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能带来Web 3.0吗?

2024-05-16

1. 区块链能带来Web 3.0吗?

区块链能带来Web 3.0吗?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区块链的本质及其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少人更是深刻地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甚至能给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带来新的变革,意味着Web 3.0时代的到来。
  
 那么什么是Web 3.0时代呢?Web 1.0和Web. 2.0又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
  
  web1.0 :网络-用户,网络单方面地向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之间鲜有交流,例如早期的各类新闻网站;
  
  web2.0 :用户-用户,用户的交互沟通成为重点,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创造者,在这个阶段,网络不再是核心,而是演变成了用户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平台,例如博客,维基百科等等;
  
  web3.0 :用户-网络-用户,在Web 2.0以用户交互为核心的基础上,从范围和内容上都有所扩展。范围上不再局限于各自的社交平台,实现全平台无障碍的交流;内容上也不单是信息传播,还包含了用户体验和分享的层面。除此之外,网络本身也融入到了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会更加彻底的站在用户的角度,主动为用户提供内容。
  
 每一次变革,用户和网络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的关系都在变化:用户从只能被动接受内容到成为内容主要的创造者和浏览者,而网络则从单一的承载内容的平台到能够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加客制化帮助的服务者。
  
 由此可见,Web3.0有这些特征,包括:
  
  1.信息源个体化:信息的来源逐渐回归个体,而非一些权威机构; 
  
  2.传播途径多样化: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和平台; 
  
  3.定制信息成为主流:在前两条特征下,信息势必呈爆炸式增长,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为用户定制的信息是必然的。 
                                          
 这样说完,也许会有人感到疑惑,现在youtube、facebook还有谷歌等等都已经能通过人工智能采集用户的取向和选择,个性化地为用户提供更感兴趣的内容推送了,是不是意味着已经Web 3.0时代已经来临了呢?
  
 我想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些客制化的内容推送,是不是真的是由网络提供的。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闻爆出各大网站搜集用户浏览内容的习惯,甚至有一部分隐私也遭到泄漏。显而易见,这些流量巨大的互联网巨头才是幕后主使。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中心化的做法。用户的信息实际上是被这些公司所支配的。
  
 所以我认为,要在现实中实现Web3.0,除了信息源个体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和定制信息成为主流的原则外,还必须要涵盖以下几点:
  
  1  .用户价值信息私有化:用户能够完全掌控个人信息,若他人需要浏览个人信息必须获得授权。这样避免了有价值的信息遭到泄漏,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数据采集和交互智能化:数据可以来自目前不断普及的各类IoT设备,增加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和真实性。此外,这些数据也可作为未来的信息交互的基础,通过智能合约等形式被迅速调用。 
  
  3.网络资源分配去中心化: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带宽、算力以及存储空间等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这些资源的成本。 
  
 而区块链的介入,因为其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加快了Web3.0时代到来的脚步,甚至能将Web3.0扩展到我们的生活中。事实上,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项目开始尝试用区块链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和平等。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许多的Dapp出现,掀起了不小的反响。
                                          
 以保险业举例:
  
 在Web2.0时代,小明去保险公司投保。一方面,保险公司所获得的信息仅限于小明提供的相关数据,存在小明隐瞒病史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一旦保险内容生效,小明需要从多个第三方平台调用相关信息来向保险公司提供证明,以获得保险赔付等。
  
 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信息的不对称带了的风险,还显露出数据不共享下业务效率低下。
  
 让我们看看在Web3.0时代,也就是现在的区块链环境下,保险业务是如何操作的。事先,小明的电子病历上记录着从小到大由医生记录的病史信息以及配药信息。在投保时,小明不想暴露自己所有的电子病历,但是可以授权保险公司浏览其配药信息来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一旦保险内容生效,保险公司仅能通过小明授权的有关这一事件的信息来确认赔付事宜。
  
 这一过程中,在小明给予部分授权,保护隐私不过多暴露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来评估,也在缩短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效率。
                                          
 但我们很容易发现,正因为一旦数据上链就具有不可篡改性,在上链之前数据的真实性才更需要收到重视,这也是现有的区块链无法解决的难点之一。
  
 我们尝试基于BIOTA公有链建立一套Tesla Protocol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我们目前的构想中,Tesla Protocol内容涵盖不同格式的数据采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数据共识,维护数据安全和私密的数据加密,还有提高闲置空间利用率的数据存储等。
  
 在数据采集的方面,我们在保持现有各种数据模式的情况下,还支持从现在越来越普及的IoT设备上采集的数据。在采集的过程中,统一数据的格式,并且尽可能避免中心化的干扰。
  
 为了保证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我们必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共识。在数据内容不泄露的情况下,零知识证明的方法将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数据加密是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时要保证可以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展示任意部分信息供他人浏览。
  
 最后一块也就是网络资源合理的去中心化分配,提高算力、带宽以及存储空间的使用率,降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例如IPFS允许用户将闲置的存储空间提供给需求者,来换取一定的回报。这样最大化利用闲置资源,将会更优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在Tesla Protocol支持下,BIOTA将会专注于推动用户个人信息私有化,同时为数据采集和交互的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达成了网络资源分配的去中心化。这些Tesla Protocol带来的革新势必加速Web3.0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完善了Web3.0时代从网络到生活全方位的拓展。
                                          
 本人是区块链爱好者,会定期发送关于Biota、EOS等区块链现状分析和思考,以及一些接地气科普区块链小知识!欢迎交流!
  
 微信订阅号:
                                          
 Biota官网:https://biota.io/
  
 Biota中文白皮书:https://biota.io/static/download/BIOTAWhitepaperChs.pdf

区块链能带来Web 3.0吗?

2. 「热点观察」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向web3.0迈进

   近日,据外媒报道,Meta Platforms将为区块链技术提供深度兼容,将社交系统与区块链、加密货币等Web3.0技术结合。在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可能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Web3.0未来互联网,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Web3.0与Web2.0有何区别?   
        
       
       
      盈利模式不同:   Web2.0无论是在线的广告业务、SP的增值业务还是其它收费模式,都需要这个平台上用户信息的引爆;而Web3.0具备更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对开发团队有一定的公平激励,通过Token和一定的通证预留,激励开发团队,让协议的开发真正产生价值,产生更多的实用场景。随着通证价值的提升,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每一次变革,用户和网络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的关系都在变化:用户从只能被动接受内容到成为内容主要的创造者和浏览者,而网络则从单一的承载内容的平台到能够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加客制化帮助的服务者。  
     
      Web3.0有以下这些特征:   信息源个体化,信息的来源逐渐回归个体,而非一些权威机构;传播途径多样化,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和平台;定制信息成为主流,在前两条特征下,信息势必呈爆炸式增长,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为用户定制的信息是必然的。  
        
      区块链在Web3.0起到的作用   
        
     由许多独立节点构成网络,就算其中一两个节点被黑客攻陷,还有成千上万个节点,存储着安全有效的数据,就算某个节点瘫了还是可以正常运行。分散式网络,完全去除了中间人,无需信任任何公司,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代码即法律,只需要相信区块链构建的数学和计算原则即可。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不需要做出决策的中心化权威机构,网络中保存数据的所有节点,受激励措施驱动,汇集在一起共同决策:数据库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应该接受哪些事务,以及回绝哪些事务,这决定了区块链数据库的真实性。区块链为Web3.0带来了新的经济模式,不再是拥有中心化服务器的公司拥有巨大财富,区块链通过通证,将价值赋予了网络本身和网络连接的社区成员。  
     
     区块链的介入,因为其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加快了Web3.0时代到来的脚步,也进一步完善了Web3.0时代从网络到生活全方位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