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2024-05-13

1. 有谁知道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的内容是: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关于该文件原文,在国务院网站上已经查不到了,但在国务院网站上搜索该信息时,还有相关性的文章存在:(下图中画红线或画圈部分)


纵观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萌发阶段(1984年至1986年) 早在1983年下半年,黑龙江、辽宁、江苏等地的一些乡村,为有效地管理和用活集体积累资金,通过清理整顿集体财产,试行集体资金“队有村管”或“队有乡管”等办法,利用所统管的集体资金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有偿借用,进行内部融资。
  改革试验阶段(1986年至1991年)1986年8月,中央指出:在不开展存贷业务的情况下,这种在内部相互融资的办法应允许试行。后来又指出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予以指导。中央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鼓励、支持、试验及推广,使得全国农村合作基金会蓬勃发展。1986年底至1988年底是农村内部资金融通总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两年间增加了约40亿元。到1992年,全国已建立的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乡(镇)一级1.74万个,村一级11.25万个,分别占乡(镇)总数的36.7%和村总数的15.4%,年末筹集资金164.9亿元。其中,四川、江苏两省以上指标均已超过20亿元,河北、山东两省也接近20亿元。
  高速扩张阶段(1992年至1995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兴起了新的投资热潮,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已经初具规模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表现为在扩张中积累矛盾。许多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把大笔的款子盲目投向急需资金的乡镇村办集体企业。这一时期金融秩序混乱,供销社、计生委、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都加入了创办基金会、股金会,参与高利率资金市场的恶性竞争。由于基层政府对合作基金会行政干预多,监督机制弱,管理水平低,资金投放风险放大,经营效益明显下滑,不仅单纯追求高收益导致资金投放的非农化趋势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而且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挤兑风波。
  整顿发展阶段(1996年至1998年) 这一时期,农村合作基金会减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势头,转向把强化管理放在更为主要的位置。但改革措施在操作上出现两个难点,一是对信用社和基金会双方已经存在的不良资产难以处置,一旦出现挤兑将会由经济问题而引发社会问题。二是农行和信用社受中央调控,而乡镇级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基层政府参与组成、没有许可证而从事金融业务的准金融组织。由于双方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从而加剧了清理整顿的难度。1997年11月决策层决定全面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任何金融组织突然被宣布关闭都必然发生挤兑危机和动荡局面,因此,1998年各地普遍出现挤兑,四川、河北等地甚至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并且酿成了危及农村社会及政治稳定的事件。
  清理关闭阶段(1999年1月以后) 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3号文件,正式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有谁知道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2. 农业部农村发展基金怎么才能拿到?

  农村合作基金会欠款清收工作的法律保障议案已上报全国人大.
  提出的“关于在农村合作基金会欠款清收过程中请求法律保障”的建议,内务司法委员会多次召开委员会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征询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省政府农村办等有关部门的意见。

  你需要耐心等待,中央政府现在正着力解决这件事情.

  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9年1月被国务院严令全国统一取缔,经历了十多年的兴衰。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主要依赖于农户的资金注入的准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活动归农业部而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管辖,并迅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大多数农村基金会的运作都违背了合作基金会的互助宗旨,把农村基金会变成了办理存贷业务的第二个农村信用社。到1996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款规模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九分之一。然而,由于普遍的高息吸存、内部管理混乱、基层政府行政干预及缺乏必要的金融监管,农村基金会很快出现了大面积的兑付风险,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挤兑风波。
  1996年,中央发布《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基金会进入了整顿发展阶段。1997年11月,中央决定全面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自身积累的矛盾也突然表面化,并在部分地区酿成了危及农村社会及政治稳定的事件。


  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3号文件,正式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清产核资、分类处理、清收欠款和存款兑付等阶段,各地农村基金会得到了彻底清理。但由此带来的资产损失相当严重。由乡镇政府向银行申请贷款兑付基金会债务,给乡镇财政造成压力较大,广大农民也被转嫁了相当部分的债务负担。


  2000年国家拨专款万亿元,用于偿还在基金会存款本金及利息,并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通知》都是以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下发的。


  你或者还可以去找县经管局(县农村基金会清理整顿小组办公室)各级财政向上级财政借款。最后转借给乡镇府用于兑付给基金会存款人,政府收回贷款人借款后再归还上级财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1998年有人向我借款1600元,约定1999年底还清,否则按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利率计息,我想知道

1998/3/25 :一年期5.22% ,   五年期6.66%    
1998/7/1 : 一年期 4.77% ,  五年期 5.22%    
1998/12/7:一年期 3.78% ,  五年期4.50%    

1998年有人向我借款1600元,约定1999年底还清,否则按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利率计息,我想知道

4.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失误?

  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中的一大失误


  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至1998年的一系列农业和农村工作文件中,提出要允许、支持、发展和继续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国办发3号文件提出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2004年至2008年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又反复强调“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组建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包括发展“合作金融”和“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从 “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决策过程和三十年的改革实践来看,不难看出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中的一大失误。
  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中国农民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创造的新生事物。从1984年产生以后的十多年里,经过风风雨雨的考验,终于在中国农村这块广阔的田野上生根、开花、结果。农村合作基金会是怎样产生的呢?
  1.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撤消人民公社以后,旧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不适应了,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当时,在“包干到了户,何必要财务”的错误思潮影响下,不少地方的集体资金被少数党员、干部侵占、挪用、贪污和挥霍浪费,农民辛辛苦苦三十年积累起来的集体资产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解决这一新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进行大胆试验。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机制,把集体资金管好用活,提高其融通效益。
  2.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他们在解决自身温饱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资金运动。没有资金,商品生产无从谈起。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了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从而引发了对资金需求的急剧增加。解决农村资金需要,单靠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不现  实的,还要靠农村内部来加以解决。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一方面,通过1982年至1996年的集体财务清理,全国尚有800亿集体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手中有了一些富余资金,他们希望暂时借出而获得相应的融通收益。这两种资金为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源。与此相反,不少乡村企业和农户生产周转资金不足,需要借入资金扩大再生产。这种资金需求,就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完全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也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3.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农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农业是一个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特殊产业,又是一个投入多、产出少、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的弱势产业。国有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根本不可能向农业倾斜。农村信用社本来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金融组织,但长期在计划经济下运作,早就蜕变为官办金融机构,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组织。它不但没有很好地面向“三农”服务,反而把大量农村储蓄倒流城市,抽走农业“血液”。即使有少量小额贷款,但“门难进、脸难看、钱难贷”是个普通现象,引起农民极为不满。所以,农民只有“唱国际歌—自己救自己”。他们在党中央一系列文件指示的鼓舞下,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以缓解农村资金不足的矛盾。因此,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社会效用
  从1996年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1.74万个乡镇、11.25万个村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聚集资金164.9亿元,年内累计投放资金173.5亿元。从湖南省常德市的情况看,至1995年底统计,全市有100%的乡镇和53.2%的村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聚集资金5.738亿元,当年累计投放资金10.476亿元。这些资金起了舍作用呢?
  1.加强了集体资金管理,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至1995年底,全市共清理回收集体资金12164万元,全投入农村合作基金会融通使用,不仅没有流失,相反年内增值1126万元。
  2.优先支持种养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95年,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给种养业投放资金52321万元,占投放资金总额的49.9%。这些资金帮助农户购回化肥10978吨,农药3142吨,种子3421吨,饲料3941吨,农膜654吨,农机具5197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如桃源县漆河镇合作基金会,一次投放资金10万元,统一为农户购买晚稻杂交种子2.25万公斤,使该镇杂交晚稻面积达到85%,为当年粮食大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3.大力支持乡村企业,壮大集体经济。1995年,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给乡村企业投放资金20669万元,救活514个频临破产的企业,创办849个新企业,扶持312个资困企业,更新改造643个老企业,新增产值2.36亿元,新增利税4833万元。
  4.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1992年,石门县夏家港镇梅家河村合作基金会,投放资金15万元,支持农户兴办预制件厂3个、鞭炮厂11个、养殖场5个,使该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地普遍反映,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发挥了“发动机”和“助推器”的作用。
  1994年5月,常德市人民银行组织调研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解剖了10个合作基金会和10个农村信用社。对比分析后,参与调研的人行领导都认为,合作基金会比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向明,服务态度好,发挥作用大,农民满意度高。他们还说:有的信用社如不改进,真有被挤垮的危险。
  取缔造成的严重后果
  农村合作基金会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它的“幼年”时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组建程序不够规范;内部管理缺乏经验,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从业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有的乡村领导进行行政干预,侵犯合作基金会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益;有的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呆滞借款和经营亏损等等。这些问题与其优越性比较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合作基金会这种组织形式没有必然联系。它不是“癌症”,无可救药。完全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法规,加强管理予以解决。
  可惜的是,1999年国办发3号文件,下令强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从上至下,层层发文,层层开会,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强行清盘关闭。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清关工作在我市尚未完全扫尾。现在回头看,明显造成以下几个问题:
  1.形成挤兑风波,影响社会稳定。农村合作基金会一经宣布关闭,入股农户人心惶惶,纷纷上门要求清退股金。而借出的大量资金一时难以收回,有的借款户听说合作基金会关闭,趁机逃债,不打算归还,加大了资金缺口。由于在约定的承诺期股民一再兑不到股金,政府对股民失信,股民对政府不满,部分股民不断到中央和省市县上访,而且一次比一次情绪激昂。由挤兑风波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频频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
  2.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合作基金会是一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民合作组织,各级政府没有任何经济责任。但由于行政干预,强行关闭,引发了矛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得不从国库中拿出不少资金兑付“买稳定”,增加了国家财政不必要的负担。仅我市统计,为解决兑付问题,中央补贴资金3.82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2.856亿元,合计6.676亿元,全市人平100元。如果按我市50%的比例推算,全国各级财政至少拿出补贴资金600多亿元。
  3.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劳而无功,反而有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是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主管部门,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十多年的艰辛劳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关闭,不仅加重了他们工作的难度,而且一些直接参与合作基金会经营管理的经管干部,因为借出资金收不回来而受到责任追究,轻者批评、处分,重者被开除公职、甚至关进监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4.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取缔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不仅减少了对农业资金投入,还使大量农村资金倒流城市,导致农业和农村严重“失血”;加上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在推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流失严重,因此,从1999年至2003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新一轮波动,粮食产量下降,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改革滞缓,城乡差别拉大,“三农”问题加剧。因此,党中央从2004年至2008年,为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才逐步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农村经济重现生机和活力,农民脸上重现满意的笑容。
  深刻的历史教训
  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错误实践,暴露出领导干部在指导农村改革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历史教训呢?
  1.必须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听到真话,了解实情。听到真话,了解实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眼下领导干部似乎走进了真话的困境之中。有首民谣:“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取缔合作基金会的决策,果然应证了这首民谣。决策之前,主要听取了金融部门的意见,没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金融部门则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抓住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前进中的缺点,凭借他们与党委、政府的亲密关系,大喊农村合作基金会资金“体外运行”(未由银行监控),“扰乱了金融秩序”,非取缔不可。如果深入下去,听到真话,了解实情,也不难发现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发展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既符合老祖宗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原理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又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由此可见,深入调查研究,破解真话困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要创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两个凡是”,克服教条主义,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改革的本质是创新,农村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包干到户、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农民进城、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等,都是群众创造的新生事物。尽管有些人反对,但在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奇怪的是,强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错误决策,居然得到了各级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无非有三:一是一事当前,先翻本本,上行下效,固守教条;二是不能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真理,明辨是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怕付出代价而不敢讲真话,更不敢“犯上”。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就只能老生常谈,套话连篇,迈不开新步,闯不出新路。所以,要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敢于坚持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唯书,不能唯上,要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必须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重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业部专家在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时指出: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和农业持续失血。国有银行对农村的放贷少而又少,唱主角的农村信用社投放的小额贷款为数不多。资金短缺是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难以做大做强最重要的要素制约。因此,要根据中央近年五个一号文件的精神,努力创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其中包括“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以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2008/08/08)
  作者系原湖南省常德市农村经营管理处主任、经济师)

5. 我是1996年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钱有四万元,我本人未去取过?现在要怎么查这笔钱的去向?是报警吗?

首先先找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人员,他们应该会有底单的,假如再找不到可以报案

我是1996年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钱有四万元,我本人未去取过?现在要怎么查这笔钱的去向?是报警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