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基金,又怎么能投资基金

2024-05-16

1. 不懂基金,又怎么能投资基金

第一步明白什么是基金

说白了,基金就是你投出的一部分钱交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操盘手再用你的钱去投资,一般都是股票的形式。也相当于你花钱请专业人士替你炒股。所以选择好的基金公司非常重要!只有基金公司赚了钱,你才有钱赚。

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统称,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现有的证券市场上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因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投资回报和投资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规定或出资者的意愿把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第二步关于盈利和亏损如何计算

就是说,基金公司赚了会按你买的股数、当天的单位净值和赎回日期的净值差给你相应的红利。赔了,你同样要以所购股数和净值差分摊损失。

第三步其他费用

购买的时候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一般是0.012每股,赎回的时候手续费是0.005,打个比方,如果你购买当天的单位净值是1元,你买了10000股(一共是一万元),你一共需要交170元的手续费。如果用网上银行购买,会有相应的折价,大概手续费是110左右。各个银行的手续费不一样。

第四步基金时期

一般分为认购期、运作期(封闭期)、申购期三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是认购期,一般是半个月左右,在这半个月里你只能购买不能赎回(卖出),买入价一般是1元。然后进入运作期(封闭期),在这段时间里基金公司拿你的钱去建仓,也可以说是一个准备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打开之后大部分基金会有所涨幅,也有部分会回落变成0.9*或者更低,这个时候不要以为你赔了,因为你的投资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进入申购期,此时你已经可以自由买卖了。

第五步基金风险

风险是肯定会有的,因为有挣就会有赔,主要是看你所选的公司实力和营运状况。但是客观的来说,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不像炒股,赚钱赔钱都很容易。因为近半年以来股市看涨,而且良性循环,所以基本上没有一支基金是长期亏损的,前提是你投资至少半年以上。[什么是基金风险]

第六步具体例子讲解

打个比方,那景顺长城来说,12月7日买入的价格是1.117,12月8日开始是连续下跌,因为整个股市也是看跌,从12月11日开始持续上涨到12月15日是1.186,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2月7日到11日之间赎回那么你肯定会赔钱,12月11日到13日单位净值长到1.134你能把手续费挣出来,从1.134到1.186的差就是你每股的利润。可能从12月15号后还会跌,你的利润会逐渐缩小甚至更低。推理,这就是基金的涨涨跌跌,基金的涨跌一般与股市大盘的涨跌有关,不出意外是成正比关系。由于大盘在波动的状态下持续上涨,所以基金也是缓慢上升的(近半年来)。

第七步教你怎样买基金

一般是银行代理,不同的银行代理的基金种类也是不同的;或是在基金公司的指定地点直接购买。在银行购买时拿本人身份证和一张存有购买金额的借记卡在窗口办理。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11点办,下午1点到3点。

第八步投资基金其他问题

基金再投资:就是指已经分红过后又重新回落的基金,这种基金会落后的价格一般和新发行的差不多,好处是免去了2、3个月的准备期,可以自由买卖;不利之处是往往买家要比新发行时的1元稍高一些,但不会高得太多。

第九步分红问题

价格回落的时候,利润已经按照你买的股数和单位净值差回报给你了,所以不用担心在分后之前的赎回时期问题。比方说你花1元买了10000股(一万元),半年之后在单位净值1.717的这天分红后又回落到1块,那么去了0.017的手续费,你每股挣0.7元即7000。这部分利润,如果打算继续投资会变为你的基金股数,如果赎回会变现。

第十步结论

基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理财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比股票来说要少的多,所以非常适合新手投资第一步可以选购基金的主要原因。但是一定要非常谨慎的选择发行公司,而且不能着急,至少要投资半年以上较为保险,总的来说和股票相比,风险小,长期持有回报率较高,(在股市正常运转的环境下)一般是净回报60%-80%。

不懂基金,又怎么能投资基金

2. 基金投资五大误区解读

      理财投资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基金投资也逐渐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接受,并作为主要投资方式。但是基金投资也是投资,同样有风险,不少新手和老手不免会走进基金投资的误区,遭受投资风险之苦。本文将解读基金投资的五大误区,给投资者一些建议。误区一:重仓股陌生面孔较多的基金较好      解读:有些基民喜欢买持仓较为特立独行的基金,对于那些十大重仓股中多是热门股票的基金,会认为没特点,业绩也只是随大流。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的A股市场,公募基金的价值发现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还能得到体现,公募基金的资金也可以影响部分个股和行业的走势,机构的一致预期往往是牛股后半程的主要上涨动力。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持股与众不同并不是一个好标签,能比同行早一步介入日后的抱团股,才是成功的特质。所有重仓股都是普通投资者所熟悉的,这样的基金不值得推崇,但那些冷僻的个股,也最好不要超过前十大的一半。误区二:重仓股多是新兴产业的就是成长型基金      解读:一些对股市有一定了解的基民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他们知道不能按名称选基金,而是根据重仓股和行业来确定是成长型还是价值型。当发现重仓股中主要是新兴产业个股时,就认为是成长型基金。事实上,经过过去几年的上涨,不少新兴产业的个股已经有了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左右的市值。比如,歌尔声学、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碧水源、蓝色光标等,这些股票现在整体上已经可以视作蓝筹股,但与传统产业的蓝筹股还是有所区别,准确地说是介于蓝筹股和成长股之间,但绝不能用成长股来理解了。只有那些持仓在200亿市值以下个股的基金,才可视为成长型或黑马类基金。误区三:新基金或次新基金不能完全相信,先观察一年业绩      解读:近几年基民对待新基金会比较谨慎,往往想先观察半年一年的业绩再决定是否购买。事实上还是要分情况对待,等待时间太长有时会错过机会。如果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过去只管过1只基金,或担任经理助理已有较长时间,管理的基金业绩属于上游但不拔尖,而新基金合同的投资范围更宽、限制更少,这样的基金不妨看好些。尤其是下半年成立的基金,在接下来的一个完整年度,其可以参与牛基评选,这时的动力还是很足的。而如果基金经理已独立管理2只基金或1只且同时兼任公司高管,那么精力就会有所不足,这时要视其是否卸任老基金经理而定。对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我们认为其只能管好1只基金,或2只非常相似的基金。误区四:过分相信一些牛基的调整能力      解读:现在买到牛基的基民越来越多了,而四季度基民情绪上会有所松懈,如果手里的基金排名很靠前,从冲年终排名的角度会对其预期过高。事实上,如果三季度该基金刚经历过大涨,四季度多数很难再有突出表现。对于规模超过20亿的基金,往往很难做出及时调整,有可能碰到连续2个月排名靠后的情况;而小于20亿的基金,在保持足够的谨慎和勤奋情况下,可能在1个月左右完成调仓。这个规律放在年中也是一样,即使全年前十的基金,途中也都会有3~4次单月排名下滑或2~3次连续两月业绩平庸的情况。把握这样的规律,对于波段操作基金的基民是有价值的。误区五:定投是懒人游戏,每月定期放一笔钱就好了      解读:有心的投资者仍应该关注定投的四个方面:选基、组合、扣款日和扣款额。定投的选基主要侧重于考虑定投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非当年的短期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组合也是为了获得较好的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比,减少黑天鹅事件;在扣款日方面,由于牛市中月阳线要远远多于月阴线,所以应该选择月初扣款,而熊市中则相反,选择月底扣款。如何来识别牛熊市?在指数经历了几十个月的调整后,如果在相对低位出现了3根月度阳线,就是转牛的重要信号之一;选择不同扣款额,使用较多的是指数偏离法、趋势定投法、移动平均成本法等,经过笔者研究,确实可以有效提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3. 如何规避基金投资常见误区?

来源:东方红资管
我们发现,基金投资者经常问到这三个问题:买基金是不是应该买净值便宜的?挑基金的时候是不是要买过往业绩最好的?如果我要用钱的时候,应该先赎回手里赚钱的基金还是亏钱的基金呢?
我们希望能就这三个问题给出相对客观的建议。
选基金不必关注净值高低
关于第一个问题,买基金是不是应该买净值便宜的呢?
如果我们同时投资3个基金,基金A净值0.5元,基金B净值1元,基金C净值2元,每个基金都投资1万元,虽然各只基金所获份额不同,但如果一段时间后这3只基金的净值都上涨了10%,那么我们持有的这三只基金市值仍然一样,都变成了11000元。只要基金的业绩表现一样,我们买不同净值的基金,所取得的最终收益都是一样的。
很多客户最常见的投资误区就是,觉得净值1元钱的基金是便宜并值得投资的,而那些净值两三元钱甚至四五元的基金太贵了,不值得买入了,这是不理性的。目前净值在5元以上的基金,也一定经历过2元、3元的过程,如果在当时买入并持有至今,盈利非常可观。
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基金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基金净值本身的高低对我们最终取得投资收益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基金管理人的长期投资能力,而不是净值本身。
关注投资逻辑的可持续性
有很多投资者会问到第二个问题了,买基金是不是应该买过往业绩最好的那只呀?或者说这只基金去年业绩非常好,我值得购买吗?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市场排名前十名的偏股型基金,2016年的收益排名并不乐观。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基金的过往业绩呢?
如果有3只基金供大家选择,基金A过去一年收益30%,基金B过去一年收益20%,基金C过去一年收益15%,我们应该选择哪只基金呢?如果单纯从这几只基金过去一年的业绩来看,大家肯定会选A。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下这3只基金的投资逻辑,又会是怎样的呢?比如基金A是通过2倍杠杆,博得了30%的高收益;基金B是重仓了某一个行业,该行业是过去一年的热点,赚了20%;基金C则是通过均衡配置优秀企业的股票,这些企业平均盈利增长15%,所以股价跟着上涨了15%。
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基金C了,因为它虽然不是过往业绩最好的,但是它取得这个业绩的投资逻辑在未来是可以持续的。
虽然基金的过往业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参考指标,代表了基金过往的运作情况和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但并不是我们就一定要买过往一个阶段业绩最好的,因为比过往业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这只基金是如何取得这样业绩的,它的投资逻辑在未来的市场下是否可以持续。
赎回长期业绩较差的基金
接下来是投资者最关心的第三个问题,当我们需要用钱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赎回手里赚钱的基金还是亏钱的基金呢?
大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先赎回赚钱的基金,亏钱的基金就放着吧,不急用的话放几年慢慢等着总是可以的吧。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基金投资误区。
我们根据多年来对全市场基金进行诊断的经验,总结下来一条规律:强者未必恒强,但弱者通常恒弱。
过往业绩表现好的基金未来不一定继续业绩好,而长期业绩表现很差的基金,未来通常还是会表现较差。
所以面对长期亏损的基金的时候,为什么不转换呢?很多客户在心理上接受不了的,感觉亏钱的基金如果赎回就真的亏了,不如放几年慢慢等着好了。而真正等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过往业绩较差的那只基金,未来的业绩表现通常也是弱于其他基金的,而业绩好的赚钱的基金净值在不断创新高,却已经被你赎回了。
选择赎回赚钱的基金显然不明智。但为何就忍不住想那么做呢?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理查德塞勒用心理账户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人们在做投资时,会对每一笔投资建立一个心理账户,当我们的产品组合有赚有亏时,我们更愿意选择赎回那个赚钱的,也就是选择关闭那个给我们赚钱的心理账户,因为在赢利的情况下关闭心理账户会令人心情愉快。但这种愉快是花钱买来的!
所以,如果未来面临要赎回基金的时候,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优先赎回长期亏损、业绩表现差的基金,而对于有持续增长逻辑的绩优基金,应该坚定地长期持有。
只有树立正确的基金投资理念,克服投资中的人性弱点,我们才能真正在基金投资中取得满意的长期回报。
传播健康理性的基金投资理念,我们一直在路上。

如何规避基金投资常见误区?

4. 基金投资的四大陷阱

第一,常识性错误。基金既然能够取得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就应当将储蓄存款及时转换成基金产品,而不必要将资金躺在银行里。这种为了资金增值的想法本身并无非议。但不同的投资者的经济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均是不同的。第二,经验性错误。对于投资者来讲,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认可,是投资者看好基金的一种表现。但并非具有经验的基金管理人均会在实际的基金投资中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经验有时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第三,利润陷阱。由于2006年的证券市场的火爆行情,使投资者在基金的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满,从而引发了基金投资的热潮。这种基金投资的非理性冲动,直接引起了2007年基金市场品种和规模的扩大,从而进一步增进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放大基金收益的现象在投资者中成为一种流行色,把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掩盖。认为投资者只要参与基金产品的投资,就能赚得较多的投资利润。而不顾基金品种的实际表现。第四,损失陷阱。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将会伴随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把基金当作不会损失的投资产品,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净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当其持仓品种较重时,一旦遇到证券市场调整,暗含的投资风险和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5. 投资基金的有哪些误区

相当多投资者只有当银行推出新*金时才购买,有些人甚至为了买新*金,将涨得多的基金卖了。新*金发售时,银行门口火爆的排队场面似乎也证明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但这是典型的盲目投资行为。
因为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都开放申购,没有稀缺性,在基金新发之后仍可以买到。新*金没有过往业绩,投资策略可能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而且大多由新*金经理管理,投资者无从判断其管理能力的优劣。此外,新*金建仓时间较长,在建仓期间如果市场上涨,基金净值涨幅将低于同类基金。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研究老基金的过往业绩,分析其业绩表现的优劣、是否具有持续性,作为投资依据。
因此,“新*金”不应构成投资者选择基金的理由,老基金应是投资者选择的重点。
误区二:高净值恐惧症。
情景:“基金净值这么高了,没有什么上涨空间了,不能买!”。
将基金份额净值的高低作为投资的依据是基金投资的另一误区。
在相同情况下,基金份额净值高是基金业绩表现优异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较强的表现。基金的上涨空间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总体表现和**公司的管理能力,与基金份额净值绝对值的高低没有关系,也不存在净值的上限和上涨空间的问题。
中国基金业还比较年轻,2006年是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经历的第一个大牛市,目前净值最高的基金份额净值才刚超过3元。而**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伦基金成立于1963年,已运作了约44年,2005年4月底的净值曾达到114.96美元,约合900多元人民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表现优异的基金会不断创出基金净值的新高。投资者枉自估计基金净值上限的做法,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例如,2004年到2005年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在1.2元以下,长期的熊市使投资者觉得1.2元是遥不可及的上限。但2006年年初,1.2元被轻易击破,部分优秀基金的净值一直涨到接近2元才回调。2元又成为许多投资者心目中的净值上限,基金净值接近或突破2元时遭遇到大量赎回。前不久又有投资者怀疑,2元多的基金能涨到哪去呢?但是截至2007年1月22日,已出现了净值达到3.087元、累计净值达到3.4169元的基金。事实证明,基金净值不存在什
么上限,高净值基金也不存在上涨空间有限的问题。相反,在相同情况下净值高的基金大多是管理能力较强的好基金。因为基金净值高,就不买,投资者会损失十分宝贵的投资机会。
误区三:长期资金,短线买卖;根据股指涨跌进行基金的波段操作。
情景一:这只基金涨了好多,又回到前期的高点了,马上赎回,否则就来不及了。
许多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钱是可用于长期投资的,如果基金净值涨得多了就赎回来,那么这些钱又投资什么品种呢?什么时候再进入市场呢?事实证明进行波段操作的投资策略是错误的。
以我公司管理的某基金为例,当2006年年初,基金净值突破1.2元后,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短线实现利润。但赎回并未阻挡净值快速上涨的步伐,也迫使投资者认识到,不投资的风险更大。当基金净值超过1.5元时,投资者才大量申购,中间已损失了0.3元的涨幅。该基金净值在2006年6、7月间达到阶段性高点,接近1.9元,后来的回调又让短线操作的基金投资者心惊胆战,当基金净值再次反弹到2元附近过程中,大量资金撤离了该基金。但基金后来的表现必将让这些投资者后悔不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基金又涨了50%。2006年初到2007年1月19日,该基金净值已涨了两倍多,但如果进行以上的波段操作,收益率可能只有60%左右。
情景二:看起来股指要调整了,还是赎回一些,等到股指见底了再买回来。
这种基金投资策略看似合理,但是投资者有预测股指走势的能力吗?股指下跌多少,才能判断出股指要调整了,而不是短期的波动?
投资者没有专门的时间、专业的知识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市场资金供求、企业盈利等影响股指走向的因素,也不可能较准确地预测股指的涨跌。往往在股市已出现比较明显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判断出股指可能要进行调整,这时再去赎回,很可能卖了个低点。去年7月份到8月初,A股指数从1700多点下调到1500多点,似乎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8月初接连两天我公司管理的某基金出现了较大金额的赎回,但是之后市场就强势上涨,基金净值一直没有过出现深幅的调整。该资金赎回的时机几乎是阶段性的最低点。
根据对股指的判断,波段操作基金,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误区四:缺乏风险意识,全仓投入,
仓促赎回。
情景一:听说基金很赚钱,股票指数涨了多好,赶快去买基金,将定期存款全拿出来买基金吧!情况二:哎呀,基金跌了,原来买基金也会亏本的,还是赎回吧。
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既可能带来高额收益,也可能带来较高风险。如果道听途说,盲目投资,尤其是为了追求高收益,将原来不能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基金,必然会带来较大风险。
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当时股市出现了久违的大幅上涨行情,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间,股指上涨了约30%,许多基金净值涨幅较大,跌破面值的基金也纷纷实现了正收益。基金销售出现了十分红火的局面,在银行门口排队买基金。听闻基金赚钱多,原不了解投资、不了解基金的人们也纷纷将存款转买基金。多只百亿基金诞生。结果后来市场深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部分投资者直到2006年年初才解套。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知道投资有风险,要谨慎决策。
误区五:别人都赎回了,我的那份资产会受损失。
市场的巨额赎回潮,造成了一些持有人的恐慌心理:“别人的都赎回来了,我的那份是不是也应该落袋为安啊?”这种心理左右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另外一些投资者还担心,年底其他投资人的赎回,会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使自己的资产遭受损失。
其实这是对基金认识的一个误区,股票升值,许多投资人选择在高位大量卖出,会导致股票市值的下跌。基金不是股票,其净值并不会因为遭遇巨额赎回而下降,惟一影响其净值的是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即使基金规模跌破2亿元的设立下限,但只要投资组合是赢利的,其净值依然在面值以上。
误区六:大盘涨了,基金净值也涨了,就应赎回持有的基金份额。
大盘涨了,手中持有的基金净值也涨了,就应该赎回,这是一些基金持有人的认识误区。虽然“低买高卖”是股市中股票投资者应遵循的赢利原则,许多做股票短线的投资人也是习惯于在上涨趋势良好时便进行抛售,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套现,获得既得收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股价下跌而带来的风险。但这样的股票操作手法,也套用在投资基金身上,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的净值,是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
波动,它的投资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
误区七:分红后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会减少。
分红后,基金净值会有一个突然下落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了。
分红使得基金的净值下降,但是基金的累计净值依然是不变的,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也是不变的。
实践证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赎回后,会以更高的价格再赎回来,并且还要搭上一定的费用:根据规定,基金申购的赎回都是要交纳一定费用的,申购费率为0。25%~0。5%,一个来回,1。5%~2%的收益率化为乌有。
所以投资于基金,除了投资者应对基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外,频繁地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对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因为你既然选择了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你就应该充分信任为你理财的专家。
误区八:既然股票能做波段操作,基金也能做。
波段操作,是一些短线客长用的股票操作手法,但此方法并不适合于基金。首先投资基金,做波段不是成熟的投资理念。基金投资专家注重的是价值分析与基本面的研究,由于各路基金,都有各自不同的投资规划和投资组合,而且由于价值投资为主导思想,致使基金投资常不可能马上见效,即使期间在面值之下徘徊也是正常的,因此,只要宏观经济是向好的,基金收益率就会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这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基金的持有人,其实是无法选择做波段操作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判断所谓基金的“高位”和“低位”。也就没有办法在“低点”买进和在“高点”卖出。
误区九: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一成熟的理财观念已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接受,于是传统的存款一族正逐渐把目光转向股票、外汇、黄金等投资品种,基金凭借其专家理财优势被市场青睐。但部分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只投资某一**公司产品、某一类基金产品甚至某只基金,从而承担了较大的市场风险。一位已经购买**平衡基金的客户长期坚持投资的“三三制”,即每月工资30%存款,30%保险,30%投资,而投资的主要途径就是购买各种类型的基金,尤其是新*金。这个客户满意地告诉**公司人员,虽然每个基金收益不是很高,但每个月下来总体收益相当于给自己多发一份奖金,而且整体风险低。
误区十:盲目追求产品创新
部分投资者在挑选基金产品时,盲目追求“第一只”的概念,认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实上,基金产品的创新有一定风险,这个风险由谁来承担?实际上还是投资者。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应主要考虑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成熟程度等因素,而平衡型基金作为国际上非常成熟的产品,是很好的投资选择。中国证券市场没有做空机制,而且上下波动性很强。如果没有避险工具,市场单边下跌,基金的风险就会相当大。而平衡型基金能有效通过资产的配置达到分散风险、增加收益的目标:如果今年是牛市,可以调高股票的比例,如果认为这波行情走到尽头,那么就调高债券的投资比例。
误区十一:对**公司的评价简单化
目前中国基金市场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行业标准,一些基金评级机构目前的评级也基本上停留在基金排名上,并没有涉及对基金经理的评价。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公司及基金经理的评定,只简单停留在过往业绩评价。国外评定一位**基金经理一般要看3-5年,10年时间才能产生一位**基金经理,而中国基金业只有6年多的历史,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年半。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公司股东背景、治理结构、投资团队整体实力、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等多项因素。
误区十二:像买股票一样买基金
目前我国股市前景看好,但大批个人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主要是因为个股走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专门的研究才能发现。**公司作为专业投资理财队伍的优势极其明显,能够做出最优投资决策,让投资者轻松分享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投资回报。但部分投资者投资基金低买高卖,像买股票一样进行短线操作,而忽视基金的抗风险性和长期收益能力。以**平衡基金为例,其过去5年的模拟投资组合在牛市能够与大盘上涨同步,熊市中只承担大盘40%的风险,如果长期持有,累计收益将远远高于大盘的累计涨幅。
误区十三:过分注重基金发行规模
今年上半年,单只基金发行规模屡创新高。从基金产品上来讲,每一只基金,按照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基金品种的特点与投资工具,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单只基金应有它合理的规模。多大的规模适合自己公司的投资、适合股票市场的容量、为投资人带来领先的收益,这就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来决定
。如果**公司盲目追求发行规模,最终是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就明确提出,发行基金产品,更重要是做出业绩,树立品牌,而不应盲目追求发行规模。
误区十四:盲目参与,感情用事。
2006年的基金让投资者着实赚了一把,这得益于证券市场的持续走牛,但市场火爆同时也掩盖了一部分基金管理人真实的管理和运作能力。不同的基金风格和投资策略不同,产生一定的业绩差异应属正常.因此,抱着随便买,发行哪只买哪只的态度是不可取的。2006中国金融年度人物活动评选
误区十五:分红意识不强。
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品,尤其是专家理财产品,其产品设计特点决定了基金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基金投资收益的均衡化,从而导致了基金净值变动的有限性。因此,以分红取代对基金的短期套利,应成为今后基金投资的真正“时尚”。
误区十六:只认现金分红,排斥红利再投资。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配时都采取“二选一”的收益分配模式。但出于惯性的投资思维和落袋为安的想法,众多的投资者远离红利再投资。其实,红利再投资是一种互赢的分配模式,一则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既定的投资收益,二是可以减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现而导致的现金流减少,而对基金持仓的品种进行被动式调整,使投资者的收益受到冲击和影响。
误区十七:崇拜**基金及基金经理。
**基金及基金经理,在基金产品的运作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基金投资是一个中长期的投资过程,检验和考核一只基金的管理运作能力还应当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考虑,而不能仅局限于一年或更短期的排名。
误区十八:忽略成本,只计收益。
实践证明,对同样持有一只基金的投资者来讲,进行频繁的申购和赎回,与持有一定周期相比,后者的收益明显大于前者。因为频繁的申购赎回产生的交易费率足以使投资者的收益折损不少。
误区十九:集中投资,淡化组合。
如果置基金产品本身的投资特点而不顾,或者集中投资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或者集中进行货币市场基金的配置,这种做法最终都会因为不能回避的系统性风险,而使投资收益受到影响。因此,在证券市场好转时,可适度增加股票方向的基金产品投资比例,否则则减少股票型基金资产,增加其它类型基金
资产。
误区二十:只看净值,不看基本面。
一只基金的未来业绩增长潜力,主要来自于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特别是基金配置品种的持续增长潜力。而要做到这些,还需要基金管理人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体系和跟踪评价体系。投资者仅以净值的高低作为判断基金优劣的标准,而不研究和分析基金定期报告,不了解基金持仓品种的变化,也难以挑选到好的基金。
一、私募管理费收取标准
(一)私募基金认购费按照信托合同规定,投资者认购产品时,需要另外交纳信托资金一定比例的认购费用。认购费用的收入、支付对象及用途由信托公司来确定。如果私募基金的认购最低限额是300万元,认购费率是1%,则投资者认购的实际起点金额是303万元。(二)信托公司的费用给信托公司的管理费用,比例为私募基金产品的1%左右。一般分为固定信托报酬(一般每年的费用范围为0.75%~1.25%,以1%居多),无论基金运行业绩如何,每月都会收取。和浮动信托报酬(资产增值部分的3%),只有在基金净值创出新高的前提下,对于新增加的部分,会分取一定百分比的收益,也是每月收取。(三)保管银行的费用私募基金的资金一般存放在保管银行,此时保管银行需要收取手续费。费率标准一般每年为0.25%。无论基金运作的业绩如何,这个费用会依据每个月开放日的资产规模收取。(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顾问管理费的标准,每年为0~0.75%,以0.25%居多,也是每月收取。

投资基金的有哪些误区

6. 基金投资最容易忽略的九个事

      当前,基金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已经为大多数老百姓所接受,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事项,规避这些事项可以使投资更加安全、科学、高效。      作为一个投资产品,基金也是风险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并存的。投资者在享受基金上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基金净值下跌的风险。虽然基金投资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就不存在风险。投资者应测试自己的风险偏好程度,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品种购买。      有很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会去选择价格较低的基金,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例如:A基金和B基金同时成立并运作,一年以后,A基金单位净值达到了2.00元/份,而B基金单位净值却只有1.20元/份,按此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再过一年,A基金单位净值将达到4.00元/份,可B基金单位净值只能是1.44元/份。如果你在第一年时贪便宜买了B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会比购买A基金少很多。所以,在购买基金时,一定要看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而不是看价格的高低。      我国不少投资者只购买新发基金,以为只有新发基金是以1元面值发行的,是最便宜的。其实,从现实角度看,除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优势。首先,老基金有过往业绩可以用来衡量,而新基金的业绩考量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新基金均要在半年内完成建仓任务,会存在为老基金抬轿的行为;再次,新基金在建仓时还要缴纳印花税和手续费,而老基金就没有这部分费用;最后,老基金的研究团队一般也比新基金成熟。所以,购买基金时应首选老基金。      有的基金为了迎合投资人快速赚钱的心理,封闭期一过,马上分红,这种做法就是把投资者左兜的钱掏出来放到了右兜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与其这样把精力放在迎合投资者上,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市场研究和基金管理上。投资大师巴菲特管理的基金一般是不分红的,他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力要在其他投资者之上,钱放到他的手里增值的速度更快。所以,投资者在进行基金选择时一定要看净值增长率,而不是分红多少。      有些基金经理为了迎合投资者购买便宜基金的需求,把运作一段时间业绩较好的基金进行拆分,使其净值归一,这种基金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试想在基金归一前要卖出其持有的部分股票,扩大规模后又要买进大量的股票,不说多交了多少买卖股票的手续费,单是扩大规模后的匆忙买进就有一定的风险,事实上,采取这种营销方式的基金业绩多不如意。      投资者买入好的基金需要长期持有。虽说在高位将基金赎回而在低位时再将其买入,这个操作的原来非常正确,问题是投资者很难次次都判断的准确,如果判断有误,把"高抛低吸"变成了"低抛高吸",在加上手续费,几次下来一年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会损失不小。因此,建议基金投资者要树立基金长期持有的理念。      股市的不确定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对于手中有一笔资金的基民来说,与其一次全仓押入,不如尝试"金字塔式"的投资策略。无论后市涨跌如何,都可以进退有度。如:第一次先以1/4的资金申购某基金;之后,如果净值下跌10%,再以 1/3的资金量补仓;在以后净值下跌的过程中,不断追加买入,每一次投资的金额比前一次增加一定比例,直至建仓完毕。这样开始买的不多,越跌就买的越多,从而拉低了总体申购成本。      市场上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冒用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名义从事非法证券的活动,给基金投资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基金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一定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投资,如基金公司的官方网站、银行渠道等。注意识别基金公司网站、客服热线、手机短信等网络信息的真伪,同时也要了解基金公司绝不会向公众开展代理个股买卖或股票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常识。对于有疑虑的投资讯息,投资者可以及时向监管机构或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咨询、报案等,如在深圳可以拨打深圳市公安局开通的"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 0755-81234567特服电话和网站http://www.sznet110.gov.cn进行举报。      除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基金外,投资者还应该多了解一下金融诈骗的常用手段和伎俩,提升自己识骗防骗的能力。如二维码流行后,成为金融骗子们新的诈骗工具,拿手机"扫一扫"之后,得到可能是促销折扣,也很可能会落入骗局,见码就扫很容易会中钓鱼网站的招。除此之外,以盗取信用卡等账户信息的挂马网页,伪装成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的钓鱼网站,号称"0"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小额低息无抵押贷款为诱饵冒充金融机构的虚假网站最为猖獗。以骗取保证金、验证金、预收利息等小额财产的欺诈手段也令很多互联网用户防不胜防。

7. 基金投资中有哪些陷阱?基金投资中最容易踩的坑有哪些?

      基金投资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不难,说简单是因为现在投资基金有基金投顾服务,你可以选择通过基金投顾投资基金,因为基金投顾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代课理财,把基金交给基金投顾打理就可以了,付出就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服务费。      说难的是通过自己挑选基金,构建投资计划,加上基金投资中有很多一不小心就陷进去的陷阱,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基金投资中那些常见的陷阱。      第一,追涨杀跌
      追涨杀跌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基金是从股市转战而来,他们把在股市上交易习惯带到了基金投当中,基金与股票不同,基金的波动比股票来说更小一些,追涨杀跌式的频繁交易反而会徒增交易成本。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贪婪和恐惧的交易心理。想赚更多,又过于担心亏损。      基金是适宜长期持有的投资品种,因为本身基金资产的就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在打理了,基金经理打理的好基金自然就会有持续增长的价值。      第二、迷信大神      这一点主要是在新基金的购买商,因为新基金在开始发行的时候,是没有历史业绩参考的,所以在宣传上会尽可能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下手,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各种鼓吹基金经理的能力,拿出过往最好的业绩来佐证。      听得多了,看的多了,投资者也就开始迷信明星基金经理,觉得他能管理好一切基金。      其实,我们投资的话如果是不是特别的有把握,尽可能选择成熟的老基金更好,因为老基金的运行已经是比较成熟了。      第三、成本情结。      假设你有有两个账户,买入了同一只股票,成本价分别是20元和15元,股票现价18元。但是这个时候你需要用钱,要卖出部分股票,你会选择卖出哪个账户?      相信你更可能选择把成本是15元的账户的股票卖出。这就是成本情节。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卖出哪个账户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股票是亏钱的,你也会选择继续持有,等到解套的。      但投资在很多时候就是逆人性的,如果决定买入一支基金之后,最后是忽略成本,更多的是关注基金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做出合理的操作。      第四、从众心理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羊群效应,就是投资者之间是相互感染的,大家都说好的就是好的。      一个投资观点获得众人的认可,即大多数人认为好,对于决策人来说是最轻松的,压力也最小。      但是其实当你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时候,你的判断才是最准确的最有效的。      投资不是大家说就是好的市场,在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可能投资标的已经达到了峰值。这时候再进去风险就很高了。      第五、投资策略的实践性      这一点主要是甄别基金经理的,很多基金经理会通过一些投资观点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来吸引投资者。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言行不一致。我们需要警惕这一类基金经理。      比如某个基金经理号称是坚定的价值投资,坚持长期持股,注重业绩的长期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换手率非常高,这就是言行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没有坚定的投资理念,想要管理好基金也是很难的。      第六、轻信爆款基金的推文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投资者获取信息途径越来越丰富,各路媒体竞争激烈。      为了眼球效应,从而对基金产品夸大其词,这对投资者也进行了误导,是常有的事。      谨记一点,不要迷恋业绩冠军,减少对短期业绩的关注。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基金投资中有哪些陷阱?基金投资中最容易踩的坑有哪些?

8. 基金投资中有哪些误区?买基金之前有什么要注意的?

      基金的投资说简单也简单,可以一键设置定投,省心省力,说难也难,因为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有很多要克服人性弱点和一不小心就会踩的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基金投资中有哪些忌讳?在买基金之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第一,切忌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基金      忽略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都是不成功的投资,基金投资不同于银行储蓄、理财产品,也不同于债券,他的盈亏是浮动的,你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损失。
      根据市场的历史数据来看,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10%-15%区间,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5%-8%区间,而不同收益类型的基金对应不同的风险系数,很显然,收益越高,风险系数也就越高。      投资者应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收益预期,根据自己年龄、预期收入、风险承受能力、资金性质、流动性要求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第二,切忌贪便宜,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      买东西看价格是人之常情,谁都希望买到便宜又好用的东西,但是价格低不一定就是好东西,尤其是对于基金投资来说。      很多新基民往往偏向于申购净值1元或更接近1元的基金,觉得更便宜划算,但其实相比于基金净值,我们更应该看基金的收益率。如果你买的这支基金净值低,但是涨不上去,也是赚不到钱的。      所以关键还是要看基金本身的业绩,如果基金涨幅更快,尽管净值看起来好像很“贵”,但购买这支基金所获得的盈利也会更多。第三,切忌将基金等同于股票投资,频繁交易      基金市场上有很多基民是从股市转战过来的,所以买基金的时候还是沿用的炒股的思路和习惯,比如说频繁交易,喜欢进行波段操作等等。      首先,择时是交易中最难的部分,而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准确的市场趋势和买卖点。      再者,基金的单笔交易费率比股票要高很多,基金有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等。再加上基金的波动比股票要小,所以,频繁的交易只会徒增交易成本。      并且,偏股型基金赎回的资金到账时间最长为T+7日,一般也要T+3或T+4日,这意味着一次操作要付出相当大的机会成本。第四,切忌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基金投资中还有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是喜欢不断地去买入新基金。      总是感觉当初看好的基金一旦买入手之后业绩表现就不如从前了,看到业绩涨的好的基金就想买进来,或者干脆把手里的基金替换出去。      总之,手里的基金越来越多,但是,收益也没有赚到,反而一堆的基金还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基金投资最忌讳见异思迁,中途下车。只有在市场波动中坚持稳定操作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成为胜者。第五,切忌以分红次数选择基金      基金的分红次数和基金的收益是没有绝对关系的,基金的分红很多时候是一种管理策略而不是因为盈利而分红。      把左兜的钱掏出来放到了右兜里,没有实际意义,分红后基金的净值会受其影响,投资者的资金总和未变。所以,我们在进行基金选择时一定要看净值增长率,还有就要方方面面了解清楚一支基金在做出买卖的决定。第六,只知道卖基金不知道基金转换      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或者是市场风格切换的时候,或者是原本持有的基金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需要调整策略赎回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先赎回这支基金,然后再买入另外一支基金,一卖一买,这中间一般需要花费3到7天的时间,而且需要付出卖出基金的赎回费和买入基金的申购费。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基金转换,直接将原有的基金份额转换成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份额。如果进行基金转换,就只要收取拟赎回基金的赎回费和拟申购基金与拟赎回基金之间的申购费差额。并且,基金转换则可在当日完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