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迎来窗口期

2024-05-14

1. “降息”迎来窗口期

6月共有74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料于15日左右一次性续做本月到期MLF。市场人士预期,目前是较为关键的政策观察期,央行将保持货币调控的灵活适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在4月以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央行货币调控操作节奏明显放缓,市场一度担忧可能收紧,短端市场利率也有所抬升。实际上,不管是从基本面还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的角度看,货币调控都不太可能转向。
从基本面看,“六保”“六稳”压力颇大,货币调控仍需持续发力。5月PPI同比下跌3.7%,降幅较上月扩大,实体经济复苏尚有很长一段路。再加上海外疫情发展以及国内局部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包括货币调控在内的宏观调控举措都将处于随时加码状态。
从政策传导看,“宽信用”需要“宽货币”助力。央行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这表明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强劲,“宽信用”将继续发力。虽然近期“宽信用”成为重点,但其能够延续的前提是资金利率维持低水平、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2月以来,央行投放万亿量级流动性,并多次下调MLF和逆回购操作利率,资金利率下行明显,这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具体体现在LPR和债券发行利率下行等方面。6月初,为进一步助力“宽信用”,央行创设直达实体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强调,两项新的政策工具与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
此外,财政发力也需要货币政策护航。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容、特别国债将发行,再加上赤字规模调升,如果离开了货币政策的配合,仅政府债券缴款金额就会达到数万亿元,势必对银行间流动性造成巨大冲击。近期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5月有超万亿元地方债发行,即使前期短端利率屡创新低,但在大额缴款冲击下,7天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度触及2.2%,接近同期限政策利率水平。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充分体现了“灵活适度”特点。4月以来,资金利率大幅下行而出现“空转套利”等现象,对此,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结构性存款“压量控价”,堵住套利通道。5月末,资金利率上行、政府债券密集发行引出了暂停近两个月的逆回购操作,短端利率突破同期限政策利率的势头得到遏制。自重启后截至目前,逆回购操作呈现“常态化”特征,央行在6月头两周内有7个交易日都开展了逆回购操作。
因此,“宽货币”方向不改、前期制约因素被削弱、流动性投放持续,又恰逢大额到期MLF将被续做,15日乃至本周将是货币调控会否有进一步宽松举措的重要观察时点。
疫情发生以来,货币调控重心适时转变,从应对疫情冲击、加强逆周期调节、引导利率下行,到防止资金空转以及强化“宽信用”,彰显灵活性特征。未来,央行将综合考虑经济恢复情况、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制约条件等因素,适时开展“宽松”操作,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降息”迎来窗口期

2. 中国证券报:“降息”迎来窗口期

6月共有74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料于15日左右一次性续做本月到期MLF。市场人士预期,目前是较为关键的政策观察期,央行将保持货币调控的灵活适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在4月以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央行货币调控操作节奏明显放缓,市场一度担忧可能收紧,短端市场利率也有所抬升。实际上,不管是从基本面还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的角度看,货币调控都不太可能转向。
  从基本面看,“六保”“六稳”压力颇大,货币调控仍需持续发力。5月PPI同比下跌3.7%,降幅较上月扩大,实体经济复苏尚有很长一段路。再加上海外疫情发展以及国内局部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包括货币调控在内的宏观调控举措都将处于随时加码状态。
  从政策传导看,“宽信用”需要“宽货币”助力。央行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这表明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强劲,“宽信用”将继续发力。虽然近期“宽信用”成为重点,但其能够延续的前提是资金利率维持低水平、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2月以来,央行投放万亿量级流动性,并多次下调MLF和逆回购操作利率,资金利率下行明显,这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具体体现在LPR和债券发行利率下行等方面。6月初,为进一步助力“宽信用”,央行创设直达实体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强调,两项新的政策工具与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
  此外,财政发力也需要货币政策护航。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容、特别国债将发行,再加上赤字规模调升,如果离开了货币政策的配合,仅政府债券缴款金额就会达到数万亿元,势必对银行间流动性造成巨大冲击。近期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5月有超万亿元地方债发行,即使前期短端利率屡创新低,但在大额缴款冲击下,7天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度触及2.2%,接近同期限政策利率水平。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充分体现了“灵活适度”特点。4月以来,资金利率大幅下行而出现“空转套利”等现象,对此,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结构性存款“压量控价”,堵住套利通道。5月末,资金利率上行、政府债券密集发行引出了暂停近两个月的逆回购操作,短端利率突破同期限政策利率的势头得到遏制。自重启后截至目前,逆回购操作呈现“常态化”特征,央行在6月头两周内有7个交易日都开展了逆回购操作。
  因此,“宽货币”方向不改、前期制约因素被削弱、流动性投放持续,又恰逢大额到期MLF将被续做,15日乃至本周将是货币调控会否有进一步宽松举措的重要观察时点。
  疫情发生以来,货币调控重心适时转变,从应对疫情冲击、加强逆周期调节、引导利率下行,到防止资金空转以及强化“宽信用”,彰显灵活性特征。未来,央行将综合考虑经济恢复情况、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制约条件等因素,适时开展“宽松”操作,降准、降息仍有可能,力度或以微调为主。

3. 央行降息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2-01-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央行降息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

4. 如央行降息,会对证券市场的资金产生何种影响?

我认为这个得从两个方面来说。
  
 央行降息,往往被认为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是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
  
  
 降息之后,企业可以的资金成本就降低了,有利于给企业减负。企业负担减轻了,有利于提高经营业绩和利润。企业利润高了,有利于提高员工收入。员工收入高了,有利于促进消费。所以,降息往往可以起到良性的经济刺激作用。
  
 证券市场往往被认为是经济晴雨表,它对经济的反应是很敏感的。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之下,证券市场也会产生上涨的预期。但是这个并不是绝对的, 历史 上也有降息后反而股市下降的情况。  
  
 央行降息之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均下降了。贷款的人能够低成本的获得更多资金,存款的人因为收益减少了,会有更多的人把钱取出来选择其它渠道投资。这时候,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会增加。那么这部分资金会去哪里呢?在正向预期之下,很有可能会进入到股市。股市有了更多资金的推波助澜,比如2014年的5000点大牛行情,降息就被认为是催化剂。
  
 但是降息并不代表证券市场一定会上涨,也有降息后证券市场反而下跌的。这更多可能还是得跟具体的经济情况有关。毕竟降息是刺激经济,但是并不是一定能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学上就有一个词叫“流动性陷阱”,讲的就是即便利率降到无可再降,也无法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状态。
  
 经济运行很复杂,具体降息能带给证券市场的是什么还得看具体情况,上述也只是一些基本的理论分析。入市有风险,投资还需谨慎!  
  
 降息对股市影响:六大行业受益明显 最利好地产股
  
 从常规角度分析,降息直接利好高负债率行业,比如地产、基建、有色、煤炭、证券等行业。但银行业能否享受降息利好还有待观察。
    
 当然,就短期而言,对银行股显然是利空,因为降息使得贷款利率下降,而鉴于现在银行仍然缺流动性,它们就不得不继续上浮存款利率。如此,银行存贷款利差将再次被挤压。
  
 降息最大利好的板块就是房地产板块。因为,对于当前房地产行业来说,货币价格高和资金压力大是两个最重要的矛盾。上次降息后,市场迎来一轮购房潮,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压力有所缓解。如今,再次降息,不但会促进购房者购房,也会降低企业成本,故对房地产股来说是重大利好。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理解央行为啥要降息,理解了这个自然就能明白降息后的影响。
  
   央行决定降息往往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民间投资消费低迷,通胀低下,失业率上升。而降息后,由于借贷成本的降低,企业就会向银行借钱去投资,这样就能拉动民间私人部门的投资,且也会多雇人,而对家庭来说降息意味着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到利息更少,其实也就是鼓励民众多消费,这样就能拉动经济增长,当然降息往往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贬值,如果是个外向型的经济体,贬值意味着对出口有利,比如日本,韩国等。所以降息的影响就是刺激民间的投资和消费,还有刺激出口。
  
   对股市的影响,降息一般意义上是正面的,因为降息也就意味着提供流动性,市场上资金对了,自然也会流入股市,这样也能推升股价。
  
   不过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是不是如此,还要看民众的行动,比如日本当前已经是负利率,但是民间投资消费依然不振,通胀依然为负,还有日元反而坚挺。说到底,民间还是对未来不乐观,无法改变民众预期,当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央行降息,中长期看肯定是利好市场的,因为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了,如果把资本市场比做水池,降息相当于开闸大放水,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失血”有很好的止血功能。
  
 短期不一定,因为当市场快速下跌时,降息只是一种使市场缓跌的手段,并不能有效使市场止跌,也许短期反弹一下,然后又快速下跌继续探底。
  
 恰好降息一般都会出现在市场下跌时,而加息一般会出现在市场过热时。
  
 降息意味着如果市场上的投资者把资金存在了银行,就会因为低利息产生投资的损失,简单理解,如果存款利息8%,你肯定不去做生意,炒股票,买房子,就存款吃利息好啦!可实际呢,现在银行利息低于2%,那就可刺激我们的钱投资去开店,买股票,才会让上市公司融资变得容易,也会比较直接,成本相对低廉
  
 未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必然走向低利率 时尚 ,代,这是经验和经济周期的必然性!鼓励更多人出来消费和投资,而不是鼓励存款。
  
 利率对资金流向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降息使得储蓄分流向消费和投资,对于股市的资金面是利好,通俗地说:一方面钱存银行不值钱了,更多的人会买股票;第二方面,企业从银行贷款更便宜了,一般上市公司(银行除外)利息负担减少,净利润会有增长,利好股价;另一方面,存款拿出来不买股票的话,还可以买各种日常用品,设备等,从激活 社会 消费力的角度,也能提高经济活力,和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
  
 一、在我国,利率的调整对股市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降息一方面降低了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刺激股票价格的上扬,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了股市。降低利率可以动股市上涨,产生财富效应。同时,降息有利于理性投资,使绩优股、价值股显现魅力。尤其是一大批绩优股的分红派现和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将显现优势,将会被投资人所追捧,进行理性投资。
  
 二、降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的储蓄存款意愿,相应增加消费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降息的效应能否实现,关键看有无其它收益率更高、并且安全性好的收入渠道。而我国的股市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风险已经基本释放,有进一步反弹的内在要求,降息后,银行的居民资金一部分将会流入证券市场,大量资金的进入,必然推动股市的上涨,股市的上涨,又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
  
 如果央行降息,将使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增加。是因为当降息的时候,市场上的资金就会变得充裕。因为这些资金在银行里获得的收益少了,那么就会去寻找更好的投资渠道,股市显然是其中的渠道之一。因此当央行降息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证券市场。对证券市场中原有的资金来讲,央行降息意味着它的机会成本在下降。这样他就更愿意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风险较高的市场,也就是说资金的持有者的风险偏好变大了。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当央行降息的时候,股市一般都会高开或者是跳空往上走。降息是一种较大的货币刺激手段,一般国家的央行都谨慎采用,包括美国中国都是如此。因为降息也有可能导致商品市场的通货膨胀,因此一定要谨慎采用。你也正因为这种刺激手段较为强烈,所以当降息发生的时候对股市的刺激也比较大。
  
 降息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息后如果利息收入小了,而股市股息比较高,股价见底后,就有一部份钱从银行流出,流向股市,购买收入更高的股票,这样可以促使股价上涨!
  
 2.降息后企业贷款成本降低,这样就会让企业利润上升,经济效益上升,利润上去后,一般说来股价就会上涨。
  
 3.降息后企业贷款成本低,就会刺激企业进行投资的冲动,大量的投资需要人力,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资料,这样就会促使充分就业,增加各种生产资料的水费,同时充分就业后又可以促进生活资料的消费,同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就会引起经济向好,最终促进股价全面上涨。
  
 4.降息可能促成银行定期存款活期化,然后进入消费,这样可能刺激消费,促使经济增长。
  
 降息的话,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增加流动性的过程,市场上资金多了必定要流向某一个地方,如今房地产已经不太可能了,那就就是股市了,正好处于相对的底部,外资也在不断的介入,所以还是比较好的机会,所以证券市场是利好因素,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5. 中证报头版评论:政策利率调降窗口开启

一天之内,三家海外央行宣布降息。没有预热,新一轮宽松浪潮扑面而来,降息成为普遍选择。这与国内支持经济发展、压降融资成本的货币政策诉求不谋而合,而近期市场利率常态化低位运行已为政策利率适时调降做好铺垫,公开市场操作继续“降息”内外条件已成熟。
为应对疫情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全球央行已走在新一轮宽松道路上。3月3日,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率先扣响降息“扳机”之后,美联储没等本月例行议息会议召开就紧急宣布降息50个基点。一天之内,三家海外央行采取行动绝非偶然,周内加拿大央行降息几乎板上钉钉,降息潮已然来袭。稳定人民币汇率、实现对外均衡的压力得以舒缓,而加强与海外宏观政策协调的需求逐渐上升,我国实施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调控的外部条件趋于改善。
再看国内,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压力化作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现实动力。稳增长已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更加灵活适度,降成本这条长期主线得到进一步彰显。
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春节过后央行在创纪录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的同时,调降操作利率,公开市场操作量增价降,成为突发形势下货币政策实施应急干预、稳定经济金融的标志性动作。
近期,央行逆回购交易“十一连歇”,随着央行逆回购不断到期,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然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倒挂格局几成常态。3月3日,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DR007)再度跌破2%,比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低40个基点以上;上个月DR007的均值水平为2.17%,也比央行逆回购利率低20个基点以上。这一现象既反映在节后现金回笼等因素支持下,流动性仍旧维持合理充裕,也表明市场对利率中枢水平继续下移存在预期。
上个月,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联动下降,进一步证明了政策利率在引导市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中的基础性作用。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目前来看,在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或可能降息的氛围中,适时适度调降政策利率不失为较好选择。而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也为后者的“补降”铺平道路,月内公开市场操作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不小。

中证报头版评论:政策利率调降窗口开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