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的大将王平,为何会神秘消失了?

2024-05-14

1. 蜀汉后期的大将王平,为何会神秘消失了?

王平是賨(cóng) 人(少数民族),随随杜濩、朴胡等人依附了曹操,在军中任代理校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定军山与曹魏一战,黄忠斩杀了夏侯渊,曹操率军来救,其中就有王平。王平在这次战斗中被俘,王平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

王平在蜀汉中期并没有出色的表现,主要因为他文化水平不高,连字都不认识,但是他思维敏捷,为人正派,持重勇猛。刘备死后,诸葛亮全面主政蜀汉,屡次北伐曹魏,其中重要的将领就有王平和魏延。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死在五丈原,杨仪接管军权负责撤军,魏延与杨仪有私怨,他希望由他领军继续北伐。杨仪诬陷魏延反叛投魏,在没有得到后主刘禅旨意的情况下,令人斩杀了魏延,并灭魏延三族。
魏延被杀就是王平和马岱一起执行的。诸葛亮、魏延都死后,蜀汉在汉中地区就缺乏强悍的将领镇守。由于王平在诸葛亮主政时期军中表现出色,屡次建有奇功,逐渐就被蜀汉重用。他在诸葛亮时期就升任为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十二年,王平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王平正式进入蜀汉的军政权力中心,没过几年,王平正式替代吴懿任汉中太守,成为了一方大员。王平在汉中期间几乎完全采用的魏延治理汉中的策略,积极发展农业,招募军士,对曹魏对汉中的觊觎时时保持警惕。
蜀国到了后期,真正在军事上起到柱石作用的有三个人:马忠守南中(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 ),防备南方的蛮夷造反;邓芝守永安(今天重庆奉节一代),防御东吴入侵;王平守汉中,防御曹魏进攻。蜀汉能够让他们三人镇守如此重要的地方,足以看出王平在蜀汉的重要性。

特别是王平镇守的汉中地区极其重要,汉中是蜀汉与曹魏对峙最直接的前线,汉中一旦失守,蜀汉的灭亡几乎无法逆转。王平在镇守汉中期间积极备战,采用的各种战略针对性非常的强,无论蜀中发生多大的变故,王平都不会轻易动用汉中军队前往,甚至连丞相费祎发文求救,王平都坚持自己的战略不动摇。
王平为人稳重,处理军务非常的理智务实,可以从马谡丢街亭看得出来,王平在处理紧急事态的时候非常的清醒,但是他又没有更大的智慧和远见,守成有余,攻略不足。延熹十一年,王平去世,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蜀汉后期的大将王平,为何会神秘消失了?

2.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

王平代替魏延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几万大军攻打汉中,结果遇到王平坚守几个要点,相持不下,几个月后勤不济,当时蜀国臣相费祎乘曹魏大军疲弊,率军反击,大破曹魏,曹爽不得不退回关中。也因此曹爽在军中威信一落千丈,高平陵之变中尽管军事上有优势仍然不敢和名将司马懿对峙,投降身死。



后来诸葛亮去世,杨仪率领大军撤退,其中遭到了魏延的不断阻挠,还做出一副准备攻打杨仪的准备,所以当时杨仪派出了王平前去对阵魏延,王平不忍心让蜀汉自相残杀,所以就劝说魏延的手下让其离开,并且也没有杀掉魏延,而魏延最终的下场就是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杀死。



而诸葛亮和魏延相继都去世,蜀汉布局的汉中就缺了一个空当,由车骑将军吴懿代理汉中带太守职务,在到后来王平成为了汉中的第三任太守,而王平镇守在汉中14年之久。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是一个逐渐的走下坡路的过程,内部矛盾激化,而魏延的死就是内部矛盾的产物,当时的蜀汉和东吴是联盟的关系,所以蜀汉只需要担心来自北方的曹魏,而汉中就是蜀汉的布局之地,只要能守住汉中,那么蜀汉就基本能够稳定,后来还发生了兴势之战,也就是曹魏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南征。
初次施展才华
王平被俘之后,成为蜀军一名降将,因此,他更加的小心谨慎,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后王平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派遣马谡守街亭,王平当时为马谡的先锋,马谡舍水上山,乃是失宜之策,王平连连劝阻马谡,马谡自认为饱读兵书,怎么听一个没有念过书的人的话,果然,后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随后马谡军惨败,士卒离散。唯有王平所部千余人鸣鼓自持,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攻。于是王平将诸营军士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归还。


3.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王平,巴西宕渠人,他年幼家贫,所以被寄养在外祖父何家,于是又名何平,长大后才改回本姓。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王平和同郡的少数民族归附曹操,随曹军迁移到洛阳,任命为代理校尉。刘备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后,王平随曹操来汉中抵御刘备,战败归降刘备,后因军功和谨慎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开始在蜀汉军中崭露头角。


诸葛亮北伐时,王平已经成为蜀汉军中的中坚力量,诸葛亮因其谨慎持重,被任命为副将随马谡镇守街亭。街亭之战中王平一直规劝马谡,但遭到马谡的无视。虽然街亭最终失守,但王平带领的兵马非但完好无损,还迟滞了张郃的进攻,为蜀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因此王平被诸葛亮任命为参军,统领精锐的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街亭一战可以说奠定了王平在蜀军中的地位。此后王平又在北伐中屡建奇功,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发生火拼。王平以大局为重,凭一己之力遣散了魏延兵马,制止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而魏延最终兵败被杀。魏延死后,王平辅佐吴懿镇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237年吴懿去世后,王平正式都督汉中,成为蜀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得到蒋琬的重用。


244年,曹爽发兵十万进攻汉中,王平沉着应对,最终和费祎前后夹击大败曹爽,是王平一生当中最经典的一战。汉中在王平的镇守下固若金汤,王平因此和镇守永安的邓芝、镇守南中的马忠各保一方平安,被人们称为“平安三侯”。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病逝,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4.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中的将领一般都是从一而终,基本不会轻易变换主公,当然都不想背上不忠之名。但又有很多人才,却抛弃主公,投靠了更加理想的老板。如张辽,张郃,徐晃等人都是如此,被曹操的魅力所折服,甘心归顺。
曹操虽然是三国中的第一人,挟天子令诸侯,功盖寰宇。但还有一些人却舍弃曹操,投奔了别人,甚至还是比曹操实力弱小的主公。如蜀汉名将王平,就是在汉水之战时弃魏投蜀。这是为何呢?其实这不能怪王平不忠,当时投靠蜀国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平,字子钧。巴西郡宕渠人。公元219年,老将黄忠在定军山一战大展神威斩杀了曹魏名将夏侯渊,魏王曹操大惊,放声痛哭,起大军杀奔汉中,势必要杀黄忠灭刘备为夏侯渊报仇。而此时王平正好毛遂自荐:“我深知地理,愿同徐晃将军一同破敌。”曹操大喜,命王平为副先锋,随徐晃一同领兵。
徐晃自认为自己智勇双全,于是让部队渡过河水,列阵迎敌,也就是仿效韩信破釜沉舟,背水破敌。而王平却建议到:“将军虽然用韩信的计谋,但韩信是料敌人无谋才用此计激励将士,而对面的部队主将是赵云、黄忠等人,你料定他们的计划吗?”徐晃只是不听,命王平把守营寨,自己去攻打蜀军。估计徐晃不知道,黄忠、赵云等人已经计划两面夹击魏军了,结果徐晃不敌大败而回,魏军淹死不计其数。



谁知徐晃不但不自我检讨,却埋怨王平不来救援,甚至都想杀了王平。王平有理无处说,只好把心一横,率领本部人马点燃魏军营寨,趁乱投奔对面的赵云而去。赵云将王平引荐给刘备,刘备知道王平熟知汉水地理,于是高兴地说道:“我得子钧,取汉中无疑了!”
自此王平归蜀,此后随刘备在汉水之战大败曹操,多立功劳。虽然徐晃威胁王平,是王平投降蜀汉的直接原因。但还有很多王平无法诉说的缘由,因为抛弃强大的曹操,投奔立足未稳的刘备,对王平来说简直是弃暗投明。



首先,王平此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历史中称王平“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但王平却是个不识字的文化人,有着自己理想。不但能“口授作书,皆有意理”,而且在那个乱世,出身行伍的谁不愿意建功立业,自己刚出道就遇到徐晃这样的莽夫领导,自然在曹魏过得很不如意,甚至成了上司的出气筒。在随徐晃出战时,曹操只给了一个“校尉”头衔,这对王平来说无法忍受,难道自己就这样不值钱吗?
其次,王平哪里人,巴西郡宕渠人,在张郃被张飞击败后,此时的宕渠已经属于刘备的地盘了。家人在刘备处,自己却在曹操处,如刘备早期谋士徐庶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王平本想在曹魏处建功立业,但曹魏不容,所以还不如投降刘备,家人团聚岂不美哉。



最后,王平在曹魏不如意,但到了刘备处,却从“代理校尉”直接变为了“牙门将、裨将军”。如果你是王平,一个校尉还是代理的,你说你气不气,而到了刘备处直接升为将军,简直就是遇到了春天。所以王平不但抛弃了曹操,还是毫无悔意的离开。
刘备得到王平后,很快击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全境,与同年自立汉中王。王平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而此时的曹操不但失去了兄弟夏侯渊,还失去了汉中。如果跟战败的曹操北去,估计都会受到责罚,到时候连校尉都做不了。
当然王平是金子总会发光,在随诸葛亮北伐时,王平屡立战功成了蜀军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街亭之战中,虽然马谡指挥失误,但王平却严阵以待,率领数千人鸣鼓对峙,让张郃以为有埋伏,不敢大举进攻。公元231年,诸葛亮还曾命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命张郃攻打,王平坚守不出,张郃不能胜。在蜀汉后期,蒋琬病重期间,王平临危受命,在汉中击败曹爽的数十万大军,可谓国家柱石之臣。
王平最终的结局还是不错的,王平在魏国郁郁不得志,但到了蜀国确实大放异彩。王平最后被封为安汉侯,顾名思义就是安定蜀汉的意思。王平于公元249年逝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也算是功成名就封妻荫子了。

5.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王平是賨(cóng) 人(少数民族),随随杜濩、朴胡等人依附了曹操,在军中任代理校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定军山与曹魏一战,黄忠斩杀了夏侯渊,曹操率军来救,其中就有王平。王平在这次战斗中被俘,王平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

王平在蜀汉中期并没有出色的表现,主要因为他文化水平不高,连字都不认识,但是他思维敏捷,为人正派,持重勇猛。刘备死后,诸葛亮全面主政蜀汉,屡次北伐曹魏,其中重要的将领就有王平和魏延。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死在五丈原,杨仪接管军权负责撤军,魏延与杨仪有私怨,他希望由他领军继续北伐。杨仪诬陷魏延反叛投魏,在没有得到后主刘禅旨意的情况下,令人斩杀了魏延,并灭魏延三族。
魏延被杀就是王平和马岱一起执行的。诸葛亮、魏延都死后,蜀汉在汉中地区就缺乏强悍的将领镇守。由于王平在诸葛亮主政时期军中表现出色,屡次建有奇功,逐渐就被蜀汉重用。他在诸葛亮时期就升任为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十二年,王平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王平正式进入蜀汉的军政权力中心,没过几年,王平正式替代吴懿任汉中太守,成为了一方大员。王平在汉中期间几乎完全采用的魏延治理汉中的策略,积极发展农业,招募军士,对曹魏对汉中的觊觎时时保持警惕。
蜀国到了后期,真正在军事上起到柱石作用的有三个人:马忠守南中(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 ),防备南方的蛮夷造反;邓芝守永安(今天重庆奉节一代),防御东吴入侵;王平守汉中,防御曹魏进攻。蜀汉能够让他们三人镇守如此重要的地方,足以看出王平在蜀汉的重要性。

特别是王平镇守的汉中地区极其重要,汉中是蜀汉与曹魏对峙最直接的前线,汉中一旦失守,蜀汉的灭亡几乎无法逆转。王平在镇守汉中期间积极备战,采用的各种战略针对性非常的强,无论蜀中发生多大的变故,王平都不会轻易动用汉中军队前往,甚至连丞相费祎发文求救,王平都坚持自己的战略不动摇。
王平为人稳重,处理军务非常的理智务实,可以从马谡丢街亭看得出来,王平在处理紧急事态的时候非常的清醒,但是他又没有更大的智慧和远见,守成有余,攻略不足。延熹十一年,王平去世,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6.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争霸,最先灭亡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公元263年,姜维等人无力回天,邓艾等人率领魏国将士兵临成都。对于蜀汉后主刘禅来说,选择了开门投降。就蜀汉的灭亡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期人才的凋零。在此背景下,就蜀汉后期的大将,可谓屈指可数。其中,就王平来说,就是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在三国中后期,王平一方面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另一方面,在诸葛亮去世后,王平依然在抵抗曹魏上立下了战功。那么,问题来了,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和姜维比较类似,虽然王平是蜀汉的一员大将,但是,一开始的时候,王平是曹魏的将领。公元219年,刘备手下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王平随曹操率领大军来争汉中。在汉中之战的过程中,曹操被刘备击退,而王平作为曹操的手下,得以投靠到刘备手下。面对王平这位将领,刘备选择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在蜀汉的将领中,这一职位是相对较低。

虽然在刘备时期,王平没有获得明显的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王平迎来了人生的大舞台。根据史料记载,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王平就被诸葛亮派遣到镇守街亭的战役中。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和王平迎来了截然相反的结局。一方面,马谡因为不听诸葛亮的部署,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诸葛亮斩首。与此相对应的是,王平因为在街亭之战中表现突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就无当飞军来说,是蜀汉的精锐部队。

由此,诸葛亮让王平统领无当飞军,并且将王平封侯拜将,无疑凸显出其对于王平的器重和信任。公元231年,诸葛亮继续北伐中原。彼时,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在防御张郃的进攻上,王平同样没有辜负孔明的期望,让张郃始难以获得什么战果。一年后,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这一年的秋天,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在诸葛亮病逝后,魏延和杨仪发生了冲突。在此背景下,王平率兵进攻魏延,并且击败了魏延。在这之后,魏延这位三国大将被马超之弟马岱所斩杀。

最后,在后诸葛亮时代,王平在蜀汉的地位不断上升,而且成为抵抗魏国大军的重要将领。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虽然当时蜀汉在汉中的兵力只有三万,但是,王平还是成功击退了曹魏的十万大军。自此之后,王平长期负责蜀汉汉中的防御任务。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对于王平来说,最终的结局应该是病逝。作为刘备时期的将领,公元248年去世的王平,年龄应该在60岁以上了。总的来说,作为蜀汉后期杰出的武将,王平镇守汉中,和南中马忠,永安邓芝三人并称为“平安三侯”。

7.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去哪了,他是怎样的结局?

王平字子均,原先是曹操手下校尉,汉中之战时投靠刘备。由于王平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所以他平日为人低调谨慎,不善言谈,但这不影响他成长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他年幼家贫,被寄养在外祖父何家,所以又名何平,长大后才改回本姓。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王平和同郡的少数民族归附曹操,随他们迁移到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刘备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后,王平随曹操来汉中抵御刘备,因战败而归降刘备,后因军功和谨慎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等职,开始在蜀汉军中崭露头角。到诸葛亮北伐时,王平已经成为蜀汉军中的中坚力量,诸葛亮因其谨慎持重,被任命为副将随马谡镇守街亭。在街亭之战中,王平一直规劝马谡,但遭到马谡的无视。虽然街亭最终失守,但王平带领的兵马非但完好无损,还迟滞了张郃的进攻,为蜀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因此王平被诸葛亮任命为参军,统领精锐的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街亭一战可以说奠定了王平在蜀军中的地位。此后王平又在北伐中屡建奇功,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发生火拼。王平以大局为重,凭一己之力遣散了魏延兵马,制止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而魏延最终兵败被杀。魏延死后,王平辅佐吴懿镇守汉中,不久兼任汉中太守。237年吴懿去世后,王平正式都督汉中,成为蜀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得到蒋琬的重用。244年,曹爽发兵十万进攻汉中,王平沉着应对,固守兴势,最终和费祎前后夹击大败曹爽,这是王平一生当中最经典的一战。汉中在王平的镇守下固若金汤,王平因此和镇守永安的邓芝、镇守南中的马忠各保一方平安,被人们称为“平安三侯”。

248年,王平病逝于任上,其子王训承袭了爵位。直到蜀汉灭亡时,当地百姓还在称道王平的功绩“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去哪了,他是怎样的结局?

8. 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后来去哪了?最终结局如何?

蜀汉前期,刘备手下名将云集,王平这类投奔刘备较晚的将领,也就没有什么表现机会,被埋没了。到了蜀汉中后期,蜀汉名将纷纷陨落,王平的机会来了,被诸葛亮所发掘,一路高歌,最终做到了安汉侯,镇北大将军的位置,统领汉中,一直到去世。

王平及其先祖世居巴西。当然,这个巴西不是南美洲的那个足球之国,而是位于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巴西郡。

215年,曹操讨伐汉中张鲁,张鲁投降,王平随族人依附曹操,迁往了洛阳。王平被曹操任命为了代理校尉,一个级别很低的军官。

219年,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夺了汉中。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被刘备所败。王平就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因为曹刘汉中大战中,最有名的一场战斗就是赵云救援黄忠的“汉水之战”,赵云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主力。《三国演义》据此进行了演义,让王平在汉水之战后,投奔了赵云,再由赵云将王平引荐给了刘备。

王平投靠刘备后,应该是跟随汉中太守魏延常驻汉中,所以,没有出现在夷陵之战,以及诸葛亮平南蛮之战中。直到228年春天,已经是王平投蜀9年后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才有了表现机会。

王平虽然识字很少,史书载认识的不超过十个字。但是,他喜欢听人读书,也喜欢让人替自己掌笔写书,所以,颇有谋略。王平跟随马谡守卫街亭,因为劝谏马谡,以及兵败后,聚敛士兵,吓退了张郃,立下战功,被诸葛亮所赏识。王平此战之后,被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由南蛮人组成的一支军队,王平是第一位正式统帅),获封亭侯。

王平绝对是一位善于防守的将领,诸葛亮在228年冬天的第二次和229年的第三次北伐,皆以进攻为主,王平就缺少了表现机会。到了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王平受命率领无当飞军驻守南围。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率数万大军进攻,竟不能克。后来,魏延等人击溃了司马懿主力,张郃久攻南围不下,也只能退兵防守。如果是第一次北伐时,就任命王平为主将防守街亭,估计陇右和西凉之地早已是蜀汉的囊中之物了。

王平是一位非常忠诚重义之人。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武侯病死军中,汉军撤退。魏延与杨仪相争,杨仪派王平率军拒魏延。王平长期跟随魏延防御汉中,颇有感情,不忍伤害魏延,几句话劝散了魏延的士兵之后,放魏延逃走。只可惜,魏延随后被杨仪派出的马岱追上所杀。

诸葛亮去世后,吴懿任汉中都督,统领汉中各路人马,而王平作为吴懿副将,兼汉中太守,协助吴懿镇守汉中。237年,吴懿去世,王平代替吴懿都督汉中。都督的职位要比太守相对高一级,都督可以统领太守,以及辖地的所有军队,并掌管辖地的行政大权。

238年,因为吴懿去世,蒋琬进驻沔阳,以王平为前护军。蒋琬和王平,类似于当年的诸葛亮和魏延,魏延当年是诸葛亮的前军师,比前护军地位稍微高点。243年,蒋琬因病退驻涪城,王平成了汉中一哥,升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曹魏),统理汉中。此时的王平,地位要比姜维高。姜维这时候虽然是镇西大将军(镇西部少数民族),凉州刺史,可这凉州还在曹魏手中,一个虚职而已。姜维在蒋琬、费祎死之前,过得还是挺憋屈的,特别是被费祎极度压制。

244年,曹爽率步骑军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直突骆谷。当时,蜀汉守军不足三万,很多人都准备放弃阳平关等关隘,敛兵固守汉、乐二城。等涪城援军到来,再将关隘抢回。此计适合优势兵力情况下的进攻,而不利于劣势兵力下的固守。虽然姜维接管兵权后,以进攻为主,使用了此计;但是,此时的王平却根据实际情况,否定了这一计策。因为蜀军暂时没有聚集大量兵力,进行北伐的打算,所以,王平选择了继续使用魏延留下的“重门之计”,寸土必争,绝不放弃关隘后退。

王平派遣护军将军刘敏,武略中郎将杜祺,占据兴势山的有利地形,安营扎寨。同时,使用树上开花之计,虚张声势,让刘、杜二将,多树旗帜,绵延百余里,制造守军众多的假象。而王平则率军在刘、杜二将之后,把守黄金谷要隘,防止魏军分兵突袭。

魏军成功被阻于兴势山,很快就因为补给线过长,加上运输粮草的骡马等牲畜大量死亡,导致补给耗尽。而涪城和成都的蜀汉援军,也相继而至,魏军不得已,只能退兵。战场的情况,完全如王平所料,这也再次证明了王平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防守型将领。

当时,邓芝驻守永安(当年李严驻守过的地方)防御东吴,马忠驻南中,防范南蛮,而王平守汉中,抵御曹魏,三人共保蜀汉平安,素有“平安三侯”的美誉。

之后,蜀魏之间,仅仅在247年,姜维率军西进平蛮人之叛,在陇右跟魏国前将军郭淮、右将军夏侯霸打了一场洮西之战。

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嗣爵。王平去世的第二年,开始逐步迈入了姜维时代,刘禅授姜维假节,有了自行定夺的大权。

在蒋琬、费祎时期,王平为镇北大将军(注意是大将军,相当于镇军大将军级别,比镇北将军等四镇将军地位高,也比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地位高,仅低于大将军,姜维后期是大将军),同郡老乡句扶为左将军(低于王平两级),两人皆战功显赫,经常被并称。而在姜维时期,张翼、廖化分别为左右车骑将军,同样是核心主力战将。因此,时人称四人为:“前有王、句,后有张、廖”,王平位居第一,可见王平在蜀汉后期地位之显赫。

只是可惜,蜀汉后期,因为没有什么出色战果,除了姜维之外,再也没有出现类似关张马赵黄,以及魏延之类的顶尖名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