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叫什么

2024-05-15

1. 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叫什么

贸易逆差。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差额是负数,是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也叫逆差,它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净出口为负值时,称为贸易赤字、贸易逆差或入超。

扩展资料: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成因及从中获得的利益:
1、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绝大多数年份都是贸易逆差国,其贸易逆差并非因中国而产生,也不会因中国而终结。美国出现货物贸易逆差始于1971年,在到2017年的47年中,除了1973年和1975年,其余年份都是逆差,逆差额逐渐扩大,2017年已达到8075亿美元。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科技强国,美国数十年来保持巨额贸易逆差,显然不是被迫之举,而是因为能够从中获得好处。
2、美元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决定了美国可以借由贸易逆差向全球征收铸币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科技优势及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高端位置,决定了美国在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的同时仍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
4、国内储蓄不足、投资大于储蓄的状况,也使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逆差具有必然性。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贸易逆差与其投资大于储蓄呈现正相关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逆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逆差

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叫什么

2. 出口物品较多的国家

贸易 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贸易也被称为商业。贸易是在一个巿场里面进行的。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作讨价还价,如金钱。 

金钱的出现(以及后来的信用证、钞票以及非实体金钱)大大简化和促进了贸易。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 贸易出现的原因众多。由于劳动力的专门化,个体只会从事一个小范畴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以贸易来获取生活的日用品。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因为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材料等。 

贸易: 

凡列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货物,其贸易方式以海关的监管方式为基础进行分组,分为以下几种: 

1. 一般贸易 

2. 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 

3. 其他境外捐赠物资 

4. 补偿贸易 

5.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6. 进料加工贸易 

7. 寄售、代销贸易 

8. 边境小额贸易 

9.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10.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11. 租赁贸易 

12.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3. 出料加工贸易 

14. 易货贸易 

15. 免税外汇商品 

16.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7.出口加工区 

18.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9.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 

20. 其他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通常用指数表示,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例如,以上年为基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均为100,一年来进出口商品价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价格提高10%,进口商品价格提高5%,则贸易条件指数提高。 

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高,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也即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商品换取较多的进口商品,这对该国说来是有利的,是外贸条件的改善。相反,如果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提高快于出口商品,甚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或下降,则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低,意味着一国要出口更多商品才能换回与原来相同的进口商品,显然这对该国是不利的,是贸易条件的恶化。通常用这种变化来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等价交换的一种指标。 

■国际贸易 

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对贸易当事国来说是对外贸易。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世界贸易。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要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征由什么决定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实务国际贸易的实务指完成一笔进口或出口交易所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大体上可分3个阶段:①交易前的准备工作。②交易的磋商和合同的订立。③合同的履行。 

对外贸易统计,各国不尽相同。有的国家以国境划分进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即列入进口,称总进口;凡运出国境的商品即为出口,称总出口,其中包括复出口即进口商品未经加工又再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即一国总贸易额。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额。有的国家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虽进入国境但未进入关境的商品不算进口,只有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入进口,称专门进口;国内产品运出关境和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入出口,称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即专门贸易额。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额。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把过境商品列入外贸额。各国的进出口通常是不相等的,一定时期内进出口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大于进口叫出超、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出口小于进口叫入超、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进出口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规模用世界贸易额表示。为避免重复计算,只统计各国的出口或进口,以世界出口额或进口额作世界贸易额。由于各国的贸易额是进出口总额,故世界贸易额不等于各国贸易额的加总。由于各国一般都以离岸价格计算出口、到岸价格计算进口,故世界进口额总是大于世界出口额。世界贸易额通常以美元为货币单位计算。现实贸易额受价格变动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贸易额的变化,因此世界贸易额要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来计算,这样才能衡量出国际贸易量的变化情况。 

国际贸易的方式有多种:①按货物的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国际贸易中多数货物是通过海路运输的。②按贸易过程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可分为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两大类。前者即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贸易;后者则是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有第三国中间商介入,具体形式又有多种。一种是商品虽由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但两方不直接发生买卖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中间商成交的;另一种是生产国先把产品运往第三国,由中间商再把产品销往消费国。此外,一国由外贸厂商经营的外贸也属间接贸易。③按参加交易过程的国家数量,可分为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双边贸易即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进行的交易。但一国的产品往往不全能适应对方的需要,这样就会产生贸易差额,造成贸易不平衡和支付困难,这就需要其他国家的介入。多边贸易即在多国之间、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交易,它容易使各交易国各得所需并达到贸易平衡。④按清偿方式,可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现汇贸易即以货币直接支付进口货款,现代国际贸易中主要的支付手段为美元、德国马克、日元等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易货贸易即双方均以货物计价进行清偿,这样做可以弥补外汇不足的困难,并能推动本国产品的出口。因直接换货有一定难度,故往往采用一种形式更加灵活的广义的易货贸易,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用几种货物进行交换,分别结算、综合平衡。⑤按交易中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可分为单边进口、单边出口和对等贸易。前两种指一国对他国出口同从该国进口无关,是独立进行的,后一种指要求两国间的进出口交易要对等。现代国际贸易多采用前两种形式。 

■无形贸易 

不是因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又称无形交易、无形进出口。包括:伴随着商品和人的国际间移动而发生的劳务收支项目,如货物运费、保险费、客运费、旅游费用等;由资本的国际间移动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项目,如利润、利息、红利、租金等;以及如驻外机构经费、侨民汇款、专利费等其他收支项目。属于这些项目的支出构成无形进口;属于这些项目的收入构成无形出口。有形贸易的收支(贸易收支)和无形贸易的收支(非贸易收支)构成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部分。 


贸易分为多种类型,专业术语也很多,有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国际贸易,海外贸易等等 什么是国际贸易?什么是对外贸易?什么是海外贸易? 答: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芝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特指国家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活动。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ExternalTrade), 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是指某些海岛国家如英、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台湾等的对外贸易。 什么是出口贸易?什么是进口贸易?什么是转口贸易? 答:出口贸易是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两个都有”出口”二字,但含义有所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它们的区别:其一为净出口.这是专指同类商品的出口量大于同类商品的进口量的部分;其二为复出口贸易.这是指买进外国商品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外国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所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提出来的.它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第三国不仅是中介人的身份,而且也是货主,也要通过此类交易获取利润.这种形式就是转口贸易.第三国参与此类活动,必须经过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买和卖,但不一定要经过商品的实物转移,可以不经过本国而对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国的直接运输. .什么是有形贸易?什么是无形贸易? 答:有形贸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实物商品的交易,因这些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帮称为有形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都要办理海关手续,并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额.目前,联合国为便于统计,把有形商品分成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1924个基本项目,几乎包括国贸易的所有商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各类商品名称如下: 0类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类 饮类及烟划草 2类 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 4类 动\\植物油,油脂和蜡 5类 末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 6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 机械和输设备 8类 杂项制品 9类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无形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进行的是没有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易:主要是指劳务\\技术\\金融等.无形贸易通常不办理海关手续,在海关的 出口统计中反映不出来,而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无形贸易额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过境贸易?什么是总贸易?什么是专门贸易? 答: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总贸易可分为意进口和总出口.凡是进入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进口,包括进口后供国内消费的部分和进口后成为转口或过境的部分;凡是离开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出口,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外国商品的复出口及转口或过境的部分.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构成总贸易额.目前,采用总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90多个国和地区.]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也称为专门贸易体系.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专门进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并向海关缴纳关税,由海关放行后才能称为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是指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构成一国的专门贸易总额.目前,采用专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国\\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哪些异同? 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既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共同性表现为: (1)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国际贸易从事着国家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的交换,国内贸易是国界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虽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商业活动,都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中介地位。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交易过程大同小异,但商品流通运动的方式却完全一样,即:G-W-G 。商吕经营的目的都是通过交换取得更多的经营利润。 (3)基本职能一样,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本职能都是媒介成商品交换,即做买卖。其他活动如融资、储存、运输、报关都心须为它服务;同时,都心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节约流通时间规律等。这些规律均会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影响到国际和国内的贸易。不管是从事国际,还是国内的贸易都必须遵循这些经济规律,不得违背。 主要区别表现为: (1)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国际间进行贸易活动首先会遇到差异,必须首先克服这些障碍,否则就无法恰当地进行贸易洽谈、签约,处理贸易纠纷,进行市场调研。国内贸易虽然也会遇到一些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但差别要小得多。 (2)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进行国际间商品交换,会遇到须用外币支付且汇率又经常变动,以及各国间度量衡、海关制度均有较大差别等诸多问题,使得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复杂化。相比之下,国内贸易就简单多了。 (3)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本国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开展,且很多政策也会因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同的执政者而变化。这里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等等,从事国际商品交换活动必须研究这些政策。国内贸易研究的内容要少得多。 (4)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商品交换离不开竞自然存在相当的风险。但相比之下,国际贸易的风险更多也更大。其表现在资信风险、商业风险、 价格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方面。

3. 国际贸易是指什么?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的是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
国际贸易属于一种商品交换活动,而参与交换的主体则主要是世界上的不同的国家国际贸易它主要是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国际贸易称之为“进出口贸易”,亦或是“世界贸易”。
按照商品移动方向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三种类型。按照商品形态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种类型。按照贸易参与国家数量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这两种类型。
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居民也可以更加方便的享受或购买到一些国外服务或者国外商品。

扩展资料: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
增加国民福利,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提供就业岗位。
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
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
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续社会再生产。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什么?

4.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对于出口商来说,这样做有什么风险吗

贸易是在一个巿场里面进行的。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作讨价还价,如金钱。

金钱的出现(以及后来的信用证、钞票以及非实体金钱)大大简化和促进了贸易。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 贸易出现的原因众多。由于劳动力的专门化,个体只会从事一个小范畴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以贸易来获取生活的日用品。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因为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材料等。  

贸易: 

凡列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货物,其贸易方式以海关的监管方式为基础进行分组,分为以下几种: 

1. 一般贸易 

2. 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 

3. 其他境外捐赠物资 

4. 补偿贸易 

5.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6. 进料加工贸易 

7. 寄售、代销贸易 

8. 边境小额贸易 

9.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10.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11. 租赁贸易 

12.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3. 出料加工贸易 

14. 易货贸易 

15. 免税外汇商品 

16.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7.出口加工区 

18.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9.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 

20. 其他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通常用指数表示,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例如,以上年为基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均为100,一年来进出口商品价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价格提高10%,进口商品价格提高5%,则贸易条件指数提高。

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高,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也即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商品换取较多的进口商品,这对该国说来是有利的,是外贸条件的改善。相反,如果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提高快于出口商品,甚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或下降,则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低,意味着一国要出口更多商品才能换回与原来相同的进口商品,显然这对该国是不利的,是贸易条件的恶化。通常用这种变化来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等价交换的一种指标。 

■国际贸易 

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对贸易当事国来说是对外贸易。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世界贸易。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要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征由什么决定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实务国际贸易的实务指完成一笔进口或出口交易所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大体上可分3个阶段:①交易前的准备工作。②交易的磋商和合同的订立。③合同的履行。 

对外贸易统计,各国不尽相同。有的国家以国境划分进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即列入进口,称总进口;凡运出国境的商品即为出口,称总出口,其中包括复出口即进口商品未经加工又再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即一国总贸易额。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额。有的国家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虽进入国境但未进入关境的商品不算进口,只有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入进口,称专门进口;国内产品运出关境和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入出口,称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即专门贸易额。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额。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把过境商品列入外贸额。各国的进出口通常是不相等的,一定时期内进出口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大于进口叫出超、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出口小于进口叫入超、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进出口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规模用世界贸易额表示。为避免重复计算,只统计各国的出口或进口,以世界出口额或进口额作世界贸易额。由于各国的贸易额是进出口总额,故世界贸易额不等于各国贸易额的加总。由于各国一般都以离岸价格计算出口、到岸价格计算进口,故世界进口额总是大于世界出口额。世界贸易额通常以美元为货币单位计算。现实贸易额受价格变动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贸易额的变化,因此世界贸易额要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来计算,这样才能衡量出国际贸易量的变化情况。 

国际贸易的方式有多种:①按货物的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国际贸易中多数货物是通过海路运输的。②按贸易过程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可分为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两大类。前者即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贸易;后者则是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有第三国中间商介入,具体形式又有多种。一种是商品虽由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但两方不直接发生买卖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中间商成交的;另一种是生产国先把产品运往第三国,由中间商再把产品销往消费国。此外,一国由外贸厂商经营的外贸也属间接贸易。③按参加交易过程的国家数量,可分为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双边贸易即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进行的交易。但一国的产品往往不全能适应对方的需要,这样就会产生贸易差额,造成贸易不平衡和支付困难,这就需要其他国家的介入。多边贸易即在多国之间、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交易,它容易使各交易国各得所需并达到贸易平衡。④按清偿方式,可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现汇贸易即以货币直接支付进口货款,现代国际贸易中主要的支付手段为美元、德国马克、日元等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易货贸易即双方均以货物计价进行清偿,这样做可以弥补外汇不足的困难,并能推动本国产品的出口。因直接换货有一定难度,故往往采用一种形式更加灵活的广义的易货贸易,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用几种货物进行交换,分别结算、综合平衡。⑤按交易中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可分为单边进口、单边出口和对等贸易。前两种指一国对他国出口同从该国进口无关,是独立进行的,后一种指要求两国间的进出口交易要对等。现代国际贸易多采用前两种形式。 

■无形贸易 

不是因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又称无形交易、无形进出口。包括:伴随着商品和人的国际间移动而发生的劳务收支项目,如货物运费、保险费、客运费、旅游费用等;由资本的国际间移动而产生的投资收益项目,如利润、利息、红利、租金等;以及如驻外机构经费、侨民汇款、专利费等其他收支项目。属于这些项目的支出构成无形进口;属于这些项目的收入构成无形出口。有形贸易的收支(贸易收支)和无形贸易的收支(非贸易收支)构成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部分。


贸易分为多种类型,专业术语也很多,有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国际贸易,海外贸易等等 什么是国际贸易?什么是对外贸易?什么是海外贸易? 答: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芝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特指国家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活动。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ExternalTrade), 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是指某些海岛国家如英、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台湾等的对外贸易。 什么是出口贸易?什么是进口贸易?什么是转口贸易? 答:出口贸易是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两个都有”出口”二字,但含义有所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它们的区别:其一为净出口.这是专指同类商品的出口量大于同类商品的进口量的部分;其二为复出口贸易.这是指买进外国商品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外国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所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提出来的.它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第三国不仅是中介人的身份,而且也是货主,也要通过此类交易获取利润.这种形式就是转口贸易.第三国参与此类活动,必须经过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买和卖,但不一定要经过商品的实物转移,可以不经过本国而对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国的直接运输. .什么是有形贸易?什么是无形贸易? 答:有形贸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实物商品的交易,因这些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帮称为有形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都要办理海关手续,并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额.目前,联合国为便于统计,把有形商品分成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1924个基本项目,几乎包括国贸易的所有商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各类商品名称如下: 0类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类 饮类及烟划草 2类 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 4类 动\\植物油,油脂和蜡 5类 末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 6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 机械和输设备 8类 杂项制品 9类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无形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进行的是没有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易:主要是指劳务\\技术\\金融等.无形贸易通常不办理海关手续,在海关的 出口统计中反映不出来,而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无形贸易额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过境贸易?什么是总贸易?什么是专门贸易? 答: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总贸易可分为意进口和总出口.凡是进入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进口,包括进口后供国内消费的部分和进口后成为转口或过境的部分;凡是离开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出口,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外国商品的复出口及转口或过境的部分.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构成总贸易额.目前,采用总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90多个国和地区.]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也称为专门贸易体系.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专门进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并向海关缴纳关税,由海关放行后才能称为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是指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构成一国的专门贸易总额.目前,采用专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国\\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哪些异同? 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既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共同性表现为: (1)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国际贸易从事着国家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的交换,国内贸易是国界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虽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商业活动,都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中介地位。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交易过程大同小异,但商品流通运动的方式却完全一样,即:G-W-G 。商吕经营的目的都是通过交换取得更多的经营利润。 (3)基本职能一样,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本职能都是媒介成商品交换,即做买卖。其他活动如融资、储存、运输、报关都心须为它服务;同时,都心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节约流通时间规律等。这些规律均会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影响到国际和国内的贸易。不管是从事国际,还是国内的贸易都必须遵循这些经济规律,不得违背。 主要区别表现为: (1)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国际间进行贸易活动首先会遇到差异,必须首先克服这些障碍,否则就无法恰当地进行贸易洽谈、签约,处理贸易纠纷,进行市场调研。国内贸易虽然也会遇到一些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但差别要小得多。 (2)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进行国际间商品交换,会遇到须用外币支付且汇率又经常变动,以及各国间度量衡、海关制度均有较大差别等诸多问题,使得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复杂化。相比之下,国内贸易就简单多了。 (3)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本国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开展,且很多政策也会因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同的执政者而变化。这里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等等,从事国际商品交换活动必须研究这些政策。国内贸易研究的内容要少得多。 (4)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商品交换离不开竞自然存在相当的风险。但相比之下,国际贸易的风险更多也更大。其表现在资信风险、商业风险、 价格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方面。

5.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

6.5万亿美元,世界贸易额,又称 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指标,是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统计国际贸易额,必须把世界各国(地区)的出口额折算成同一货币后相加。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简单地把世界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额相加,而只能是把世界各国(地区)的出口额相加。拓展资料:一,因为,一个国家的出口就是另外一个国家的进口,所以,如果把世界各国(地区)的进出口额相加,就会造成重复计算。又因为,大多数国家(地区)统计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统计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CIF价格比FOB价格多了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以世界各国(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能更确切地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二,1,2020年受疫情影响,世界货物进出口额均受到一定影响,进口额178121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了7.63%,出口额为175829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了7.53%,现对进出口额较大的43个国家进行解读。 依据榜单可知:1) 3个国家2020年出口额超过万亿美元,4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不足百亿美元,中国以25911亿美元出口额,占比世界出口额比重为14.74%,超越美国,成为出口额最多的国家;2) 与2019年出口额相比,38个国家或地区均有一定程度下滑,委内瑞拉下滑幅度最大,蒙古保持一致的出口额,波兰、中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这5个国家出口额有所增加;3) 上榜国家或地区分别在世界6个大洲,亚洲11个国家或地区总共出口额为57986亿美元,领先其他大洲;4)18个国家或地区2020年货物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处于贸易逆差,美国、英国贸易逆差超过2千亿美元,25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属德国和中国最大。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

6. 怎么才能说明一个国家是经济强国

以下是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强国应该具备的因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世界贸易强国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外商品贸易规模和结构、对外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条件、资本流入和流出等四个方面主要指标的综合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8个贸易强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首先表现出规模“大”的特征,商品和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各项主要指标在规模上均居世界前列;其次表现出实力“强”的特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上占居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从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概括地说,对外经济贸易强国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贸易强国首先应该是贸易大国;二是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同时应该是经济强国,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三是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具体以世界前8个对外经济贸易强国为例,我们认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应具备如下4个方面的特征:
 1、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前8个贸易强国中,6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前6位,加拿大和荷兰分居世界第9位和第13位;7个国家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加拿大也接近这一水平,而美国和日本超过30000美元。8个国家人均GDP相当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4—6倍。作为经济强国,它们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1999年美国和日本分别有179家和107家进入世界500强,其他国家进入500强的公司数目均居世界前列,而且在产业上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劲,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其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自80年代以来,这8个国家商品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前8位,其中1998年美国、德国、日本商品进出口分别占世界总额的14.7%、9%、6%,它们是世界上三个最大的贸易强国,英国和法国在5.4%左右,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在3.5%—4.2%之间。其中,各国在钢铁、机器设备、化学制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居世界前列。例如,美国化学制品、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总额居世界首位,汽车出口居世界第三位。德国钢铁产品、化学产品、纺织品、汽车出口居世界首位,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居世界第2位。日本钢铁产品出口居世界第2位,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居世界第3位,其中办公和电信设备、汽车产品出口均居世界第2位。法国钢铁产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化学制品出口居世界第3位,机器和交通设备居世界第4位。英国钢铁产品出口居世界第8位,化学产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钢铁出口居世界第5位,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居世界第6位。加拿大机器和交通设备出口居世界第7位,其中汽车产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荷兰化学产品出口居世界第7位。
  这些国家作为世界产品和资本的主要供应者和需求者,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左右着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变化方向和趋势。在这里,应注意区分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和对外贸易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对于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尽管对外经济贸易高度发展,在本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占GDP比重)在90-200%之间,但是它们不能被称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因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和作用有限。
  3、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居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在质量和技术上保持世界一流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所占的比重大,其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能以较小出口产品换回更多的进口物品。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以1990年为100,近年来,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指数为105%左右,处于较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7%,较为劣势。尤其是日本的贸易条件一直趋于上升,从进出口贸易中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其次是法国、意大利和美国,贸易条件始终呈有利态势。德国、英国、荷兰除了个别年份以外,贸易条件指数基本持平。加拿大贸易条件相对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商品进出口结构有关。
  二是凭借国内充裕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从国际融资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对外开放度大。作为WTO的创始国,这8个国家普遍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奉行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对外开放程度大。主要标志为:一是平均关税率低。经过多个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8个国家的平均关税率大幅度下降,其中平均关税最低的是美国,1999年为4.8%,其次是欧盟国家,为5.6%,日本和加拿大分别为6.6%和7.1%。但同时,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打破世界贸易封锁的同时,美、日、欧利用进口配额、出口补贴、倾销反倾销政策等各种非关税壁垒,抵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本国贸易,使得国际贸易的竞争日趋势激烈。二是市场开放范围大。按照WTO协议,在这些国家中不仅商品市场,而且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对外开放,对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进与流出的限制性规定少。三是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美国、日本由于国内经济高度发达,贸易依存度偏低,1997年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12%和11%以外,其他国家相对较高,在30%左右,其中加拿大为41%,荷兰为56%。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差距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速度迅猛,1980-199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5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了24倍。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已确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国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1、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于世界前列。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4743亿美元,首次超过荷兰,居世界第8位。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我国旅游服务出口额居世界第7位,也超过了加拿大和荷兰。
  2、资本流入规模大,吸引外资能力居世界前列。2000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0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英国和瑞典之后居世界第四位,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
  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与世界前8个贸易强国相比,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国内资金不足等问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在技术和资本方面,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有限,目前还称不上对外经济贸易强国。我国与世界前8个贸易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上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技术方面竞争优势不大。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服务贸易发展较弱,1999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38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居世界第14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为313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8.9%,居世界第12位。在商品出口构成方面,我国主要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处于劣势。其中初级产品我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3%,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23%。在世界钢铁、汽车出口市场上尚无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制成品进口结构方面,以机器和设备为主,占商品进口总额的41%。
  2、贸易条件与我不利。长期以来我国贸易条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出口换汇成本昂贵。一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初级产品在我国出口中占相当的比例。二是即使同类产品,由于质量差,档次低,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也要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这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在制成品出口构成上,主要通过劳动密集优势和价格优势扩大出口规模,占领国际市场,以价取胜,例如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比较重大,价格低廉,而同时对国外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技术产品的需求量大,不可避免地使得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处于劣势地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具有的共同现象。
  3、资本流出规模小,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199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16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净额达439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资本净输入国,仅次于美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国力较弱,缺乏建设资金,需要依赖国际资本帮助发展经济。
  4、对外开放程度较小。我国对外开放时间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与8个贸易强国相比,目前我国海关关税率相对较高,1998年平均名义关税率为17.5%,比世界前8个贸易强国高出2-3倍,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要高。对外贸易规则和秩序不规范,不统一,也影响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此外,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全部可自由兑换形式,服务市场尚无完全对外开放,国际资本在我国不能自由流动,等等。这些限制性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另外,从对外贸易方式的结构来看,据测算,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料装配等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50%以上,这无疑夸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如果扣除这一因素,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国际地位将会有所下降。
  总而言之,贸易强国只有在工业发达国家才能实现,中国也只有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才能达到贸易强国的水平,否则只能是一个“大而不强”的国家。因此,我国要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变,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产业化、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对外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随着加入WTO,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必将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向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拥有12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应注意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尚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在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过程中,扩大内需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7.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外汇储备,那会怎么样??

外汇储备又叫外汇存底,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国硬通货数量。预计今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将达到9130亿美元,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也预计,到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很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海关总署前日公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近40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20亿美元。其中,尽管去年我国出口的基数已经很大,而且近来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有所放缓,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依然创出增长超越30%的新纪录,这比此前市场预计的24.6%强劲许多。 贸易顺差的增多,让业界调高了对今年我国外汇储备的预期。王志浩昨日撰文称,预计中国外汇储备年底将达到9130亿美元。他表示,前5个月外汇净流入较去年同期上升47%,预计上半年外汇净流入达到1140亿美元。巨额外汇流入,使得央行不得不面临对冲压力,估计上半年人民银行对68%~71%的外汇流入进行冲销,目前央行票据市场十分巨大,达到gdp的12.5%,这将给央行带来利率风险。 钟伟预计,今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将达到8500亿美元。但他表示,下半年会有很多贸易争端,可能导致出口有所回落,但同时,进口的增长也将呈现迟缓状态,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有所转冷,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会太大。如果事态如同上述经济学家所料,中国可望在今年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钟伟表示,截至2004年末,日本外汇储备接近8500亿美元,但近来日本外汇储备呈现缩小态势,因此,中国在今年年底很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但贸易顺差的增加,并未增添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钟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转冷,导致进口增长放缓,这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对人民币汇改的呼声已经转淡。 
我国外汇储备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就一直呈快速增加的趋势。2001年末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再增2089亿美元。截至2006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8751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迅速增加并达到空前规模的外汇储备,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喜还是忧,对此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缓解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继续快速稳定发展;有助于我国政府更从容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防范货币贬值,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有利于支持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但必须看到,对经济高速成长的中国来说,持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当前重要问题是需要认真研究国家外汇储备的有效运用问题。 

国家外汇储备合理水平及用途的国际比较 

外汇储备合理水平的国际比较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掌管的外汇资金。从所有权角度看,外汇储备是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盈余积累,是确保每个国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保国际贸易进口支付能力,二是确保对外偿债能力,三是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外汇储备对于一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家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是指国家外汇储备的额度要确保能满足于其基本功能所需外汇储备数量的正常水平。根据国家外汇储备的三个基本功能及其所需的外汇储备数量,我们可以大体估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 

据统计,2005年我国贸易总额为14221.2 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601.2亿美元;从确保我国3~6个月左右的进口支付能力分析,我国大约需要外汇储备数量为1500亿~3000亿美元。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6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2661.7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248.2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6.9%,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413.4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3.1%。从确保我国对外偿债能力角度分析,我国大约需要外汇储备数量为1500亿~2000亿美元。 

从满足外汇储备基本功能所需的储备水平来看,以确保进口支付与对外偿债两项功能合计,2005年我国大约需要外汇储备数量为3000亿~5000亿美元;在确保以上两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平时用于干预汇率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再预留1000亿美元左右的额度,估计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比较合理的保有水平应当维持在4000亿~6000 亿美元左右,即可满足外汇储备基本功能所需的储备水平。 

如果从外汇储备占GDP10%的国际公认的规模来衡量(日本占GDP的比重大约是 12%左右),我国大约需要外汇储备的水平也就是2000亿美元左右。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纯债权国行列,即使这样,我国目前拥有8751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已超过一年的进口规模,占GDP的比例约40%,再考虑到中国的资本账户目前尚未开放的因素,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出其合理水平,估计超出保守的合理水平为2000多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用途的国际比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全球的外汇储备比上一个季度增加了950亿美元,为4.041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为769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580亿美元,为全球外汇储备增量的61%。从整个情况看,2004年末日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六个国家和地区,其外汇储备合计为21202亿美元,占世界的55.2%。 

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使用情况来看,发达的经济大国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截至2005年1月,黄金占各国国际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美国外汇储备2005年6月仅为771亿美元)为61.1%,意大利为55.8%,法国为55.1%,德国为51.1%,荷兰为50.5%。在美元持续下跌,油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俄罗斯通过出口石油赚取了大量外汇。俄罗斯对快速增长的外汇收入采取了以下手段:一是大量购买黄金,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比重;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偿还外债;四是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而截至2005年1月,中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只占1.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黄金储备的水平。 

从国家外汇储备的国际比较来看,为了保证国家外汇储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目前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的使用仍主要以购买流动性比较好的黄金和政府债券等为主。鉴于近两年美元的持续贬值,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其外汇储备构成如何多样化的问题。 

关于拓宽我国外汇储备用途的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并超出了合理的保有水平,导致了我国大量的经济资源闲置或低效率的利用,从而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使庞大的外汇储备在符合我国外汇储备始终遵循的“安全、流动、增值”原则的前提下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增加收益,控制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解决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储备过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汇储备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主流,两个支流”的国家外汇储备运用体系。“一个主流”即继续以目前投资流动性强的国际债券为主渠道;“两个支流”即进一步扩大中央汇金投资公司的投资功能和研究创设中国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形成拓宽我国外汇储备用途的两个新渠道,争取在实现国家战略性投资目的的同时,积极谋求获取具有竞争性的投资回报。 

进一步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优化外汇储备政策体系 

通过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带来的压力和风险。 

鉴于我国居民储蓄的比重不断加大,国内市场资金已经表现为一定富余,今后我国引进外资要改变过去“重量轻质”的局面,要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适度提高引进外资的门槛,通过创造更宽松的投资环境而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逐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内外贸易发展严重失衡,今后要积极启动扩大内需的政策,逐步改变内外贸易发展的失衡状况,减小我国经济对外的过度依赖,努力做到国际收支平衡。 

鉴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政府要从外汇管理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出发,逐步改变多年来业已形成的“藏汇于国”的模式,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在已经允许企业保留一些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用汇条件及范围,进一步放松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外汇数额的限制,加大企业和个人用汇额度及银行外汇周转头寸,变强制结汇制度为按比例结汇制度,最终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通过藏汇于企业和藏汇于民,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 

积极推进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取消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要求的限制,在继续支持大公司、大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办企业,逐步拓展资本流出渠道。 

要选择目前资金过剩的有利时机,抓紧推出“两税”并轨的具体措施,逐步减少资本项目下外汇储备的流入。 

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主流,两个支流”的国家外汇储备运用体系 

进一步拓宽国家外汇储备的用途,在争取实现国家战略性投资目的的同时,积极谋求获取具有竞争性的投资回报,还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有机结合:一是债券储备与实物储备要有机结合,即把流动性强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国际金融组织债券等金融资产与关系国家安全的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实物储备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要有机结合,即把能源类股权及股票投资与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能源类期货及股票指数期货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要有机结合,即投资国内大型能源企业以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高收益与投资国外具有世界级的大型能源企业以获取超额垄断收益有机结合。 

第一,进一步优化构成外汇储备的货币与资产结构,继续巩固完善以流动性强的资产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 

鉴于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和个人外汇存款中主要是美元,且在外汇储备资产中也主要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国政府和公司债券,为了适应我国“一揽子”汇率政策的调整,今后我国要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资产体系。在增加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和资产的同时,考虑到我国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过低,建议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提高黄金在我国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以有效控制和分散外汇投资组合风险,进而通过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来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 

第二,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产融结合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央汇金投资公司的投资功能,建立将外汇储备资金转化为产业投资资本的新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来势凶猛的竞争势头,当前如何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已成为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理论上和政策导向上,寻求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协调推进,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产融结合试点,谋求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这已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后企业战略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美、日两国经济起飞和高速发展阶段,也正是两国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如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美、日的财团以及20世纪50~70年代的日本企业集团在推进产融结合的过程中,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 

近两年来,国家通过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开创性地运用了外汇储备中的600亿美元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进行注资,以化解金融风险,获取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国家尝试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金融企业获得了可预见的成功,不仅为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用途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和经验,而且也为我们今后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用途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模式。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既然可以向即将上市的金融企业注资并获得了可预见的成功,那么我们只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抓住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使其同样也能够以国家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向一些即将上市并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竞争力的大型产业公司进行注资,在获取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的同时,以全面发挥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基于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的考量,研究创设“中国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创新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 

为了进一步拓宽国家外汇储备的用途,分散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中国必须把石油等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进行通盘考虑,把单纯的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战略能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国家外汇储备对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确保经济金融安全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目前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就是在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国家能源办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协调部分国内大型能源集团公司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产业投资公司的形式共同发起成立 “中国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旨在高效运用国家外汇储备,对受托管理的部分外汇储备资金保值增值负责,并逐步起到平抑国内外能源市场价格的作用。一旦日后国家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法”,可将之改制成规范的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其受托管理的外汇储备资产。 

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新能源等相关领域进行战略性和策略性投资。考虑到由部分外汇储备出资设立的能源产业基金对于分散投资风险的安全性要求,对一个能源子行业的投资配置一般不宜超过20%,对一个公司的投资也不宜投入大量资金而谋求控股地位。应建立规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机制,公开招募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既有能源产业背景又有金融产业背景的优秀专业人士加盟产业基金管理团队。通过这样的投资组合和制度安排,来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和比较收益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外汇储备,那会怎么样??

8.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

  在以前,美国承诺4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一盎司黄金就等于45美元。只要手里有45美元,就相当于有一盎司黄金,价格是固定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美国取消了固定价格,改为为浮动价格。。。因为黄金是各国的重要储备资源,所以各国都会买黄金存起来,要买黄金本国的货币是买不了的,只能换成美元在买(美国的黄金占有量世界第一,8000多吨好像),所以就有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说法。至于美元和黄金挂钩,是因为以前45美元买一盎司黄金,那如果买一盎司黄金变成了50美元怎么办?那说明了黄金上涨,原来的45美元买不了一盎司黄金了,也就可以理解成美元贬值了,购买能力下降。所以长远看,黄金价格上涨,可以理解为美元贬值,黄金价格下跌,美元坚挺。。。美元+黄金=美金。哈哈
  至于美国怎么赚那么多钱,我就这么说吧,国际黄金市场里,黄金价格波动一两块钱,那相当于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流动,可怕吧?至于美国的美元和各国的货币赚钱这个,那就涉及到外汇了。。。这里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你有听说过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吧?还说中国是外汇操纵国?美国想要人民币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国的贸易所导致,最近几年,美国对外贸易连年逆差,而我国则连年顺差。逆差的意思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顺差反之。美国为了将逆差改为顺差,就必须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产品的销售涉及到了一个商业竞争的问题,谁都知道,我们中国生产的东西成本是最低的,不管是原料还是人工。所以我们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美国的产品成本高,价格竞争不过我们,就要求我们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后果就打个比方:我们一支笔在美国卖1块钱,换回人民币后相当与现在的6.7毛左右,因为目前人民币/美元的汇率是6.7左右,当人民币升值为6.4的时候会是什么样?那就是我们同样一直笔卖在美国,回来后只剩下6.4,比原来少了3毛,中国对美国的产品出口多大?如果每个都少了三毛,我国损失多么惨重。还有一个是外汇储备,我国是第一外汇储备大国,2.8万亿美元左右,同理,人民币要是升值了,那我们的外汇要缩水多少?
  几十年前,日本多富有,因为一个广场协议,日元升值,通货膨胀下,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倒退,整个国家人民财产被掠夺,多可怕。不要小看汇率里的那些几分几毛的波动,所以说,美国是最喜欢玩这些花样的 。。。就这么多了。不知道你看的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