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2024-05-13

1. 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医疗保险分为社会医疗和商业医疗。社会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保了,商业医疗是社会医疗的补充,可选择的产品也非常多。社保是一个基础保障,基本都覆盖到,它唯一的缺陷就是保障不足。

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2. 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医疗保险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劳动力正常再生产。
2、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
医疗保险通过征收医疗保险费和偿付医疗保险服务费用来调节收入差别,是政府一种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3、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对患病的劳动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有助于消除因疾病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重要社会机制。
4、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医疗保险和社会互助共济的社会制度,通过在参保人之间分摊疾病费用风险,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型社会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5、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社会保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社会保险中的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此时我们要注意社会保险的缴纳以及社会保险的政策变化等。
一、儿童迁户口后去哪里缴纳医保
儿童迁户口后医保可以到原参保地缴纳。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医疗保险的作用如下: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2、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
3、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4、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5、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

3. 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时足额缴纳。不按时足额缴纳的,不计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职工医疗保险的作用:首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依法对职工的基本医疗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的,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与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一样,都属社会保险的一个基本险项。其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如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按照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1)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以及在定点药店购物费用。(2)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医疗和部分门诊大病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有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职工医疗保险的好处: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可提供的保障包括平时正常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大病救助需要在普通医保上另外加保的。大病是没有费率的,全都由个人承单。具体医疗待遇有:(一)个人账户记入比例按照该暂行规定,在职的职(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按月实际到账后,依下列比例按月记入:35周岁以下的,按本人缴费基数的3%记入;35周岁(含35周岁)以上,不足45周岁的,按本人缴费基数的3.5%记入;45周岁(含45周岁)以上的,按本人缴费基数的4%记入。退休(职)人员按本人养老金的6%按月记入,最低为50元/月。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按本人养老金的8%记入。而现行标准在职人员的记入比例分别是2.1%、2.2%、2.3%;退休人员为本人养老金的2.8%,最低30元/月。(二)起付标准“门槛”对参保人员设置的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是指在统筹基金支付前,应先由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金额。根据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设定不同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现行的政策中,各级别医疗机构的首次起付标准分别为:一级医疗机构500元,二级医疗机构1000元,三级医疗机构1500元,特殊病种门诊1100元/年。按照新的政策,起付标准则为:一级医疗机构400元,二级医疗机构800元;三级医疗机构1200元。同时,参保人员在一个医保年度内第一次住院按首次起付标准支付;第二次按首次起付标准的75%支付;第三次按首次起付标准的50%支付;第四次及以上按首次起付标准的25%支付。统筹基金支付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为800元,一个医保年度计算一次。(三)最高限额在现行的办法中,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3万元,超过3万元的,由大病救助基金进行支付,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按照新的《暂行规定》,参保人员在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和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8万元。对于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按照《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给予80%的补贴,一个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

4. 医疗保险有什么作用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了解医疗保险的用途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社保的最新解析,到底有什么用途?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医保的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劳动力正常再生产。二、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三、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四、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5. 医保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医保的性质决定医改的性质,医保的保险属性决定了医改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二、医保是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形成的基础,医改中必须坚持充分发挥医保的谈判功能;三、医保为医改提供物质基础,必须保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医保为医改奠定物质基础,首先强调的是物质基础的合理性,要坚决反对对医保物质基础的不合理要求,其次强调的是医保的物质基础性作用要可持续,不能片面地提出增强医保的物质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的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兜底责任。自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首次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在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43号)、《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6〕56号)、《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等均提出要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全民医保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中,都具有重要的制度功能和基础性作用(王东进,2015)。但是如何发挥基础性作用,理论与实践中众说纷纭,其中不乏误解之处。本文旨在修正相关的错误认识,并提出对医保在医改中基础性作用的三大见解。医保的性质决定医改的性质我国现代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就是社会保险,不是社会福利。《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明确提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要“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而互助共济、分散风险正是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因此,从概念上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应是保险制度而不是福利制度。《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也提出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保的性质决定了医改的性质,医保的方向决定了医改的方向。医保的保险属性决定了医改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能走计划经济回头路。我们强调鼓励和允许各地对医改进行积极探索,但所有探索都不能动摇医保保险属性的基本前提,都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医改实践中曾出现过第三方付费与“一手托两家”的争论,其实质是选择市场机制还是计划经济模式。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三方付费机制的作用,而不是“一手托两家”。有人或许会对此提出疑问,认为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的要求,强化第三方付费机制是否与“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的要求相违背呢?第三方付费并不是否定政府责任,而是强调应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第三方付费的方式补贴医疗保险的需求方,而一手托两家,通过直接补贴医疗机构,让医疗机构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则是走计划经济老路。医保是形成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机制的基础在医疗领域,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机制应该由买卖双方相互谈判形成,而不是由政府拍脑袋决定。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医保作为需求方代表的谈判功能,通过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厂商等谈判,为合理的医疗服务、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奠定基础。谈判功能是医保的基本功能之一。从理论上讲,医保作为需求大户,应该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和威慑力,能够起到有效规范和约束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厂商行为的作用。但实践中,医保的谈判功能未能发挥作用。原因有很多,如当前医保经办机构与医保行政主管部门管办不分,医保经办机构不是独立的法人主体,缺乏主动搜索相关医疗信息控制医疗费用的动力。但根本原因在于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不是由买卖双方相互谈判形成的,而是由政府定价决定的。作为需求大户的医保,未能参与到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坚持发挥医保的谈判功能,加强医保谈判实力和谈判能力建设。为此,必须要:(1)改变职工医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力度,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的整体效能。(2)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管办分开”,强化医疗领域相关市场主体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独立法人自负盈亏的约束机制。医保机构只有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强调医保机构的控费责任才能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医保机构也才有动力主动的搜集相关信息,约束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厂商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3)改变医疗服务、药品的政府定价机制,改变过去买单方与点菜方分离的状态,积极探索医保机构直接参与医疗服务、药品定价的谈判模式,形成医保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厂商谈判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医保为医改提供物质基础医保为医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已达6140亿元,参保人员的医疗总费用占医疗机构全部业务收入的60%-7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90%(王东进,2012)。医保基金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的最大付费方。医疗保险的运行状况和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健性,直接关系医改成败,影响医改方向。如果医疗保险基金出现崩盘的危险,整个医改就会停顿,甚至会走回头路。因此,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确保医保基金稳定运行,保证基金不出险。实践中,有种错误观点认为医改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医保的物质基础不牢;医改要取得成功,就要筑牢医保的物质基础,提高医保的报销比例。事实上,医保的报销比例已经达到70%-8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90%。过高的报销比例已经严重影响医保基金安全,医保基金结余不足或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这对医保健康可持续产生严重影响。还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为推进分级诊疗,应该进一步改革医保付费机制,提高基层就诊时医保的报销比例。事实上,分级诊疗制度一直未能建立,其根本在于医疗资源配置出现问题,行政对医疗资源的管控导致医疗机构大的越来越大、强的越来越强。如在卫计委严令限制医院病床数量的情况下,号称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今年仍新增了3000张床位。行政管控的结果是基层医疗机构逐渐被掏空。中央层面一直在强调强基层,但基层依然羸弱、没有好医生。这不是因为医保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不够,而是因为行政的过度管控,多点执业、管办分开一直没有做好。医保为医改奠定物质基础,首先强调的是物质基础的合理性,要坚决反对对医保物质基础的不合理要求,其次强调的是医保的物质基础性作用要可持续,不能片面地提出增强医保的物质基础。为此,一要确定合理的报销比例,考虑到保险与激励的矛盾,国际经验表明75%的报销比例能够较好地协调保险与激励的关系;二要设计合理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费用支付方式,要认识到医保的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医保的无限责任,医保不能也没有能力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医保的性质决定医改的性质实践中,有种观点把基础性作用与兜底责任混为一谈,认为应该强化医保的兜底责任,尤其是在因病致贫问题上,应该进一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降低医保的起付线、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解决大病导致的因病致贫问题。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险而不是救助或福利,是一种分散疾病带来的财务损失风险的机制,而不是消除贫困的制度。基本医疗保险讲责任分担,即个人在筹资和医疗费用上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使参保人有节约医保基金的经济动力。设置医保的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就是落实责任分担的具体政策措施。而且,起付标准不是越低越好,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也不是越高越好,否则,难免会失去节约基金资源的动力,甚至导致浪费。基础性作用与兜底责任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保基本和兜底线通常一起使用,但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保基本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兜底线属于医疗救助的范畴;基本医疗保险只能够保基本,不能也没有能力兜底线。现实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大量出现,原因不在于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功能没有发挥好,而是医疗救助兜底线能力不强。民政部门管理的医疗救助项目,本应承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兜底责任。然而,财政投入杯水车薪,使得这种兜底功能远远未能发挥出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的兜底线能力建设,而非一味强调医疗保险的保基本作用。总之,正确理解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既不能贬低该作用,也不能夸大该作用,更不能在争权时贬低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在诿责时刻意夸大医保基础性作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夸大医保基础性作用的倾向。以分级诊疗为例,有种观点把分级诊疗制度没有建立归结为医保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发挥好,归结为医保的指挥棒没有发挥作用。实际上,医保的指挥棒能够发挥作用,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密切的关系,取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医保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6. 医疗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医疗保险分为:国家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 想更加详细的了解医疗保险可以看这里:《医疗险是什么?都有哪些?》1.国家医保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比如平时我们因为感冒发烧、跌伤摔伤等需要去定点药房买药的时候,可以使用医保卡直接购买就是因为买了医疗保险。但是医疗保险的作用可不仅仅体现在药房买药那么简单,它还可以报销我们在医院治病产生的部分医疗费用,减轻经济压力。医保可以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虽然说三种医保的缴纳保费、缴纳方式和保障额度不一样,但作用是差不多的。若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预约奶爸-点击免费咨询】2.商业医疗险:门急诊医疗险:主要是门急诊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应对门急诊费用。小额住院医疗险:主要是住院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应对普通住院疾病住院范围。百万医疗险:保障住院/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等医疗费用报销。 应对大病、重疾高昂治疗费用。中高端医疗险:保障门诊、住院、孕产、牙科、体检等医疗费用报销, 应对巨额医药费,享受高端医疗服务。意外医疗险:意外伤害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报销, 应对意外伤害门诊或住院费用。防癌医疗险:仅限癌症住院、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等医疗费用报销,应对癌症高昂的医疗费用。那么有了社保中的医保,我们还需不需要另外配置商业保险呢?看这里你就明白:《有了社保,还要买商业保险吗? 》

7. 医疗保险有什么作用

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
1、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进步的标志,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2、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社会医疗保险的广泛覆盖,通过对参保对象的征缴保费,再按相同待遇去偿付医疗费用支出,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3、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医疗保险对患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有助于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是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机制。
 
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
1、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通常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为被保险人的医疗、康复等提供保障的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社会医疗保险的不足,做到小病少花钱,大病不差钱,减少家庭的经济损失。
2、满足人们对医疗保险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医疗保险服务水平和生活品质。商业医疗保险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不同的医疗保险产品,满足人们对不同医疗服务需求,如医疗专家的会诊服务、医疗费用垫付,特需病房等。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医疗保险有什么作用

8. 医疗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您好!
医疗保险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医疗保险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劳动者的生病后无钱医治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了保障有效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劳动力正常再生产。
2、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
医疗保险通过征收医疗保险费和偿付医疗保险服务费用来调节收入差别,是政府一种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3、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对患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有助于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是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机制。
4、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医疗保险和社会互助共济的社会制度都是通过在参保人之间分摊医疗费用风险,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型社会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5、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福利改革的重要保证。 
以上便是医疗保险的作用,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