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绩效管理

2024-05-14

1. 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绩效管理

 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绩效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国有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大家知道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绩效管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 
    随着中国参加WTO,企业竞争加剧,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员工绩效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运营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业的胜利和开展来自于每个员工、每个部门的高程度绩效。进步并坚持员工的绩效不断是企业运营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仅依据经历,按照企业现有材料构成考核制度,没有将绩效考核与企业的战略开展目的相分离,就不能到达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力的进步。
    考核前未进行职位剖析与评价,对各个岗位没有明白主要义务和关键绩效权衡指标,考核项目笼统,是考核不出真实的绩效成果。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司的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运用,以到达某个目的并完成客户希冀的过程。它以目的为导向,将企业要到达的战略目的层层合成,经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剖析,并经过有效的薪酬鼓励机制,改善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充沛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目的的程序和办法。它是一个持续的循环过程,由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协作完成。
    绩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剖析,绩效考核、沟通反应和薪酬鼓励机制。岗位剖析就是对职位相关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置过程;岗位剖析是绩效管理的根底,绩效考核和薪酬鼓励都要以岗位剖析为根底才干有效施行。岗位剖析应是全面的、综合的、不受时间影响的、明晰明显的、可权衡的、表现岗位的特性。绩效考核是企业人事主管的重要根据,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绩效考核是以目的方案为根底,以绩效权衡规范或指标对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考核侧重于过程管理,它由绩效方案、绩效辅导、考核及反应和报酬四个环节构成;绩效考核着眼于将来绩效的进步;绩效考核强调结果导向,关注员工能否到达绩效目的,能否改善了完成绩效目的的办法或手腕;绩效考核以目的为导向,依托绩效目的牵引和拉动努力完成目的;绩效考核强调主管和员工共同参与整个考核过程,包括绩效辅导、双向考核沟通与反应。薪酬政策是树立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职位剖析、绩效考核等环节根底之上的,当晓得哪些是促使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要素,我们也就晓得了用什么样的薪酬政策去管理它,即可经过薪酬政策来调理关键的胜利要素。它是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又作用于绩效管理系统。
     2.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 
    普通而言,绩效管理包括6个步骤:(1)设立绩效目的,构成工作希冀。这是绩效管理过程战略目的的的表现。各级主管依据公司和部门的开展目的以及对员工的请求和希冀,在与员工协商的根底上,依照考核周期肯定和调整部门和员工的绩效目的。(2)记载绩效表现。记载绩效表现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管理员和员工常常需求破费大量的时间来记载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后面的辅导和评价提供根据,防止拍脑袋的绩效评价。绩效表现记载应尽量优质到图表化、例行化和信息化,以进步信息的搜集率和运用效果。(3)提供辅导与协助。这是绩效管理过程开展目的的详细表现。我国企业常常注重考核和考核结果的应用,而无视绩效辅导和协助这一重要环节。主管应通用察看下属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方向性和技艺性的缺乏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协助。(4)施行绩效考核。这一环节,企业普通都会依据本身的特性树立起一整套的规范和办法,应用的都不错,不再阐述。(5)结果反应,制定绩效改良方案。反应面谈不只是主管和下属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的过程,而且要剖析绩效目的未达成的缘由,从而找到改良绩效的.方向和措施,并落真实下一阶段的绩效目的中,从而进入下一周期的绩效管理过程。(6)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传统的绩效考核结果通常仅用于员工提升、调任、辞退和报酬等,而现代的绩效考核结果除了这些范围外,还注重为员工制定锻炼、开展和职业生活规划等。
     3.绩效管理的思绪 
    经过岗位剖析明白员工的应负职责目的和关键绩效,树立权衡指标。将企业的战略开展目的层层合成,肯定企业的职位设置,并拟定职位阐明书,明白每个职位的主要应担任任和关键绩效权衡指标,实行岗位工资,充沛调发动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企业逐渐归入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树立“绩效管理是根本的管理过程”的理念。经过绩效考核来公正地评定和权衡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应用绩效考核结果,构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可进可出的人才活动机制。考核主要就是检查个人目的的完成水平及达成目的的努力水平。考核者正是运用绩效考核体系达成管理目的,完成对被考核者的评价。经过薪酬鼓励促使员工改良和进步绩效。科学合理的薪酬鼓励机制是以才能与高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得以顺利运转的保证。只要对才能强、高绩效的员工从薪酬方面予以倾斜,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合理的报答,绩效管理才干真正地落到实处。
    经过绩效管理,员工将晓得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样的决策,必需把工作做到什么样的地步,能够得到企业何种相应的认可。因而,绩效管理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就是让员工明白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谁考核谁以及考核结果与薪酬鼓励机制的有效分离。假如绩效管理运用得当,对每个人包括员工、管理者和组织部都有明显的益处。经过绩效管理,员工将会由于对工作职能有更好的理解,因此工作愈加积极主动,方向明白,能及时完成部门方案,并最终改良部门的绩效表现;企业可以在进步整体绩效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源价值,作出正确的雇佣政策,并留住人才。
    绩效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的管理行为,而是一项在企业开展过程中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而串联起整个系统的工具就是贯串一直的持续不时的沟通。沟通反应应贯串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持续的沟通在于可以前瞻性地发现并处理问题,很多企业常常无视这一重要环节,在绩效构成过程中则对员工的工作情况漠不关心,等考核结果出来后则“秋后算账”。这样的绩效管理不是一个完好、连续的过程,管理者在绩效构成过程中没有取得充沛的信息,无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绩效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而员工在绩效构成过程中没有取得指导和协助。
    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上办法简单、形式单一,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腕,没有构成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每个企业应依据本人的实践状况,设计合适企业开展并促进员工绩效改良的管理计划。绩效管理工作不只是对目的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与开发工作,它对企业的指导层和每个员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绩效管理

2. 如何才能做好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

绩效管理不仅是要实现绩效考核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从单一的绩效考核向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成立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绩效管理与组织内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紧密联系,并涉及各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和障碍阻力,所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进行顽强推进。为确保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规范有序运行,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控制和监督,在组织内部分级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机构。一是在组织层面成立由管理决策层人员组成的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策划实施、监督和制度适宜性的评估纠偏等;二是下设部门成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小组,具体负责各自的绩效管理工作。
2.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管理是自上而下传递绩效压力以及分解工作任务的过程,各层级绩效目标必须紧扣围绕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设定。各部门绩效目标来源于组织的年度发展目标,员工的绩效目标大多来源于部门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立是一种协调过程,部门在设定绩效目标时,要根据组织的年度经营计划和管理目标,围绕本部门的业务重点、策略目标制定本部门的绩效目标。然后,根据员工具体职位应负的责任,将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
3.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始终,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及增强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确认被考评者的强项与弱点,为被考评者订立下阶段的目标,帮助被考评者持续改进。各级管理者要与员工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促进业绩的持续提升。一是做好员工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辅导。绩效目标往往略高于员工的实际能力,所以难免在实现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出现障碍和挫折。同时由于环境的变化,随之员工的绩效目标也会作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管理者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供帮助,与员工做好沟通,不断辅导员工改进和提高业绩。二是认真进行员工绩效面谈。在与员工面谈的时,不仅反馈员工考评结果,而且针对员工进行客观的绩效分析,告诉员工应该如何避免出现低的绩效。在双方在面谈过程中,同时也对下阶段绩效目标进行了计划,共同确定绩效改进点。通过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来帮助员工在下一绩效周期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绩效。
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一段时间绩效管理的一个总结,管理者综合各个方面给员工的绩效表现做出客观评价。绩效考核一般包括对两方面内容的评价,即工作业绩和工作行为。工作业绩的考核主要依据绩效目标计划,工作行为的评价主要依据组织价值观或者倡导的行为规范来设计。实施考核一般由该职位上级主管或关联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考评标准对应个人行为表现和工作完成情况,在分析和判断基础上,以量表打分的形式进行。在考核权重上,工作业绩一般至少不低于60%,并尽量做到指标量化;对工作行为的考核,侧重于长期的表现,一般通过标准的描述进行定性的判断(根据职位级别,可设计不同的权重比例和行为评估内容)。绩效考核的频次界定可跟据职位级别的不同而设置,如中层管理人员的评估一般为一年一次,员工一般为半年或一季度一次。
5.绩效激励
为支持和促进绩效管理的持久运行,绩效必须与有效的激励机制挂钩,通过激励机制这一载体来体现和肯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工资调整、绩效奖金分配、层级晋升与职位调整、教育培训和指导员工职业发展。不同的阶段的考核结果可以有不同的激励措施,如每半年或季度月的考核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员工绩效奖金的发放,年度考核结果可以应用于员工的优秀员工评选、晋升、调岗和工资档次调整等人事决策。

3.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
                      整体营运绩效与企业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密不可分,但更具体的表现为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工作绩效是个体或群体实现预定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行为以及实现的有效工作成果,也就是其行为表现、工作成绩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企业绩效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分析,改善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程序和方法。
     一、绩效管理 
    (一)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绩效计划必须清楚地说明期望员工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该结果所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技能,即确定工作目标。工作目标的设计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目标确定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设计也是一个员工全面参与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的过程,是绩效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员工只有知道了企业或部门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他们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期望的结果。
    (二)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及其衡量标准,考查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拥有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的员工有可能拥有的技能是企业所独特具有的,在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则应对其进行较多的考核,因为企业对一位新员工的了解毕竟太少,需要较多的考核。时间越长,员工与公司的配合越好,员工流向另一企业的可能性越少。
    (三)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指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由此看来绩效管理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而且这种交互沟通必须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绩效评价后,上下级之间也应该对评价结果进行沟通,以便找出每个人工作的优点、差距,并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然后设定新目标。
    (四)绩效反馈。绩效评价完之后,要及时奖励或惩处。绩效评价能否持续不断的有效进行,及时奖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是产生动机以及行为过程的起点,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员工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比如金钱、地位、成就感、某种愿望等,只有通过努力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会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绩效反馈,发现员工需要改进的地方,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更关注员工未来绩效的改善,最终目的在于为企业绩效的提高。
     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评估体系。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分类分层的绩效管理系统,开发个性化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别的员工对应着不同的职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他们所采用的绩效管理制度也相互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类人员,由于层级不同,考核的方法与要求也应有所差异。高层管理者的要求是“做正确的事”,考核内容主要是对战略目标实施的关键业绩和管理状态,不仅强调“会做事”,更要关注“战略清晰”;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是“把事做正确”,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业务人员主要是“正确的做事”,考核内容不仅强调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工作职责情况,还要考核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主动性、责任心等关键行为。同时,要实行考评分离制度,“考”的对象是“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薪酬的依据;“评”的对象是“能力”、“态度”、“表现”,其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
    (二)建设适合运用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且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一个合适的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因此,要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建设一种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相融合的企业文化:①奖惩分明,创造一种公平考核的环境,制造一种主动沟通的氛围;②鼓励员工积极学习的文化,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员工不断提高素质;③使工作丰富化的文化;④提倡多变,鼓励承担责任的文化。
    (三)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绩效管理是企业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阻碍都有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绩效管理的功能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各部门管理人员的配合等均为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企业高层经理挂帅的绩效管理推行工作小组,确保绩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教育、培训和沟通的过程,为了纠正考评过程中的种种误区,要对所有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宣传。要将绩效管理列为各主管的职能之一,使之真正发挥绩效管理者的角色;其次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员工和主管的关系由上下级关系转为伙伴关系,给员工更大的自主和民主,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互助,共同进步,这也是绩效管理致力要做到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
     结束语 :随着规模的增大、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探索,大多数企业还是在绩效管理方面遇到困难。原因在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环境、核心能力、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人员的素质、管理理念和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而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情况切合得好坏直接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所以不同的企业应在绩效管理方法、程序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

4. 如何管理员工绩效管理怎么做?


5. 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评估表 
员工姓名 所在岗位 
所在部门 评估区间 年 月 ∽ 年 月 
评价尺度及分数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6分) 较差(4分) 极差(2分) 
评估项目 标准与要求 评分 权重 
自我 
评分 直属评分 经理评分 总经理 
评分 本栏 平均分 
工作业绩 
1.工作目标达成性(人均产能目标、管理目标) 4 
2.生产安全管理效果(人/物/机/环/法的安全状态) 
3.相关技术/品质的控制或改良 
4.团队的稳定性,工作运转顺畅,属下人员纪律性 
5.6S管理、ISO执行情况、制度落实状况 
工作技能 
1.业务知识技能、管理决策的能力 2 
2.组织与领导的能力 
3.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4.开拓与创新的能力 
5.执行与贯彻的能力 
工作素质 
1.任劳任怨,竭尽所能达成任务 2 
2.工作努力,份内工作非常完善 
3.责任心强,能自动自发地工作,起表率作用 
4.职业道德与操守,注重个人举止,维护公司形象 
5.工作的责任感与对公司的奉献精神 
工作态度 
1.服从工作安排,勤勉、诚恳, 
2.团结协作,团队意识 
3.守时守规,务实、主动、积极 
4.不浪费时间,不畏劳苦,无怨言 
5.工作精神面貌:是否乐观、进取 
考评人签名 本人: 直属: 经理: 总经理: 
评估得分 工作业绩平均分×4+工作技能平均分×2+工作素质×2+工作态度×2= 分 
出勤及奖惩 
(由人事提供信息) Ⅰ.出勤:迟到、早退 次×0.5 + 旷工 天×4 +事假 天×0.5 +病假 天×0.2= 分 
Ⅱ.处罚:罚款/警告 次×1 +小过 次×3 +大过 次×9 = 分 
Ⅲ.奖励:表扬 次×1 +小功 次×3 +大功 次×9 = 分 
总分 评估得分 分 -Ⅰ 分 - Ⅱ 分 + Ⅲ 分 = 分 
级别划分 A级(超过标准或达标/优秀或良好):90~100分; 
B级(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一般):80~89分; 
C级(接近标准要求或相差不多/合格):70~79分; 
D级(远低于要求标准/差、需改进):69分以下

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6. 企业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流程
  1、制订考核计划   1)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   2)选择考核内容和方法。   3)确定考核时间   2、进行技术准备   绩效考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标准、选择或设计考核方法以及培训考核人员。   3、选拔考核人员   在选择考核人员时,应考虑的两方面因素:   通过培训,可以使考核人员掌握考核原则,熟悉考核标准,掌握考核方法,克服常见偏差。 在挑选人员时,按照上面所述的两方面因素要求,通常考虑的各种考核人选。   4、收集资料信息   收集资料信息要建立一套与考核指标体系有关的制度,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达到。   5、做出分析评价   1)确定单项的等级和分值。   2)对同一项目各考核来源的结果综合。   3)对不同项目考核结果的综合。
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
  目标管理和KPI 由杜拉克在1954年提出的目标管理,是把企业的工作目的和任务自上而下地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明确目标,据此考核。也要求经理人从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目标,让员工依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主要是制订目标,下放目标,然后考核。"Lucy Zhou认为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跟踪的内容,但还是注重结果而不是对行为过程的管理。 而从这种纵向目标一致的理念中衍生出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却成为动态绩效管理中都需要用到的概念。它既保留了目标管理从上到下的指标分解过程,也结合了有形财务指标和无形指标(如工作态度、公共责任等等)的思路,但更侧重过程中的辅导和沟通。每位员工的KPI选择标准一般是对工作绩效产生重大影响或占用大量工作时间的内容。   它的优点是简单,比如销售人员的KPI可以选择销售额、利润率或市场份额,对于规模较小、经营模式单一、业务单元不重叠的企业来说易于操作。缺点也比较明显:选择KPI的标准相对随意零散,标准的配比权重也是随机确定,可能管理层拍拍脑袋就做出了决策。   360度打分 在Lucy Zhou看来,360度打分的用意在于从多维度来考核员工绩效,包括了员工本人、上下级、同事之间以及终端客户的打分,但如果打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如很多企业对"德能勤绩"的抽象概念打分,360度的时间和人力的耗费就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清晰界定打分的内容,使其能够真正反映该岗位对客户(包括内部客户)的增值点,使打分更具有针对性。   但对一些支持部门,如财务部、行政部和人力资源部等,在考核内部客户满意度时,可以采用类似360度打分的方法。林光明建议"在流程上还是要由上对下,而不采取由下对上的做法。"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虽然被很多企业应用于绩效管理当中,但孙永玲认为,平衡计分卡从1992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越了绩效管理方法,而成长为战略执行的工具。"一个成功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当把战略置于中心地位。"她强调。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在于,从财务、客户、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总体战略由公司、部门到员工逐层分解。它不仅强调了纵向的一致,而且突出了横向的,也就是跨部门的协调。孙永玲指出,平衡计分卡框架帮助管理团队共同开发新的愿景和战略。随着战略的每个要素都分解成平衡计分卡格式,许多交叉性收益都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平衡计分卡还弥补了KPI在指标选择和权重配比方面的随意性-既跟踪财务业绩,同时监督员工能力的建立和成长,驱动每个人的工作重点不会偏离战略方向。   EVA价值管理 基于EVA的绩效管理方法,把企业内部制订的很多离散指标统一成一个最终指标,"无论是提高销售额还是提高市场份额,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EVA不衡量过程,直接切入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一种概念朴素的方法,避免了考核中间过程指标可能造成的管理上的误导。   EVA绩效管理对最终创造价值的考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公司从上至下的价值链相贯穿,能够有效地将高层压力分解到基层。但这种方法的强项是针对财务指标,因此又引入了独立绩效因素(IPF),类似于KPI中的行为过程指标。通过IPF把行政、人事等不创造价值的支持部门的奖金总额,与所服务的内部客户创造的价值额度按比重挂钩,再决定部门内每个员工间的奖金分配。   康雁坦言,在国内,基于财务的EVA绩效管理有时比较难操作:"企业内部抽取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比较难,或者数据难以达到供分析判断的要求。"所以对财务分析系统不很完善的企业,实行时需要加以具体调整。   绩效管理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能正确看待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具备推行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企业已经建立了规范、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三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熟练掌握有关绩效管理实施的工具和技巧。
绩效考评的方式
  1.按考评时间分类 :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   (1)日常考评。指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   (2) 定期考评。指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   2.按考评主体分类 :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 即“360度考评方法”。   (1)主管考评。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评。这种由上而下的考评,由于考评的主体是主管领导,所以能较准确地反映被考评者的实际状况,也能消除被考评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但有时也会受主管领导的疏忽、偏见、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考评偏差。   (2)自我考评。指被考评者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所作的评价。这种方式透明度较高,有利于被考评者在平时自觉地按考评标准约束自己。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倾高”现象存在。   (3)同事考评。指同事间互相考评。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评的民主性、但考评结果往往受被考评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下属考评。指下属员工对他们的直接主管领导的考评。一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员工,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公开或不公开。   (5)顾客考评。许多企业把顾客也纳入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中。在一定情况下,顾客常常是唯一能够在工作现场观察员工绩效的人,此时,他们就成了最好的绩效信息来源。   3.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 :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   (1)定性考评的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员工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   (2)定量考评的结果则以分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

7. 企业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效执行公司策略的重要机制,但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对企业的人员进行量化评估,仍然是一个难点。,从而建立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高管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运用较多的几种考核工具的分析,即对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和MBO(目标管理)的分析,在充分理解各种工具之间相互关系的情况下,试图将各种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 一、BSC、KPI和MBO的内涵 BSC,即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或组织的绩效,将企业或组织的战略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的一种战略实施工具;是以“平衡”为主要诉求点,追求的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领先指标与落后指标、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为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但是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因此,管理基础差的企业不可以直接引入平衡计分卡,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循序渐进地引进平衡计分卡。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指企业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通常情况下,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反映战略执行效果的。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由企业高管层和专家一起,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企业的价值评估重点,并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从而建立企业级的KPI;然后,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依此程序再分解出具体岗位的KPI。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的过程,就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过程,不仅成为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还发挥着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能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有效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KPI的关键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 MBO,即目标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其基本思想在于一个组织必须建立大的目标,以作为组织的方向,为达成大的目标,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设定基本单位的个别目标,而各项个别目标应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从而促成组织的团队建设,并得以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目标的程序必须准确、严格,需要把明确的管理方式和程序与频繁的反馈相联。绩效考核的效果大小取决于上层管理者在这方面所花费的努力程度,以及他对下层管理者在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的技巧水平;下一步的目标管理计划准备工作是在目前目标管理实施的末期之前完成。但是,由于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很多,可能会导致组织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变得不和时宜,目标常变动会影响执行效果和管理者及员工执行目标的决心;目标管理倾向聚焦于短期目标,即能在每年年度加以衡量的目标,这可能会导致组织为达成短期目标而忽略甚至牺牲长期目标。 二、BSC、KPI、MBO的优化结合,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通过上述对各种考核工具的内涵分析,基本明确了各种工具的优缺点,如何将其进行优化结合,发挥出各个工具的最大优势,是做好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 BSC是从企业战略出发,不仅考核现在,还考核未来;不仅考核结果,还考核过程,适应了企业战略与长远发展的要求,但不适应对于初创型企业的衡量;KPI强调抓住企业运营中能够有效量化的指标,提高了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与客观性;MBO将企业目标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到部门及个人,强化了企业监控与可执行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BSC和KPI都是战略管理工具,BSC兼顾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大层面;KPI则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的过程和行动,也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前者强调目标均衡,让公司长期与短期目标并重,后者则找出公司成功关键因素,制订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让公司战略目标可以由上至下进行层层分解。具体来说是结合公司战略,让公司战略目标与各部门绩效指标之间有相互关联性、牵引性,最后再分解到每个岗位。所以,在制定绩效指标时,我们可以将BSC和KPI相互结合,BSC给我们提供了考虑指标拟定的角度,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从这些角度来确定企业的KPI,这样,指标的拟定将会比较全面。 另外,各种工具都是为了将目标加以量化,但BSC、KPI是比较具有策略性的,属于公司的重大目标,而MBO是通过目标的层层传递,重在实现目标所期望的结果,是比较偏例行性或操作性的。所以在绩效管理中,不同层级的人员,其所采用的考核工具是不一样的,对于高管层,可能就没有MBO,但是肯定得有KPI;中层管理人员可能KPI占80%-90%,MBO占20%-10%;主管层可能KPI占20%,MBO占80%;而基层员工则有可能就没有KPI,而是例行性的MBO。从制定模式上看,KPI是从上而下的展开,逐级分解,而且一定要注意的是:下级的KPI必须与上级的KPI相关联,不能下级的KPI完成的很好,而上级的KPI却没有完成,这样就说明分解过程没有做到位。而MBO则是由下而上,先有员工自己写好自己的目标任务,然后交由上级修正或调整,从而达成上下一致。这样,由上而下落实公司战略,由下而上执行工作目标,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组织绩效。

企业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8. 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流程
  1、制订考核计划   1)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   2)选择考核内容和方法。   3)确定考核时间   2、进行技术准备   绩效考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标准、选择或设计考核方法以及培训考核人员。   3、选拔考核人员   在选择考核人员时,应考虑的两方面因素:   通过培训,可以使考核人员掌握考核原则,熟悉考核标准,掌握考核方法,克服常见偏差。 在挑选人员时,按照上面所述的两方面因素要求,通常考虑的各种考核人选。 4、收集资料信息   收集资料信息要建立一套与考核指标体系有关的制度,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达到。   5、做出分析评价   1)确定单项的等级和分值。   2)对同一项目各考核来源的结果综合。   3)对不同项目考核结果的综合。
  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
  目标管理和KPI 由杜拉克在1954年提出的目标管理,是把企业的工作目的和任务自上而下地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明确目标,据此考核。也要求经理人从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目标,让员工依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主要是制订目标,下放目标,然后考核。"Lucy Zhou认为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跟踪的内容,但还是注重结果而不是对行为过程的管理。 而从这种纵向目标一致的理念中衍生出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却成为动态绩效管理中都需要用到的概念。它既保留了目标管理从上到下的指标分解过程,也结合了有形财务指标和无形指标(如工作态度、公共责任等等)的思路,但更侧重过程中的辅导和沟通。每位员工的KPI选择标准一般是对工作绩效产生重大影响或占用大量工作时间的内容。   它的优点是简单,比如销售人员的KPI可以选择销售额、利润率或市场份额,对于规模较小、经营模式单一、业务单元不重叠的企业来说易于操作。缺点也比较明显:选择KPI的标准相对随意零散,标准的配比权重也是随机确定,可能管理层拍拍脑袋就做出了决策。   360度打分 在Lucy Zhou看来,360度打分的用意在于从多维度来考核员工绩效,包括了员工本人、上下级、同事之间以及终端客户的打分,但如果打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如很多企业对"德能勤绩"的抽象概念打分,360度的时间和人力的耗费就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清晰界定打分的内容,使其能够真正反映该岗位对客户(包括内部客户)的增值点,使打分更具有针对性。   但对一些支持部门,如财务部、行政部和人力资源部等,在考核内部客户满意度时,可以采用类似360度打分的方法。林光明建议"在流程上还是要由上对下,而不采取由下对上的做法。"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虽然被很多企业应用于绩效管理当中,但孙永玲认为,平衡计分卡从1992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越了绩效管理方法,而成长为战略执行的工具。"一个成功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当把战略置于中心地位。"她强调。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在于,从财务、客户、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总体战略由公司、部门到员工逐层分解。它不仅强调了纵向的一致,而且突出了横向的,也就是跨部门的协调。孙永玲指出,平衡计分卡框架帮助管理团队共同开发新的愿景和战略。随着战略的每个要素都分解成平衡计分卡格式,许多交叉性收益都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平衡计分卡还弥补了KPI在指标选择和权重配比方面的随意性-既跟踪财务业绩,同时监督员工能力的建立和成长,驱动每个人的工作重点不会偏离战略方向。   "从目前企业实行的现状来看,多数企业还只是汲取了'平衡'的概念,简单地用于设定员工的KPI,而实际上在企业里没有达到纵向的一致,以及横向的协调。"孙永玲说。   EVA价值管理 基于EVA的绩效管理方法,把企业内部制订的很多离散指标统一成一个最终指标,"无论是提高销售额还是提高市场份额,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EVA不衡量过程,直接切入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一种概念朴素的方法,避免了考核中间过程指标可能造成的管理上的误导。   EVA绩效管理对最终创造价值的考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公司从上至下的价值链相贯穿,能够有效地将高层压力分解到基层。但这种方法的强项是针对财务指标,因此又引入了独立绩效因素(IPF),类似于KPI中的行为过程指标。通过IPF把行政、人事等不创造价值的支持部门的奖金总额,与所服务的内部客户创造的价值额度按比重挂钩,再决定部门内每个员工间的奖金分配。   康雁坦言,在国内,基于财务的EVA绩效管理有时比较难操作:"企业内部抽取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比较难,或者数据难以达到供分析判断的要求。"所以对财务分析系统不很完善的企业,实行时需要加以具体调整。   绩效管理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能正确看待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具备推行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企业已经建立了规范、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三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熟练掌握有关绩效管理实施的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