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师的历史?

2024-04-29

1. 127师的历史?

127师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7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7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历史悠久的军队,因战功卓越,被称为铁军的部队,简称为127师,是大革命时期惟一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正规军队。



扩展资料
第127师最早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北伐战争中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美誉。大革命失败后,经历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朱毛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免去原铁甲车队队长职务,由周恩来从黄埔军校调人改组扩充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全队编制136人。共产党员徐成章、周士第分任正副队长,廖乾吾任党代表,曹汝谦、赵自选分别任政治、军事教官。
1925年11月,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在征得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后,在广东肇庆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34团(翌年1月改称独立团),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人们习惯称其为叶挺独立团。
这个团编制列属第4军,但干部和人员补充均由中共广东区委负责,是大革命时期惟一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正规军队。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军中最精锐的一个团当先锋,打头阵,屡建奇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7师

127师的历史?

2. 127师的历史?

简介一下127师 五六半自动,2008-05-15 17:52:56


    127师的前身是由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分部队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930年6月改称红1军团红4军,1933年6月改编为红军1团红2师,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1939年1月扩编为苏鲁支队,同年3月改称苏鲁豫支队,1940年8月16日编入八路军第5纵队为第1支队,同年10月下旬改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仍归第5纵队指挥,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
    1945年11月赴东北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19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到东北后始终归东总直接指挥。1946年10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为第16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
    该师是著名的“朱毛”红军,是我军最老的核心主力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骁悍,执行命令坚决,连续作战能力强,战斗士气旺盛,敢打大仗、恶仗、血仗,作战经验丰富,技、战术水平高且全面,进攻、防御、攻坚、野战俱佳,尤其擅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的头号主力,参加了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是中央红军的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突破乌江,抢夺泸定桥,袭取天险腊子口。
    抗战期间,首战平型关是主要突击部队,后开辟苏鲁豫,南下支援新四军,曾先后配合新四军第1师、第2师、第4师作战,征战华中各战场,是新四军主力机动部队,成为华中部队的无敌铁拳。
    挺进东北后,在林总亲自指挥下与112师携手共创歼灭战范例“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在友邻部队阵地失守,新6军震撼四平全线的危机情况下,单独断后据守阵地掩护全军安全撤出战斗。辽沈战役中该师在纵队编成内星夜兼程数百里,卡住廖兵团退回沈阳的大门,为全歼廖兵团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战后受到林总通电嘉奖。
    该师所属部队中有红4团、红2团两大老红军主力团,故实力超级强大,是四野头等主力师,也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师之一,以“铁军师”的威名闻名全军。
    379团的前身是我党最早建立的武装国民革命军铁甲车队,第4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25师第73团、广东工农革命军第1师,1928年月在井冈山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0师第28团,1929年3月15日改编为红4军第1纵队,1930年6月改称红1军团红4军第1纵队,同年10月7日改称红1军团红4军第10师,1933年6月改编为红军1团红2师红4团,1935年9月18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4大队,同年11月下旬恢复了红1军团红2师红4团的番号。
    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1营,1939年1月扩编为苏鲁支队第1大队,同年3月改称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1940年8月16日编入八路军第5纵队为第1支队第1团,同年10月下旬改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
    1945年11月赴东北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19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1946年10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为第16师第46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第46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第379团。
    该团是我军历史最久与人民军队同龄的老红军团队,部队骁勇善战,作风勇猛强悍,战术机动灵活,执行命令超级的坚决。在中央苏区该团是中央红军“三只猛虎”之一,在长征路上该团是全军的开路先锋,强夺泸定桥,袭破天险腊子口;抗战期间在林总指挥下首战平型关,再战午城,转战山西;后随罗帅东进开辟苏鲁豫,又随黄克诚南下支援新四军,杀得日寇闻风丧胆,是威震华中的“胡大队”;挺进东北后,随林总首战秀水河子,首先突破蒋军防线,创造模范歼灭战的范例,在四平保卫战中,在在友邻阵地失守,危及全军的情况下,死守尖子山阵地,掩护全军安全撤出战斗;在三下江南作战中,血战焦家岭,仰攻敌占阵地,连续发动七次强攻,打消了新1军的嚣张气焰,歼灭了顽敌;在辽沈战役中,坚守厉家窝棚,关上了廖兵团退回沈阳的大门,为全歼廖兵团做出了重大贡献。该团机动能力强,突击力强打,战斗力超群,是我军战斗力最强的老牌的顶尖主力团队,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是人民解放军的“开山鼻祖”团。
    380团的前身是由井冈山地区红军游击队组建的红6军第3纵队,1930年7月下旬改称红1军团红3军第3纵队,同年10月7日改称红1军团红3军第9师,1932年3月随军调入红5军团改称红5军团红3军第9师,同年8月随军调回红1军团仍为红3军第9师,1933年6月改编为红军1团红1师红2团,1935年9月18日改编为中国工农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2大队,同年11月下旬编入红1军团红2师为红2团。
    1937年春改称红1军团红2师红6团,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3营,1939年1月扩编为苏鲁支队第3大队,同年3月改称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1940年8月16日编入八路军第5纵队为第1支队第2团,同年10月下旬改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第2团,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20团。
    1945年11月赴东北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第20团,19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第20团。1946年10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为第16师第47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第47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第380团。
    该团是老红军团队,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战斗经验丰富,与叶挺独立团成为铁军师的左、右手共同撑起了铁军师的大旗。部队战斗力超群,是我军老牌的顶尖主力团队,是著名的“秋收起义团”。
    381团的前身是1939年12月由苏鲁豫支队特务营、苏鲁豫边区党委警卫营、湖西大队合编的苏鲁豫支队湖西大队,1940年2月湖西大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第3团,8月中旬改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第3团,1941年2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21团,1943年5月团机关一部及第2、3营充实到建阳、盐城两县总队,1944年8月第21团在建阳、盐城两总队的部队调出组建新四军第3师盐阜独立团,1945年8月调回新四军第3师第7旅仍为第21团。
    1945年11月赴东北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第21团,19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第21团。1946年10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为第16师第48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第48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第381团。
    该团是有红军成分的老的主力团队,部队作风勇猛,攻防兼备,有很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