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模型的介绍

2024-05-13

1. 归因模型的介绍

归因理论的起源:Heider第一次写道归因理论是在他的那本《人际关系的心理学》(1958)一书中。这本书在归因理论的发源和定义上起到了主要作用。Jones和Davis的关于意图的理解的系统性假定是在1965年的一篇题为《从行动到部署》的文章中提出。Kelley1967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Kelley(1967)进一步提升了Heider的理论,通过增加了影响归因形成的因素的假设:一致性,特殊性和多数性。

归因模型的介绍

2. 归因模型的归因因素

归因理论提出了人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对行为的归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规律的影响。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作出反应的。员工对于薪水、上级的评价、工作满意度、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成就等方面的知觉与归因正确与否,对于其潜力的发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同时,管理者在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归因中的偏见和误差。       因果关系是由一个内部因素,代理或者力量导致。内部因素是受你自己控制的。你能选择用某种特定方式行事或不。所以你的行为是不受不被你控制的外界影响,局限或者甚至所完全决定。于是,你就感觉到责任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你的智商。或者被称为:部署归因。人类最令人惊奇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们相信我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由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这一点,那就是大多数人在判断谁应该为一个事情或者一个行为动作负责的时候有偏差:人们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我们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外部因素上。人们这样认识这些,即不是他们自己的优点潜质和不是我们自己的错误。人们趋向于把人们自己的成功和别人的失败归结到内部因素上。人们这样认识,即这些是人们自己的优点和他们自己的错误。

3. 归因模型的理论成败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人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以下是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示意图:从以上介绍可看出,韦纳的归因效果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成就的期望和价值的理论。即控制点影响着人对成败赋予的价值,归因的稳定性则影响着成就期望。价值和期望共同决定人在以后的成就行为中所付出的追求。他的这一理论比曾经对成就归因理论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克兰多又进了一大步。韦纳从稳定性和控制点两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而且许多实际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归因模型的理论成败

4. 归因模型的基本流程

有三个层次隐含在归因里:1、感知,观察,人必须感知和观察行为。2、判断,决定是否是故意的,人必须相信一个行为是故意做的

5. 归因模型的凯利的归因模型的作用

归因理论提出了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对行为的归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规律的影响。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作出反应的。员工对于薪水、上级的评价、工作满意度、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成就等方面的知觉与归因正确与否,对于其潜力的发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同时,管理者在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归因中的偏见和误差。

归因模型的凯利的归因模型的作用

6. 【361→思维模型】归因理论

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指:我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
  
 归因的目的在于能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归因分类:多线索归因与单线索归因。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普通人必须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并且经过归因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满足“理解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外部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 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1)特殊性: 被观察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2)一贯性: 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即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3)一致性: 不同人在面对相同刺激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 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 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 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 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 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 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1)基本归因偏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的影响。
  
  2)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归因不同于别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原因归为个人,把失败原因归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把成功原因归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特质。
  
  3)自我服务偏差: 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总结 
  
  归因方式作为一种个人经验性的东西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表明,人们解释他们生活事件的归因方式经过多次重复后会变成他们终身的习惯化归因方式。而这种习惯化的归因方式又反过来影响动机、心情、和你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 拥有乐观的解释方式的人,容易看到事情的好的方面,容易把失欺归于偶然、归于外界的不稳定因素;拥有悲观的解释方式的人,则容易看到事情的坏的方面,容易把失欺归于必然,归于自己的性格(倾向性归因)。
   
  
 归因模式不同直接导致了反应方式的不同,悲观模式缺乏信心,形成悲观期望,悲观模式按照悲观的方式重复,形成恶性循环,情况会越来越糟;乐观模式按照乐观的方式重复,形成良性循环,情况则会越来越好。所以,只要改变个人的归因模式,认识到归因对自己的影响,客观合理的归因,建立积极的心态,才能不断的突破自我,走向不断的成功。

7. 归因理论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归因理论的归因理论

8.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的内容简介

本书系目前国内有关归因问题最为权威的专著。全书分“归因认知过程论”、“归因效果论”、“归因理论之应用”三部分,共16章内容,系统深入地介绍、分析和讨论了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及其应用问题。其特点是:1.体系严谨,结构严密,便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归因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应用问题:2.占有的资料丰富、翔实,对归因理论发展过程的把握全面到位,将归因理论放在整个心理学发展的背景上来加以审视,突出了归因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联系;3.概念运用准确,原理和方法介绍完整、清晰,分析深刻透彻。梳理和比较了归因研究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理论和模型,理清了归因理论和模型发展的脉络;4.所用的材料全面、可靠、新颖。书中介绍和分析了归因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