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仁书院的学校轶事

2024-05-14

1. 香港华仁书院的学校轶事

香港华仁书院及九龙华仁书院的学生又称“华仁仔”(英文名:Wahyanite)。两所华仁书院都很重视华仁精神和传统,旧生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不少旧生在社会上有出色的成就,并且热心回馈华仁,有部份更返回母校任教,发扬华仁传统。香港华仁书院于2007年年宵市场首度设有摊位,并以招股形式筹募档租。

香港华仁书院的学校轶事

2. 香港华仁书院的历届十优状元

1987 -卢俊佳, 香港第一位十优状元1992 -许志贤、黄伟强、何炜基(这年全港只有五位十优状元)1993 -冯志豪1994 -何礼文、吴志强1996- 田志豪、林祥智1997 -王之明2000- 蔡宗衡、叶文健2001 -叶嘉扬2005- 吴子健,在英国著名大学,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主修数学,应用工程,搜集,统计及经济学(Mathematics, Operation, Research, Statistic and Econoics。简称MORSE)2008 -钟汶庭2010 -张柏朗,香港最后一位十优状元

3. 香港华仁书院的华仁服务精神

回顾历史,华仁仔对社会公益和民族大义都十分关心。 一年一度的明爱卖物会相信大家都十分熟识,而且参与这活动的同学 为数很多,为公益而筹到的款项也不少。回顾六十年前华仁同学在这 方面性质的活动表现亦很出色。就让我介绍一下1938年举办的圣云仙 善会卖物会:多年来华仁都参予圣云仙善会(Vincent de Paul Society)卖物会 的,同学们帮助善会筹到许多善款,全都用来帮助穷人。当时他们的 口号是“The poor get your money; we give you a run for it.”他 们除了筹款以外,其实也希望使捐助者能分享快活与欢乐。这次卖物会连续举办十小时的摊位游戏活动,大概到深夜十二时结朿。同学们最伤 脑汁的要算是准备奖品了。据他们粗略估计,每小时送出一百份奖品,整 天便要1000多份奖品了。他们除了自制了许多模型飞机外,又到街市采购 如手杖、电筒、小玩具、罐头、化装品等作为当天的奖品。 华仁班社(Class Clubs)是由来久远的组织,它们多属高年班同学的组织。 30年代末期班社已经很成熟,而且经常筹办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例如1938年 成立的星社、剑社和弓社,都分别主办了一项大型的公益活动。剑社到难民营 协助由大陆逃避日军侵略走难到港的同胞;星社主办免费夜校,帮助逃难失学 之儿童。他们成立时开宗名义便提出同样的目标:团结同学、互相扶持、服务 社会。例如剑社成立时,同学们对班社的期望是:“香港的学生们,素来就缺乏了集团生活的……我们三班甲(Class 3A)有见及此,知道没有社团的组织,不独于同学感情,缺乏了联络,并且将来栖身社会之后,必定互相失散,那么,对将来落伍的旧同学们,便很难有提携扶助的可能了。” 弓社成立时有这 样的记录:“……The Sword Club ran the Refugee Camp at Fanling; the Star Club is running a free night school. We cannot rest quiet; we feel we must follow the lead they have given. Some charitable and useful work of similar kind is the aim we have set before ourselves in founding this club.”星社办的夜校情况如何呢?1939年校刊有以下的记载:“星社之‘华仁义校’ ,于斯产生,……得入学者百六十人,……除星期日外,每晚七时至九时授课 四堂,不放例假。……义校筹备之先,尝向华仁全校同学筹款……”1938年剑社同学到粉岭难民营服务一个月,写出以下的经历:“华仁书院第一 班学生,得校长同意,由教务长邓乃理神甫(Fr. Donnelly, S.J.)率领,前 往粉领难民营服务,以一月为期,盖将为紧急救济会处理粉岭难民营也。……于 是全班分为三队,每队约十二人,一在南营,一在北营,一在叉坑,叉坑难民 ,已有相当认识,能守秩序,且诸事均有规模,故办事甚为顺利。到(十二月) 十一日晨九时许,接收南北二营,二营相离约半英里,南营最大,共大车卡四十 辆,收容约一千,此处难民,不若叉坑之有秩序,有等且甚顽固,不遵规矩,尤 以南营最甚。……诸事多未就范,忙碌殊甚,终日不停……。更发现难民中有扰 乱窃物者十数人,邓神甫遂于次日呼警驱之出营,千馀难民,乃赖以安。”Fr. Donnelly在同期STAR亦有一篇记述的文字:“What will happen then to our refugees? We do not know; but this much is sure: that the memory of our work in the Fanling camps will remain with us until our dying day, and that Wah Yan will be proud in years to come of the part played by her sons in this war-work for the refugees.” 1937年9月,华仁书院同学和旧生合力组办一个独立于学校的组织,名 为“华仁书院国难筹账会”。这组织有三重意义,值得我们详细介绍: 自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向日本人宣战,抗日战争开始,前线士兵浴 血苦斗,为民族解放而奋勇杀敌,为国家自由而顽强挣扎。这激发了华 仁同学强烈的爱国心,他们都觉得非抗战无以图存,而且要跟中国同胞 患难扶持。日军更且轰炸南方城市,人民死伤无数,极须医药救治。华 仁同学于是便发起筹账活动,购买医药用品,运输回国,救治同胞。 国难筹账会成立以后,华仁同学,无论是正在就读的或毕业旧生,跟师 长和神父同心合力,火速地筹募经费,购买医药物品,运送回国。华仁 仔爱国心可嘉,团结心也是当时的典范!筹账会的活动原来也是早期联校活动的开始。华仁同学除得到旧生和旧 生的家属协助工作外,也得到意大利婴堂女校(Italian Convent School) 同学的帮助。他们组织了“妇女组”制作救伤包。华仁旧生会主席高福申借 出公司办公室作为工场,婴堂女同学和华仁同学的女家属天天不停地工作九 个月,将原材料制成救伤包、渍血布、四方巾等。她们也造了千多套棉衣。 他们的药物和棉衣,须分十二次运给长沙医院和四路、五路和八路军。

香港华仁书院的华仁服务精神

4. 香港华仁书院的办学宗旨

根据天主教信仰对主的爱和中华文化,学校矢志: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范,感染学生成为负责任和富仁心的社会一员;二、启廸学生勇猛精进,以致君子;三、培育备具爱心、灵性、道德与智慧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