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封控区和管控区?

2024-05-14

1. 什么是封控区和管控区?

1、封控区,是指将阳性个案的密切接触者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
2、管控区,是指24小时内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确认前居家监测,之后视情况调整防控措施。
封控的第1、4、7天分别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暂时关闭辖区内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活动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

封控区要求:
1、封控区内全体人员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别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2、封控区内的医疗机构落实预约就诊、进院扫码、测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工作人员除外)措施,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在治疗期间足不出院,出院前进行核酸检测。
3、暂停封控区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活动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药店、销售生活必需品的超市、便利店可正常营业,封控区实行“一户一天一人一次”外出采购生活必需品。电力、燃气、供水、通信、城管、救援抢险、急救、疫情防控机构等民生保障单位可正常开展工作,落实限流、错峰、减少聚集等措施。
4、封控区属地政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做好辖区内群众的生活保障、物资配送、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注重解决残疾人、独居老人、外出就医等人群的特殊需求。

什么是封控区和管控区?

2. 什么叫封控区什么叫管控区?

封控区是划定范围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或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
管控区是划定范围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到隔离管理前,其工作、活动地等区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
防范区划定范围为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

各区域居民做好防护:
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正确洗手能洗去病毒,饭前便后、接触宠物或其粪便后,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常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细菌密度,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配合接受核酸检测。管控区、防范区居民外出还应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3. 什么是管控区和封控区?

封控区和管控区分别介绍如下:
1、封控区。
封控区,是指将阳性个案的密切接触者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别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2、管控区。
管控区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的风险防控区域等级划分的一个划分等级。风险防控区域等级划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封控区的注意事项:
封闭区、封控区、防控区的设定和防控是根据具体疫情进行实时动态调整的。不同的防控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居民要自觉落实管控措施,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不得擅自外出,避免引发疫情传播风险。  
封闭区、封控区、防控区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做好辖区内群众的生活保障、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注重解决残疾人、独居老人、外出就医等人群的特殊需求。

什么是管控区和封控区?

4. 什么是管控区,封控区?

对于发生疫情的地区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高低,将社区防控,也包括行政村,精准划分为三个区域: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
封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或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
管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到隔离管理前,其工作、活动地等区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
防范区划定范围为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

风险地区划分标准
1、地域:以街道或乡镇为基本单位。
2、时间:以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14天作为单位。
3、疫情:累计多少新冠病例、是否有发生聚集性疫情。
疫情的高中低风险区域划分标准是依照街道或社区在14天之内有没有新冠的确诊病例、有多少新冠病例,来进行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同时具体划分标准还需要依照新冠肺炎疫情的转变实行适当的调整。

5. 封控区和管控区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
封控区:
划分标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划为封控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
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也可将相关区域划为封控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解除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管控区:
划分标准: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
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立即转为封控区。
解除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控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防范区:
划分标准: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解除标准: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

封控区和管控区有什么区别?

6. 什么是管控区,封控区防范区?

管控区,是指主要是阳性个案的密接、次密接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
封控区,是指将阳性个案的密切接触者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别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暂时关闭辖区内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活动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
防范区,是指封闭区、管控区以外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的活动区域。以三区的划分,形成差别化的圈层管理。

管控要求
沈阳市2022年3月27日调整封控区。明确封控区区内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居住人员赋予黄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所需生活物资送货上门。
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经社区出具证明并做好审核登记,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实行闭环管理。

7. 什么叫管控区和封控区?

意思如下:
1、封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或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
2、管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到隔离管理前,其工作、活动地等区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

管控区和封控区特点介绍:
对于发生疫情的地区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高低,将社区防控,也包括行政村,精准划分为三个区域: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如果自己的居住、工作等场所成为了封闭区、封控区域,要积极配合防控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其他防控措施,不必惊慌和过分担心。

什么叫管控区和封控区?

8.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区别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区别如下:1、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划分为封控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也可将相关区域划为封控区;2、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3、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解除标准为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