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为什么那么受内地居民的热捧

2024-05-13

1. 香港保险为什么那么受内地居民的热捧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我应粉丝的请求,将内地和香港在售的热门保险产品进行了对比《全国热门的136款重疾险对比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取。

我们经常喜欢到香港淘东西,孩子的奶粉、新上市的电子设备等,当然也有人只为一份保单。香港保险还是比较受大家喜爱的,但是很少有人去了解过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区别。关于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区别,可以看这篇《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文章里面还对比了内地和香港保险的产品。
下面,简单谈谈我个人对香港保险的认识,首先说说优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①部分重疾的定义比内地宽松,服务更规范、专业一些;
②美元保单,香港保险有用美元计价的,可以用于分散风险;
不过,香港保险有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比如健康告知,香港保险是无限告知,无限告知对于健康体客户、对保险不太懂的客户来说,是比较不利的。还有理赔时效,大量案例在香港理赔用了3-6个月的时间才出理赔结果,而国内条款是规定要在30天内保险公司一定一套给出理赔结果。关于癌症,香港保险将甲状腺癌列为轻症,只赔付20%保额,而甲状腺癌在内地是列为重疾,可以赔付100%保额。
所以,普通家庭不建议到香港买保险,还是建议用较少的钱,把基础保障给做好,可以参考目前市面上热门的保险产品《十大值得买的热门重疾险大盘点!》,做个基础配置;以后工作稳定,收入增加了,再考虑去香港买份保单做资产配置。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资料来源:学霸说保险官网

香港保险为什么那么受内地居民的热捧

2. 香港保险相对于内地保险有什么优势

香港莲姐说香港保险的卖点:保障高(比如人寿单没有不保事项)、保费低、保证回报较高、免缴遗产税、医疗保障全面、危疾保障项目多、行业监管严谨、投保严格,理赔规范化、离岸投资(资金合法自由进出香港)、全球联保(全球性保障)、保险产品完善、人民币近年升值,赴港投保更合算、特区的私隐条例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香港保险理赔投诉低,12年比11年增加18%,国内理赔投诉增加205.78%、香港代理人流动性低,知识专业和诚信不误导。 香港保险比国内保险对比同样的保额,香港保险保费更便宜,回报高,保障范围大,理赔条款宽松。因为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亚洲香港。所以,在香港投保可以享受较低的保费和较高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大多是世界顶级跨国保险公司,加上香港完备的法制,沿用英国法律体系严格的监管,都予以投保人高度诚信和全面保障,到香港买保险签的是法律档。 1、相同年龄的被保人,香港保费通常是国内保单的60%-70% 2、如果是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更多,还保52种早期重疾,保障范围更全面。 3、保单满五年后,现金价值一直高于国内的保单。这是说明什么?说明两个问题: —香港保险是面对全世界投资的,投资管道多,范围广,没有限制,客户和公司的利益都得到保证。 —香港是全世界第二长寿城市,保费率是按人均寿命计算(香港人均寿命85岁)。国内人均寿命75岁,因此保费便宜,保障高,投资回报也高。 香港人寿保险除了一年以内自杀,枪毙,无任何事项不保。香港人寿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免责条款“或”不保事项“! 中国保监会规定,若被保险人未成年身故,身故保额以10万为上限,而香港则以最高320万赔偿额为上限。 国内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比较保守,所以国内的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限制比较多资金不能做境外投资,不能最有效的进行投资;再者,两地的保险公司的费用结构也不一样,由于香港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较好可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投资,所以费率和分红都对客户更有利。 香港是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服务的竞争激烈,产品当然更有优势,国内居民到香港投保,用国内同样的保费,可以得到更高的保额,条款完善,理赔容易,保障更全面(例如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是保40+10种重大疾病,而香港的重疾险保56+18种)

3. 香港保险受热捧对内地保险有何启示

您好!香港保险受热捧对内地保险有四大启示,即保险市场化进程有待加快、产品分类需更精细,索赔可更贴心、立足保障,深耕长期寿险、积极拥抱国际化。具体如下:
启示一:保险市场化进程有待加快
相对香港市场而言,我国保险市场无论在监管还是产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直以来,内地保险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所造成的。
而相较而言,与国际接轨的香港保险市场更敢于寻求高收益投资标的,受投资标限制也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内地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率远不如香港保险产品。广发证券研报显示,香港寿险市场目前占比前两位的保诚保险和友邦保险,其资产配置中股票和基金的占比分别为43.05%和20.82%,远远超过国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同期国内上市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则为8%-15%。
启示二:产品分类需更精细,索赔可更贴心
就保险产品而言,内地保险也应借鉴香港保险,做到产品分类精细,索赔贴心。
无论香港保险产品还是内地保险产品,均是先有保障后有分红。但随着两地客户的保障意识和理财概念不断强化,使得投保人面对繁荣的保险市场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其实从趋势上看,内地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另外,在保险索赔方面,除了两地的住院险都是实报实销外,在轻重疾病上,内地产品索赔流程往往需要更多医学证明,但香港产品在确定了疾病症状后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直接将保额全额或部分(根据条款)交予投保人。这种付费机制上的差异可能短期内不能弥补,但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好转,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加深,按病种付费的机制并不难实现。高先生称。
启示三:立足保障,深耕长期寿险
归根结底,内地保险业还需转型深耕长期寿险,通过加快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资料显示,香港保险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分化,原来占据大多数份额的一般保险业务开始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长期寿险业务的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保险产品的开发越来越成熟,不少香港保险公司开始独辟蹊径,不再比拼保费的增长,转而开发与保险相关的其他服务附加值,如财务顾问、投资建议、风险管理,甚至一些与保险完全无关的服务。这种外延式的保险创新间接点燃了行业新的创新风向,即以提供更多贴心的外延服务与保险捆绑销售,来博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而内地市场近年来也有意识的开始增加类似的附加值服务,但总体来说内地保险产品本身的创新力度还有很大空间。
启示四:积极拥抱国际化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由于历史原因,各项金融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较高。虽然目前香港保险业务大部分来自长期寿险业务,但其市场份额前列中,外资保险公司的表现十分抢眼。也正是因为较高的国际化水平,香港保险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都具备相当的口碑和客户群体。对比国内,内地保险市场虽然已有不少外资保险公司,但受制于国内行业环境和监管条例,本土保险公司目前在内地市场仍占有绝对优势。

香港保险受热捧对内地保险有何启示

4. 内地保险与香港保险背后的本质区别

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区别其实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学姐今天重点跟大家分析一下法律及监管体系、保险理赔这两点。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学姐先看一下保险的相关知识: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些关键知识点!一、法律及监管体系香港的法律体系是英美法系,内地是大陆法系。如果保单产生争议需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的话,在香港购买的保单就得按照香港的法律体系执行,这个是属地的原则。同时,内地的保险公司的监管运用的是全球领先的偿二代体系,香港目前还未执行,所以整个监管的严格度来说内地会更高,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会更到位。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还想更深入了解一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在这一点上的相关内容,不妨点击下文:香港保险及内地保险大pk!二、保险理赔内地保险理赔要求必须出具国内公安局或是二级以Y院的相关证明文件。如果事故发生在海外地区,那么恐怕要回到国内,跑好几趟相关单位去办理繁锁的手续。香港保险只要出具适当的证明文件,全球理赔,不论投保人发生事故时在全球任何角落,申办理赔时只要附上申请书与相关证明文件,邮寄给保险公司即可,不必本人亲赴香港办理。说到保险理赔,申请时所需的理赔材料有哪些呢?可戳下文了解:理赔资料一般有哪些?细节决定理赔成败!望采纳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5.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

作者:朱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45274/answer/962502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知乎上看到好多帖子,又说到香港保险的优势和劣势。大家有没有发现,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居然有完全不同的答案,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为什么?因为利益的问题。如果香港的业务员,必然就会说内地的保险价格贵啦、什么保险公司都是骗子啦、理赔不如香港高效啦等等。如果是内地的业务员,就会反过来说香港的理赔难、不受法律保护、不合法等等。对于两边都有涉及的人,我觉得,香港保险的确有他的优势,但是也有自己的劣势。任何东西,都是各有利弊的。我拿香港的大病险和内地不带分红的大病险来对比(内地带分红的大病险性价比较低,所以这里不做推荐),另外捎带说了下香港的储蓄分红险优势:关于相同点:大病病种:大病病种方面,其实内地和香港都差不多,好一点的产品基本都有50种+。再更多的,其实普通能得的几率非常小。PS:所以不是说病种越多越好,够用就行。内地现在最多的已经有77种大病。但其实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不用盲目追求病种多。内地某保险产品:香港某保险产品:香港某保险公司产品:香港某保险公司产品:核保严宽程度网上有帖子说香港的严,也有人说内地的严。以我的实际经验来看,没有区别,即使同一家公司,因为核保人员个体的差异,也会产生不同。 如果身体有点问题,不是特别放心的话,可以同时多投几家公司,看看哪边核保的结果自己更能接受。理赔是否容易我自己周围朋友买两地保险的例子,都有顺利理赔的经验。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没有办法把理赔通知书拍照出来。大家有疑虑的可以自己去问周围的朋友。总结:一般来说,只要投保时没有作假、如实健康告知、出险时材料齐全、符合病重定义和要求,保险公司一般最多15个工作日之内(有的会更快)就会把钱打到客户银行卡里。香港保险因为材料需要邮寄到香港,会稍微慢一点。如果保险公司认为理赔有疑问,会派专员去医院调查病历记录,花费的时间就会多。香港保险理赔的时候不需要专门去香港。只有新签保单的时候,才需要本人(小朋友可以不去)去香港签单,才能被香港法律保护。关于不同点:以我自己的认知,香港保险的优势/内地保险的劣势:1.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只有隽升/充裕为来等为代表的储蓄分红险才适用,买大病险的钱本来就没几万,升值贬值其实没什么意义,主要看理赔。)如果你认为人民币未来会贬值,美金会升值的话。那么购置一点外币资产,分散人民币的贬值风险,会是很多人考虑的最大动力。2. 海外资产配置。(储蓄分红险适用)如果你考虑海外资产配置,比如海外置业,外汇,海外基金的话,香港保险也是海外资产的一部分,可以考虑.3. 合理的避税逼债。(储蓄分红险适用)如果你打算移民美国,美国全球征税,但是人寿保单可以免税。其实内地和香港的保单都可以做到,如果你想直接拿美金,或者担心国内还是不安全,可以考虑香港保险。(PS:但是分红保单的增值部分算投资性收入,不可以免税。4. 相对便宜,且自带分红。香港基本任何保险都带分红,大病险也自带分红,而且内地同样带分红的大病险相比,一般便宜到10%-30%不等。5.免体检额度高。在18-45岁的人群,内地一般大病险的最高免体检额为70万人民币左右,而香港友邦和保诚的大病险都为50万美金,300多万人民币(有工作人群,没工作的为30万美金)。对于高预算人群比较有利,投保程序相对简单,承保率高。如果保险公司下体检召会,一般体检的项目比较仔细,很可能发现一些健康问题,会最终加费、局部责任免除甚至拒保等各种可能。不过内地的变通方法就是,比如同样总的300万保额,可以在内地的话可以分为几家保险公司同时投保就可以。6.某些病种定义比较宽松就具体病种来说,香港保险(以友邦、保诚这两家大家认可度最高的为例)在几个涉及到时间判定的病种方面的条款的确比较宽松。比如,在关于“瘫痪”方面。内地的保险公司的通行条款规定如下: 而香港保险公司的通行条款规定如下:可以看到,内地需要180天的时间确定病情稳定,才可以确诊为瘫痪。但是香港只需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确诊了。这就是香港保险所谓“严进宽出”的原则,并不是香港的保险公司赔付比内地的多么靠谱,而的确是合同条款制定的比较宽松。--------------------------------------------------------------------------------------------------------------------内地保险的优势/香港保险的劣势:1.人民币坚挺,美元贬值。(储蓄分红险适用)如果你觉得人民币会坚挺,那就考虑人民币保单吧。2. 购买方便,成本低。条件符合的话,想买内地保险随时就可以买,不用专门飞去香港,去香港的盘缠费、通行证办理费、时间成本也是不少人考虑的一个因素。3.早期癌症及早期恶性肿瘤保障更全面以前常有人吐槽,保险只有得大病(比如癌症)已经到了要么死了,要么快死了才能赔。后来就增加了若干项“早期危急(内地叫“轻症”),可以简单理解为大病的早期,比如原位癌(癌症的早期)。只要得了轻症列表上的病,一般可以赔付保额的20%,这样保障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内地关于轻症中的“原位癌”,任何部位的癌症都包括:但是香港的保险基本都局限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但是其他部位如甲状腺癌(保诚不包括,友邦做了分期)、胰腺、淋巴、胆囊等等很多也是不包括的。4. 轻症额外赠送20%内地好一点的方案中,轻症额外赠送20%的保额。例如,某个人的大病保额为50万元,轻症保额即为50万x20%=10万。如果这个一开始得了轻症列表上的病,可以先拿到10万的赔偿。如果以后恶化达到大病的程度,还可以再拿50万的赔偿。对于病人来说,早期能否得到赔付意义重大,不需要自己到处去借钱或者众筹求助。而香港如果轻症已经赔付过20%以后,最多只能再赔付80%的保额了。(安盛的要另外付费)5.  豁免更全更人性化内地性价比高的产品,可以做到投保人/被保险人轻症、重疾、身故三重豁免,相当给力!举个栗子,妈妈(投保人)给刚出生的孩子(被保险人)买50万元的大病险,交费期为20年。比较好的产品可以规定,只要孩子患有合同规定病种,无论轻症,大病,还是身故,哪怕第1年患病(过了等待期),以后19年的费用都不用再交。再举个栗子,同样的情况,如果妈妈患有合同规定病种,无论轻症,大病,还是身故,哪怕第1年患病(过了等待期),孩子以后19年的费用都不用再交,所有保障继续有效。这就是父母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孩子都能得到应应有的保障。(下图为内地保保险附加投保人豁免)香港方面:基本都只能在投保人身故或者全残的情况下,才能为小朋友豁免剩余保费。(下图香港某保险 父母给孩子投保为例)6.没有区分吸烟体、非吸烟体香港大病分红险虽然便宜,但是如果抽烟的话,会被加费15%左右。那样的话,就很不划算了。即使以后戒烟,也要至少1年以后去香港指定医院做尼古丁测试,通过以后再把费率按照1年以后的费率降下来。而内地目前还没有这一项区分,对吸烟人群无疑很有利。 以33岁男性,吸烟,投保香港某大病险为例,保费3132美元(约2万人民币),缴费18年期,保终身的话,保额只有9.7万美元(约61.5万),带分红,但是如果同样的情况,内地好一点的产品却可以达到86.7万的保额(不带分红)。PS:吸烟可不可以不如实告知?不可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万一以后出险以后,香港保险公司可以要求做相关检测,如果查出隐瞒,有可能判定欺诈,直接拒赔。如果没有具体地区偏好,不考虑美金/人民币的汇率的话,就本身产品来说,对比如下: 注意:不同的产品还会有不同的区别,如有条件下额外赔付保额的50%等等,这些需要个案对比。本文暂不讨论。总结:大家可以看看以上的分析,看看自己更倾向哪边居多,就选择哪边。         如果想全面分散风险,可以两边都投保一点。发布于 2016-04-21156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许明亮公众号:险中求生 做一点微小的保险科普工作98 人赞同了该回答29个答案,除了我点赞的兄台,基本上都是一派胡言。当然,保险代理人,胡说八道的太多了。香港保险保费更低?胡说八道,把香港友邦和大陆友邦比较的更是搞笑,田忌赛马谁不会?我曾经把华夏两款,同方全球和中意的产品跟保诚危疾终身保和友邦进泰安心保比较过,结论是差不多,甚至华夏的费率还更低,尤其抽烟人群。谁给你们的勇气说香港保险保费便宜30%?香港保障更全?信口开河,康采56种疾病,进泰54重疾35轻症和4种儿童疾病,危疾69种疾病,而华夏最新款,是77种重疾,和33种轻症,并且,大陆的轻症,基本都是额外赔付,香港是预支,谁的保障更全?华夏最新产品的轻症可以额外赔付5次,自带豁免后续所有保费。香港保险,自有其优势,比如保诚的历史分红比较可观,比如大都会的定期寿险性价比高,但是一些香港代理人为了在知乎上做营销,不惜拿着几年前的话术一派胡言,想搞个大新闻把大陆保险批判一番,实在令人气愤。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

6. 我为什么要买香港保险(国内形势分析到一个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我花了两周时间整理了内地和香港保险市场目前热门的136款保险产品《全国热门的136款重疾险对比表》,希望可以帮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内地和香港保险的区别。
港真,香港是大家公认的购物天堂,有大家喜欢的奶粉、化妆品,保险也算上一个其实,香港保险我们都有听说过,但是深究香港保险的产品,大家就不一定清楚了。由于篇幅太长,我将原文放上来《香港保险 PK 内地保险,谁更胜一筹》,里面详细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以及列出目前热销的香港保险产品。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香港保险,首先说说优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①部分高发重疾的疾病定义更为宽松,代理人也更为专业;
②美元保单,香港保险有用美元计价的,可以用于分散风险;
但是,香港保险的这些劣势你也要在心理有个底。
比如健康告知,香港保险是无限告知,无限告知对于健康体客户、对保险不太懂的客户来说,是比较不利的。还有就是汇率风险,香港保险大部分是以港元/美元来结算的,一般都是投几十年,有贬值的风险。另外,因为大多数投保人都是在内地就医理赔,这必然会对保险公司的查勘造成时间上影响,因此会影响理赔的时效。
因此,香港保险只适合少数高净值家庭,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的就不要考虑了,还是用比较少的预算,在内地买几份基础、消费型的保险,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具体可以参考这些热门的产品《2020年十大高性价比的重疾险》,做个基础配置;等以后家庭收入增加后,也有一定的保险知识,那么再考虑香港保险也未尝不可。
以上就是我对"我为什么要买香港保险(国内形势分析到一个"的全部回答,望采纳!

7.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

香港保险优势劣势共存,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罗列优缺点,供大家参考。
1、保障范围广。
拿重疾险来说,如果大家有比较过两岸不同产品便可发现,内地的保险通常采用列举法来列举可赔疾病。例如“癌症”,内地的做法是列举所有常见的癌症,一般来说30-40种,不能更多了。不知情的客户会觉得哇,保障的病种蛮多的!但其实这是一个障眼法。因为癌症的种类远多与此,且至今仍有我们未知的种类。退一步讲,难道我们自己能决定生什么病不生什么病吗?如果真是如此,买保险也没什么用了。
但是香港的保险是怎么定义“癌症”的赔付范围呢?只有一个字:癌。这意味着,所有的癌症全部包含在赔偿范围内。(除列明的几种算在轻症理赔中)。
2、保额大、分红抗通胀。
内地的保额通常是30万、50万,而通常来香港购置重疾险的一般都在10万美金以上(即近70万人民币),算是一个起步价。原因是如果购置太小保额的重疾,事实上没必要专门来香港买,可能都不够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第二,重疾险一定要买带分红的。重疾险一定要买带分红的。重疾险一定要买带分红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跑赢通胀。
大家可以想想,现在的100块和过去的100块还是同一个价值吗?那如果今年的30万保额,二十年之后还能起到30万的作用吗?可能3万的购买力都没有了。国内的重疾要么不带分红,要么分红很少,根本跑不赢通胀。而港险不仅保额大,而且分红可达4%,算下来是可以有效抗通胀的。
3、保费低。
首先因为香港的重疾险目前仍用港人的寿命表和发病率表厘定,港人的寿命高出内地人7-8岁,发病率也较低,因此保费自然低。
其次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广,不受限制,可以在持有低风险的投资项目同时,也持有部分高收益的项目。而内地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受保监会限制,无法放开手脚。
最后,香港弹丸之地,已有超过160家保险公司,竞争相当激烈,没有价格优势就没有市场占有率,没有市场占有率,面临的索赔机会就大,恶性循环。事实上,现在国内的保险崛起,保费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了,并没有很多人所吹嘘的30%那么多,这是前几年的数据了。目前是约10%-15%左右,产品不同也不一样。
4、海外资产配置
事实上,最近人民币升值,很多人开始怀疑配置美金保单的优势。确实,美金目前波动较大,但年初时就有业内人士仍然看好美金是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在我看来,全球金融市场风云诡谲,普通人看不透,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去预测汇率走势。但是有两点是大家清楚的,人民币增值表示通货膨胀脚步加快,更加需要可以分红滚大雪球的保险保障购买力;其次货币我们拿不准,但如何实现保值我们可以控制:持有多种对抗货币,比如美金和人民币资产同时把控,对冲风险。
当然,香港保险也有“劣”的一面。
1、成本较大。因为毕竟香港不属于境内,来回需要办签证、坐飞机、以及到港后的食宿费用,一定是比在家门口办的成本高。因此,我也建议,如果客户保单的利益小于这些时间、金钱成本的话,可以考虑在国内购置保险,来香港就未必划算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权衡,比如年缴保费在5000人民币以下,建议朋友们没有必要跑来香港折腾了。
2、身体有过重大健康问题的朋友。香港的重疾险一向以“严进宽出”闻名。也就是如实汇报病史,才能宽松理赔。但是如实汇报之后,保险公司会评估您的风险,有可能出现加价承保、延迟受保、部分拒保和拒保的情况。出现过重大疾病的朋友和曾经将医保卡借与他人在医院使用过的,那么来香港投保未必很合适,但是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请与您的代理人联系了解。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

8. 香港保险那么火 真的“保险”吗

6月初,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下称保监处)发布的一季度保险市场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香港地区保险业保费总额为1220亿港元,同比增长20.7%。

同去年四季度的市场报告一样,香港保监处此次也没有列出内地访客保单数据。该项数据的最近一次发布是在2016年前三季度报告中,当期香港地区保险业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占其个人业务总新保单保费(1323亿港元)的37%。

虽然一季度报告没有列出内地访客保单数据,但香港保险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该数据仍然在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香港地区保险业对内地访客发出的保单保费同比增长一倍左右。

去香港购物的人越来越少,买保险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香港保险真的有这么大诱惑力?

政策收紧也阻挡不了的购险热情

保险经纪王媛正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里向一对来自内地的中年夫妻逐条讲解他们即将购买的一份投资类保险的具体条款。这对夫妻中午刚下飞机,午饭还没吃便来到保险公司签约保单。由于购买的是基金类的投资型保险,他们还需要在香港的银行开一个账户,方便今后每个月的保险资金转账。

专程来香港买保险,听起来有点“舍近求远”,但这只是内地赴港投保大军的一个缩影。从2010年开始,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增保单保费逐年上涨,7年间增长了近10倍。

2016年开始,受到资金外流的影响,境内赴港买保险的通道开始收紧。去年2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联对银联卡持卡人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金额进行限制。去年3月,中银人寿暂停内地人士使用银联信用卡或银联账户通过“通联支付”缴交保费。此后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提示,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存在风险,因为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对其开放。

然而,这些“限令”没能阻挡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的脚步。根据香港保监处公布的数据,2016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增保单保费在短短6个月内增长了3倍。尽管单次刷卡金额不超过5000美元的限制的确造成了不方便,但是境内银行卡持卡人可通过多次刷卡、现金,或在香港的银行开户等方式进行购买。

在采访中,几位保险经纪都表示,“限令”出来后,赴港投保的内地人不减反增,大家都担心会有更严厉的限制政策出台。

香港保险为何被追捧?

在香港保险经纪的口中,相比内地的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广、保费低但是保额高、收益率高是香港保险被追捧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内地人赴港买保险最主要的险种是医疗险和重疾险。由于香港的人均寿命(85岁)高于内地的人均寿命(75岁),死亡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相同年龄的投保人若买相同保额的同类产品,香港保险的保费要比内地便宜30%~40%。此外,相比在内地购买的一般医疗保险,在香港购买的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更广,辐射全球,不存在属地赔偿的限制。尤其是最受内地客户欢迎的重疾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品种一般在60~100种,而内地类似产品所包含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少。王媛以其中一种重疾险向记者举例说明,根据该保险的条约规定,投保人一旦确认患有保险内包含的重大疾病,不需要治疗后再赔付金额,而是先期赔付所有保额,更方便也更利于投保人第一时间选择治疗方案。

王媛告诉记者,来香港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地客户多以中产阶层为主。除了医疗险和重疾险,储蓄险、人寿保险和投资性保险也是内地客户最为青睐的险种。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不单纯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保障与投资,部分客户倾向于通过香港保险进行家族财产信托,更有甚者,是利用香港保险达到避税、避险,进行资金转移的目的。

根据香港保险法,投保人的投保信息不得向任何人公布。同时,在香港购买的人寿产品、分红产品所得的赔偿额或收益,不被征收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此外,如果被保人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被清算财产(包括被判处没收财产),所购买的香港保险产品并不包含在内,因此在香港投保被不少人看作是保全资产的有效方式之一。

正因如此,在王媛的客户群中,有不少是内地的富商。相比医疗保险,这类人更多的是购买储蓄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其中一款基金定投保险产品很受欢迎。王媛介绍,这款保险产品的月投保金额在120万美元左右,收益稳定的时候可以维持在20%~50%,目前在她这里购买此款产品的两个内地客户都是私营业主。在被问及如此大笔的投保资金如何做到每个月定时交投时,王媛说,除了第一笔投保资金,其余的投保资金都是通过地下钱庄的方式进入客户在香港的银行账户,再转去保险公司的。而其中一个采用这种方式的客户,已经购买该款保险产品近10年。

保单热催生“港漂”经纪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产品,香港保险从业人员的版图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不少香港知名演员、医生、律师、全职太太、金融专业毕业生都涌入了这个被称为“躺着赚钱”的职业。

在香港买保险有两种合法途径,一是通过保险公司自身的代理人购买,另一个则是通过有代理权的香港经纪公司,两者都需在香港的相关机构进行登记。购买人也必须亲自到香港签约,保单方能生效。

随着香港保险产品的走红,不少香港经纪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选择与内地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介绍客户给香港持牌的经纪公司或代理人,再被带到香港保险公司签单。有保险代理人称,在香港出售一份保险,保险经纪的提成大致在保费的50%~60%。这种情况下,“港漂”逐渐成为香港保险经纪的生力军。

杨怡是香港一家投资机构的股票分析员,除了本职工作,杨怡还有一份“保险经纪”的兼职。身在香港的她经常在朋友圈推送一些比较香港、内地保险优劣,以及在人民币下行时期如何进行投资理财的文章,也会拜托亲戚朋友帮自己介绍想要购买香港保险的客户。

杨怡表示,身边很多“港漂”都在从事这个行业。然而,无论是和内地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或者私人介绍,实际上都在踩内地和香港保险法的钢丝。根据内地保监会的规定,境外保险机构的推销人员或代理人,未取得合法的保险代理资格和执业资格在内地销售保险是一种违法行为。而香港地区的法律同样规定,香港保险代理人或经纪公司销售人员只能在香港境内推销相应产品,不能去内地销售香港的保险产品。

记者从杨怡处得知,在香港成为一名保险经纪需要通过专业考试,对这些限制杨怡很清楚,也在很小心地规避。比如她从来不在朋友圈发布任何保险产品的具体信息,也不会在客户抵港前沟通合同的具体条款。她表示,在香港违反法律的后果很严重,她会提前告知客户这一情况,在微信、电话沟通中只会谈到部分涉及的内容。







香港保险真的“保险”吗?

内地客户在赴港前没法看到具体的投保条款,仅凭借抵港之后的有限时间,能否充分认知其中的风险呢?

此前,内地保监会已就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相关风险做了公开提示。业内人士称,香港的一些保险经纪在推销一些锁定期长的分红保险产品时,往往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避而不谈,只是介绍有可能产生的最高分红比例。

记者了解到,对于保险购买者来说,分红实现率是保险产品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不少保险经纪在推销保险时,所宣传的预期红利比率基本等同于100%,但事实上,过去几年香港部分大型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均未达到100%,大部分在50%~75%之间。

今年1月1日,香港保监处开始实施的《承保长期保险业务(类别C业务除外)指引》规定,保险公司需在其官网披露还在产生新保单的各产品的非保证回报部分的分红实现率,该披露至少每年更新一次。该指引还指出,保险公司需要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根据实际经验和投资展望对非保证红利进行审核和调整。而对万能人寿险也要求披露过往年份的派息率。

除了无法保障分红外,汇率的风险更是不能小觑。内地客户购买的香港保险一般是以港币或美元计价,一旦出现汇率大波幅动,投保者就会出现资产缩水的情况。此外,虽然购买香港的保险产品理赔较方便,但是一旦发生理赔纠纷需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时候,客户将要承担法律诉讼费用,成本要比在内地高出许多。

可喜的是,目前两地的保险监管正在相向而行。5月16日,内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监处专员梁志仁,并签署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相互开放和融合。记者从保监会了解到,下一步其将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也许到那个时候,在香港买保险,就更“保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