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份支付确认损益的时候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2024-05-13

1. 为什么股份支付确认损益的时候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因为在确定股份支付后,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的风险实际上是由股份受让方承担,公司就不需要再确认后续变动影响。
希望帮助到你。

为什么股份支付确认损益的时候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2. 为什么股权激励取消仍要进行股份支付费用确认

企业如果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即取消了股权支付计划,股权支付计划取消后,原拟授予的权益工具包括限制性股票或者期权即被取消),企业应当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即需要视同剩余等待期内的股权支付计划已经全部满足可行权条件,在取消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当期确认剩余等待期内的所有费用。
至于为何这么规定,实务中有一种解释为,这是一种惩罚性规定,为了防止企业随意取消股份支付计划,而要求企业在取消的时候确认额外的费用。该解释简单明了,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解释。但是实际上,形成该规定的逻辑较为复杂,是一个准则技术逻辑和监管逻辑的混合体,并不是为了“惩罚”取消股权激励的行为。理论上,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中立的技术标准,其任务是以尽量中立的态度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而在具体实践中会恰当兼顾防止操纵报表或减少盈余管理空间的监管需要,但会计准则不会简单以“奖励”或“惩罚”为动机进行某项规定,更不会给某项交易“有利”或者“不利”的会计处理要求来鼓励或者阻止企业从事某些具体交易行为,如果这么做,会严重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违背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理念。
企业如果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即取消了股权支付计划,股权支付计划取消后,原拟授予的权益工具包括限制性股票或者期权即被取消),企业应当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即需要视同剩余等待期内的股权支付计划已经全部满足可行权条件,在取消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当期确认剩余等待期内的所有费用。
至于为何这么规定,实务中有一种解释为,这是一种惩罚性规定,为了防止企业随意取消股份支付计划,而要求企业在取消的时候确认额外的费用。该解释简单明了,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解释。但是实际上,形成该规定的逻辑较为复杂,是一个准则技术逻辑和监管逻辑的混合体,并不是为了“惩罚”取消股权激励的行为。理论上,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中立的技术标准,其任务是以尽量中立的态度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而在具体实践中会恰当兼顾防止操纵报表或减少盈余管理空间的监管需要,但会计准则不会简单以“奖励”或“惩罚”为动机进行某项规定,更不会给某项交易“有利”或者“不利”的会计处理要求来鼓励或者阻止企业从事某些具体交易行为,如果这么做,会严重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违背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理念。

3. 新三板协议转让价格低算不算股份支付

新三板协议转让价格低算不算股份支付

4. 请教实际控制人低价增资不确认股份支付案例

正确的方法是 2、会计师事务所:增加实收资本1500万元,评估值与原账面净值之差6万元,增加资本公积。
其他差额部分不作处理。其依据是目前的土地厂房是公司实际使用的,且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需按同一控制下合并的方式来处理。(基于上市考虑)。

5. 从新三板又退市什么情况

新三板公司退市原因各不相同,它们有成功转板的,有被并购的,也有业绩下滑被退市的。

从新三板又退市什么情况

6. 上市公司在执行《股份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股份支付准则的发展历史较短暂,因而相对来说不够成熟,细节上也还不够完善。同时,准则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带来的影响,缺乏操作性和适应性。股份支付准则自身的缺陷以及我国目前的各种不成熟条件,很大程度上为利润操纵提供了方便之门。
  股份支付准则自身的缺陷
  1.摊销期被任意延长或者缩短。根据《股份支付》准则的规定,企业的股份支付,无论是以权益结算,还是以现金结算,都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或者可行权权益情况进行最佳估计,并以此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或者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所取得的服务计入当期相关的成本或者费用,以及资本公积或者相应的负债。换而言之,企业应当将股份支付的费用分摊到每一个等待期内,若等待期被延长,则每一个等待期内摊销的费用减少,反之则每一个等待期内摊销的费用增加。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摊销期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
  2008年4月,海南海药在其200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将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方法进行了调整,延长了摊销期,因此当期股份支付的费用比原业绩预告金额减少了,进而减少了亏损,达到了利润操纵的目的。
  2.行权条件自由化。企业激励对象的可行权条件一般会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但它们之间存不存在关联以及存在的是什么样的关联都极具自由性。
  行权条件自由化的典型做法,就是企业将股份支付的可行权条件的标准订得很低,在业绩中也不考虑股权支付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伊利集团在2006年4月20日召开的五届董事会临时会议中通过的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议案中的一项行权条件:首期行权时,上一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而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而伊利集团2001年到200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22.7%、19.8%、40.6%、18.6%、21.5%,很低的期权激励门槛会导致伊利集团的高管可以轻松地获得巨额股份。
  3.股份支付授予日及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最佳估计数的随意选择。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方式中,股份支付费用=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当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很小时,即使等待期的股票价格不断上涨,企业计入当期相关成本或者费用的金额也是很小的。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选择授予日。
  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也是可以调整的。《股份支付》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的有所不同的,则应当进行调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则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来预计等待期的长度。因此,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也是可以被操纵的。
  4.不同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不同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会形成不同的成本和费用。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时,权益工具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时,权益工具按照“行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不同方式的选择给企业带来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当股票价格持续上涨,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会持续增加,这时如果企业选择以权益结算,就能够确认较少的股份支付费用,反之,当股票价格不断下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会持续减少,这时如果企业选择以现金结算,就能够确认较少的股份支付费用。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股份支付方式,从而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
  5.权益工具估值模型的选择。股份支付,无论是以权益结算,还是以现金结算,都是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目前来说,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对我国更是如此。我国可行权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严格来说根本不存在活跃市场,所以,采用何种估值技术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股份支付》准则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有要求企业对权益工具估值模型进行表外披露。不同的估值模型计算出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自行选择权益工具的估值模型,从而操纵利润。

7. 求教陈版:新三板股份支付

你是想知道怎么交易股权吗?可以通过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俩种方式,线上是通过股票交易大盘里面的互保成交交易,线下是通过直接和企业对接,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私我

求教陈版:新三板股份支付

8. 关于会计股份支付中的市场条件不满足的问题

今天我也碰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市场条件在初始确认期权公允价值是已经考虑了,随着服务期限等非市场条件的开展,说明管理层在干活了,此时公司应当确认管理层的劳动成果,即确认费用或者长投(涉及子公司),同步确认资本公积,等到到期了,满足了市场条件,公司给管理层行权,那么公司确认的资本公积就转出了,随着股票给管理层了,反之没满足市场条件,公司不给管理层行权,之前管理层奉献的劳动成果就归公司了,资本公积什么的就不动。也就是说,非市场条件确认管理层的劳动,至于劳动是否达到了公司的要求,那还要加上市场条件来确认,但是如果达不到市场条件,也不能否认管理层有劳动,所以要确认,只是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