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立有助于什么?

2024-05-15

1.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立有助于什么?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立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立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社会影响: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新城的交通联系,提高通勤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随功能转移,实现宜居宜业、职住平衡。据透露,规划中通州将有60万至80万就业人口,这部分人要尽可能住在通州区,才能最好地解决交通问题。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高度重视绿化、美化,增强吸引力。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建设城市副中心是调整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疏解中心区过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其步骤是以市级机关率先启动搬迁,带动其他功能,带动人口和产业的疏解,是带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工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立有助于什么?

2.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已经出炉了吗?

据报道,近日北京相关部门会议表示,网传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已经出炉的消息不实。

报道称近日有微信公众号以“北京副中心终极规划曝光!终极利好将辐射北三县!”等为题曝光并解读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引起舆论关注。

8月16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表示,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所谓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宣传片,以此称城市副中心规划出炉并进行相关解读的情况时不实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各级各类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据介绍,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副中心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待按相关程序批复后,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负责人并呼吁大家不要轻信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谣言希望大家都可以保持理智。

3. 北京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是怎样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公开。



3月29日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29日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向社会公开,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的一翼,将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说,目前,副中心详细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草案提出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带”是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是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其中有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多个功能中心;“多组团”是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规划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强化规划管控体系,打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北京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是怎样的?

4.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将再次加码吗?

据报道,2018年北京年度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20%将投向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推动老城保护和环境整治。

报道称,2018北京将重点推动老城保护和环境整治。另有20%投向城市副中心建设,与雄安形成北京新两翼。副中心建设项目今年共安排32个,重点实施的有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东夏园交通枢纽、东方厂周边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等。

在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中,本市提出南中轴生态文化发展轴的规划设想,把大红门、南苑、北京新机场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打造成为“古都前庭院、首都新客厅”。如生态上,将加快推进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南中轴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

而在长安街轴线上,新首钢地区目前已吸引冬奥组委、国际人才社区、世界侨商中心、国家冰雪运动示范园等新要素资源,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
文章来源:央广网

5. 北京城市副中心下周启用,城市副中心对北京发展有什么影响?

北京市副中心下周启用,城市副中心会给北京带来什么影响呢?
鉴于城市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往往很难对未来的城市形态进行准确预测。因此,情景分析在城市增长模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一般根据不同的政策参数设置模拟相应的城市形态,分析不同政策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我们假设了三种情景:强次中心情景(市新行政中心的影响与以天安门为中心的影响系数相同)、弱次中心情景(市新行政中心的影响与新城影响系数相同)、顺势发展(无次中心,市中心不搬迁)情景,其他因素影响系数不变。
  每种情景有三种发展模式:低速发展(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300km2),中速发展(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600km2),高速发展(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900km2)。运用北京城市发展模型(Beijing Urban Developing Model,BUDEM),可模拟出在不同情景假设和发展模式下,北京2020年的城市形态。
若采用“弱次中心情景”(次中心的影响与新城相同),北京依然呈摊大饼的趋势发展,和“顺势发展情景”的城市形态几无二致;若采用“强次中心情景” (次中心的影响与北京市现行政中心相同),潞城镇处于北京腹地,无向东发展的足够空间,加之北京市中心区域的引力,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可能和现有的北京市中心连片发展,导致北京市区和通州之间的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区迅速消失,市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分析北京市政府机构、银行/ATM、商业大厦、零售店、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住宅小区、停车场和综合信息的POI(从某大型网站爬取)总密度,不难发现,通州潞城镇东小营附近城市配套严重不足,即便通州县城,依然和北京市四环内的平均水平差异悬殊。

北京城市副中心下周启用,城市副中心对北京发展有什么影响?

6. 北京城市副中心线铁路开通了吗?

2017年12月31日,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正式开通运营。城市副中心线先期开通运营北京西、北京、北京东和通州4站,全程运行时间约48分钟,北京站至通州站运行时间约28分钟。

同日,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开通。线路起自昌平区黄土店站,经怀柔北站至密云区古北口站,全长135.6公里,共设黄土店、昌平北、范各庄、怀柔北、黑山寺、古北口6座车站。今年年底先期开通运营黄土店、昌平北和怀柔北3站,全程运行时间最短82分钟。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处车站管理科科长朱殿萍介绍,目前铁路的客运组织顺序是先核验身份证明再进行检票,市郊铁路为了满足市民快速通勤的需要,实行了刷身份证、验票、检票等环节一次性完成。市民通过12306购票也可以不取票,直接刷身份证进站。

7. 北京为什么要建立城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调整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著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潞城镇,总用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办公区占地约6平方公里,建设规模约380万平方米。建设六大原则: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规划设计建设。2004年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加快建设11个新城,重点发展通州、顺义、亦庄3个新城。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要“落实聚焦通州战略,分类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规划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副中心转移。

北京为什么要建立城市副中心?

8. 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2017年11月23日,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代会六届三次会议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3年内新增133所学校和幼儿园。
2018年3月29日,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向社会公开,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的一翼,将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2018年1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获批复,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