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2024-05-13

1. 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20世纪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20世纪30年代以前,很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对行为科学研究起源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行业科学的英文原名有单复数之分,以复数表示的行为 科学为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现代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科学。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行为科学的产生既有其政治背景,也有其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导致了行为科学的兴起。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三条结论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今天的行为科学之所以成为根深叶茂的学科大树,在很大程度上 得益于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其实在霍桑实验之前就有一些管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做了一些研究,并建立起工业心理学,对管理学的发展起着相 当大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在当时没有成为古典管理理论的主流。他们是:1.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福莱特。1920年发表《新国家》一书,被人认为是一位政治哲学家。她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动态的管理》、《自由和协作》)等。她的有关利益结合、形势规律的论述同泰罗的精神革命、职能管理的精神是一致的。她关于协作、相互影响等论述还同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梅奥等人的论点相似。因此说,她把这两个时期联系了起来,成为两者之间的过渡。2.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芒斯特伯格。先后发表了《心理学和工业效率》、《一般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企业心理学》等著作。是最先提出心理学能应用于工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心理学家,并最早确定工业心理学的范围和方法。3.比利时心理学家,也是工业心理学的首创人之一索利尔。他的代表作是《应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人的因素的技术的导论》。他还发表了论文150篇以上,许多是讨论工业中人的因素的。索利尔是工业心理学在比利时的先驱者之一,对发展和传播工业心理学做出了较大贡献。4.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斯科特。他善于对人事管理的研究,先后发表《提高人的效率》、《广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人事管理:理论、实务和观点》等著作。最早把心理学应用于工业中的激励和生产率提高等问题中,把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工商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中,促进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完善。5.英国的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在英国的先驱者迈尔斯。先后于1918年发表了《心理学在今日的应用》、1925年发表了《英国的工业心理学》、1932年发表了《工商企业合理化》等著作。他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把心理学从课堂转移到实验室,在其职业生涯的后期又把心理学从实验室转移到办公室和工厂的现场。6.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从事研究工作,是工业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穆齐西奥。他的著作主要的有《工业心理学报告集》、《疲劳可以测定吗?》、《职业指导:文献评述》等。他和其他早期的工业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以后对人的因素的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某些基础和条件。7.英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本杰明·西博姆·朗特里,对企业中人的因素问题做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著作主要有《企业中人的因素:工业民主的试验》、《董事会和企业的目标》、《工业中的经济条件》等。8.英国的管理学家谢尔顿。强调管理中人的同素,并把人的因素同科学管理相结合。他先后发表了《管理的哲学》、《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经营和组织的职能》等著作。他在管理思想上强调了管理中人的因素和对社会的责任,强调了管理的整体性及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提出了管理哲学的十条基本原则。9.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丹尼森,在注重人的因素和推行科学管理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先后发表了《职工的利润分享和股权所有》、《组织工程学》、《现代竞争和企业政策》等著作。10.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工作者克拉克,在关心人和工人的工作条件、推广甘特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的著作主要有《工长技术》、《甘特图》、《生产手册》等。他写的《甘特图》曾在14个国家中翻译出版。他曾获得甘特奖章和其他一些荣誉称号。此外,对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比较有影响的还有甘特、哈特内斯、布卢姆菲尔德、蒂德、巴布科克、霍普夫以及刘易森等。行为科学已与管理科学并列而成为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两大支柱,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大管理学派。从60年代末期开始,各种理论渗透合流,人们把企业逐渐看成是一个技术一社会一心理的多元系统。行为科学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从历史上发展来看,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学派,它与泰罗制相比是个进步而不是倒退,泰罗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科学管理”制度。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后,他们用有组织的罢工、怠工等方法抵制资本家的剥削,泰罗制的定额奖惩法就失灵了。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学者探索比泰罗制先进的管理办法,他们进行种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验,试图改变劳动条件的办法找到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其结果证明:企业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重要,工人并不是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感情、有理智的“社会人”,职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的工作情绪。这种理论促进人 们去研究人群关系,研究如何激励“士气”,如何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以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由此看来,行为科学对泰罗制来说无疑是进一步的发展。

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2. 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
  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20世纪30年代以前,很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研究。
   
  对行为科学研究起源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行业科学的英文原名有单复数之分,以复数表示的行为 科学为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现代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科学。
  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为科学的产生既有其政治背景,也有其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导致了行为科学的兴起。
  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三条结论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
  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
  今天的行为科学之所以成为根深叶茂的学科大树,在很大程度上 得益于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
  其实在霍桑实验之前就有一些管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做了一些研究,并建立起工业心理学,对管理学的发展起着相 当大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在当时没有成为古典管理理论的主流。
  他们是:
  1.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福莱特。
  1920年发表《新国家》一书,被人认为是一位政治哲学家。
  她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动态的管理》、《自由和协作》)等。
  她的有关利益结合、形势规律的论述同泰罗的精神革命、职能管理的精神是一致的。
  她关于协作、相互影响等论述还同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梅奥等人的论点相似。
  因此说,她把这两个时期联系了起来,成为两者之间的过渡。
  2.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芒斯特伯格。
  先后发表了《心理学和工业效率》、《一般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企业心理学》等著作。
  是最先提出心理学能应用于工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心理学家,并最早确定工业心理学的范围和方法。
  3.比利时心理学家,也是工业心理学的首创人之一索利尔。
  他的代表作是《应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人的因素的技术的导论》。
  他还发表了论文150篇以上,许多是讨论工业中人的因素的。
  索利尔是工业心理学在比利时的先驱者之一,对发展和传播工业心理学做出了较大贡献。
  4.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斯科特。
  他善于对人事管理的研究,先后发表《提高人的效率》、《广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人事管理:理论、实务和观点》等著作。
  最早把心理学应用于工业中的激励和生产率提高等问题中,把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工商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中,促进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完善。
  5.英国的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在英国的先驱者迈尔斯。
  先后于1918年发表了《心理学在今日的应用》、1925年发表了《英国的工业心理学》、1932年发表了《工商企业合理化》等著作。
  他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把心理学从课堂转移到实验室,在其职业生涯的后期又把心理学从实验室转移到办公室和工厂的现场。
  6.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从事研究工作,是工业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穆齐西奥。
  他的著作主要的有《工业心理学报告集》、《疲劳可以测定吗?》、《职业指导:文献评述》等。
  他和其他早期的工业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以后对人的因素的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某些基础和条件。
  7.英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本杰明·西博姆·朗特里,对企业中人的因素问题做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
  著作主要有《企业中人的因素:工业民主的试验》、《董事会和企业的目标》、《工业中的经济条件》等。
  8.英国的管理学家谢尔顿。
  强调管理中人的同素,并把人的因素同科学管理相结合。
  他先后发表了《管理的哲学》、《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经营和组织的职能》等著作。
  他在管理思想上强调了管理中人的因素和对社会的责任,强调了管理的整体性及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
  提出了管理哲学的十条基本原则。
  9.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丹尼森,在注重人的因素和推行科学管理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先后发表了《职工的利润分享和股权所有》、《组织工程学》、《现代竞争和企业政策》等著作。
  10.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工作者克拉克,在关心人和工人的工作条件、推广甘特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的著作主要有《工长技术》、《甘特图》、《生产手册》等。
  他写的《甘特图》曾在14个国家中翻译出版。
  他曾获得甘特奖章和其他一些荣誉称号。
  此外,对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比较有影响的还有甘特、哈特内斯、布卢姆菲尔德、蒂德、巴布科克、霍普夫以及刘易森等。
  行为科学已与管理科学并列而成为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两大支柱,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大管理学派。
  从60年代末期开始,各种理论渗透合流,人们把企业逐渐看成是一个技术一社会一心理的多元系统。
  行为科学是历史进步的产物
  从历史上发展来看,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学派,它与泰罗制相比是个进步而不是倒退,泰罗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科学管理”制度。
  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后,他们用有组织的 *** 、怠工等方法 *** 资本家的剥削,泰罗制的定额奖惩法就失灵了。
  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学者探索比泰罗制先进的管理办法,他们进行种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验,试图改变劳动条件的办法找到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其结果证明:企业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重要,工人并不是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感情、有理智的“社会人”,职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的工作情绪。
  这种理论促进人 们去研究人群关系,研究如何激励“士气”,如何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以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
  由此看来,行为科学对泰罗制来说无疑是进一步的发展。
  
   

3. 行为科学理论的介绍

行为科学是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新学科,一门综合性科学,并且发展成国外管理研究的主要学派之一,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掌握人们行为的规律,从中寻找对待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1行为科学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和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科学理论的介绍

4. 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

 即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其代表人物有麦格雷戈,他提出了“X理论一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就 能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一成熟理论”,认为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这意味着人的自我表现 程度的加强等。 即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勒温,他提出“团体力理论”;布雷德福,他提倡实行“敏感性训练,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使其更明确自己在团体组织中的地位和责任等。 即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他们提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利克特提出了‘‘支持关系理论”;赫兹伯格,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莫顿,他们提出了“管理方格图”。

5. 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

6. 行为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1903年,华生在安吉尔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动物教育:白鼠的心理发展》一文。接着,他就留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动物心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1912年,华生在他发表的一些公开演说中,初步表露了他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观点。1913年,他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他的这篇论文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一个宣言。1919年,他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这部书是华生的代表作。他在这部书内,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概念,并且系统地表述了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1925年,他又发表了《行为主义》一书。他在这部著作内明显地表达了他的极端“环境论”的观点。此后,他就脱离学术工作而去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广告事业效力。

7. 有哪些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其代表理论有:
    ①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
    这就是著名的霍桑工厂试验指导出的理论,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他们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
    ②人类需要层次论
    其代表人物为马斯济,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四个层次,应针对不同的人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的追求使其得到相对满足.
    ③人性管理理论
    即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其代表人物有麦格雷戈,他提出了“X理论一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就能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阿吉里斯,他提出了“不成熟一成熟理论”,认为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这意味着人的自我表现程度的加强等.
    ④群体行为理论
    即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勒温,他提出“团体力理论”;布雷德福,他提倡实行“敏感性训练,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使其更明确自己在团体组织中的地位和责任等.
    ⑤领导行为理论
    即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坦南鲍姆和施米物,他们提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利克特,他提出了‘‘支持关系理论”;斯托格弟,他提出了“双因素模式”;布莱克和莫顿,他们提出了“管理方格法”.

有哪些行为科学理论?

8. 什么是行为科学理论?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不只是行为,关键是行为科学理论!
 
   解析: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20世纪50年代。 
 
 1.梅奥及霍桑实验:八年霍桑试验得出人非“经济人”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年-193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1)试验的四个阶段: 
 
 a.工厂照明试验; 
 
 b.继电器装配试验; 
 
 c.谈话研究; 
 
 d.观察试验。 
 
 (2)发现以下现象: 
 
  a.工人们之间似乎有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 
 
 b.“树大招风”; 
 
 c.在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团体, 
 
 (3)得出三条结论: 
 
 a.人是社会人; 
 
 b.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这三条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后期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2.人际关系学说: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内容是:a.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c.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中。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 
 
 行为科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已经公认的行为科学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等。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进入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行为科学。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小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1)个体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A.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方面的理论,可分为三类: 
 
 a.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等。 
 
 b.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B.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主要包括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 
 
 (2)团体行为理论 
 
 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松散团体、合作团体和集体团体等。 
 
 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团体的目标、团体的结构、团体的规模、团体的规范心脏信息沟通和团体意见冲突理论等。 
 
 (3)组织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即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