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是什么

2024-05-13

1. 中国国学是什么


中国国学是什么

2. 中国国学指的什么?

一、国学到底是什么?沧浪之水的国学观我没看懂。辞海中说国学:1、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2、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候国都的学校。看样子,我们所理解的国学是应当指第一种解释了。问题是,什么是“本国固有的文化”?国学是“中国文化”,还是“古代中国文化”?沧浪之水并没有对此进行界定,只说“国学是‘孔孟墨老庄孙子’,国学是‘儒法道释理’国学是《论语》,是《孙子兵法》,是《易经》是《道德经》,是《大学》《中庸》,是《百家姓》、《三字经》;国学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我想问一问的是,五四以来,从鲁迅、胡适到毛泽东、顾准,算不算国学的内容?据我的理解,国学应当是一个国家的固有的文化的体现。“固有”的,应当是对已有的中华文化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古代的。国学是文化传统,一切已过去的或正在发生的中华文化都应该可以纳入国学的视野。
2、国学是中国传统自有的东西,还是应该包括外来文化融入后形成的属于中国人民的东西?好象古代融入中国的佛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已经是不没问题的了,那么五四后引入的德先生赛先生,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新左派、自由主义等思潮算不算国学的内容?按问津者的理解,国学不仅是老庄孔孟,宋明程朱,还应当包括近当代已被中华民族所成功汲取并形成中华传统了的文化。
3、沧浪之水说:“元人逃往漠北的时候,也许在感慨,何以这些看似柔弱的‘汉人’,只能暂时的杀戮,却不能永久的征服?日本人战败投降的时候,大概也不解,为什么在这些劣等的支那民族面前,这个充斥汉*的国度里,枪炮和金圆不能帮助自己最终打开胜利之门?也许有个女贞部落的首领可以告诉他们,因为这个部落,是在血腥的屠杀以后,终于放下自己高贵的尊严,把自己的灵魂也教给‘汉人’的国学,终于换来了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
也就是说,不能永久征服汉民族,是因为国学(结合下文其实应该是说大汉民族学了),可问津者不懂的是,沧浪之水又举了女贞征服大汉民族的例子。似乎有点矛盾,沧浪之水的意思是不是说,不管怎么样,反正国学就是好,不能征服,是国学的好;征服了我们的人,也因为我们国学好,到头来不是你们征服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国学征服了你们呢?
日本就是大和民族,韩国就是朝鲜族,但是,中国的中华民族,就不单单是一个种族,一种信仰,甚至不单是一个祖先。
国学,就像中华民族一词一样,不是某一种学问,不是某一个学者,不是单一一种观念。
说起国学,就像说起中国人的性格一样,既包罗万象,又一言难尽。国学好不好?好!可是中国人的‘国学’,让中国人败给了洋人,而且败额一塌糊涂。你说国学无用?这些信仰‘国学’的中国人,几千年来,内心是如此的坚贞。土地没有了,国家破落了,身体流血了,生命逝去了,却始终保留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元人逃往漠北的时候,也许在感慨,何以这些看似柔弱的‘汉人’,只能暂时的杀戮,却不能永久的征服?日本人战败投降的时候,大概也不解,为什么在这些劣等的支那民族面前,这个充斥汉*的国度里,枪炮和金圆不能帮助自己最终打开胜利之门?也许有个女贞部落的首领可以告诉他们,因为这个部落,是在血腥的屠杀以后,终于放下自己高贵的尊严,把自己的灵魂也教给‘汉人’的国学,终于换来了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
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中国出汉*,中国人喜欢内斗,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中国人从悠悠历史中走了过来,在屡次的浩劫里幸存了下来。
国人如水,水无形而质不变。任山川之起伏,地势之高低,时而为滚滚江河,时而作涓涓溪流。藏百米地下,则为甘泉;积千里旷野,则成湖泊。有利器可断金刚,而无利器可断流水。
国学如盆,水形易散,有盆盛之,人心易散,国学凝之。于是,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此之大功劳者,舍国学其谁?!

3. 中国国学指的什么?

一、国学到底是什么?沧浪之水的国学观我没看懂。辞海中说国学:1、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2、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候国都的学校。看样子,我们所理解的国学是应当指第一种解释了。问题是,什么是“本国固有的文化”?国学是“中国文化”,还是“古代中国文化”?沧浪之水并没有对此进行界定,只说“国学是‘孔孟墨老庄孙子’,国学是‘儒法道释理’国学是《论语》,是《孙子兵法》,是《易经》是《道德经》,是《大学》《中庸》,是《百家姓》、《三字经》;国学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我想问一问的是,五四以来,从鲁迅、胡适到毛泽东、顾准,算不算国学的内容?据我的理解,国学应当是一个国家的固有的文化的体现。“固有”的,应当是对已有的中华文化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古代的。国学是文化传统,一切已过去的或正在发生的中华文化都应该可以纳入国学的视野。
2、国学是中国传统自有的东西,还是应该包括外来文化融入后形成的属于中国人民的东西?好象古代融入中国的佛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已经是不没问题的了,那么五四后引入的德先生赛先生,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新左派、自由主义等思潮算不算国学的内容?按问津者的理解,国学不仅是老庄孔孟,宋明程朱,还应当包括近当代已被中华民族所成功汲取并形成中华传统了的文化。
3、沧浪之水说:“元人逃往漠北的时候,也许在感慨,何以这些看似柔弱的‘汉人’,只能暂时的杀戮,却不能永久的征服?日本人战败投降的时候,大概也不解,为什么在这些劣等的支那民族面前,这个充斥汉*的国度里,枪炮和金圆不能帮助自己最终打开胜利之门?也许有个女贞部落的首领可以告诉他们,因为这个部落,是在血腥的屠杀以后,终于放下自己高贵的尊严,把自己的灵魂也教给‘汉人’的国学,终于换来了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
也就是说,不能永久征服汉民族,是因为国学(结合下文其实应该是说大汉民族学了),可问津者不懂的是,沧浪之水又举了女贞征服大汉民族的例子。似乎有点矛盾,沧浪之水的意思是不是说,不管怎么样,反正国学就是好,不能征服,是国学的好;征服了我们的人,也因为我们国学好,到头来不是你们征服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国学征服了你们呢?
日本就是大和民族,韩国就是朝鲜族,但是,中国的中华民族,就不单单是一个种族,一种信仰,甚至不单是一个祖先。
国学,就像中华民族一词一样,不是某一种学问,不是某一个学者,不是单一一种观念。
说起国学,就像说起中国人的性格一样,既包罗万象,又一言难尽。国学好不好?好!可是中国人的‘国学’,让中国人败给了洋人,而且败额一塌糊涂。你说国学无用?这些信仰‘国学’的中国人,几千年来,内心是如此的坚贞。土地没有了,国家破落了,身体流血了,生命逝去了,却始终保留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元人逃往漠北的时候,也许在感慨,何以这些看似柔弱的‘汉人’,只能暂时的杀戮,却不能永久的征服?日本人战败投降的时候,大概也不解,为什么在这些劣等的支那民族面前,这个充斥汉*的国度里,枪炮和金圆不能帮助自己最终打开胜利之门?也许有个女贞部落的首领可以告诉他们,因为这个部落,是在血腥的屠杀以后,终于放下自己高贵的尊严,把自己的灵魂也教给‘汉人’的国学,终于换来了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
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中国出汉*,中国人喜欢内斗,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中国人从悠悠历史中走了过来,在屡次的浩劫里幸存了下来。
国人如水,水无形而质不变。任山川之起伏,地势之高低,时而为滚滚江河,时而作涓涓溪流。藏百米地下,则为甘泉;积千里旷野,则成湖泊。有利器可断金刚,而无利器可断流水。
国学如盆,水形易散,有盆盛之,人心易散,国学凝之。于是,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此之大功劳者,舍国学其谁?!

中国国学指的什么?

4. 何谓“国学“?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总听人说:国学。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国学?中国古典文学么?亦或只是指四书,五经?
 
   解析: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国粹派邓实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5. 什么是中国国学?为什么要学国学?


什么是中国国学?为什么要学国学?

6. “国学”是什么?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7. 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扩展资料: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
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国学是什么

8. 国学到底是什么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扩展资料:近代以来所谓“国学”一词,有学者认为源自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满等提倡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有“国学”之称。
“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落后挨打归罪于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归罪于以孔子和四书五经,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进口号。
但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口号,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
1934年,章炳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章炳麟上述几次演讲经过记录整理,出版了《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演讲录》等书,在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
章炳麟所谓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国学范围的界定。此外,胡适、顾颉刚、钱穆等人也有关于“国学”“国故”“国粹”的种种论述。
自 “西学东渐”之风后,为了区别开“西学”与“中国之学”,便产生了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这个国学概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
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