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2024-05-13

1.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简介: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2、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4、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2.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1、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
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体系
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其内部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加剧,这一体系逐渐瓦解。
1931年,日本冲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3年退出国联,为发动大战作准备。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了。
3、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实力的基础上,根据雅尔塔等会议规定的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介绍: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情况。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

3.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那么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呢?
  
  1、 维也纳体系: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格局):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其内部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加剧,这一体系逐渐瓦解。1931年,日本冲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3年退出国联,为发动大战作准备。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了。
 
  3、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实力的基础上,根据雅尔塔等会议规定的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是什么?

4. 世界格局三大体系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2、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3、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

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建立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4、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错误继续,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5. 什么是世界格局?论述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有如下4个特征首先,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主导并利用现行各种国际规则,保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冷战结束的客观后果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如此广阔的相对统一市场,出现了全球主要力量拥有如此广泛而坚实的共同既得利益之状态,出现了除非其内部发生分裂否则在一、二十年内不会遇到挑战者的局面,以致有人声称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历史开始了以西方价值观和制度的胜利作为终结的进程。其次,美国是这个既得利益国家集团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也在急剧提升。对美国霸权的理解必须要以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为背景。换言之,美国只是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影响力的源泉也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的选择才特别值得关注。第三,在确立和实施国际规则的方式上,明显带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开始呈现出北美、欧洲并立和亚洲加速组合之势。地区一体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而言都在加剧的背后,隐藏着各主要力量力求巩固和扩大势力范围、将于己有利的规则灌注其中以抵御区外竞争的动机。最后,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建立更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个别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比如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中国的人口规模,但总体来看,它们大都是现行不公平国际规则和由发达国家设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接受者,而且它们之间受益或受损情况又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形成集体行动以谋求共同利益方面,还存在重重障碍,尚需要下大力气加深合作。当今世界格局中最意味深长的动向,是发达国家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两极”格局初露端倪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世界格局变化或大国或国家集团间关系的调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较为剧烈地表现出来。健全的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所谓“两大一小”的格局已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即美元和欧元“双寡头”,外加日元“小伙伴”,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在欧元创立之前,任何单个欧盟国家的货币,无论在信誉上还是在方便程度上,都无法和美元竞争。亚洲在货币领域的合作,虽然目前尚无法和欧元区同日而语,但发展势头强劲,长期前景乐观。其未来主要取决于中日韩三国领导层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意志。【摘要】
什么是世界格局?论述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提问】
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有如下4个特征
首先,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主导并利用
现行各种国际规则,保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冷战结束的客观后果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
次出现了如此广阔的相对统一市场,出现了全球主要力量拥有如此广泛而坚实的共同既得
利益之状态,出现了除非其内部发生分裂否则在一、二十年内不会遇到挑战者的局面,以
致有人声称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历史开始了以西方价值观和制
度的胜利作为终结的进程。
其次,美国是这个既得利益国家集团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时,欧洲
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也在急剧提升。对美国霸权的理解必须要以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利益集
团为背景。换言之,美国只是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影响力的源泉也在于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的选择才特别值得关注。
第三,在确立和实施国际规则的方式上,明显带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开始呈现出
北美、欧洲并立和亚洲加速组合之势。地区一体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而言都在加剧的背
后,隐藏着各主要力量力求巩固和扩大势力范围、将于己有利的规则灌注其中以抵御区外
竞争的动机。
最后,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建立更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个
别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比如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中国的人口规模,
但总体来看,它们大都是现行不公平国际规则和由发达国家设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接受者,而且它们之间受益或受损情况又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形成集体行动以谋求共同
利益方面,还存在重重障碍,尚需要下大力气加深合作。
当今世界格局中最意味深长的动向,是发达国家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两极”格局初露端倪
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 世界格局变化或大国或国家集团间关系的调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较为剧烈地表现出来
。健全的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所谓“两大一
小”的格局已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即美元和欧元“双寡头”,外加日元“小伙伴”,构成
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在欧元创立之前,任何单个欧盟国家的货币,无论在信誉上还是
在方便程度上,都无法和美元竞争。
亚洲在货币领域的合作,虽然目前尚无法和欧元区同日而语,但发展势头强劲,长期前景
乐观。其未来主要取决于中日韩三国领导层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意志。【回答】
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有那些呀【提问】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2、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4、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回答】
【回答】
这是什么【提问】
三个问题的一些另一个概括【回答】
你看下选哪些可以用到的【回答】
那要将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和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结合展开论述呀【提问】
首页生活问题和经验
当今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论述
政治的基本格局之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世界各国经济上相互依存将日益加深高科技要求各国联合攻关生态环境不分东西和南北民族国家的作用将逐步削弱四.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得到稳固,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日本在亚洲经济中是领头羊,在冷战期间两极格局的状,政治需要维护世界和平.求800字左右论述。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过程并不是在前苏联解体后开始的。

欧洲联合势头加快,多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际格局是如何演变的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是什,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标志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趋于缓和的国际,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

国际政治格局和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深刻变化。冷战刚刚结束时,一超多强,影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遏制霸权主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超脱于国际经济,,当今世界格局演变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崛起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形势总、当代世界政治进程至少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两极格局瓦解,各地区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分。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回答】
这是结合理论分析的吗【提问】

什么是世界格局?论述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6. 世界格局的世界格局体系的演变


7. 当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对中国的影响是?

  当今世情是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义务论、威胁论、危机论此起彼伏,遏制与反遏制、渗透与反渗透、分化与反分化从未间断。 当今世界格局堪比战国时代各国背旧盟结新盟,合纵连横.它表现为一超突显、多元借重、多重制衡的立体复合状态。这是大国博弈的结果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不是唯一的大国也无法主宰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军国主义化重新抬头,当代世界将变得更不安全;世界政治中的单极时期已经结束,并非是由于美国的衰弱,而是新的世界力量中心的崛起。中国短期内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
  国际关系中的军国主义化重新抬头。与冷战时期的世界相比,当代世界没能变得更安全。这一点表现为战争的数量没有减少,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世界格局虽未最终确立, 但已呈现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态势,这就是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即多种重要力量,不仅包括中、俄、日、欧盟等主要大国和集团,也有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和其他力量。 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大国与各自区域国家的关系。
  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美国在大国互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在!’ 世纪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继续占据并加强世界领导地位。因此,美国处理与其他大国关系主要是两手:既利用又控制,既借重又牵制。比如,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绕开联合国,组成“自愿者同盟”,置主要欧洲盟国的利益于不顾,使法国、德国等大为不满。其他大国虽不满美国谋求一超独霸的政策,但由于实力对比悬殊,均不会单独与美国公开、全面对抗。各主要大国都从实际出发,把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放在对外关系中的突出位置,与美国既合作也斗争。美国虽然实力超群,但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还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再者,在各大国相互依存加深的新形势下,美国同其他大国通过战争方式解决彼此利益冲突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各大国彼此制衡,不愿轻易破裂,走向对抗,因此,美国与各大国的关系总体可以保持稳定。

  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以及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的相互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总的来看,合作是主导面。由于各大国共同利益与矛盾并存,因此没有界限分明的阵营和一成不变的力量组合,而是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和与各自利益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力量组合。与冷战时期不同,各主要大国加强彼此关系,不是为了对抗美国,也不会因此牺牲各自同美国的关系,而主要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大国间形成稳定、健康、协调的关系,客观上有助于推进多极化趋势,对美国单边独霸形成制约。

  各大国与各自区域国家的关系。增强综合国力,是各大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地区为依托,加强区域合作,争取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是各大国的战略选择。法国、德国、英国在欧盟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大力经营独联体。美国搞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已提上日程。在亚洲,中国、日本和韩国把加强与东盟10国的合作置于周边外交的突出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国和各自区域之间的关系都在加强。

当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对中国的影响是?

8. 当代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1.雅尔塔体制及其实质与作用
  (1)雅尔塔体制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三大国首脑通过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2)雅尔塔体制的内容与实质
  ①内容: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战略步骤;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等一系列协议或协定.
  ②实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的对比状况,美、英、苏三国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做出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美苏最终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3)雅尔塔体制的主要作用
  ①积极作用: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共处,有利于防止战后法西斯主义复活、维持欧洲和世界的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②消极作用:体现了美苏等大国的强权政治,制造了军事上的两极分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立,成为战后世界局势紧张和战争危险的主要因素.
  2.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1)两大阵营形成的原因
  ①德、意、日 三国被彻底战败,英、法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②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苏联国际威望增强.
  ③人民民主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相继建立.
  (2)两大阵营形成的标志
  ①西方阵营:帝国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②东方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共产主义阵营)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两极政治格局动荡分化改组
  1.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①万隆会议召开(1955-04-18-24)
  ②不结盟运动诞生(1961-09)
  ③七十七国集团建立(1964-04)
  2.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①波匈事件(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56-10)
  ②“布拉格之春”(1968-08-20)(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③中苏关系破裂(1960-1989) (中苏大论战:1962-12-15----1964-07-14)
  ④莫斯科会议(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1965-03、05).
  3.西欧日本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帝国主义阵营分化
  ①经济上:
  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西欧、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
  ②政治上:
  法国的“戴高乐主义” (1959-01-08 法德、法苏、法中合作);
  联邦德国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1969);
  日本的“亚洲自主外交”(1968)
  三.20世纪70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两极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强
  ①中国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971-10-25),
  中美关系改善(1972-02-17)并建交(1979-01-01),
  中日建交(1972-09-29).
  ②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①促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3.西欧日本独立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①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召开(1972-1975).
  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1981).
  ③东欧国家要求独立自主.
  4.美苏由激烈争霸走向缓和
  (1)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
  ①苏联在军事经济力量方面大大增强:
  1972年军费超过美国;
  1975年获得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同时,更大规模地在第三世界扩张;
  1978年支持越南(洪森)侵柬反华(波尔布特);
  1979年12月27日公然出兵入侵阿富汗.
  ②美国实行尼克松主义(1969),在全球开始战略收缩.
  (2)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攻苏守.
  ①美国“扩军抗苏,重振国威”,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
  ② 1985年3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提出 “改革与新思维”,开始放弃同美国对抗的政策.
  (3)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缓和.
  1985年11月—1990年9月美苏首脑会晤8次,外长会谈46次,达成了《美苏中导条约》(1987-12),《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990-10)
  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成为两极格局终结的先声.
  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
  1.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
  ① 1989年12月2日美苏马耳他首脑会晤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②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是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
  2.两极格局终结的原因
  ①军备竞赛 加剧,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发展中国家崛起 .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①此次世界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②此次世界格局转换是一个渐进过程,时间长,复杂化.
  ③目前世界局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