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2024-05-14

1.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评估目标 
    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 
    4.1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4.4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评估主体 
    5.1评估组织者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5.2评估执行方
    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不少于 5人的单数组成;
    ——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 30%;
    ——不少于 1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
     6、评估内容 
    6.1项目方案
    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
    ——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
    ——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
    ——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
    ——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
    6.2项目实施
    6.2.1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相应作用。在人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
    6.2.2物资配置
    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场地、设备、服务设施及相关物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需求。
    6.2.3专业服务价值理念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能否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平等、尊重、接纳、保密”等专业原则。
    6.2.4专业服务理论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正确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理论。
    6.2.5专业服务方法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
    6.3项目管理
    6.3.1项目行政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
    6.3.2专业规范性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是否制定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
    6.3.3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6.3.4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
    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
    6.3.5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定了项目应急预案。
    6.3.6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
    6.4项目成效
    6.4.1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内容包括:
    ——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
    6.4.2满意度
    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
    6.4.3社会效益
    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社会反响: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
    ——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
     7、评估方法 
    7.1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基本信息(如组织章程)、与项目有关的组织制度文本(如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日常工作记录(如董事会或理事会会议记录);
    ——项目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计划(如项目标书、项目服务方案)、项目服务档案(如服务记录)、项目人员档案(如项目人员、志愿者档案)、项目财务信息(如项目预算、决算表)及与项目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档案(如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规范性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服务质量控制、风险管理);
    ——其他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测评工具(如服务满意度问卷)、项目各类统计文本(如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和项目各类工作报告(如项目中期报告、总结报告)。
    7.2观察法
    观察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为了解项目的具体服务过程,评估人员应对每个项目的日常服务或活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以及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性体现和规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等;
    ——对于已经结束的服务项目,评估人员可通过观察该组织与评估项目同类的日常服务和活动,从侧面了解项目的服务过程。
    7.3问卷法
    问卷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在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可利用问卷调查收集项目服务对象满意率和项目服务成效等信息;
    ——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及抽样样本;
    ——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评估人员应对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填写完整性和内容真实性进行质量复核。
    7.4访谈法
    7.4.1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及开展项目服务的相关人员,就服务满意率、服务成效以及对项目服务的具体意见进行访谈。
    7.4.2与项目执行方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以下内容进行访谈:
    ——向执行方的负责人了解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关项目监管、资源整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运作该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
    ——向执行方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包括项目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方法的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7.4.3与项目购买方代表就项目运作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访谈。
     8、评估程序 
    8.1制定评估方案
    8.1.1起草方案
    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组织方的要求,起草详细的评估方案。
    8.1.2方案内容
    评估方案内容应包括:
    ——目标任务;
    ——基本方法;
    ——进度安排;
    ——人员安排;
    ——经费预算;
    ——风险控制。
    8.1.3方案确认
    评估执行方应将评估方案交评估组织方确认,双方确认同意后签订委托评估协议书(见附录 A)。
    8.2组织人员
    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方案,组建评估团队,针对项目开展评估培训。
    8.3发送通知
    评估执行方应至少提前 3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被评估方评估的具体要求、评估标准、操作细则及安排。
    8.4实施评估
    被评估方应根椐评估要求提交自评报告。评估执行方在收到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及时组织评估。
    评估实施过程中,被评估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及时向评估执行方提供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
    8.5出具报告
    8.5.1报告内容
    评估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
    ——评估开展情况;
    ——项目及执行基本情况;
    ——评估结论及建议。
    8.5.2评估结果反馈
    评估执行方撰写完成评估报告后,应以评估报告(初稿)的形式,就初步评估结果与被评估方进行沟通,征询被评估方意见。
    评估执行方出具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评估委托方。
     9、评估报告运用 
    9.1项目购买方
    9.1.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是否继续委托或中断委托项目的决策依据;
    9.1.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与项目执行方协商对未来项目方案、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改善的参考依据;
    9.1.3评估报告宜作为优秀项目评比、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9.2项目执行方
    9.2.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向项目购买方申请新项目或申请项目延续的参考依据;
    9.2.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对项目经验的总结和对项目进一步改进的参考依据。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一、矫正社会工作概念及功能: 
    1、概念:又称感化工作,是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对象是罪犯及其家人。
    2、功能:对社会和对个人对罪犯:监管、矫正、服务功能对社会:一是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二是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1、特点:人格特征---冲动好斗社会特征---严重脱节心理特征---自卑消沉社会特征---困难重重
    2、需要:保障需要---基本生存条件和教育就业权益
    服务需要---再社会化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接纳---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
    可塑性---相信每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个别化---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职责是写一份调查报告,供法庭参考;对亲友提供 A.维持生计的帮助;B.为儿童少年安排生活;C.心理辅导
    2.监禁场所中的服务---在监服刑人员监狱具有惩罚、隔绝和威慑的功能;对服刑人员可能产生两种引导抗拒或改过社会工作以恢复其社会功能为主要目标
    3.社区矫正中的服务---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人员(最主要的服务)包括:A.对这些对象的观护; B.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C.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4.刑满释放后的服务---更生保护内容包括:A.提高住宿场所;C.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五、矫正社会工作的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注意事项:A.以主动的姿态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B.制订矫正工作计划要有重点分步骤C.发掘矫正对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D.处理好保密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
     六、矫正社会工作的间接方法 
    1.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注意事项:A.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B.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意识C.挖掘社区志愿者力量。
    2.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B.提供就业、就学辅导;D.提供物质援助
    A.宏观上,社会工作行政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实施相联系B.微观上,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的服务活动相联系3.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分析

2. 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在探索建立一个以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为基础的评估体系是十分有意义的。下面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以及行为事件访谈法来建构出一套绩效指标,并借助D E A 模型对绩效进行数学处理,最终利用M AT L A B 软件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进行核算。为了方便大家,我整理了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绩效评估缺乏专业性 
         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并没有体现出社区工作是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精神为追求,也没能体现出社区社会工作者应该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社区问题,更没能体现出社区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来和提高社区的福利水平,并促进社区发展这些社区工作的特征。
          绩效指标权重设置不科学 
         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价存在着指标的权重问题。依据什么给某一个指标限定权重,哪一项指标或哪几项指标尤为重要,这种重要程度如何确定,通过调研发现,一些社区给某一指标所赋的权重仅仅是由社区领导凭主观感觉来设定,好一点的社区会采用德尔菲法即专家来设定指标的权重。
          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仅注重过程管理,缺乏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和以成果为标准的目标管理。例如履行本职岗位职责情况,社区社会工作者做到什么程度算履行了本职岗位,该本职岗位的要求又是什么。如果我们根据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来看,社区社会工作的直接内容或功能是预防和解决社区内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残疾人服务、有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服务等,那么社区社会工作者有没有解决这些社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又如何,这是当前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缺少目标管理的表现。
          注重成绩却忽视效率 
         从上述绩效指标中我们仅仅可以看到绩效中“绩”,但是却看不到“效”。如何在绩效指标中体现效率是很重要的,以上绩效指标中只有产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最终成绩)却没有投入(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利用的资源)。
          评估主体单一性 
         绩效评估存在主体单一性,有的社区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主体仅仅是社区领导,有的只有社区居民,即少了机构内工作人员之间的互评以及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自评。
          原因分析 
          1社区社会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是相当复杂的,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还要承担着社区居委会的功能,社区社会工作者们除了提升居民的素质以及挖掘社区居民的潜能以外还要负责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等工作。这些繁杂的工作导致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难以科学制定。
          2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不易量化与测量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不易量化与测量,如定期深入群众收集民意情况,多久进一次社区算定期深入群众。再比如“履行本职岗位职责情况”, 本职岗位的要求是什么,社区社会工作者做到什么程度算履行本职岗位,诸如此类。
          3社区管理者呈现非专业性 
         我国从事社区工作管理的大多是离退休老同志,有的还是非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学生。由于制定绩效评估的工作人员来自非专业性人群,导致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漏洞百出。社区的管理层不知绩效评估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目的,而仅仅认为是管理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一种手段,为了评估而评估,在绩效评估中大部分体现出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而没有深度挖掘社区社会工作的意义。
          4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的实施方法不恰当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方法较多,如评级量表法、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过程管理法等。但由于对这些方法缺少实质性了解,不能较好运用到现实评估当中。
           构建科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考虑到社区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价的客观性,认为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评更能体现出客观实际的绩效效果,本文为了解决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单一性的问题,以行为事件访谈法建立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互评指标体系:首先通过采访社区中公认的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从跟他们的谈话中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够体现出一名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具备的素质,把这些关键词拓展成为绩效指标,并将其用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评指标;接着运用社区功能理论并结合社区居民访谈建立了以社区居民为评估主体的绩效指标;然后建立D E A 模型来表示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运用MATLAB 软件对DEA 模型进行数学计算,从而产生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成绩。
          步骤1以定性研究来建立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评指标 
         通过调阅相关文献,发现选取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评指标共有三种方法。
         方法1 :访谈法
         操作方法: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访谈,请他们分别描述工作中三件成功和失败的事,从中挑选出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特点。优点:可深入了解对象信息;缺点:操作繁琐、适用范围小、对访谈人员要求高。
         方法2 :问卷调查法
         操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等方法编制调查问卷,在大样本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分析,筛选出要素。优点:客观性高;缺点:问卷设计难度大、抽样要求高。
         方法3 :专家评定法
         操作方法:利用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让专家讨论各个要素的重要性,从而给出比较分析,然后根据专家的意见来确定要素。优点:信息量大;缺点:专家组织难度大、投入大。相比之下,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定法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主要以行为事件访谈法来确定一名合格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从而建立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互评的指标。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后筛选出来关键词,并把这些关键词拓展成绩效指标。这20 个绩效指标将用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评当中。⑴独立组织大型社区活动;⑵协调社区各个组织;⑶与他人出现矛盾时,主动与对方协商解决;⑷尊重社区居民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⑸主动结交新朋友;⑹主动与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一起分享想法;⑺与社区居民保持经常性及良性互动;⑻提升居民素质;⑼有团队合作精神;⑽在社区建设中充当监督者角色;⑾遇到问题能控制情绪;⑿做到关心居民精神层面上的因素;⒀培养社区居民民主思想;⒁挖掘居民潜能;⒂以适当方式排解负面情绪;⒃有自我反省能力并不断学习完善;⒄严格恪守职业道德;⒅善于总结积累经验;⒆从他人角度体会其情绪和感受;⒇在工作中体现自我。
          步骤2以社区功能视角建立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评价指标 
         为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居民访谈形式建立以社区居民为评估主体的绩效指标。所谓社区的功能理论,就是社会福利保障功能、社区参与功能、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功能,是根据社区功能理论设计的7 个一级指标。社会工作的功能:⑴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⑵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⑶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⑷发挥居民的潜能;⑸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⑹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⑺培养相互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共分成7 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22 个二级指标。这22 个具体的指标还需经过筛选才能确定是否合理,是否会造成重复绩效的结果。
         潜变量(一):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体现坚韧的态度、工作技巧、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内涵:该维度旨在体现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由于个体化的居民一般缺乏处理社区危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定期举办社区活动;社区社会工作者办一些类似于知识大讲堂的课来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社区社会工作者让居民参与到管理或决策过程中
         潜变量(二):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体现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内涵:社区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有问题的居民,主动反映和表达意见,从而使社区资源和权力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能鼓励有问题的居民主动反映意见;社区社会工作者能认真负责地监督社区建设与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向居民宣传表达意见是一种权利与义务。
         潜变量(三):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体现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
         内涵:要使居民意识到表达意见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并使居民意识到问题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会常常告诉居民,个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由于自身原因;社区社会工作者在解决个人问题时不会大包大揽,而是让居民独立思考。
         潜变量(四):发挥居民的潜能(体现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
         内涵:社区社会工作者促使居民的集体行动,以此来提高居民的自我解决能力,发挥居民的潜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应有的权益。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在解决个人问题时不会大包大揽,会让居民独立思考;社区社会工作者不会因居民做错事情而责备居民;社区社会工作者会让居民利用自己特长来帮助社区。
         潜变量(五):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体现有爱心、工作技巧和组织能力)
         内涵: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促使居民相互交往,从中体会到互相帮助与群体的力量,这样能够降低居民对社区的疏远感,最终促成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达到社区照顾和社区支持的目的。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能通过举办活动来让居民相互熟识;社区社会工作者会以各种办法来促进居民的互帮互助。
         潜变量(六):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体现有爱心和组织能力)
         内涵: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在于促进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和投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幸福,以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不仅能给予他人尊重,并且也能让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对别人尊重;社区社会工作者会给社区居民中优秀的人才更多的自主权;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做到关心居民精神层面;社区社会工作者能以关怀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人;社区社会工作者对参与到社区建设或社区活动中居民给予鼓励和赞扬;社区社会工作者有身先士卒的精神。
         潜变量(七):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体现协调能力和坚韧的态度)
         内涵:社区社会工作者将社区资源与社区需要协调匹配,使社区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使居民得到有效服务。可测变量: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加强社区服务,因势利导开展活动;社区社会工作者会定期搭建平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够为社区建立多重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
          步骤3运用社区功能理论并结合居民访谈创建的绩效指标进行验证, 剔除重复指标 
         根据社区功能理论设计的22 个绩效指标,存在重复绩效就降低了评估的效率。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根据社会功能理论设计的绩效指标以问卷的形式下发到社区居民当中,调查采用随机拦访的方式,并且避免样本的同质性和重复填写。问卷的量表采用了L i k e r t5级量度。然后运用统计学中的信度检验来对指标进行验证性分析。
          步骤4建立D E A 模型,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绩效评估成果进行数学处理 
         为了避免权重给社区社会工作者评估中带来的误差,决定采用D E A 数学模型的手段来解决此项问题。
          步骤5运用MATLAB 对DEA模型进行计算 
         由于D E A 模型中的约束变量是不等式的约束, 因此在运用MATLAB 计算之前需要引入松弛变量,对线性规划问题的研究是基于标准型进行的,因此对于给定的非标准型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则需要将其化为标准型。一般地,对于不同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将其化为标准型。
    ;

3. 社会工作效果评估有哪些方法?

建立绩效评估投诉制度。一般来讲,由总经理、HR经理和外聘的HR顾问共同成立绩效评估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和指导绩效考评工作,听取各部门管理者的初步评估意见和汇报,纠正评估中的偏差,有效控制评估尺度等。这为绩效评估的客观公正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绩效评估结果对员工的薪酬和发展问题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部门的经理或直接主管在评估时对部属的打分程度有偏差,可退回重新评估。当员工对评估结果有争议时,可提出申诉由委员会调解仲裁,达致客观公正。有了严格的投诉制度和委员会,人力资源总监也可以避免疲于应付的局面。

社会工作效果评估有哪些方法?

4.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

具体如下:1、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是用来评估社会组织的绩效是否达到卓越的程度。2、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是用来引导社会组织走上卓越之路。

5.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

亲亲,您好,有以下作用:(一)、为旅游企业选拔与招聘人才提供参考,旅游企业因扩大业务或因有职位空缺时,往往需要从旅游企业中进料行选拔或从社会上招聘新员工,在企业的选拔与招聘过程中,绩效评估的结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绩效评估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供了针对性。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有效地了解员工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因而也给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供决策依据,(三)、绩效评估决定了报酬方案的设计与调整,能有效激励员工。报酬方案与绩效考核体系紧密联系,没有报酬方案的强化与正反馈的放大机制,绩效考评体系的有效性和激励约束功能就得不到保障。从广义上讲,制定报酬方案是设计整个绩效考核的重要部份。(四)、绩效评估促进协调内部员工关系。绩效考评除了广泛运用于报酬调整,招聘选拔,培训开发之外,也常手于企业员工内部关系处理,以改善组织氛围,提高员工士气,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五)、绩效评估能认识和调动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个人,考核者同时还应指出其工作的优缺点,使其改进工作有了依据和目标,这同时也有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摘要】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提问】
亲亲,您好,有以下作用:(一)、为旅游企业选拔与招聘人才提供参考,旅游企业因扩大业务或因有职位空缺时,往往需要从旅游企业中进料行选拔或从社会上招聘新员工,在企业的选拔与招聘过程中,绩效评估的结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绩效评估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供了针对性。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有效地了解员工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因而也给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提供决策依据,(三)、绩效评估决定了报酬方案的设计与调整,能有效激励员工。报酬方案与绩效考核体系紧密联系,没有报酬方案的强化与正反馈的放大机制,绩效考评体系的有效性和激励约束功能就得不到保障。从广义上讲,制定报酬方案是设计整个绩效考核的重要部份。(四)、绩效评估促进协调内部员工关系。绩效考评除了广泛运用于报酬调整,招聘选拔,培训开发之外,也常手于企业员工内部关系处理,以改善组织氛围,提高员工士气,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五)、绩效评估能认识和调动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个人,考核者同时还应指出其工作的优缺点,使其改进工作有了依据和目标,这同时也有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回答】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

6.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

亲您好,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规范资产评估行业整体的执业行为,才能促进资产评估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才能真正发挥资产评估在资本市场中的积极作用。【摘要】
专业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具有哪些作用【提问】
亲您好,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规范资产评估行业整体的执业行为,才能促进资产评估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才能真正发挥资产评估在资本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回答】
如果你是一家绩效评估机构的负责人,你将如何设计对中国劝募机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问】
亲您好,1、建立绩效指标工作内容:明确战略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明确绩效管控重点;梳理绩效指标库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关键项目指标;起草颁布并逐级落实衡量标准。输出内容:绩效指标库、关键绩效指标(KPI)、关键项目指标2、设定绩效目标工作内容:明确绩效当期经营目标;评估差距和可行性;分解目标并签署绩效合同;对工作计划取得共识。输出内容:绩效目标、可行性分析、绩效合同、工作计划【回答】
3、进行绩效审核工作内容:准备绩效报告;绩效期末审核绩效,讨论差距以及解决办法;制定修改工作计划。输出内容:绩效报告、工作计划、最终评估报告4、确定绩效评估结果并与薪酬等挂钩工作内容:进行透明的评估与评级;将激励与绩效结果相挂钩;确定激励/薪酬水平;召开反馈会议或进行绩效反馈面谈。输出内容:薪酬发放标准、培训需求【回答】
中基透明指数FTI的主要内容及其合理性【提问】
亲您好,中基透明指数是一套综合指标、权重、信息披露渠道、完整度等参数,以排行榜单为呈现形式的基金会透明标准评价系统。中基透明指数 FTI 的观测结果以分数形式呈现,由基金会中心网每年总体发布一次。【回答】

7.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模式

       增权评估的内涵诠释 
         增权评估由美国学者费特曼(Fetterman)于1993 年首先提出,至今已发展为一种全球现象,从惠普公司的慈善事业到对高等教育的资格审查,政府、基金会、商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都在尝试使用增权评估,应用十分广泛。费特曼认为“增权评估是运用评估观念、技术及发现,以促进发展及自我决定”。在此基础之上,万德斯曼(Wandersman) 等人发展了增权评估的概念,他们认为:“增权评估是这样的一种评估模式,它通过提供工具给利益相关者用来评估计划、实施计划及自我评估,并且使评估作为项目或组织计划和管理的一部分以利于项目或组织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其核心是实现参评方的自我决定及能力的提升。
         增权评估将评估权力从评估方转移到了参评方手中,参评方成为评估的主导,改变了传统的对于评估的定义。评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评估者扮演教练的角色,作用在于运用评估经验指导参评方做出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中运用增权评估模式, 是指在先决性地认定机构具有必要的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强调公平、启发与解放精神,通过民主、公开的参与过程,来检视机构自身发展的任务活动,借以拟订方案、修正方案、改进问题,促进自我决定, 最终具备上述能力和实现自我发展。
          增权评估的基本要素 
         增权评估包括培训、协助、倡议、启发和解放五个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其中,培训和协助是增权评估最基本的互动形式,它们为其他要素奠定了基础。培训、协助和倡议只有成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才能成为启发和解放的前提条件。
         在培训方面,是指评估专家指导机构如何进行自我评估继而变得更加自立,通过培训,评估专家帮助机构更好地内化评估理念,进而具备相应的评估能力,使评估成为机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助方面,是指由外部的评估专家进入机构,扮演协助者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引导机构及其他参与者学习和内化评估知识。在倡议方面,评估专家的角色由传统的“命令者”向“合作者”转变,评估专家指导机构确定评估方向,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启发方面,机构及其他参与者通过对机构发展的理解、对话及反思,收获经验,得到启迪。在解放方面,对于评估专家而言, 解放意味着对传统“权威型”角色的超越,并以新的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机构发展过程中。对于机构来说,需要超越传统的“服务者” 的角色,不断增强自我评估能力和自决能力。
          增权评估的实施路径 
         本文借费特曼提出的增权评估的四个步骤,阐释增权评估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中的实施路径。
         (一)评估现状
         评估现状是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评估专家的帮助下确定任务清单,并对这些任务进行优先排序和评分,一般以1 到10 的量表来做出相应的等级评定,各方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需要解释各项评分依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资料作为支撑。通过对话,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其他参与者建构了机构内部的意义解释,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沟通障碍和误解对机构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整个评估现状阶段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 这种开放的环境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有利于限制各利益相关方的私心。
         (二)建立目标
         在评估现状的基础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其他参与者接下来需要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即回答“我们想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评估专家可帮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与每个任务有关的特定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估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其他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评估专家以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 而不是主宰者,目标的设定是大家共同对话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另外, 任务目标的'设定可参照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并充分考虑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三)发展策略
         在确定发展目标之后,对于如何达成目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和评估专家、其他参与者共同研讨商定,选择适当的任务方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头脑风暴、批判研讨和团体协商等形式定期审视这些发展策略的实际效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任务的提出者和实践者,最有资格和能力对自己形成的任务进行反思和批判,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改进和发展策略,因为他们比外部评估专家更加了解问题之所在及评估结果对于机构自身发展的意义。
         (四)记录进度
         这个步骤主要是机构借助一些评估工具,如工作总结、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表、观察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等,尽可能确保评估资料来源和收集方式的多样性,收集各类评估数据,特别是服务对象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任务实施的反应和评价尤为重要,以全面了解任务方案的实施情况,掌握任务的进度、成绩与不足。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必须详细检视每种评估工具和评估指标的逻辑性和相关性,确保收集评估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任务推进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增权评估拥有一套清楚的价值判断方向,上述四个步骤并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这对于追寻实现长期社会目标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而言尤为重要。每一次的任务评估结果应该为后续改进任务方案服务,并成为下一轮循环的起点。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模式

8. 社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确立方式

        项目方案指标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提出,对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
         某一项目计划对该项的评估指标为:
         调研方案:项目调研计划是否全面、合理、可行,并根据调研信息,科学分析并撰写需求报告。
         服务需求回应度:项目方案对服务需求的回应度高还是低。
         内容设置:项目方案是否与服务目标匹配程度高,是否运用了专业工作手法。
         方案实施:项目服务按照项目方案执行的程度。
           人力资源指标  
         按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考察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者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相应作用。在人员使用过程中, 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
         以下三项目计划对该项的评估指标为例:
         方案一:
         应具有与项目要求相适应的人员数量。
         应具有与项目要求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数量。
         应具有与项目专业要求相适应的对员工或志愿者提供培训的能力。
         应具备组织、招募人力资源及对其管理的能力。
         方案二:
         有明确的负责人,管理职责清晰。
         根据服务点开展的服务内容, 有适切的专业背景人员组成服务团队。
         服务团队成员内部有交流、分享机会。
         服务团队对服务点有归属感。
         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办法。
         依据岗位要求配置适切资历人员。
         与专职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注重能力培训与建设,有培训记录。
         方案三:
         项目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配备项目所需社会工作者,且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配备专业督导。每5 名社工配备1 名全职督导,且督导具有相应工作经验。
         项目行政管理/运营管理指标
         主要关注是否建立了相关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制度。某两个项目计划对该项的评估指标为:
         方案一:
         项目运营所需的管理制度/ 专业制度完善, 且存档清晰。
         具备保证服务道德、参与、服务对象权益保障的制度设置。
         员工对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配置服务要求的有效的人力资源。
         人员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清晰。
         具备成文有效的资源投放方案或项目服务计划。
         依据方案或计划组织行动、运营项目。
         具备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
         方案二:
         有项目总体计划和阶段性计划。项目分阶段计划清晰、明了并分解到位。
         有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及应对。建立了项目管理运营制度,项目有职责分工,流程完整,有风险控制应急措施。
         项目进行了内部评估。按要求开展了项目初期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并根据评估对项目计划进行完善。
           专业服务管理指标  
         关注是否制订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是否制订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订了项目应急预案。
         方案一:
         服务步骤完善、规范。
         服务记录/ 文书专业,且分类存档。
         需求甄别清晰。
         目标设置合理。
         计划拟订专业。
         服务有效并回应需求。
         配置有效的督导,并为社工定期开展有效培训。
         方案二:
         配备、使用了足够、恰当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实施项目。
         执行进度、资金使用、受益群体与项目任务书计划一致。
         在项目实施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原则。
         在项目实施中恰当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对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制订提供恰当的服务内容。
         在项目实施中,恰当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切合需求、便于获得的服务。
         方案三:
         项目信息公开渠道:项目是否具有信息公开渠道,可以帮助公众获得服务信息。
         项目各类服务的流程与标准: 项目各类服务是否具有成文的服务流程与标准,各项要求是否能在执行中落实。
         服务对象管理机制:项目是否具有相应成文的服务对象管理机制,各项规定能够有效落实,是否建立服务对象反馈机制并建立良好的专业服务关系。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是否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项目痕迹资料是否齐全规整、规范存放、分类清晰, 在服务系统中有完整记录。
         方案四:
         社区调研:调研方案是否全面、合理、可行;按照方案执行情况是否良好;是否对调研信息科学分析撰写需求报告;是否根据调研信息对服务群体需求情况进行不断完善。
         服务方案:目标设定(方案对社区需求回应度高还是低);内容设置(服务方案与服务目标匹配度如何,是否运用专业工作手法开展服务);计划安排(方案进程安排是否合理,人员配置是否科学)。
         过程与记录:服务方案实施(服务方案执行良好/ 一般/ 较差/ 未执行);功能室使用(结合服务需求合理/ 较合理/ 一般使用功能室);专业督导(是否有相关的服务督导制度并执行);服务记录(服务记录是否完整并建档保存)。
         评估与跟进:服务评估(是否能全面评估服务过程与结果); 服务跟进(是否能及时整理反馈信息,并根据评估结果改善和巩固服务)。
         方案五:
         服务对象需求调查:有清晰的服务对象需求调查思路;能够实施服务需求调查,能辨识服务对象服务需求;能够设计相应的服务项目;能够开展相关的服务。
         年度计划:有明确的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具有可行性(经济上、政治上、社会条件上可行);年度计划符合服务对象的特点;年度计划公开、透明。
         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档案:有服务对象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户籍、紧急联系人、联系电话、参与的服务内容简述、备注等;有兼职(或专职) 人员负责档案建立与归档;档案保密工作完善,如有带锁柜存放档案; 信息档案电子化。
         服务对象参与程度:服务对象有机会参与活动策划或服务策划; 服务对象参与管理;服务对象参与过程中提出的异议或抱怨,工作人员给出适切的反馈。
         方案六:
         专业服务:资源整合(积极争取政府资源、相关政策;充分整合本单位资源;争取其他社会资金);服务工作量(开启个案多少个, 结案多少个;开展小组多少个,开展活动多少节;开展社区活动多少次,参与人数多少人次)。
         志愿者队伍管理: 登记在册志愿者多少人;累计提供志愿服务多少人次。
         档案管理:是否有完整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服务记录;服务资料是否内容丰富,建档立册, 管理规范;是否有月(季度)工作总结。
           项目资金管理指标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
         方案一:
         具备独立、合理的财务监察配置。
         具备完整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服务资金使用合理、有效。
         经费报销及时、明细清单完整。
         服务经费能做到专款专用。
         方案二:
         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经费使用规范,建有台账。
         经费开支范围符合项目要求。
         方案三:
         财务日常申请、使用符合机构程序、规范:项目的各项支出均可见分类编制预算;项目的各项支出均可见分类编制核算;项目资助款全部用于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出现资金违规使用。
         财务票据管理规范:财务报销是否及时、符合相关程序,票据张贴是否规范,符合机构相关要求。
         方案四:
         项目支出合规性:项目资金支出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项目合同等法律性文件约定。
         项目支出合理性:项目服务单价与多个同类服务项目的服务单价均值的比值为110% 以下。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保障项目资金规范、安全运行;项目财务核算、账户开立符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规范公益招投标项目财务管理的通知》;严格按照项目标书使用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预算管理:在项目预算调整合法合规,并符合资助方调整程序的`情况下,预算调整比例为5%以下(项目预算明细报价参照此数据,确因客观原因调整也不能超过10%)。
         资产管理:占95% 以上的项目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符合相关资产管理规定,政府性资金资助项目应参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方案五:
         配备专业财务人员:配备了具备专业资质的财务人员/ 兼职财务代办/ 无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报销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有不足/ 没有相关财务制度。
         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账户设置、财务核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晰。
         项目实现程度指标
         项目实现程度评估内容包括: 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
         方案一:
         通过收集项目资料、各种统计数据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对项目进展与项目标书、项目策划,项目服务计划的一致性及其优化程度进行评估。
         通过对项目服务人数、服务频次、服务类别、服务区域等方面的测定,对服务产出进行评估。
         通过对服务对象带来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估。
         方案二:
         合同服务指标完成情况(完成量达到指标的百分比)。
         合同服务内容实现情况(完成量达到指标的百分比)。
         服务目标达成情况(完成量达到指标的百分比))。
         方案三:
         依照项目任务书执行情况。
         项目收益人数和志愿者人数。
         服务目标达成:服务对象现状得到改善、持续生活能力提升, 有典型的服务案例;促进若是人群服务需求的社会关注和资源投入。
         方案四:
         项目达成服务目标,取得购买服务应有的成效。
         项目能够总结并展示服务成效。
         充分整合利用在地资源,并多元参与。
         定期宣传项目或服务。
         项目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政策创新的作用。
         服务深化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满意度指标
         满意度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
         方案一:
         服务群体对项目的了解度、知晓度。
         服务群体的真实需求与项目开展的契合度。
         服务群体在项目活动中的参与度。
         服务后问题解决或需求回应的有效性。
         服务群体对团队、效果和专业性的正面评价。
         方案二:
         使用问卷法、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了解服务对象的满意率。
         征询项目相关方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及评价。
         对于服务对象满意率的评估, 以服务品质量表为依据进行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为主;对于项目相关方满意率信息的收集以深度访谈为主。
         方案三:
         服务对象对项目满意。
         项目合作方、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方对项目满意。
         社区成员对项目有一定的知晓度和认知度。
           社会效益指标  
         主要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包括:社会反响: 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等。
         方案一:
         项目达成服务目标,取得购买服务应有的成效。
         项目能够总结并展示服务成效。
         充分整合利用在地资源,并多元参与。
         定期宣传项目或服务。
         项目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政策创新的作用。
         服务深化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二:
         项目成果:服务对象能力得到提升;探索形成服务标准。
         宣传影响:通过宣传橱窗、手册、海报、纪录片、主题活动等宣传载体,在服务区域内对社会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定期完成工作简报,并及时递交上级部门;本项目典型案例被市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荣誉表彰: 本项目在社会工作方面获所在区县民政局、同级行政机关及以上行政管理单位表彰;本项目专职(兼职)社工在社会工作贡献方面获所在区县民政局、同级行政机关及以上行政管理单位表彰。
         方案三:
         服务目标实现程度:服务目标实现的完整性;服务目标完成的及时性。
         服务覆盖:覆盖人群、覆盖区域、服务功能室使用频率。
         资源整合与拓展:场地资源整合情况;组织资源整合情况;物资资源整合情况。
         社会影响:群众知晓度、群众参与度、媒体报道与宣传、信息报送与传播。
         服务成效:内部服务成效测评机制建立、内部服务成效测评执行情况、综合服务成效。
         获奖情况: 在运营本年度受到镇街及以上级别相关领域奖励。
         发表研究论文:在专业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成果。
         政府资助外的社会筹资情况。
         方案四:
         对同类服务的影响。
         对项目执行组织的影响。
         对社区公益服务行业的影响。
         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