚,又字春帆。4岁读书,24岁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夺魁,30岁京城会试得中甲戌科进士。之后,纪昀曾多次主持各种考试,门生极多。他从乡试主考官、同考官到侍读、侍读学士,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为朝廷的文学重臣。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长的一表人才,温文尔雅。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实际上却身材瘦小,还患有近视,并且颜值很低。乾隆皇帝喜欢长的好看的臣子,纪晓岚不得他喜爱,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样的原因。
所谓铁齿铜牙,不是说纪晓岚真长了这些东西,而是一种比喻,指纪晓岚口才出众。但是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实际上却患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巴。
在言语方面,唯一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说话的确诙谐幽默。《国朝汉学师承记》记:“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但有人指出,他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结巴缺点。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为人圆滑,通人情世故,因此和朝臣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因为很多大臣都被他戏弄过,多多少少对他有一点愤恨埋怨。《雨窗消意录》:“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
电视剧片尾曲中有“铁齿铜牙两片嘴吃的是下锅的米”的句子,但历史上的纪晓岚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和米饭。“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并不为美色所动。但是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却是一个十分重欲之人。他一生有一妻六妾,除了家花还有不少野花。纪晓岚的原配为马氏,比纪晓岚大三岁。纪晓岚和马氏相敬如宾,两人算是白头到老。
纪晓岚对自己的夫人提的很少,《阅微草堂笔记》中,马氏只占有二十多个字。但是对于自己喜爱的小妾,纪晓岚却毫不吝啬笔墨,甚至在她们去世之后,还作情诗怀念。在众多小妾中,最受纪晓岚宠爱的应该是郭彩符和沈明?。
郭彩符在纪晓岚被贬新疆之时患病,等到纪晓岚回来之后,已经是重病不治。郭彩符去世之后,家里整理她的遗物,纪晓岚睹物生情,写下两首诗。其中分别有“风花还点旧罗衣,惆怅酴?片片飞。”、“百折湘裙台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的情话。
沈明?红颜早逝,临死之前纪晓岚还见了她一抹香魂,因此她去世之后,纪晓岚写下了“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的诗句。
有一次,纪昀接见新科状元,状元的名字叫刘玉树。纪昀问他住在哪儿,刘玉树回答说先居芙蓉庵。”纪昀听了这话,突然笑不可抑,随即退人内室,好久不出来。过了一会儿,让人请状元先回去。弄得刘玉树惴惴不安。后来才知道,纪昀听了他的话,忽然想到可以对成一副对子:“刘玉树小住芙蓉庵,潘金莲大闹葡萄架”。这副对联下联用的是《金瓶梅》的回目,事涉淫亵,带有调笑的成分,所以纪昀便觉得非常好笑。
纪昀《槐西杂志》中记载,他学陶渊明,自己为自己作挽联,上联是“浮沉宦海如鸥鸟”,下联是“生死书丛似蠢鱼”。刘墉听了后说上句殊不类公。”也就是说上半句与纪昀生平不切,那么下半句应该是贴切的,这说明,无论是纪昀自己,还是刘墉,都认为读书修书是纪昀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5. 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时下关于纪晓岚与和珅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剧中的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与油腔滑调、不学无术的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纪晓岚与和珅打成一片,时时不忘捉弄对手,让他出尽洋相,又每每能化险为夷,成功避开来自和珅的报复。观众看了无不忍俊不禁,深感痛快。可是,历史上纪晓岚的真实面貌到底是怎样的呢? 

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纪晓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晓岚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深宫的皇帝,有很多怪习。对于纪晓岚来说,乾隆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长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记载说,福长安英气逼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美少年。 

长相本由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相貌丑陋的纪晓岚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难以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纪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长相不过是一个表层原因。纪晓岚跟乾隆的隔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专制君主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喜欢稍有个性、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的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竟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不是真正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之流。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话,竟惹得汉武帝大怒而受到残酷的宫刑。司马迁痛定思痛,说道:“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1800多年过去了,纪晓岚面临的竟是同样的处境:在专制的皇权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是难有尊严的。纪晓岚面对乾隆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我想,在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6. 真正的纪晓岚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真的没有张国立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演的那么光鲜。
他这一生用颠沛流离来说一点都不过,纪晓岚先是在全国当了十年的监考官,好不容易被乾隆帝召回到身边,又因为牵涉到了贪污案里,被乾隆发配到了新疆,就是在新疆那里,他开阔眼界,写了大量的文学记时。
他本以为这一生,也就这么样了,死在新疆,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是,又是因为他的才学,被乾隆帝想起,乾隆帝要修[四库全书]了,纪晓岚有幸回到了北京,他就把那些昔日在新疆的见闻,整理成了书,就是我们熟知[阅微草堂笔记]。
对了,纪晓岚在新疆的时日长达两年八个月。
一
大凡帝王,或者名人,出生的时候都不一般。这个我们在其它文章里经常提到,这个纪晓岚出生的时候也很不一般,他出生的时候,据说是一道火光落到了他们的屋子里,然后就是一阵啼哭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纪晓岚就此出生了。
他也被世人传为火神下凡,当然重要的是他就认为自己是火神。
到了纪晓岚四、五岁的时候,他具有一样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夜里看东西,和白天一样清晰。
但是这种特殊的能力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就消失了。
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纪晓岚的聪明,是十里八村乡亲们有目共睹的。
话说,在纪晓岚儿时的时候,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在踢球。很不巧的是,这个球正好踢到了路过的县知府大人的轿子下。
这时候很多纪晓岚的伙伴,以为自己惹了大事,赶紧都吓跑了。只有纪晓岚不为所动,他跑到了县知府大人哪里去要球。
知府大人告诉他,要球可以。前提是你能对出我写的对子。
知府大人写的上联是:儿童六七人,唯汝狡。
纪晓岚有神童之称,并非浪得虚名,他张口就来:太守两千石,唯汝...。
说道这里纪晓岚不说了,他留了一个字。
知府大人很纳闷,他就问纪晓岚,最后一个字,你为什么不说了。
纪晓岚告诉他,您若是给我球,我就说唯汝贤,若是您不给我,我就说唯您贪。
这么机智的纪晓岚,知府大人当然是不敢得罪了,他就把球给了纪晓岚。
二
按道理说,这么聪明的纪晓岚,他的仕途是不是也很顺利的呀。其实真是的情况,并不是太乐观,不过还说的过去。
在纪晓岚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给他定了一门亲事,他娶了一个姓马的女子为妻。
娶妻之后,他就开始考取功名了。
童试这一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考取秀才,纪晓岚发挥的还不错,得了第一名。
这次主持秀才考试的主考官有必要说一下,他就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就是说,纪晓岚是刘统勋的门生。
得了秀才之名,对于纪晓岚来说,只是刚迈入了仕途之门的一把钥匙。也就是说,纪晓岚终于可以参加国家举行的正是考试了。
只要他能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他才能真正的到达乾隆帝面前,为乾隆帝效力。
为了过顺利的通过这三观,纪晓岚又苦学了十几年,到了他三十岁的这一年。他终于考中了进士,而且名次还比较靠前,全国第二十二名。
那时候只要能考入全国二十四名的,就有机会参加殿试。由皇帝直接出题,当面考试。
纪晓岚在皇帝的殿试中,表现出众,他被皇帝点为了二甲第四名,也就是全国的第七名。
而立之年,取得功名的纪晓岚,终于有了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
三
可惜的是,纪晓岚这个人长的很讨厌,乾隆帝很不喜欢他,不管是他的长相还是他的作为,乾隆帝一律看不惯。
我们来说说,这么优秀的纪晓岚为什么会招人烦?
有一年的冬天,纪晓岚在南书房门前给皇帝看大门。皇帝应该是在里面开重要的会议,纪晓岚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他只能为其看大门。
这时候有一个皇宫里的老太监,就看到了纪晓岚,关键是,大冬天里纪晓岚,还拿着一把扇子,挺威风的。
于是这个太监就灵机一动,出了一个对子给纪晓岚。
太监出的上联就是: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要注意这个太监的上联中包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很难对的。
纪晓岚想了想,说出了下联: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你看,他的对子里对的是东西南北。不过这个对子是很损人的,对不对?
还有一次,御史和尚书来纪晓岚家玩,当时纪晓岚官职侍郎。
御史和尚书都是他的上级,两人到了纪晓岚家,先看到的是纪晓岚家的狗。
尚书想捉弄纪晓岚一番,他就指着这个狗说道: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当然听出尚书是在骂他,可是那个御史还没明白过来,他心里还在嘀咕,这明明是狗吗?
纪晓岚把尚书的话接了过去,他说道,以我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辨别狼和狗有很多种方法。
比如说,尾巴上竖[尚书]是狗,下垂是狼。
纪晓岚这么一说,御史才明白原来这两人是在对骂。
没想到纪晓岚又来了一句,遇肉吃肉的是狼,遇屎[御史]吃屎的是狗。你看连御史都给骂了,人家御史又没得罪你,你骂人家干嘛。
四
因为纪晓岚实在是不讨乾隆皇帝的喜欢,所以他就被调去主持全国的考试去了。
这个工作可是一个肥差呀,要知道作为主考官的纪晓岚,在那一段时间学生可是遍布天下。这些学生可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谓的这些天子门生,都是纪晓岚发掘出来的。这些牛人可都是他纪晓岚的学生呀。
到了乾隆皇帝过五十岁大寿的时候,乾隆帝让朝中的大臣为他祝寿写对子。
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是要原创,不能是洗稿,更不能是抄袭。
纪晓岚写的对子,乾隆最喜欢,我们看一下,他到底写了什么?
上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下联: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在这个对子里纪晓岚有夸大的嫌疑,但是,作为皇帝肯定是喜好臣子夸奖自己的。于是乾隆帝又给纪晓岚升了官。
要知道乾隆是个皇帝,更是一个文人。这种别出心裁的对子,纪晓岚没有少给乾隆帝写。
这样的人才,乾隆帝肯定是很欣赏他的,但是也仅仅是欣赏他的才华。
乾隆帝在想,这么有才的人,天天让他在外面跑也不是办法,那还是把他调到身边来吧。
可惜,纪晓岚的命不好,他仅在乾隆帝身边待了一年,就卷入了一个贪污答案当中去。
五
这个案子就是两淮盐运使的贪污案,乾隆帝要办的这个贪污犯就是卢见曾,这个卢见增是清朝治河专家,对治理河患有一套独创的办法。
因为他治河有功,被乾隆重用,曾担任过两淮盐运使的重职。这个职位很不得了是个最肥的差事,也正是在这个职位上来钱快,所以各任盐运使都有贪污的嫌疑。
到了乾隆新任命的官员来做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发现账目对不上。
所以,他就给乾隆写了一个信,内容就是历代盐运使都有贪污过。
乾隆帝大怒要严查,其中卢见增就在被查之列。
其实说到现在你发现没有,这个案子和纪晓岚没有关系呀。
我告诉你,有的,纪晓岚的大女儿嫁给了卢见增的孙子。纪晓岚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就开始想拯救卢见增的办法了。
要说纪晓岚就是有办法,他找了一个信封,放了一把盐,一把茶然后就寄去给卢见增了。
卢见增何等的聪明呀,一看茶和盐在一起,那肯定就是查盐案了。
得到消息的卢见增赶紧把家里的财产给转移了。到了皇帝派人去抄家的时候,并没有超出多余的钱财来。
乾隆想了想不对,这个卢见增家,我曾经去过,很有排场。这次没查到什么,肯定是走漏了风声,被这个老家伙把钱财给提前转移了。
果然一查,就查到了纪晓岚的身上。
纪晓岚的霉运开始了,他被发配到了新疆,那个卢见增被判了死刑,秋后问斩。可惜的是,他在九月份就老死了,没等到问斩的那一天。
可以说这个案件最倒霉的就是这个纪晓岚了,发配边疆呀。
六
新疆那个地方,在清朝的时候经常打仗。那边的生活肯定不怎么样,纪晓岚来到这里以为自己肯定就会老死在这里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在这里游历一番,没事时采采风,写写生,看看风景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这段时间对于纪晓岚来说是美好的,也是最令他痛苦难忘的。
美好的是终于远离了朝中的是非之地,悲痛的是,他最爱的妾,他的三女儿,还有的一个儿子先后死去了。
纪晓岚在新疆一待就是两年多的时间,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他基本上都熟悉了。
这时候他很想念在北京的生活,他每天都在考虑,若是有一天皇帝能把我调回去该有多好。
纪晓岚在想乾隆的时候,乾隆在干什么呢?
乾隆想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修书,修四库全书。
乾隆帝把当时的文武大臣召集在一起,和他们讨论如何来修这一部史无前例的大书。
纪晓岚的恩师刘统勋一看,营救纪晓岚的机会来了。
当然也只有纪晓岚能担当这个修书的大任,毕竟他的才识当世无双。
刘统勋就告诉乾隆帝我那个发配到新疆的门生,纪晓岚可以担当此任。他什么书都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纪晓岚的才学,乾隆帝可是见识过的。好像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别人能担任。
就这样纪晓岚重新来到了都城,皇帝把他划到了和珅的部下,开始参与修书了。
为了修这部书,可以说纪晓岚是呕心沥血,专心致志的这一工作就是十多年的时间。期间为了修书,死去的学子,多到不胜举的地步。
还好,最终在他的有生之年,总算完成了这一部史无前例的书籍。

7. 纪晓岚是个怎样的人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因相貌丑陋不得重用 史书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纪晓岚于乾隆五十二年升任礼部尚书,此后任职兵部、都察院等,皆为掌印的堂官。按这样的官位,如能循序而迁,任个军机大臣或者大学士都不成问题。但直到乾隆帝将帝位传给嘉庆皇帝,纪晓岚的职位仍没变化。
嘉庆皇帝继位后,纪晓岚颇得赏识,死后恩荣有加。可是即使在嘉庆期间,他仍未能进入中枢机构军机处或被晋升为大学士,因为乾隆此时仍然是太上皇。乾隆认为纪晓岚不过是一介儒生,最多是个“御用文人”。皇帝派他任职都察院,他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作品一览 《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有《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集《滦阳续录》。
《阅微草堂笔记》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仕途顺利,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是“大旨不乖于风教”,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与《聊斋志异》的描摹细腻、委曲动人大异其趣。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纪晓岚是个怎样的人

8. 纪晓岚是怎样的一个人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春帆,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学者。纪晓岚年幼聪慧,有着“神童”之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代学者纪晓岚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纪晓岚简介   
      纪晓岚的本名叫做纪昀,是清朝的一名大臣。他出生于1724年,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还在京城做过官,所以纪晓岚的家境还是可以的。从小时候开始,纪晓岚就展示出了他的聪明智慧,甚至在当地还有“神童”的称号。
   
      纪晓岚24岁的时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七年之后他又中了进士,成为皇帝身边的臣子。后来因为乾隆很欣赏纪晓岚的才能,他的官职也在不断地上升。不过在他45岁的时候,因为他疑似和盐政亏空案有关,把他发往了伊犁。而在这一路上,纪晓岚又显示了他的才华,每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和那里的人交流,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因此他创作了蛮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整理好之后都放到了他的《阅微草堂笔记》。
   
      远发伊犁的纪晓岚在两年之后叫回了京城,因为刘统勋向皇帝建议说修书这件事情需要纪晓岚的帮助。回到京城后的纪晓岚专注于修书这一事情上面。而从嘉庆元年开始,纪晓岚的官职再次有了上升。在1805年的时候,纪晓岚在燕京去世了。
         和珅纪晓岚   
      说起和珅与纪晓岚,可能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最先浮现出《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人物形象,里面张国立老师塑造的纪晓岚能言善辩、学识丰富,是贪婪狡猾的和珅的大克星。然而,这部电视剧虽然可以说是在影视界收获了巨大的  成功  ,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被人们所牢记,但它是以纪晓岚为主角的,内容上戏说了乾隆、纪晓岚、和珅之间的  故事  ,一定程度上丑化了和珅的形象,在史实上难免有些偏颇。
   
      纪晓岚,原名纪昀,字晓岚,他博览群书,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纪晓岚于乾隆八年参加科试获得第一名而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他先后担任过提督学政、编修、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等职务。
   
      在真正的  历史  中,纪晓岚的年纪要比和珅大二十多岁,他与和珅的关系不错,官职比和珅低,实际上也是和珅的助手。他们的关系并不像传统影视剧所表现出的针锋相对,而更像是忘年交一般。乾隆帝曾说纪晓岚是“读书多而不明理”,其实就是说他在待人处事上还不够圆滑。而比他年轻的和珅办事果断,处世泼辣,这时候,因年纪渐长而逐渐内敛的纪晓岚就会善意地在人际关系上提醒他。和珅也会在工作与生活中对纪晓岚多多照顾。另一方面,纪晓岚是个文人,在  政治  、治国与  理财  方面都无法与和珅并肩而论,两人的利益冲突并不大,因此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碰触,也不会真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斗得不可开交。
         纪晓岚吃肉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大家都知道纪晓岚是一位历经三朝的文学大佬,他穷尽一生编出的作品《四库全书》和他写的其他作品为现代中国对  古代文学  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与电视剧里的他不同,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可以通过清朝的正史和野史来了解,正史中多记载着他的成就,野史中记载的是他的生活。生活中的纪晓岚是极具风趣的人,其中典型的一幕就是纪晓岚吃肉。
   
      对于纪晓岚的形象,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可是还有一点是大家都惊奇的,那就是纪晓岚吃肉啊。很多不了解他的人都认为吃肉很正常,但是事实是他一顿饭就能吃数斤,一天中最多的时候能吃几十斤,而且吃相很狂野,几乎只吃肉不吃饭。对于别人异样的眼光,纪晓岚也不会在意并且对这种吃肉的习惯相当固执,一直到他八十二岁去世。很多人在意的是纪晓岚瘦瘦弱弱的一个人,怎么能吃下那么多肉,而且还吃了不长,根据史料中的记载,纪晓岚本身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又是文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  脑力  劳动的时候,如编书写书等。但是他一天为何能吃那么多肉,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的解释。
   
      不管纪晓岚吃肉有多厉害,他也有不吃的肉,那就是鸭肉。纪晓岚认为鸭子的肉虽然也不错,但他就是不喜欢吃,因为他受不了鸭子的腥味,这件事也成为了纪晓岚一生中的趣谈之一。
       
    猜你喜欢:
   
    1. 纪晓岚书法作品 
   
    2.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生平简介 
   
    3. 道光帝曾孙溥伟生平简介 
   
    4. 清朝宰相阎敬铭生平简介 
   
    5.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