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谢清华

2024-05-14

1. 为什么感谢清华

20年前,我带着憧憬与梦想第一次踏进清华园,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5年。还记得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与蛋白和细胞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还记得一到饭点与师兄弟姐妹们一起穿梭在各大食堂搜寻美食、高谈阔论的快乐时光。在那5年里,我聆听了学识渊博的恩师们的教诲,坚定了投身科研的信念;结识了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个性鲜明又低调务实的同学,收获了友情和支持;遇到了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获得了温暖和力量。

虽然已离开母校多年,但母校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早已成为我的座右铭。2001年,我进入饶子和院士的研究组学习,开始从事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通过探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微观结构,阐释各种生命活动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饶老师把我领进科学研究的大门,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对结构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高尚的人品和对科学执著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的信念。感谢清华,让我遇见了大先生;先生之大,使我看见了大学问;学问之大,使我感知到“小我”之外还有一个广阔无尽的世界。

从清华毕业后不久,我前往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mond Stevens教授研究组开展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开始从事当时世界上结构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研究。这类受体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质家族。但是,其结构研究极为困难,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人体内有800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但直到2007年还没有任何一个结构被解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

很快,我开启了艾滋病毒共受体的结构研究项目。为了我心中的梦想,三年间不断调整各种实验条件,“997”的辛苦自不用提,最让人煎熬的是无论如何尝试依然无果。然而,清华5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饶老师5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不但练就了我娴熟的实验技能,更铸造了我骨子里“永不放弃”的信念。就在很多人认为课题“没有成功迹象”的时候,我尝试了一种在当时被认为不太可能成功的实验条件,终于在一个拥有最美晚霞的傍晚,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最美的风景——蛋白晶体!那一刻,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劳,所有的汗水都值得了。

自从到美国的第一天,我就打定主意,学成后一定要尽早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蛋白质基础研究贡献一份力量。2011年,我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当时,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研究在国内基本是空白,我们“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小到枪头试管,大到仪器设备,一点一点积攒。抱着“再难也要往前走”和“缺人手,我一个顶仨”的想法,手把手带学生,分秒必争做实验。经过努力,我们很快建立了国内首个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针对多种重大疾病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开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我们还努力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围绕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开展药物研发,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如今,我国的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水平已经并跑全球,在某些领域更是处于领跑地位。

再过20多天,我回国就整整10年了,一路走来,感受颇多。“坚定梦想,不忘初心”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有梦想,更有行动,所有的不可能才能一步步变成现实;“甘于寂寞,永不言弃”使我们坚定前进的信念,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潜心研究,稳扎稳打;“严谨认真,追求极致”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始终的坚持,细节决定成败,做到极致,才能领略别样的精彩。

同学们,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或许你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今天走出这个校园后,会像我一样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当然,也会有更多的同学,将耕耘在其他各个领域。但是,请你们相信,无论你们要做什么,母校对你们的培养都将深深影响你们的一生,清华园的精神和清华人的风骨将永远镌刻在你们的心中。

同学们,人生短暂又漫长,短暂得甚至来不及完成一件事,又漫长得似乎可以做好每件事。唯有以梦为马,方可不负韶华!

再一次感谢母校的盛情邀请,真诚地祝愿母校日新月异,桃李芬芳!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为什么感谢清华

2. 清华大学怎么了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截至2021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62.74公顷,建筑面积302.67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有87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有教职工16057人,在校生57325人。

3. 清华大学是怎样的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校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清华有着在首届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名列榜首的研究生院,有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清华教育资源的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医学院等13个学院共53个系,逐步成为当代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水清木华95载,清华蕴含着独特的精神魅力。这里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有着良好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77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正高级职务1304人,在职博士生指导教师851人,副高级职务1829人。他们正在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同世界学术界对话,担当着“科教兴国”的重任。 清华大学所传承的是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她共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才。清华大学一直是全国最优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目前,清华在校全日制学生32152名,其中本科生13709名,硕士生13446名,博士生4997名。

清华大学是怎样的

4. 清华大学的教授说了什么?


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1] 
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C9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百年清华必将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为社会繁荣、国家富强、人类进步作出更为广阔、深远、历久弥新的璀璨贡献。

清华大学?

6. 华清大学是清华吗?

不是。华清是电视剧中虚构的,但它的原型确实清华大学。不过现实中是没有华清大学这所学校的,只是虚构学院而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类,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教学力量
清华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博士后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有教职工1540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有在校学生50349人,其中本科生16037人,硕士生18606人,博士生15751人,港澳台侨学生845人。
清华大学——专业设置
清华大学设有20个学院、59个系,开办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81个本科专业,1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7. 清华大学是什么样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

清华大学是什么样

8. 关于清华大学

我是清华2007年本科,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1年毕业,现在已交叉推到别的学院读博。关于到清华学医,个人感觉一定要慎重,理由如下:
    1、要分清是学临床医学还是医学工程或是药学,清华医学院本科没有临床医学专业,只有生物医学工程系(87年作为电机系的一个专业成立,01年从电机系分出来,主要研究医疗仪器设计,主修电学课程)和药学系(09年成立的,是8年本硕博连读,应该现在还没有毕业生,不好评价)。临床医学只在研究生阶段有,不过招的人很少,而且貌似是偏理论而非实战的。
    2、临床医学建议直接报协和,不过协和在某些省份不招生。协和也是8年本硕博连读,前两年半在清华生命科学院进行委培,后五年半回到王府井的总部。当年我所知道他们的毕业证上是继有清华的章又有协和的章,口水……协和应该毫无争议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了,不过分数可能要比清华还高一些。

    3、所谓的出国率、外企、国企等等工作之类的,你上了大学就知道了,并不是说哪一条路会比较好,毕业后具体的发展方向可能与你曾经想的相差很远。所以报专业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考虑哪个专业好出国,哪个专业好去外企等等;你更应该专注了解的是每个专业主修的课程是什么方面的,与你所擅长和感兴趣的学科是否相合。说实话,清华北大每年的奇人很多,一出校门就年薪百万的也不是没有,出学校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不要把清华当做今后发展的一块敲门砖,它只是你丰富知识和眼界的一个平台而已。


    祝学弟/妹新年快乐,学习进步,高考顺利,有缘清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