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怎样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水平?

2024-05-14

1. 当前怎样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当前怎样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的经济水平?

2.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深刻认识我国开放型经济内外环境的变化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围绕制度、规则、市场、技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充满不确定性。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裹足不前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自贸区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截至今年7月,向世贸组织通报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共有249个。特别是美欧绕开世贸组织,开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TIP)等“高水平”自贸区谈判,对国际经贸环境影响深远。国际产业分工面临新变化,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服务外包和服务投资成为国际经贸合作新热点。这为我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带来机遇。国际经贸规则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世界经贸格局新变化,各国围绕国际市场与资本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发达国家致力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积极推进“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21世纪”新议题谈判,以占领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国必须着眼经济利益遍布全球的现实,全面参与重大经贸合作谈判,在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中抢占先机。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面临阶段性变化。长期以来,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是支撑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剩余劳动力持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开始出现总量过剩和局部短缺并存的劳动力供求新格局,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长期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单纯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的比较优势亟须从“数量、价格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2年至2012年,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21.3%,在全球的位次由第六位升至第一位。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867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拓展,我国开放型经济仍然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从对外贸易看,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11.2%,这个数字在全球贸易发展历史上并不算突出。据世贸组织秘书处的有关资料统计,英国1870年出口占全球的18.9%,美国1921年达到22.4%,明显高于我国水平。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居全球第五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对外投资看,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起步较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要把我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成就,必须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二、准确把握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我国很多领域开放水平依然较低,很多关键领域的改革仍然需要通过开放获得外部动力。我国制造业开放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保护只能保护落后。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必将推动涉外法律体系、政府管理方式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发挥改革牵引作用,破除有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与现实阻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把对内开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内对外开放的互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扩大国内市场准入与开拓国际市场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和要素,有效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继续主动开放国内市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要秉承利益互换、对等开放的原则,消除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坚持扩大外需和提振内需并重,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不断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实现深度参与全球化与防范经济风险良性互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将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要坚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既要重视防范国内市场开放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产业冲击,也要重视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的人员与资产权益保护问题。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是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保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思路与举措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关键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协同推进东中西部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决定》指出:“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这为深化内陆、沿边开放明确了政策着力点。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内陆地区要依托本地优势,提高吸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沿边地区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周边和谐的需要,合理布局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形成向东向西全面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放宽投资准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利用外资要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相结合,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决定》指出:“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按照《决定》要求,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加快外资管理模式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建立利用外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利用外资从注重规模向提高质量与综合效益转变。借鉴主要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健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全球价值链整合与国际化经营能力。《决定》指出:“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这将进一步壮大我国走出去的微观主体,释放对外投资合作潜力。积极、有序、安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推进从吸收外资大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大国。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完善走出去服务支持体系,强化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保障。统筹多双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决定》指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为完善新时期对外经贸关系布局明确了重点。在双边层面,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模式,加强政策协调,增进开放互信;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维护共同利益。在多边层面,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减少和消除贸易投资壁垒;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更趋公平合理。在区域层面,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主动参与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在次区域层面,深化大湄公河、泛北部湾、大图们江等地区合作,形成于我有利的地缘经济和政治新格局。

3.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深刻认识我国开放型经济内外环境的变化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围绕制度、规则、市场、技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充满不确定性。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裹足不前的背
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自贸区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截至今年7月,向世贸组织通报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共有249个。特别是美欧绕开世贸
组织,开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TIP)等“高水平”自贸区谈判,对国际经贸环境影响深远。国际产业分工面临新变化,一些中
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服务外包和服务投资成为国际经贸合作新热点。这为我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带来机遇。

  国际经贸规则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世界经贸格局新变化,各国围绕国际市场与资本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发达国家致力于制
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积极推进“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21世纪”新议题谈判,以占领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国必须
着眼经济利益遍布全球的现实,全面参与重大经贸合作谈判,在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中抢占先机。

  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面临阶段性变化。长期以来,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是支撑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大规模
城镇化过程中,剩余劳动力持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开始出现总量过剩和局部短缺并存的劳动力供求新格局,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长期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单纯
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的比较优势亟须从“数量、价格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2年至2012年,我国出口总额
年均增速达到21.3%,在全球的位次由第六位升至第一位。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867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全
球价值链的拓展,我国开放型经济仍然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从对外贸易看,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11.2%,这个数字在全球贸易发展历史上并
不算突出。据世贸组织秘书处的有关资料统计,英国1870年出口占全球的18.9%,美国1921年达到22.4%,明显高于我国水平。我国服务贸易进出
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居全球第五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对外投资看,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起步较晚,对外直接投资
存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要把我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成就,必须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增强开放
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准确把握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涵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我国很多领域开放水平依然较低,很多关键领域的改革仍然需要通过开放获得外部动力。我国制造业开放发展的成功
经验表明,保护只能保护落后。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必将推动涉外法律体系、政府管理方式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发挥改革牵引作用,破除有碍开放
型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与现实阻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把对内开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决定》指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内对外开放的互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
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扩大国内市场准入与开拓国际市场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和要素,有效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决定》指
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继续主动开放国内市场、提高利用外
资质量的同时,要秉承利益互换、对等开放的原则,消除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坚持扩大外需和提振内需并重,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不断拓展我国
经济发展空间。

  实现深度参与全球化与防范经济风险良性互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将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要坚持在
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既要重视防范国内市场开放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产业冲击,也要重视拓展海外市场
过程中的人员与资产权益保护问题。

  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参与
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是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保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型
升级的重要支撑。

  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思路与举措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关键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协同推进东中西部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决定》指出:“抓
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
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这为深化内陆、沿边开放明确了政策着力点。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
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内陆地区要依托本地优势,提高吸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沿边地区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
团结、周边和谐的需要,合理布局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
面、从线到片,形成向东向西全面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带。

  放宽投资准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利用外资要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相结合,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和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决定》指出:“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
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按照《决定》要求,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加快外资管理模式创新,推动政府职能
转变,“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建立利用外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利用外资从注重规模向提高质量与综合效益转变。借鉴主要经济
体的成功经验,健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全球价值链整合与国际化经营能力。《决定》指出:“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这将进一
步壮大我国走出去的微观主体,释放对外投资合作潜力。积极、有序、安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提高我国在全球
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推进从吸收外资大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大国。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吸纳先进生产要
素,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完善走出去服务支持体系,强化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保障。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决定》指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
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为完善新时期对外经贸关系布局明确了重点。在双边层面,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模式,加强政策协
调,增进开放互信;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维护共同利益。在多边层面,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
义,减少和消除贸易投资壁垒;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更趋公平合理。在区域层面,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主动参与新议题谈
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在次区域层面,深化大湄公河、泛北部湾、大图们江等地区合作,形成于我有利的地缘经济和政治新格局。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4. 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5. 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一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在提高集约化水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提升传统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整体出口的格局。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加强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出口。必须提高纺织和轻工产品档次,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国际市场上参与中、高档产品竞争。充分发挥传统会展促进出口的作用。 二是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客观上已经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必须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改进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大力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和配套服务,提高产业集聚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资源型和高耗能商品出口,保护我国战略性资源和自然环境。 三是切实抓好纺织品出口。我国目前纤维加工量2000多万吨,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纺织品出口约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1800万人。做好纺织品出口工作至关重要。在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后,要做好敏感纺织品加征关税工作,同时鼓励更多纺织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进一步完善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加强对重点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动态监控,做好出口纺织品的信息引导工作。鼓励纺织品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研发和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四是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对于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既要有一颗平常心,认识到它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常态,又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主动做好工作,善于协调和处理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利益关系包括利益分歧。要尽快建立综合应对机制,不断完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密切配合的应对机制,研究制定妥善处理各类贸易摩擦的措施。继续争取有关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加快贸易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等大要案应对工作。 五是继续搞好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加强对进口的监测和调控,继续鼓励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综合协调战略性资源和重要原材料进口。调控好粮食、棉花等进口与出口,加强石油、天然橡胶、化肥等重要商品的进口监测。充分利用关税配额、国营贸易配额和自动进口许可等世贸组织认可的管理手段,实施对大宗商品进口的合理调节。探索大宗产品集中采购试点。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等贸易方式,提高规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六是改革和完善口岸管理体制,加快“大通关”建设。继续抓好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建立口岸跨部门连网协作体系,进一步简化异地报关备案手续,提高通关速度。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落实和完善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提高深结转比例。整合通关模式,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构建严密高效、物流顺畅、便捷快速的现代海关监管体系。

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6. 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加快区域融合发展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供应、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参与国家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城市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争做山东向西开放的窗口。
全方位参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加强与济南的对接融合,实现与周边兄弟城市的联动发展、协作共赢。
2、努力提高国际化水平
推动各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加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进口商品分销、仓储加工、外贸金融等服务业,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开放口岸。
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外”并重,努力增加进口、扩大出口,积极引进国际资金、技术和人才,引导企业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进行生产经营。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开展全球并购,承包工程项目,安全高效地建设“海外聊城”。
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改进招商方式,优化配套服务,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企业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企业和项目。
努力提高市属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水平,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新上项目的科技含量、投入强度、质量效益等标准。
推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升在“国家队”中的位次排名,促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积极争取京九高铁、郑济高铁、聊泰铁路、德单高速、聊城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为大开放、大发展搭建起便捷高效的立体通道。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5、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6、要有规则意识,要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经济安全防范意识。
7、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扩展资料: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原因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1、积极开展跨国并购。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全球整合资源链,树立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提升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水平;加强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推动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从“绿地投资”为主向“绿地”和“并购”多种投资方式并举转变。
2、加强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动在资源富集地区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和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3、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可以有效释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充足生产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要继续推进我国已启动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从政策、资金、配套服务等方面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4、继续推动对外间接投资。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等方式,拓展境外投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对外间接投资格局。继续促进中资境外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向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放型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7. 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水平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3.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
5.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
6.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7.增强规则、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法规
8.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的高素质人才
9.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际国内 


要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强国家口岸管理和检验检疫工作。 

    要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跨国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纠正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 

    要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

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水平

8.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同时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2)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3)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拓展我国对外活动的空间。(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