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美国金融危机后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 采取了哪些措施?急!!!

2024-05-15

1. 日本或美国金融危机后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 采取了哪些措施?急!!!

美国之所以能基本避免住宅价格如同股市一样大起大落,原因是有一套抑制房地产泡沫疯狂增大的机制,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住房贷款利率。
  美国的贷款利率几乎是每天都在变动,尤其是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势必影响到固定贷款利率。而长期国债的走势,与美联储短期利率和金融界对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评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连,尤其是一旦美国的央行利率发生变化,贷款利率马上跟着调整,这就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和灵敏的杠杆,借以调控房地产价格走势。
    其次,美国的炒房代价很高,这就将一般人拒绝在炒房圈之外,大大缩小了炒房人群,压低了房地产泡沫的破坏力。美国人卖房,手续非常复杂,一般要有代理,而买卖各方的代理,一旦成交要从各自的客户手上收走相当于房价3%左右的手续费。以独栋楼接近于全国均价20万美元计算,买卖双方成交后,要向中间代理支出1.2万美元左右的手续费,这还不算买方贷款要支付的2000美元上下的手续费,以及过户前检查房屋、房产注册、房价评估等繁多的小额收费。一般而论,当一栋中等价格的独栋楼最后过户到买方手上,买方要支付的各种明暗费用高达1万美元上下。如此高的费用,严重制约了大多数人炒房。因此,如果大多数美国人都能炒房,房价的起伏波浪将非常巨大。
    第三,房屋本身的维持费用相当昂贵。拥有房地产就得年年上税,一般税率在1%到1.5%之间,中产阶层的住宅费用一般每年都要在4000美元上下。除此之外,房子还要上保险,因一旦房屋失火或被水淹等,保险公司就要赔款,从而,银行可照常收回自己的贷款,因此,要贷款买房,给房子上保险就成为了放贷银行的第一要求。一般房子每年的保险费也将近1000美元。
    第四,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只对房屋拥有者的第一套住宅倾斜,如贷款利息可以抵税等。如果是非自住房屋,则在贷款利率、出租上税等多方面,都将无法享受第一住房的优惠,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投资性住宅买卖和维持的费用,明显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吸引力。
    第五,房子出售后的盈利,自用住宅可享受50万美元的盈利免税,但非自用住宅出售时的盈利就得作为收入纳税。
    第六,美国关于住宅业的统计非常及时、详细,每个月新开工多少套楼房、不同地区中间房价的月变化指数、房价上升和收入上升对比,以及房价上升和租房费用上升对比指数等等,每天都可在政府及相关网站上查到,且比较准确,这不但给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也增加了民众买房的信息量和透明度,有效地降低了商家炒作或垄断的成分。
 日本是亚洲率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度,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已日趋理性和规范。目前在被人称为亚洲金融中心的东京市中心,相当于上海静安寺的中心区域内,买一套新建的40层高的公寓单元,两间朝南,带停车位的房子,实用面积9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价格不过4000多万日元,合人民币360万元,即建筑面积算每平方米3万元人民币,而日本白领收入相当于上海的五倍,可见上海静安寺的房价之高。
  
 然而,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情况也是经过几轮发展和调整后逐渐形成的。日本最大一次房地产泡沫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的房地产上涨速度飞快,很多投机者利用迅速上扬的股票的账面利润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飙升。最终,由于日本中央银行升息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股市崩溃的同时,楼市的泡沫也同时被挤破。随着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以填补土地市场的损失,或者抛售房产以弥补股市损失,促使日本的股市和楼市价格在短期内直线下降,跌至低谷。直到21世纪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才得以恢复,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给世人很多警示,其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预测和调控;其二是房地产更多的是用于解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的产品,而不应过分看重它的投资回报;其三是避免受高涨的房地产市场的诱惑和吸引,动用高利和高额贷款来购买或投资房地产。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应该用唯物主义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必须对一切财产泡沫背后的神话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那个神话就是价格会永远不断上涨。日本政府在吸取教训和重塑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推出了三大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改革措施:一是通过增加国债来投入建设代价昂贵的公共配套项目,恢复房地产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和提高房地产的附加价值;二是放宽限制,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开始放松对金融行业的诸多限制,帮助投资者建立房产投资信托,主要用于设立商业地产投资的互助基金;三是政府调整了建筑标准以便于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比如高度限制,并缩短了建筑方案的审批时间,鼓励节能建材的大量使用。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资金,增强了活力,减少了再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市民进入房地产的门槛,使日本的房地产业迈入了新一轮的可持续发展周期。

日本或美国金融危机后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 采取了哪些措施?急!!!

2. 日本或美国金融危机后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 采取了哪些措施?急!!!

美国之所以能基本避免住宅价格如同股市一样大起大落,原因是有一套抑制房地产泡沫疯狂增大的机制,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住房贷款利率。 美国的贷款利率几乎是每天都在变动,尤其是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势必影响到固定贷款利率。而长期国债的走势,与美联储短期利率和金融界对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评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连,尤其是一旦美国的央行利率发生变化,贷款利率马上跟着调整,这就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和灵敏的杠杆,借以调控房地产价格走势。 其次,美国的炒房代价很高,这就将一般人拒绝在炒房圈之外,大大缩小了炒房人群,压低了房地产泡沫的破坏力。美国人卖房,手续非常复杂,一般要有代理,而买卖各方的代理,一旦成交要从各自的客户手上收走相当于房价3%左右的手续费。以独栋楼接近于全国均价20万美元计算,买卖双方成交后,要向中间代理支出1.2万美元左右的手续费,这还不算买方贷款要支付的2000美元上下的手续费,以及过户前检查房屋、房产注册、房价评估等繁多的小额收费。一般而论,当一栋中等价格的独栋楼最后过户到买方手上,买方要支付的各种明暗费用高达1万美元上下。如此高的费用,严重制约了大多数人炒房。因此,如果大多数美国人都能炒房,房价的起伏波浪将非常巨大。 第三,房屋本身的维持费用相当昂贵。拥有房地产就得年年上税,一般税率在1%到1.5%之间,中产阶层的住宅费用一般每年都要在4000美元上下。除此之外,房子还要上保险,因一旦房屋失火或被水淹等,保险公司就要赔款,从而,银行可照常收回自己的贷款,因此,要贷款买房,给房子上保险就成为了放贷银行的第一要求。一般房子每年的保险费也将近1000美元。 第四,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只对房屋拥有者的第一套住宅倾斜,如贷款利息可以抵税等。如果是非自住房屋,则在贷款利率、出租上税等多方面,都将无法享受第一住房的优惠,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投资性住宅买卖和维持的费用,明显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吸引力。 第五,房子出售后的盈利,自用住宅可享受50万美元的盈利免税,但非自用住宅出售时的盈利就得作为收入纳税。 第六,美国关于住宅业的统计非常及时、详细,每个月新开工多少套楼房、不同地区中间房价的月变化指数、房价上升和收入上升对比,以及房价上升和租房费用上升对比指数等等,每天都可在政府及相关网站上查到,且比较准确,这不但给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也增加了民众买房的信息量和透明度,有效地降低了商家炒作或垄断的成分。 日本是亚洲率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度,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已日趋理性和规范。目前在被人称为亚洲金融中心的东京市中心,相当于上海静安寺的中心区域内,买一套新建的40层高的公寓单元,两间朝南,带停车位的房子,实用面积9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价格不过4000多万日元,合人民币360万元,即建筑面积算每平方米3万元人民币,而日本白领收入相当于上海的五倍,可见上海静安寺的房价之高。  然而,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情况也是经过几轮发展和调整后逐渐形成的。日本最大一次房地产泡沫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的房地产上涨速度飞快,很多投机者利用迅速上扬的股票的账面利润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飙升。最终,由于日本中央银行升息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股市崩溃的同时,楼市的泡沫也同时被挤破。随着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以填补土地市场的损失,或者抛售房产以弥补股市损失,促使日本的股市和楼市价格在短期内直线下降,跌至低谷。直到21世纪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才得以恢复,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给世人很多警示,其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预测和调控;其二是房地产更多的是用于解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的产品,而不应过分看重它的投资回报;其三是避免受高涨的房地产市场的诱惑和吸引,动用高利和高额贷款来购买或投资房地产。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应该用唯物主义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必须对一切财产泡沫背后的神话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那个神话就是价格会永远不断上涨。日本政府在吸取教训和重塑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推出了三大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改革措施:一是通过增加国债来投入建设代价昂贵的公共配套项目,恢复房地产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和提高房地产的附加价值;二是放宽限制,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开始放松对金融行业的诸多限制,帮助投资者建立房产投资信托,主要用于设立商业地产投资的互助基金;三是政府调整了建筑标准以便于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比如高度限制,并缩短了建筑方案的审批时间,鼓励节能建材的大量使用。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资金,增强了活力,减少了再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市民进入房地产的门槛,使日本的房地产业迈入了新一轮的可持续发展周期。

3. 中国也会因房地产泡沫引发日本式危机吗?

近来日本房地产价格连续下降,离大阪市中心仅十几分钟车程地方的房价,比北京五环的房子还要便宜。很多人认为日本房价已经走到价格曲线的底部,房地产市场因此出现了“打捞沉船黄金”式的活跃。
有趣的是,当今日本房产的买主中华人占了很大比例。对这个奇怪的现象,在关西地区做房地产三十年的一位老不动产商表示,这是因为在日华人有储蓄的习惯,而日本的中坚阶层,至今还在为二十年前泡沫经济时代的房价还债呢。
谈到泡沫时代的房价,日本人至今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说起来苦不堪言。 笔者手中有一张日本平均房价的变更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1984年的房价,与今天基本持平,但到1990年泡沫经济的顶峰,仅仅五六年时间,房价居然可以涨到今天的八倍!正是这个巨大的差额,使泡沫经济高峰期购买房地产的日本中产阶级,在房价回复到今天的价位时,仍不得不为占80%,已经成为泡沫的贷款努力还债。他们付出的这笔钱,在经济正常的时光里,大约永远也无法收回投资。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中国楼市价格的节节攀高,也是在短短几年中,中国的房价也在急剧增长,北京的房价翻了三到四番。过多的相似,让若干经济学家预言中国房价同样将带来泡沫经济和它的崩坏。 看到日本人如今的苦态,这种预言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和今天中国是不是真的很相似,这样的话题,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兴趣。
笔者在日本曾和一些从事金融业务的友人谈到这一问题,综合他们的看法,认为中国目前的楼市,与日本有相同,也有不同,而不同大于相同。所以,中国即便存在泡沫经济,表现形式也会远比日本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崩坏形容其未来结局。
两国相同点在于,无论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还是中国的今天,房价都大大超出其真实价值。两国都存在大量忙于还贷的“房奴”和利用不动产业获得巨额利益的房地产商。所以,从客观情况上看,双方都存在泡沫经济,这是毋庸置疑的。 两国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日本经济发展到90年代初期,其模式已经接近饱和,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制约和国内市场的狭窄,发展潜力不足,而房地产价格远远超出于其发展潜力之外,这种不平衡必将造成房地产价格的回归;而中国经济,不但可以依靠外向型发展,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的内需在国民经济总额中只占不足30%,故其经济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地产价格与经济竞争式发展的状态,可以较好地缓和房地产泡沫对社会的冲击。
同时,中国的不动产涨价,在日本一些经济学家眼里,带有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中国社会的作用。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驻日华人专家雷蒙提出,随着房地产的涨价,将迫使投资谨慎的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转而贷款购买不动产,并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此时房价的进一步提涨,又使已经购买不动产者的财产得到增加,使其因此成为乐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阶层。随着这个阶层人数的增加,实际意味着中国在用一种商业和政策手段强行催生和扩大一个中产阶级队伍。而一个拥有较强大中产阶级阶层的国家,通常都较为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房价的增涨,在经济层面之外,还含有政治层面的意义,与日本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尽管雷蒙的这种说法并不代表在日经济学家的主流思路,可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参考,但有一点是所见日本经济人士对泡沫经济共同的看法– 泡沫无法避免,是否崩坏,则纯粹在一个“度”字。
日本泡沫经济后期,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普通国民的还贷能力。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还要疯狂买房,是否因为出却理智呢?日本人的解释是当时日本社会认为日元必将贬值,因此房价不会减少,但自己的收入会因此增加,足以在未来满足还款需要。

中国也会因房地产泡沫引发日本式危机吗?

4. 中国也会因房地产泡沫引发日本式危机吗?

近来日本房地产价格连续下降,离大阪市中心仅十几分钟车程地方的房价,比北京五环的房子还要便宜。很多人认为日本房价已经走到价格曲线的底部,房地产市场因此出现了“打捞沉船黄金”式的活跃。
有趣的是,当今日本房产的买主中华人占了很大比例。对这个奇怪的现象,在关西地区做房地产三十年的一位老不动产商表示,这是因为在日华人有储蓄的习惯,而日本的中坚阶层,至今还在为二十年前泡沫经济时代的房价还债呢。
谈到泡沫时代的房价,日本人至今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说起来苦不堪言。 笔者手中有一张日本平均房价的变更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1984年的房价,与今天基本持平,但到1990年泡沫经济的顶峰,仅仅五六年时间,房价居然可以涨到今天的八倍!正是这个巨大的差额,使泡沫经济高峰期购买房地产的日本中产阶级,在房价回复到今天的价位时,仍不得不为占80%,已经成为泡沫的贷款努力还债。他们付出的这笔钱,在经济正常的时光里,大约永远也无法收回投资。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中国楼市价格的节节攀高,也是在短短几年中,中国的房价也在急剧增长,北京的房价翻了三到四番。过多的相似,让若干经济学家预言中国房价同样将带来泡沫经济和它的崩坏。 看到日本人如今的苦态,这种预言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和今天中国是不是真的很相似,这样的话题,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兴趣。
笔者在日本曾和一些从事金融业务的友人谈到这一问题,综合他们的看法,认为中国目前的楼市,与日本有相同,也有不同,而不同大于相同。所以,中国即便存在泡沫经济,表现形式也会远比日本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崩坏形容其未来结局。
两国相同点在于,无论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还是中国的今天,房价都大大超出其真实价值。两国都存在大量忙于还贷的“房奴”和利用不动产业获得巨额利益的房地产商。所以,从客观情况上看,双方都存在泡沫经济,这是毋庸置疑的。 两国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日本经济发展到90年代初期,其模式已经接近饱和,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制约和国内市场的狭窄,发展潜力不足,而房地产价格远远超出于其发展潜力之外,这种不平衡必将造成房地产价格的回归;而中国经济,不但可以依靠外向型发展,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的内需在国民经济总额中只占不足30%,故其经济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地产价格与经济竞争式发展的状态,可以较好地缓和房地产泡沫对社会的冲击。
同时,中国的不动产涨价,在日本一些经济学家眼里,带有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中国社会的作用。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驻日华人专家雷蒙提出,随着房地产的涨价,将迫使投资谨慎的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转而贷款购买不动产,并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此时房价的进一步提涨,又使已经购买不动产者的财产得到增加,使其因此成为乐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阶层。随着这个阶层人数的增加,实际意味着中国在用一种商业和政策手段强行催生和扩大一个中产阶级队伍。而一个拥有较强大中产阶级阶层的国家,通常都较为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房价的增涨,在经济层面之外,还含有政治层面的意义,与日本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尽管雷蒙的这种说法并不代表在日经济学家的主流思路,可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参考,但有一点是所见日本经济人士对泡沫经济共同的看法– 泡沫无法避免,是否崩坏,则纯粹在一个“度”字。
日本泡沫经济后期,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普通国民的还贷能力。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还要疯狂买房,是否因为出却理智呢?日本人的解释是当时日本社会认为日元必将贬值,因此房价不会减少,但自己的收入会因此增加,足以在未来满足还款需要。

5. 房地产投资风险高,美国次贷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都是前车之鉴

房地产投资风险高,美国次贷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都是前车之鉴

房地产投资风险高,美国次贷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都是前车之鉴

6. 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为何能社会稳定 详细�0�3

1 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为何能社会稳定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的施压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给日本对外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为防止经济下滑,日本政府多次下调官方利率。日元升值和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加上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银行的过度保护、金融监管存在漏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银行风险意识淡化等因素,大量资金被释放出来,并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推高了股价和地价,房地产泡沫逐渐形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东京的地价市值就上涨到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地价,足见这一时期日本的地价飙升到近乎荒唐的地步。 然而,是泡沫终究会破灭,只不过当你身处泡沫之中时,常常会被浮躁和奢华所诱惑,从而迷失了方向,正如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所言,“只有当泡沫破灭后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1990 年3 月27 日,大藏省发布了“金融机构不动产融资总量限制”的通知,开始对不动产融资进行限制,这一措施的实施后来被称为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引火擎”。随后,日本各大银行开始大幅度减少发放有关房地产的贷款规模,提高贷款利率,并开始征收地价税。这些措施对抑制房价上涨产生了效果,日本房地产泡沫走向破灭。1991 年以后,日本几大都市圈的地价开始明显下跌,现在日本的住宅价格还不到泡沫时期的一半。 战后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导致对泡沫缺乏警惕,多数人相信“土地神话”会继续 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没有经历过泡沫经济,缺乏对泡沫经济的认识和警惕性。战后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又大大助长了日本的自信心,对于80 年代后期的资产迅速膨胀,很多日本人形成错觉,认为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这也是为何在房地产泡沫时期日本政府和媒体一直没有人公开表示过对泡沫破灭的担忧,而民众更多看到和听到 2 的是“土地升值”、“银行不倒”、“三菱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等令人鼓舞的消息。多数人也相信,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会支撑“土地神话”的延续。 在这种沉醉的氛围下,加上1990 年6 月日本房价开始出现拐点时,制造业设备投资、对外出口及国内销售依然活跃,无论政府还是国民都没有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开始走向破灭,更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经济从此会进入“失去的二十年”。很多人认为,地价下跌只是暂时的,至少跌幅不会这么大,银行也是抱着这种希望而搁置已经出现的不良债权问题。支撑这一想法的理由除了对“土地升值”的信念外,还有一个是: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在日元不断升值的形势下,为促进出口,政府会增发货币来拉低日元汇率。随着日元对美元汇率逐步回归,日本经济就会保持稳定增长,房价也会随之恢复,并存在上涨的可能。所以,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地价下跌的初期,没有多少人急着出售手中的房产,社会总体处于稳定的常态。 民众对房地产市场从希望逐渐走向绝望的时候,日本整个社会也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和动荡 如果说泡沫破灭之初,日本国民在对房地产市场抱有回升的希望之中不断消化地价下跌的事实,那么,当1991 年第2 季度后日本实体经济转入萧条、国内失业人数增加、国民持有的股票和房屋价值大大缩水、民众对房地产市场从希望逐渐走向绝望的时候,日本整个社会也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和动荡,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日本是一个法治国家,也是一个诚信社会,国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契约意识。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要遵纪守法,信守承诺。在日本,进行房地产交易时,卖方会事先把各种风险及其后果讲得非常清楚,如果买方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和责任,双方 3 才有可能成交签约。这样,买卖双方对自身的权利和风险、责任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一旦签约,遵守契约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成交之后出现问题和纠纷,可以诉诸相关法律,对各类违约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其次,房价下跌对普通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的影响有限。日本人对房地产的买卖、持有和转让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如房地产取得税、印花税、固定资产税、所有权转移登记税等。如果将房屋作为财产留给子女的话,还需要缴纳赠与税和继承税。购房的税收成本和负担,成为日本人在买房时需要权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日本的普通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一般买不起房,有钱人也不会出于投资目的而囤积多套住房。另一方面,在日本,有很多人靠租房生活,年轻人结婚时租房现象也很普遍,而租房者往往是低收入阶层,地价、房价下跌也会推动房租下降,使他们可租到更便宜的住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在泡沫经济尚未形成之前,业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所有人的基本生活,这也有助于抵御经济危机和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泡沫破灭的启示:市场经济下不存在“土地神话”,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 当前,围绕中国房价的讨论十分激烈。毋庸置疑,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其直接的表象就是大量资金脱离了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市场,引起房价异常上涨,幅度已经明显超出了经济的实际增长水平,也大大超出了民众的支付能力。那么,中国是否会像日本上世纪90 年代初那样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这是近两年来一直被各界关注和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土地资源有限,房价有自然上涨的压力;购房者以自我资金为主,面向房地产的贷款规模有限;中国的外资较多,美国要求人民币升 4 值难以得到广泛支持,所以,中国不会出现像日本那样的泡沫破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状与当年的日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出口导向型经济、人民币升值、产业结构转型等,中国可能会像日本那样出现房地产市场崩盘,甚至会比日本更严重。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不管何种观点,从这些观点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泡沫形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与二十年前的日本相比,当前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一方面,在欧美日经济放缓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增大,加上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巨大的投资市场和利差的存在,对热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经济国际化日益加深,资金跨境流动日益频繁,投机性因素增多,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热钱很可能会大量涌入新兴市场。而且,我国地广人多,虽然一线城市的住房刚性需求逐渐退潮,但二三线城市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隐藏的社会问题。 这方面,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示。第一,发现泡沫及时挤出,不要等泡沫越大后再采取措施,那样只会加重破灭后的痛苦,更不要寄希望于事后补救,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第二,积极引导剩余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使其流向实体经济,从资金源头上防止泡沫的形成和膨胀;第三,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房地产不是普通的大众消费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市场经济下不存在“土地神话”,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第四,普及民众的契约意识,告诫投资者购置任何风险品后,不仅仅是可以享受价格上涨时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价格下跌时的风险和损失。任何交易一旦签约,需要履行契约,而对于那些已经或可能蒙受损失的投资者, 5 有必要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第五,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有关房地产的法规、税收制度等,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 作为中国的民众,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中也有需要学习和借鉴的。那就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国民的生活态度发生了一定变化,不再像泡沫经济时期那样追求奢华高档的消费品,而更加务实,喜欢购买货真价实的低价商品。

7. 日本房地产泡沫怎么产生的?

形成:1. 从1970年代时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於是开始倾向於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由於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1985 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 
为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 美元贬值(大量增发美元)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银行的积蓄进行投机。

日本房地产泡沫怎么产生的?

8.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当年的日本人相信两个“神话”,第一个是土地不会贬值,第二个是房价不会下跌。奠定这两个“神话”的基础,一方面是在于当年日本经济的高增长,第二就在于日本当时房地产市场巨大的信贷规模。有人说,这两个特征,的确与今天坚信“房价不跌”的中国非常类似。但事实上,目前我们的经济是仍处于高增长时期吗?除了部分一线和二线热门城市,有多少人相信数量居多的地县中小城镇“房价不跌”?
虽然很多人从宏观上拿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破灭说事,但与我们的国情有根本的不同。建议不要跟着所谓的潮流性说法随步起舞。其一,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我们是公有化;其二,不能以偏概全,拿国内部分一线和二线热门城市代表全国。目前看,除了部分一线和二线热门城市房地产出现暴涨,很多地县级城镇去库存并不理想并不是价格的原因,可见也不全是房贷政策的原因;其三,可以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看看居民收入增长是否跑不过房价?如以1992年情况为例,看看工薪阶层的月工资与今天比的涨幅,再看看同一地方房地产的涨幅,是不是前者远高于后者?其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不够、潜力巨大;其五,日本刺泡泡的杠杆主要是银行信贷政策,而国内可利用的政策工具要多得多。
PS:如果你是做作业题,可以在网上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