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超4000亿,生鲜电商加速冷链物流扩张,发展潜力会如何?

2024-05-15

1. 市场规模超4000亿,生鲜电商加速冷链物流扩张,发展潜力会如何?

 不得不说,2020年的特殊卫生事件确实对我国不少行业造成了冲击,但是某些行业反而因为这一特殊事件得到了发展,那就是线上电商行业,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时我国线上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 10.23万亿元 ,而2020年在特殊卫生事件冲击的情况下,依然拥有30%的同比增长,市场规模高达 11.76万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线上电商以外,以新鲜水果、生鲜肉类等为主业的生鲜电商也一改颓势,在2020年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据有关机构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 2638.4亿元 ,同比增长 62.9% ,同时艾媒咨询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涨至3117.4亿元,那么为什么生鲜电商能够在2020年一扫多家企业倒闭的“阴霾”,出现如此大的发展呢?
    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生鲜电商能有如此规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善,不但让线上渠道发展的愈发成熟,还让现在的民众越来越习惯了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消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高达 9.89亿人 ,规模相当大,尤其是2020年的特殊卫生事件的出现,更让不少人都开始尝试在线上购买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冷链物流行业正不断完善,发展的越来越好,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不管是购买农产品还是购买生鲜食品,消费者都要担心食品的品质和安全会不会出现损坏。
   但是随着冷链物流行业逐渐被重视,这一行业渐渐地得到了完善,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时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已高达 3780亿元 ,而在2020年,不但没有受到特殊卫生事件的影响,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预计约达 5000亿元 。
       市场潜力巨大 
   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鲜电商的发展,而生鲜电商规模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这就让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得到了增长,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据我国知名冷链物流行业系统集成商晶雪节能的2021年中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晶雪节能的营收达 2.77亿元 ,同比增长了15.55%,而净利润则达 1661.36万元 ,同比增长高达106.92%,其扣非后净利润则达 1542.9万元 ,同比增长133.34%。
      同时据有关资料显示,晶雪节能还在不断扩大规模,不但新增了两个能保证年产180万平方米的节能保温板材的募投项目,还在2021年上半年,斥资 1034.19万元 进行技术研发,同比增长了37.88%,可以说晶雪节能的各项数据很好地证明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潜力。
    行业发展不平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还有着不少缺陷需要改进,首先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冷链物流对于冷库、冷藏车等冷藏设备的需求非常大,但目前我国各地建设的冷库点数量还不够,虽然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冷库总量将高达 7322万吨 ,规模看似很大。
      但是2021年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每万人 510.1吨 ,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容量是我国的13.44倍,日本则是我国的2.58倍。至于冷藏车的数量我国更是差距较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藏车数量约为 27.5万辆 ,同比增长了73.78%。但相比起来,美国的人均冷藏车的数量仍是我国的15倍左右,差距相当大。
   其次就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不够平均,除了北京、上海、山东等东部城市以外,其他地区中小城市的冷链物流并不发达,这非常不利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家也公布了相关规定,表示将统筹优化布局。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冷链物流行业不仅能保持食物的新鲜,大大减少物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还能帮助运输 流通医药 ,因为部分药物在运送过程中,为了维持药物的活性,是需要保证一定温度的,而冷链运输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总的来说,作为物流行业中的一项分支,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都非常大,虽然目前我国的各种基础建设的人均数量还比较少,但是相信随着国家相关规定的推出,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市场规模超4000亿,生鲜电商加速冷链物流扩张,发展潜力会如何?

2. 医药冷链的我国医药冷链现状

据了解,我国医药企业最头疼的一个物流管理问题就是冷藏品不好运输和托运。同时,目前的中国冷链体系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行业规范、实时监控体系缺位、缺乏完善的追溯机制、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诸多事件暴露了中国医药冷链的薄弱现状。医药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对我国的物流供应链特别是冷链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医药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3. 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近日,以冷藏药品冷链管理为主题的专业、公开、公益类的论坛,在医药行业首次登台亮相。11月初,在由浙江英特药业搭台的“2009年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发展西湖论坛”上,不仅有冷藏药品的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参加,中铁快运等第三方物流公司也登台亮相,高调宣传。会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松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共同宣言》,意欲在冷藏药品冷链管理上整合业内外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成战略联盟。
▲冷链物流体系待健全
绝大多数生物制品需要低温方式保存与运输,要求冷链质量更高、标准更严格、操作更规范,冷链也成为生物制品品质保证的关键环节。冷链物流则是指冷藏冷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目前,在生物制品研究生产环节上,我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但在低温运输上温度得不到保证,常常断链,使得生物制品最终使用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企业经常采用的配送方式是泡沫箱装入货物和冰袋,然后打包,以快递的方式发出。”北京松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立军说,“采用这种方式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每次寄出去的货到收货人手中时冰袋已经化了。由于泡沫箱的保温性不够好,与蓄冷材料结合使用,最多只能保持5个小时恒温。超过5小时后,箱内温度在2个小时内就会上升到箱外环境温度水平。尤其是需冷冻保存的货物,温度更难得到保持,货物品质因而难以保障。同时,泡沫箱一次性发货后就不再使用,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的理念。”
不仅如此,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方法和监测技术手段也相对滞后。比如,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无法进行预警、损失率大等等。
近年来,媒体曾曝光一些食品、药品因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冷链物流管理,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经济损失的事件,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严格保持运输中的低温成为生物制品流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服务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在这样的现状下,几方联合发布《共同宣言》的目标是,提高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制定行业标准,为社会提供‘标准、规范、集约、高效’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为落实《共同宣言》达成的共识,各方同意,在年底前组成联合课题小组,共同争取国家相关部委、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研究、探索、实践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申请制定行业生物制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技术规范。
据了解,发布《共同宣言》的各方还将致力于冷链物流行业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与交流,研究新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和服务模式。
▲第三方冷链服务受关注
西湖论坛上,依托于“铁老大”的中铁快运凭借其全国铁路物流资源引起在场生物制品企业的关注。
近日,以冷藏药品冷链管理为主题的专业、公开、公益类的论坛,在医药行业首次登台亮相。11月初,在由浙江英特药业搭台的“2007年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发展西湖论坛”上,不仅有冷藏药品的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参加,中铁快运等第三方物流公司也登台亮相,高调宣传。会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松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共同宣言》,意欲在冷藏药品冷链管理上整合业内外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成战略联盟。
▲冷链物流体系待健全
绝大多数生物制品需要低温方式保存与运输,要求冷链质量更高、标准更严格、操作更规范,冷链也成为生物制品品质保证的关键环节。冷链物流则是指冷藏冷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目前,在生物制品研究生产环节上,我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但在低温运输上温度得不到保证,常常断链,使得生物制品最终使用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企业经常采用的配送方式是泡沫箱装入货物和冰袋,然后打包,以快递的方式发出。”北京松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立军说,“采用这种方式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每次寄出去的货到收货人手中时冰袋已经化了。由于泡沫箱的保温性不够好,与蓄冷材料结合使用,最多只能保持5个小时恒温。超过5小时后,箱内温度在2个小时内就会上升到箱外环境温度水平。尤其是需冷冻保存的货物,温度更难得到保持,货物品质因而难以保障。同时,泡沫箱一次性发货后就不再使用,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的理念。”
不仅如此,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方法和监测技术手段也相对滞后。比如,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无法进行预警、损失率大等等。
近年来,媒体曾曝光一些食品、药品因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冷链物流管理,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经济损失的事件,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严格保持运输中的低温成为生物制品流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服务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在这样的现状下,几方联合发布《共同宣言》的目标是,提高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制定行业标准,为社会提供‘标准、规范、集约、高效’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为落实《共同宣言》达成的共识,各方同意,在年底前组成联合课题小组,共同争取国家相关部委、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研究、探索、实践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申请制定行业生物制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技术规范。
据了解,发布《共同宣言》的各方还将致力于冷链物流行业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与交流,研究新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和服务模式。
▲第三方冷链服务受关注
西湖论坛上,依托于“铁老大”的中铁快运凭借其全国铁路物流资源引起在场生物制品企业的关注。
朱长浩表示,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很大一部分疫苗并不在医药商业渠道流通,有些公司不具备承担冷链物流的规模和实力,冷链过程得不到保障,冷链药品安全存在隐患。而第三方物流的介入将逐步打破原有冷链物流的格局,用新模式和新的服务理念,在冷藏药品市场中分羹,
“为了实现产业链整合,几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将共同结成战略联盟。”姜巨舫表示,“战略联盟将努力打造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平台,特别是要奠定长三角地区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地位,创立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品牌。至于组成战略联盟的具体措施,几方还在商谈中,也可能会联合更多企业,但宗旨是实现集约化,优势互补,联大靠强。”
朱长浩表示:“简单来说,联盟的合作方式可以这样描述,药企利用中铁快运的全国网络优势,将生物制品发送到全国省市级城市,再借助区域商业公司的分销网络,直接配送到终端,而冷链物流中也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加以保障。”
“联盟形式也有可能在全国其他地区被复制,比如中铁快运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客户。联盟是竞合的关系,业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共赢。”朱长浩说,姜巨舫表示,除了商业合作外,英特药业还将和其他相关企业讨论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具体方案,包括开发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打造长三角地区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全社会提供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开展冷藏药品冷链物流24小时门到门快速反应配送服务;建立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多赢和医药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减少流通节点,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冷链物流无缝链接;制定出标准和规范,为政府制定行业标准进行有益探索。
朱长浩表示,药品冷链物流需要建立行业标准,提高准入条件,规范化发展。而早期介入、规范发展的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4. 医药冷链物流前十名

医药冷链物流前十名有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欣物流、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国药股份、松芝股份、鹭燕医药、双汇物流、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1、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海航集团下属战略投资子公司。公司致力于服务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集冷链设备、设施研发、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现代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2、北京华欣物流

北京华欣物流有限公司,汇集和培养了一批懂管理、精通现代医药供应链与物流的专业化人才。目前公司服务于众多国内外知名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分销及其分子公司等企业,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综合医药运输配送服务,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
3、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希杰荣庆,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是一家集冷链、化工、普运为核心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全国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包括高端普货、冷链、化工仓库,含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青岛、太仓、临沂等自有地产。
4、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疫苗配送资质,目前医药冷链配送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公司始终积极支持抗疫,已被确认为上海市医用应急物资储备平台,疫苗相关储运能力将持续建设升级。
5、国药股份

公司一直开展有医药冷链配送业务,具备相关仓储和配送服务能力,能满足医药冷链品种配送需求,配置范围覆盖北京区域。
6、松芝股份

公司在2019年进入医药冷链市场,获得部分省份医药物流订单,因此,公司产品已涵盖包括冷冻食品、冷鲜产品以及药品等多个领域,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7、鹭燕医药

公司配备自有医药冷链运输设备,公司下属福建鹭燕中宏医药有限公司具备从事第三方医药物流资质,可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8、双汇物流

双汇物流公司主要负责双汇集团在全国各地物流项目的投资、发展决策、网络建设,是国内的专业化公路冷藏物流公司之一。 双汇物流以发展冷链物流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冷藏物流全产业链,将打造冷链物流作为发展战略。
9、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是易果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安鲜达专注于生鲜物流冷链配送领域,为生鲜食品类商家提供冷库仓储、冷链干线、冷链短驳、安全质检、货品包装、分拣加工、冷链宅配、门店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10、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冷链物流、汽配物流、快消品物流、医药物流等。现还开通了网络物流事业部,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互结合,形成零担班车与干线运输相互配合、冷链与普货运输相互补充。依托网点拓展,可为客户提供网络内各个城市的门对门运输服务和城市内仓储,配送业务。
医药冷链物流的简介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储运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生物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温条件下储运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的范畴,温度偏差对于这些冷链药品质量的影响是长久而不可逆转的。因此,与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医药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

5. 年增20%的冷链物流被疫情推向风口浪尖 危机之下必有机遇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三文鱼有毒”“进口生鲜有毒”“农批市场有毒”等一系列消息充斥网络。原本拥有光明前景,成为商业巨头兵家必争之地的冷链物流,被疫情推向了风口浪尖。

|?行业向集约化管理变革
对冷链物流产业影响最直接的,是进口生鲜冷链“带毒”的说法,进而导致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进口生鲜产品出现大量滞销。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签名表示,冷链带来的新冠病毒传染力没那么强,关键的传染途径还是人传人,主要责任不应全怪到冷链头上。
国外疫情的二度高峰,给原本全程管控就有困难的国际冷链物流,出了更大的难题——境外冷冻食品进入国内,第一道防线就是海关。在“准入关”“ 注册关”“ 备案关”三道关的保障下,对进口食品的严密检测自不必说。
但是,操作环节的增加也意味着污染风险的增加。

对此,中物联冷链委建议,疫情下,要加强冷链物流过程的安全防护,就应推动集约化管理,尤其是推进以整托为单元化作业,减少各环节的人员接触。
|?市场仍有需求空间
目前的冷链物流市场现状,一边是潜藏着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另一边市场需求正在爆发性增长。
据了解,冷链物流的交易额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较2014年相比,中国市场的冷链总需求量增长了153%;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人民币。
除了顺丰、阿里、京东、苏宁等巨头争相“抢跑”冷链市场之外,作为后来者的冷链物流企业注册量也在飞速增长。
同时,国家政策方面也在持续给力,2017-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明确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内容,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市场的冷链需求在飞速增长,但对比欧美的生鲜冷链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据悉,国内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5%、15%和23%,已有的物流冷藏容量仅能满足需求的20%到30%,大约有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奶制品和豆制品的冷链运输需求还未满足。
另外,目前我国的冷链冷藏设备,处于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的状态。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目前中国冷链产业不缺资源,但是缺整合,至少应该把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到50%以上,然后再进行新的建设,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冷链的核心不是“冷”
冷链行业除了亟需资源整合之外,冷链技术本身也需进一步蜕变。张签名介绍道,从制冷科学来看,冷链物流的技术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温”,是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
通常可以分为深冷(-25℃以下)、冷冻(-18℃)、冷藏(-10℃)、恒温(18℃)、常温等不同温区,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因此,冷链更准确的说法实际上是温控供应链,是对物品在适当温湿度控制下流通过程的管理。
这也体现了冷链的技术性和差异性。如今一些冷链运输,无论什么商品,只要是怕热的都统统用一个温度进行温控,更没有考虑在途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也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冷链服务。

如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这一问题,除了把控产地预冷、自动化冷库贮藏以及从冷链运输到末端配送全过程的温区设定之外,还改造和开发了一批适合快递业的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设备。
在服务手段上,企业也在探索各种新模式。如: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在取件后将特殊需求的冷链货物进行专门包装,并可全程从取件到送达对货件温度进行严密监测。

疫情来袭,给全社会带来了危机,但同时也让更多冷链物流的问题暴露与凸显,迫使各个环节重新思考与审视。
对冷链物流而言,“蛋糕”很大,红利期也才刚刚开始,还需要政府、产业公司、物流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多方合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年增20%的冷链物流被疫情推向风口浪尖 危机之下必有机遇

6. 医药冷链的介绍

医药冷链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随着我国医药流通规模的不断增大,原本作为药品流通供应链补充的医药冷链的发展更加引人注意。

7. 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关信息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的翘楚!由于一些企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也没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显然不适合他们。这些企业可与社会性专业物流企业结成联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冷链物流业务。物流企业可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先期按条块提供冷链分割的冷链运输环节功能服务,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乳制品要求严格,需要天天配送。鲜奶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特殊条件的运输,零售业与厂商结盟实现鲜奶的保质运输。由于生产厂商有一整套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系统,能在运输中保证鲜奶的质量,建立由厂商直接配送的运输服务。例如,一些大型超市与蒙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蒙牛直接配送,利用蒙牛运输要求和运输工具直接到达超市的冷柜,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鲜奶变质,给超市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而影响蒙牛的信誉度。随着合作的进展,与客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趋向稳固,以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对生产商自有冷链资源、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的不断整合,建立起科学的、固定化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麦当劳餐厅的冷链物流则是以外包方式完全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即夏晖公司。夏晖公司是麦当劳的全球物流服务提供商,为麦当劳提供优质的服务。夏晖公司为了满足麦当劳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投资建立多温度食品分发物流中心。分为干库、冷链库和冷冻库,配有冷链冷冻保存设备及冷链运输设施,保质保量的向麦当劳餐厅运送冷链货物。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从微观角度看,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享的环境。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城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冷链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就我国当前的冷链物流现状,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并提倡,力求发展,专家认为,发展冷链物流,其中可以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从而增强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而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相对落后,这与起步较晚,技术落后等是分不开的,食品冷链产业蕴藏着很好的投资机遇,但有关专家也同时指出,中国食品冷链产业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企业投资冷链产业应扬长避短,从突破制约因素中找到商机。首先,设施设备不足。中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运输这些易腐食品时大多在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棉被还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造成这种窘境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其次,技术标准缺位。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而中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中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了一些标准,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第三,产业配套不全。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中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这些失衡使得中国食品冷链产业还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 统筹多方协调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展规划。根据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推动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整体梯度推进选择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先行试点。充分调动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选择重要品种(高价值量农产品,如热带水果;易腐败产品,如肉类等)建立冷链通道试点。一是在大城市开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冷链物流试点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试点。二是在农产品出口优势产区开展“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冷链物流试点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试点。在总结示范、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辐射、推广。建多元化机制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不管是物流企业、批发市场。还是配送中心,在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建设、微观技术和宏观管理上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从“田间一餐桌”整个物流过程链条太长,一家企业难以完成冷链物流系统建设。2005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更需要政府对现有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根据冷链物流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求,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据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和多种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政府引导资金支持的对象,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重视科技作用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中国农产品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一是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二是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并制定以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部门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根据冷链物流的要求,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并鼓励在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快速检测服务。此外,要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出台相关政策为了尽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技政策性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列入预算;加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计划的资助强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质量标准与检验中心、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中,给予优先支持。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国家投资、政策引导和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在预算安排和工农业建设项目计划中,给予集中支持和倾斜;适当考虑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贴息、放宽还贷期限、放宽抵押条件、支持外资介入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尽快理顺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成立协调组织,理顺科研、生产、贸易等部门的关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合理布局;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一体化发展。在贸易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有效手段和政策,扶持与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商标和品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引进、消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包括项目、设备仪器等硬件,以及产权许可证贸易或软件贸易。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加速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扩容,规划实施后,我国将增加1000万吨冷藏库的能力,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编者也从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口中获知,农产品作为冷链物流中最大的市场,其消费市场远超工业方面的需求。空调制冷大市场的专家还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食用动物蛋白、奶制品和即食类方便食品,以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中国对冷链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变得空前巨大。但在市场扩容的同时,区域性的分化也非常严重,在一些经济发达和靠洋沿海的大城市,国际性、区域性的盛会,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使得一线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冷链市场也有了显着增长。再如如青岛和大连,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虽然,区域冷链经济的崛起未必能代表全面的冷链物流产业的成长,但是其快速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受国家政策拉动和市场需求影响,中国冷藏车需求量增长呈逐年上升之势。冷藏保温车产量增速从2005-2010年的10%上升到2011-2012年的13.8%。2012年,中国冷藏保温车产量达到7063辆,其中,北汽福田、镇江飞驰以及中集集团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高新技术、高额投资、先进管理紧密相连。继2010年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后,2013年中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冷链物流“十二五”规划,基于这些规划及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 无造假、伪劣和质量可靠外, 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会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 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物流行业遭受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第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第二,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第四,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七,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持续变化,使很多专门的加工企业进入到农产品加工当中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发展最快、总量最大的产业,企业也从以往的小型作坊发展到大型综合加工企业,为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大型的加工企业更加有能力联合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并利用企业的资源联合各地仓储和营销点,辅助冷链物流的顺利进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详见《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应从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农产品市场,这些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干涉或自身发展下发展成为专门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自身的特点定位市场、创建品牌,随着制度和模式的完善和成熟,这些市场也成为了冷链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通过运营商的运作,由下向上的将整个物流链条串联起来。先由市场将消费者的需求反馈给各种专门的供应商,供应商再将需求反馈给更上一层,也就是农户或相关加工企业,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促使生产商所生产的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将各个环节的风险都降到了最低。另外,这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衔接点,在一定程度上,批发市场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控市场需求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也有能力对各个环节进行调度,确保产品能够在某个时间到达,并将产品派送到各个销售点,这样便可以更好的促进各个环节中的连接,减少产品缺货和积压现象的出现,将冷链物流的成本和损失控制在最低。占据着如此优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了给上下游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批发市场都发展了存储、批发、加工和运送为一体的系统服务,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冷链物流模式。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超市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初期的超市所贩售的东西和“百货商店”的产品没什么不同,但随着超市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超市将生鲜农产品也纳入到了销售范围。超市中的农产品更加标准化,且超市里常设的冷链设备能够非常好的满足产品的需求,加工和包装也更加系统正规,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连锁超市在各个城市中的布点较多,能够及时将产品在超市内部进行调度,超市中成熟的促销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产品的积压,因此超市所占据的农产品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扩大。超市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超市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的非常准确,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的调整各种产品之间以及与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调度。另外,在较大规模的连锁超市运营中,甚至可以绕过中间的经销商,达到和农户或生产商之间的对接,这样农户可以根据超市的需求进行种植,生产加工商也可以根据超市的调度进行生产和加工,超市则直接收购这些产品,这样的模式在大大降低风险的同时更能够提高各环节的收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使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提高效率。“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作出了明确规划,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一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导致农副产品短缺。为此,国家在一些大城市和农副产品主产区建立一批大型冷库,并配备少量冷藏车。这些设施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保障居民副食品供应发挥了一定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冷链物流有了进一步发展。1985年,国家对农副产品生产和购销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起。为确保各地农副产品均衡供应,政府新建、扩建一批冷藏设施,带动了城乡之间的冷链物流,促进了冷藏运输车行业的发展。冷链物流起步阶段是个较漫长的过程,这数十年中,不论是冷库还是冷藏车数量都较少。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那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希望常年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农业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希望错开产品上市时间,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类需求带动了冷链物流快速发展。未来5年,国家为提高冷链流通率及冷藏运输率设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一,冷藏车的供给必然要跟上步伐,这将给发展缓慢的冷藏车企业带来机遇。希望生产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产能准备方面,还是在售后服务、市场布局方面,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既能提供过硬的产品,也能让企业大展宏图。对于冷藏车企业来说,有一串目标数字值得关注:国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实现成倍增长。此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40%提高至30%、50%、65%左右。

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关信息

8. 国内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物流市场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8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医药冷链的现状与标准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国内频发的药品安全事件也或多或少地暴露了医药冷链的薄弱。
供给端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供应链前端医药生产企业冷链水平强于下游配送企业的差异,配套政策和标准不到位、设施、技术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低、运营效率低、未形成规模化及专业化运营、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不成熟等众多问题,医药冷链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59014271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