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的生活的怎样的?

2024-05-16

1. 诗和远方的生活的怎样的?

我觉得满足当下,珍惜现在就是我们最幸福的“诗和远方”。
似乎只有痛苦才能更加打动人,触动心灵,使之回味。所以,那些写出人间至真至爱的诗句的人,必定有着深沉多愁的灵魂,再将其浸泡在痛苦的彻悟当中,烘捡出最肥美的精华,呈现出来。你读出了感动,那是因为诗人比你更善于埋藏痛苦。我想,好诗,大抵是如此变出来的。
我只写过一次诗,当时在厨房做饭,听歌,有感而发。就那么几句话,把我自己写哭了,十分难受,便再也不写了。
我其实也不爱读诗,读一首诗比看一个故事累多了。诗的感情总是太充沛,一下子扑面而来,常常会令毫无准备的人措手不及,内心充满起伏。然后,久久地沉浸在了思索里,或低沉、或悲伤。


所以,当世界上流行一种说法,叫“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时,我不禁怀疑,这里所指的“诗”,一定是美好的,比如世外桃源。当然,这是一种态度积极的追求,我将它解释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幸福,还要有将来的幸福”。
平凡如我,有些碌碌无为,没想到一向认定的简单心态和生活,被一些简书里的朋友鼓励和肯定,很感动。有人说我把“生活过成了诗”。这一定是表扬,我知道。不过,这样的诗的意境一定是绵长又温暖,含蓄又温柔的,不然怎么会令人神往呢?
那诗的追求是平凡生活,还是生活的追求是平凡如诗?也或者说,简单幸福的生活就很好,或者这样的生活才是该追求的?也许,你我此刻都生活在诗里,实在不必再去追求。


眼前的生活,不应是“苟且”,这个词有些贬低和愤满的意味。二三十年的生活状态,被一句“苟且”,自我否定了。那么,我真的很怀疑,接下来的人生真的会突然就发生反转,出现一条康庄大道,直通“诗和远方”?
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缺这个少那个,不如意十有八九。于是,一边忙于抨击社会,吐槽抱怨;一边感叹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发誓要脱离现状,创造美好的将来。这样的人生态度,可取之处,仅仅是还对生活持有希望。
我想,只有过好了眼前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担好自己的责,对现状满意了。才有必要考虑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我就是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是这样教育孩子:做好手上的事情,别有太多想法,最后一件都做不好。
说到底,“诗和远方”是种理想,如果它变得具象了,就没有神秘的魅力了。不过再美好的伊甸园,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也许满足当下、珍惜现在,就是我们最幸福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的生活的怎样的?

2. 怎样理解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似乎成了很多人向往的一种生活。读着或写着喜欢的诗歌,走遍天涯,看遍美景,拓展视野,了解异域他乡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平生不仅读万卷书,还能行万里路,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满足了。
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诗歌要么太美,要么太玄,要么太涩,要么太丧,要么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总之,与自己的生活不搭界。诗歌,似乎只是文人闲暇时的咬文嚼字,似乎只是多愁善感者的无病呻吟,似乎只是茶余饭后打发无聊时光的消遣。
这是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那种在工作之余放学之后,找一处清净的角落,安安静静捧着一本书如痴如醉地阅读的现象已不复多见。对于一些人而言,诗歌,远不如网络上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更能转移情绪、缓解压力、打发时间。打打杀杀和谈情说爱的情节读完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启迪,文化的感悟,文学的滋养等等,都没有留下。但有一点,情绪转移了,压力暂时缓解了,心情轻松了。这也是网络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有广泛的市场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不喜欢读诗,诗歌的受众面很窄。诗歌,缺少大众化的市场,这是不争的现实。一些人向往诗和远方,其实,只是向往远方,对于诗歌,是向而不往的。诗歌,只是挂在口头上说说而已的一个好听的高雅的名词。

尽管如此,除了那些专业的诗人以外,依然有很多平凡的人在空隙时间坚持写诗,很多人在业余时间喜欢读诗。尤其是唐诗宋词,成了滋养中国人精神的文化养料,成了很多孩子启蒙的经典读物,一直在延续下去。现代诗歌,也在改革开放后枯木逢春,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兴盛后,至今虽然不太景气,但依然在顽强地生长,延续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血脉。
诗歌,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用简短精练形象的文字宣泄人们的情感而已。
这种情感的宣泄,从更广阔的层次,是对一切美好事物和英雄壮举的赞美。包括对祖国的赞美,对英雄人物赞美,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对名胜古迹的赞美,对善良和博爱的赞美。
从个人情感体验和情愫抒发的角度,爱情是诗歌永恒的话题。在诗歌里,情诗是比较受欢迎的。人们总是喜欢用最抒情最动人最夸张最吹牛的句子,赋予爱情最美妙最忠贞最长情的想象,以启开爱人的心扉,击中爱人的心灵。情诗就是现实生活中一支支丘比特之箭,以最真诚最绚烂最花言巧语的包装,闪电式的威力,迅速让对方的心沉醉而不能自拔。
而且,无论爱情是否开花是否结果,女人收到的情诗,哪怕只是昙花一现的情感,哪怕仅仅是华丽的辞藻,都会成为她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情诗的受众面宽,流传广泛,是因为,很多人喜欢写,很多人喜欢读。那些男人们不仅自己读,为了讨自己喜欢的女人欢心,还到处摘抄,乔装成是自己写的,送给自己喜欢的女人读。现在,情诗似乎又有了一个新的用途,就是自己写或从别处摘抄来发给自己喜欢的明星偶像读。

但是,诗歌的永恒,绝不仅仅限于男欢女爱情感的表达,而是人们内心最真实最丰富最全面的情感的抒发,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最直接的主观感知,是人一生中最复杂的情感的显现。
诗歌所要表达的,应该是人的情感最自然最自由的流露。诗歌所写,并不仅仅是你情我爱,不仅仅是美景美人,不仅仅是幸福欢笑。诗歌里面包含的,还有人生百味,世态炎凉,还有生活的沉重,抑郁,忧伤,愤懑,冲突,以及在伤痛、忧郁、挫败中不断挣扎、突破、向前的精神。
诗歌是灵魂的倾述,是心灵的独白,是寂寞的伴侣,是纯洁的憧憬,是孤独中的渴望,是苦痛中的挣扎,是苦闷中的呐喊,是压力中的坚持,是义无反顾的悲壮,是走过风雨如晦追寻灿烂阳光的力量。
诗歌来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源于白昼的打拼奔忙,来源于夜晚团聚的幸福或孤寂的感伤,来源于人间烟火油盐柴米的感悟。
诗歌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玄学,不过是真实情感的反映,平凡生活的提炼,披上想象的外衣的语言的表达而已。
愿人们的负担不要太重,压力不要太大,有一定的空闲,在月光如水、星辉点点的夜晚,写几行诗句,或捧一卷诗集,品一杯清茶,诗情画意,岁月静好。

相比于诗歌而言,去看远方,则是人人心中的美梦。
估计大多数人在少年时代,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离开家,离开所谓的父母的爱的羁绊,到远方去,而且走得越远越好。
年少时实现了到远方的梦想的人,经历了风吹雨打无人疼爱的日子,方知人间最珍贵最无私的情感,唯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在风浪中经历了无数磨砺后,方知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字里行间蕴含的那种对父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和愧疚之意。
年少时因种种原因无法到远方,只有呆在家乡生活工作的人,只有将遗憾埋在心底,成为永生的渴望。
成年后,无论在哪里工作或定居,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到远方去,看看辽阔的世界的模样。
可是,生活和工作将绝大多数人局限于一地一村一街一楼,终日像陀螺一样旋转,上班下班菜市场三点一线,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看看远方?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即使在节假日有时间了,但是除了日常生活开支房贷车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外,实在没有余钱去看更多更远的远方。世界这么大,钱包这么小,远方的风景,只有在梦里出现,在屏幕上出现。
每个人想看远方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平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存下余钱,就是为了在节假日去看看远方。可是节假日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了一种奇观,很多风景区挤得透不过气来。但不管怎样拥挤,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短暂的看远方的机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偶尔去看看远方,来一次短暂的旅游,已不再是无法实现的梦想。早早攒钱,早早准备,去看远方,已成了老百姓沉寂生活中的一种动力。不过,于普通百姓而言,想周游世界,依然是无法企及的期盼。
人,需要随时克制自己的欲望,包括看更多远方的欲望。比起看远方的奢望,在现实中好好打拼,养家糊口,量体裁衣,勤俭持家,好好过有保障的生活更为重要。我们无法去看更多的现实中的远方,那就通过媒介多看看屏幕中的远方,在内心始终保持对远方的期冀和幻想吧。
人生,本不完美。远方,看与不看,也无法完美。

3. 现实中,“诗和远方”是怎样的?

从生命的历程来说,哪有什么“诗和远方”,不过是我们梦想的“水中月、镜中花”罢了。个人以为,“诗和远方”不在于“诗”、也不在于“远方”,而是在于我们心里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更确切一点说,如果人生的“境界”不够高远,即使到达了“梦想的远方”也是难明其妙,终究还是了不可得。又假如我们的人生境界足够高远,眼前的一切与远处的“诗和远方”又有何异,徒增烦恼而已。因此,人生境界的高远,才是我们追求的重中之重。离此,人生又何谈“诗和远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人生的悲哀,“放不下的索取意识”是人性的烦恼,每天梦想的“诗和远方”更是烦恼的助推剂。头上有同一片天空,脚下是同一片大地。大自然不曾亏欠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不知感恩者才会怨天尤人。人性的悲哀吗?生活的必然吗?我看都不是。
  
 一个人,生活中的最难的问题,就在一个“信”字上。1.信,诚也。——《说文解字》2.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3.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信,是诚实,也是信仰、也可以是不疑、还可以是某些人生的准则。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叫“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要我看问题的根源就在一个“信”字。一等人听见了,就相信了,不用刻意告诉他,他也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二等人必须有人讲解,告诉他如何如何做才行。三等人更麻烦了,得在棍子压力下,才会被动地有所行动。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不论别人怎么说,自己则做起了“鸵鸟”,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孰好孰坏、我们怎么去选择,我想考验的不仅是我们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性本质上的检验。
  
 因此,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无知。只要用心学习,“无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改善。而“多疑不相信”却比“无知”难对付的多,改变起来也要困难得多。好比我们做事情,不熟悉可以通过学习学习,慢慢就会得到改善。但如果我们不相信别人的正确意见,一味以自己的观点来操作,失败的几率就会很高。由此,人生中的事物我想大概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形成一个正确的做人信念,用道德约束自己、以正能量充实自己,人生和生活是不是会顺畅一些呢?
  
 任何企图以外界因素改变个人内心的想法,我认为都是行不通的,也是错误的、不可能的。人生要想有所改变,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我们的思想上做起。因此,我认为不论人生时段时段、不论身在何方。“诗和远方”不在身外,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更准确地说,“诗和远方”只存在于我们的思想里、精神上。所以,现实中的“诗和远方”不是有形的,也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它只能做为一种信仰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上。并以道德做为“正信”的原则和思想,才会有所收获。
  
 “诗与远方”就是美好的情怀,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诗与远方”,那么会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甚至会产生厌世情绪,有的甚至会堕落的。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国家总会向往自己美好的“诗与远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是中华民族的“诗与远方”。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诗与远方”,希望国家富强,希望人人幸福,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希望家人幸福安康,希望老人安度晚年,希望儿女 健康 成长并成为有用之才,这就是普通人的“诗与远方”。
  
 不要把“诗与远方”看的过于神秘与遥远,其实“诗与远方”就在我们的面前,就在我们的脚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那么我们“诗与远方”就一定能实现。
  
 每一个人的“诗与远方”,需有正确的方向与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诗与远方”,即使实现了自己已偏的“诗与远方”,那么也不会有真正幸福的“诗与远方”。比如为挣钱而挣钱,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即便是成了百亿富翁,内心也会空虚而无聊,甚至去做出无耻的事来,最近网络上热炒的鲍某性犯未成年少女之事,就是典型例证。现在一些人有钱了,由于没有树立正确世界观的“诗与远方”,只将他们的“诗与远方”定位于获得更多的金钱,即便是成功后,也会有做有损 社会 道德和违法的事,会无聊的去吸毒去玩弄异性,成为一个无耻之徒。
  
 丰收的庄稼是农民的“诗与远方”,精品出厂的机器是工人的“诗与远方”,杰出的科研成果是科学家的“诗与远方”。让我们都树立起正确的“诗与远方”,并共同为之而奋斗,那么世界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个问题一时使我浮想联翩。首先要弄懂什么是:诗和远方。它的出处是高晓松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意思是你觉得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那你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要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说到这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人不能只贪图眼前,苟且的活着。而是要看的更远,有方向。而这个方向,高晓松给了诗歌很高的荣誉。当然他这里说的也不一定全是诗歌,还有让人们像诗歌一样美好地去生活,但都离不开对诗歌美好的向往。
  
 这里我感到了每一个诗歌创作者的责任重大。如何创作出影响人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诗歌,这是每个诗歌创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好的诗歌不但可以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努力进取的激情,也能留传世上,万古流芳。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不知朋友们有什么样的见解,请一起讨论。

现实中,“诗和远方”是怎样的?

4. 生活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个人的品味性情,不必固守不变。我们主要的本领,在于懂得适应不同的活动。囿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无法摆脱,仅够称得上为生存,而非生活。越是出众的人士,越是多姿多彩,灵活善变。”蒙田先生在《谈交往》一文中如是说。
  
 阅读品味这段话,我们是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呢?
  
 一是,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蒙田先生在这段话中,开门见山阐明自己的主张:“个人的品味性情,不必固守不变。”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性格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品格。这个个性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中逐步养成的。这种“养成”,本身就是一种“变”,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养成。
  
 所以,我们的性情是在成长中不断变化的。因为,性情固守不变,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是,性情改变体现在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蒙田说:“我们主要的本领,在于懂得适应不同的活动。”应该说,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的重要生存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那么他就不能生存于环境之中,或者说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易被改变的。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
                                          
 三是,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囿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无法摆脱,仅够称得上为生存,而非生活。越是出众的人士,越是多姿多彩,灵活善变。”蒙田说。
  
 在这里,他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单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阐释了“生存”和“生活”的不同现实表现与不同内涵。他把单一不变的生活方式,称之为“生存”;把多样性的生活方式,称之为“生活”。这说明了生活方式直接反应和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层次和品味性情。
                                          
 那么,哪些人的生活是丰富多样的呢?蒙田这样说:“越是出众的人士,越是多姿多彩,灵活善变。”答案是明摆着的,那就是“出众的人士”。
  
 出众人士又出与众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我想,应该是生活理念的出众、生活方式的出众和适应能力的出众吧!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应该仅仅追求一种“生存”状态,还应该有高层次的向往,那就是努力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不应该仅仅追求平平淡淡的“活着”,还应该追求诗意的“生活”。因为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诗和远方!

5. 生活中要有诗和远方

最近,和孩子一块儿读了《骆驼祥子》,颇有感触。
  
 乡下人的祥子没有了父母,失去了土地,倚仗着自己年轻力壮,体魄强健,满怀希望到京城去谋生。起初,诚实善良的的祥子没有一点的不良嗜好,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的愿望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并且三年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随着车子被抢走,现实生活的一次次压迫,祥子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最终使祥子沦落成,一个吃喝嫖赌,麻木不仁,利己主义的自私鬼。没有希望,更没有理想,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在一个吃人的 社会 里,真能将一个人的希望,精神吸干。
  
 想想自己,初来时,激情满满,感恩每一个帮助,珍惜每一份遇见。可是,看到了太多的虚伪,太多的笑里藏刀,太多的套路,太多的薄情寡义,受到太多的伤害……整个心房都感觉到寒冷。愈来愈害怕与人交往,愈来愈不想说话。有种环境,真的可以浇灭一个人的热情。干活时,少了激情,待人时,少了真诚,多了口是心非。蓦然间,我好像就是祥子。
  
 不能像祥子那样沦落,努力寻找一点小爱好,丰盈自己的内心。在这薄情的地方,依旧能够热情地活着,依旧能够满含深情地生活着。我的日子里,要有诗和远方。

生活中要有诗和远方

6. 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的我来说,对鲜花这样华而不实的东西是一点也不感冒,以前总觉得花钱买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可是自从我决定用给自己买鲜花作为爱自己的一种手段时,发现自己竟然非常喜欢鲜花,每次看到家里姿态各异、色彩斑澜的各种鲜花,内心充满着欢喜。
  
 
  
                                          
 
  
  
 
  
  
 很多人一直在喊口号,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生活被我们大多人过的只有苟且,没有了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在哪里?难道只在我们看不到的远方吗?生活中没有吗?家里有了鲜花,突然一下发现生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了,家多了一点浪漫和情趣,心中多了一点喜悦和激情。
  
                                          
 生活除了菜米油盐酱醋茶,还要多一点诗的趣味。我不仅用鲜花点缀我家的大环境,也点缀儿子的小房间。
  
                                          
 除了鲜花,我也开始画一些色彩明丽的水彩画。近几年业余时间一直在画一些小画,回顾了一下,几乎全是黑白画,竟然没有一幅美丽的彩色画,真是心境的原因。
  
                                          
 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快到不惑之年,喜欢这样黑白灰的极简风格也正常,当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心理年龄,好好爱自己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依然很喜欢色彩明丽的色彩画。自己画好感觉也特别美好,偶尔为自己画一幅可爱的小画,为自己买一束自己爱的鲜花,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不为任何人,只为取悦自己,这就是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吧!充满喜悦和美好!

7. 生活需要诗和远方

生活可以有鸡毛蒜皮,但绝不能只有鸡毛蒜皮,生活真的还需要有诗和远方。
  
 生活的品质也是幸福感的标尺。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受,亲子时光,职位高升,甚至做家务,一个女人都有可能会感到幸福。但如果你的生活只有孩子老公,你还会感到幸福吗?我们可以付出很多,但一定不要丢失自己。
  
 永远待在一个地方,思想眼界会越来越狭隘。你不会知道朋友小聚的快乐,永远无法想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能感受高山流水带来的平和……
  
 不要为了生活而生活,我们需要有品质的生活。我还没做到,但我会一直努力的。

生活需要诗和远方

8. 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时光悠然,季节更迭,徐徐缓缓间,悠然绵长。
  
 夏日的漫长岁月,最喜欢夕阳西下时,流云浸染,余晖漫漫,一抹暮色充满诗意的滑落于眉眼之间,落在发丝肩头。
  
 想起《半山文集》中的诗句:慕一朵云,有风的变化,恋恋成雨,落皱了一座城,慕一缕清风,没有禁固与自由的纠缠,漾漾成音,回响了一座山,慕一段岁月……
  
  
 想起黄昏时的散步,围绕着荷塘走走停停,听着那首喜欢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傍晚的风清凉舒爽,歌的旋律扣人心弦,一丝惬意,一丝随意,时而跟唱两句:“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每每听到这两句歌词,感觉里凄美之极,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萦绕心头,缠绵悱恻。
  
 每每这样静静的站立在荷塘岸边,看荷花又绽放几朵,看绿意又铺展几方,也看风儿的穿梭与追逐,有种无意识的融入,或者是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
  
 想起那种感觉,是时光从容,是光阴厚重,是水波映照着白云漫卷,是涟漪呼应着清风缕缕,如同打开一幅蓝天碧水的画卷,自然着色,水墨青花。
  
 没有逼人的娇艳诱惑,没有夺人的花枝曼妙,就是那么一幅水墨青花,已是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喜欢就那样静静的站着,久久不愿意移动脚步。有时候,随着清风的摇曳,那些藏在叶底的花如似“回眸一笑”,亦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亦或是只是在碧叶丛中多看了一眼,就有了尘世间莲荷静美的传奇。
  
 如同常常说起诗与远方,忽然之间,在某一日的某一刻,只是在一缕风中,或者在一盏茶香里,感受到一抹宁静致远的诗意,也让人心甘情愿的等候,静静地,默默地。
  
 人常说:生活是一场无师自通的修行,从喧闹的人际关系里学会孤独,从热爱的事物上学会妥协,从依赖的人身上学会独立。
  
 此刻,看着一树花开,看着一池荷放,感知着四季演绎,花开花谢,感悟着酷暑骄阳,风雨涤练。如此,可做一个在时光中慢慢盛开的人,知世俗而不世故,即懂得迎风招展,又懂得低眉顺意。
  
 一个人,当不再执着于某件事物,或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种成长,一种凌驾于尘世的从容。
  
 想起一句充满禅意的话:当生命开始走向智慧和觉醒,所有的苦难都会走向终结。
  
 生活就是一种日常,慢慢的散步,静静的发呆。
  
 生活也是一种不断努力,每一次进步,就是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