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后上市公司商誉巨大是什么意思

2024-05-13

1. 收购后上市公司商誉巨大是什么意思

商誉可描述为由六个要素组成:
1、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在收购日的公允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2、被收购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市价;
3、被收购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going-concern)构件的公允价值;
4、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的公允市价;
5、收购企业由于计量收购报价的错误而多计量的金额。尽管在所有现金交易中的收购价格不会出现计量错误,但如果是涉及到股票交换的交易,则很难说不会出现计量错误;
6、收购企业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2-01-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收购后上市公司商誉巨大是什么意思

2. 个人所得税怎么交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3. 股票是什么意思啊


股票是什么意思啊

4. 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股票解禁是指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
股票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发的股份。这些股票都在以前购买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股是大小非股价,所以它会通过下调价格达到这种平衡,另则是因为大小非的成本极低,以股票价格来讲有极大的获利空间,也使它有较强的抛售意愿,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一旦大小非抛售,其它的投资者不愿意接盘,就会出海通证券那种连续跌停的走势。
除了国家股没有太大的抛售压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后多数采取的措施,实事就是这样的,特别是限售股解禁后使现有的流盘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拓展资料:
解禁只是一个时间窗口,意义就是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当日抛售,我可以继续持有,也可以选择抛售,什么时候抛售,都由持有人自己决定。
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发价格。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
这等于大幅增加股票市场的股票供给量,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若大小非解禁后采取减持,将促使股价下行
。

5.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作假

  上市公司造假
的手段是自然十分高明,但是,假的真不了,只要用心去分析、判研,还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
  1、毛利分析法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基本操作就是测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某块主营业务收益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是在造假。如果你发现上市公司的毛利高得惊人,就有必要对这样的公司提出质疑。
实际上,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真正高利润的企业寥寥无几,高利的背后往往是陷阱。
利用这种方法分析造假应对该上市公司的所在行业有个基本了解,包括同行的上市公司赢利能力。
  2、现金流量分析法
  这也是一种很直观的甄别方法。如果某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那可能就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若反差数额极为强烈或反差持续时间过长,必然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挂账利润或虚拟利润迹象。如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负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在造偎。对现金流量表作认真分析,便会发现很多造假线索。如果发现某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增值税、所得税远远小于其利润的税负,那此公司就极有可能在造假。
  3、应收款项和存货分析法
  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对开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这样在税负上就不会出现巨额欠税,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时等额增加收入和成本,他必须虚增存货以消化一些购货发票,这样他的存货就出现异常增加。这样,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就会急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但是上市公司也会注意到自己的收账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下降必然会引起小散和专业分析师的怀疑,必然会把应收账款向其他收款、预付账款进行转移。
  4、税项分析法
  有一名小型上市公司的小散通过对该公司欠税情况的分析,发现其虚构了数亿元的收入。发现问题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这是一家小公司,实力自然不比大的上市公司,但欠税竟然达几千万元。小散据此判断欠税很可能是虚构的,税自然也是虚构的了。据此推论,收入和利润也是虚的。
  而此小散根据公式应交税金期末余额=应交税金期初余额+本期计提税额一本期缴纳税额去计算该上市公司的期末应交所得榄余额,发现与其实际余额相差甚远,果然实际税负非常低。此后不久,该公司的造假便被揭露,股价自然也是一落千丈。而这位小散因其细心,提早发现了问题,将股票尽数抛出,而逃过一劫。
  5、资产质量分析法
  在很多上市公司中,不良资产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这就要求小散要能分辨得出来。如果子公司长期业绩平平,那么就该怀疑长期投资在减值;而在建工程一直都挂在账上,这很有可能就是不良资产,尤其是那些工期太长及早已过时的设备。
  有些公司还会经常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这种做法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消化掉虚构的收入。
  6、资产重组与关联分析法  资产的重组和关联,也是现在造假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过就算其手段再高明,也不是不可以发现的。在现在很多资产的重组和关联交易是不公允的,如果有这样的交易往往就涉及欺诈。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主业关联交易量比重很大,那么它的业绩往往有很大的水分。即便是重组和关联创造的投资收益也不是那么可靠的,如果往来账在不断增加,则造假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和收入主要都是来自关联企业,在分析财务报表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经过了粉饰,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着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7、子公司分析法
  上市公司有两种经常用的造假方法:一种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占份额不大);另一种是造假分散,几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
  现在许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业绩好得不得了,这样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造出来的;还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并购进来的,这时要注意其并购日是否合适;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报表进进出出,这些子公司都很可疑:刚并人母公司时,业绩妤得出奇,可过了几年,就要置换出去,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8、审计意见分析法
  有一个值得广大股民和小散关注的问题,就是非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往往蕴涵着这家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会计师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他一般不会直接指出上市公司造假,他在措辞时往往避重就轻,非常委婉,用说明段和解释段内容暗示该公司存在严重财务问题。比如一些措辞就非常值得关注:应收款项金额巨大,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这些时候,很可能就是一些虚假的收入。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作假

6. 股票大盘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是越高越好吗?

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而指数并非越高越好。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对我们来说是有点复杂的,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会由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规模指数,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是说有300家大型企业股票在沪深市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且交易活跃的一个整体情况。再譬如说,“上证50 ”指数也是常见的规模指数,指的是上海证券市场机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举个例子,“沪深300医药”就是典型的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所构成,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看完前文,不难知道,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所以,如果我们就可以通过指数比较迅速的获得市场整体涨跌状况的信息,进而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知道能够预估未来的走势如何。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7. 物流公司账务处理主要有那些科目

一.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基本常见的三类: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日常中记账时候要有二级科目去细分,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运输费。
收入里,会想到一个印花税的问题,印花税的计提是根据合同的不含税数额计提,一定是不含税的数额计提,不是含税的数额计提。
像物流行业利润低,它还属于是服务业,有时候月成本大于月收入也正常,没什么奇怪的。
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的构成:汽车费(轮胎、过路、油费、折旧)+人员工资+外包等第三方成本+其他日常经营所需成本。会计账上的成本只是一个总数,具体的要看成本附表,每个公司内部都有成本明细模板的。
对应收入的项目发生的费用大部分计入成本,也可以细致。举个栗子,仓库的租金、水电费,可以直接细化归属的主营业务成本-仓储费中。还有有些业务你一家公司做不了,就需要同行业其他的公司一起完成,这就是外包,外包的时候,你要考虑发票的类别专票和普票,不是说专票就一定好,也不是说普票就不好。
这里补充:运输途中的加油费是否可以进项抵扣?完全可以,只要是专票都必须可以,当然你是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
过路费的进项计提方式:高速公路,金额除以(1+3%)*3%,一级二级公路,金额除以(1+5%)*5%。卧槽,物流行业这个玩意儿太多了,我觉得如果当地税务同意作为进项的话,咱们还是做进项吧,但是你还要考虑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税负太低了,就不要做进项了。
二、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实际接触物流行业的账,是很杂的,往来账金额有高的,有低的,有回不来的,有回的及时信誉好的。基本上,有点规模的物流行业,应收基本300家以上,应付大概能有150家?那这应收的300多家我从应收的角度可以如何去管理?我可以把我的基本户,作为日常的缴税、工资、社保、备用金、和必须走基本户的这些使用。
一般户我可以设置两个,1、是回款快的,我的重点客户,信誉好的。2、回款慢的,或者干完这单,找不到人的,人就消失的。我放一个,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为限,划拨基本户。(我个人认为银行账户的合理使用是内部管控的一个工具。)
当然了,这是个思路,实操中还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是,我们要是这些往来没有一个银行账户规划的使用,这样会很乱,比如今天对方把钱汇到我基本户了,明天他汇到一般户了,后天该汇到基本户的那个人失踪了,跑路了。很乱。(当然啦,你还要银行流水、贷款指标、其它因素这些考虑。)
三、固定资产
车辆购置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折旧期限不出意外的话是4年,残值率通用标准5%。这里补充:车辆购置税一定计入成本,但是有个车船税的玩意儿,它是要计提到税金及附加里的。购车的进项税肯定是允许抵扣的。公司户头的车啊,不是个人的啊。保险费这些就计入管理费用-车辆使用费中吧。
其它的,叉车,物流行业最常用的工具,这个按3年或者5年计提折旧的都有,有点混乱,说它是运输起重设备类5年也好,把它弄3年里面也可以。
还有一些常用的设备如码垛机这些,很多适应行业的先进设备,你都需要了解,举个栗子,我买了这个固定资产,我每月的折旧是否小于对于我每月的收益,这些都需要考虑。还有现值和可变现净值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大型设备,我今天买了,从明天起我就要算入它一天的使用费用了,我用了2年,这个设备帮我公司干了什么,2年后,我把它卖了,我能赚多少?
这个你就要会固定资产清理了。这个在这个行业零零碎碎,常清理。
其它的不说了,反正5000元以下的办公设备也好,工具也罢,我都计入费用。2017的税法也有条说了,5000元的标准,就别在3000元,2000元议论了。或者计入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法、一次摊销法。
四、存库商品
库存商品在这个行业里是个挺好的科目,真的,里面也是卧虎藏龙的,水挺深。常见的,比如工作服、轮胎、绳子、材料、反正这些经常用杂七杂八的东西,这里入账时,数量多,按常理一次内部使用消化不了的,就可以计入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的科目了,根据实际领用情况,是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还是主营业务成本就可以了。这里可以尽情的玩一次摊销了,没必要55很麻烦(在库、在用、摊销了),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也是属于存货的!
举个例子,买了100个绳子,运输部用了10个,直接借:主营业务成本1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绳子,就行了。科目余额汇总表余额是在贷方就行了。
五、从资产负债表结构上,小型物流公司常会涉及的也就这些了,负债也不会涉及太多,顶多在应付账款的基础上多个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短期借款银行利率4.35%左右。
那就闲聊一个话题,交通违章,这个应该算如主营业务成本里去还是营业外支出离去?我觉得这个两个都行,但是如果需要算单车利润的话,就算营业外支出去吧,根据公司内部管理去做吧。(我知道交通违章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的发生,部分人要求进营业外支出,但是也有算入成本的。)
但是如果计入营业外支出,违章是不需要做纳税调整增加的。它和罚款、滞纳金这些两码事。
公司赔偿款:这个会有,就是运输中造成损坏,根据合同赔偿,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赔偿款。对于合同的赔偿和交通罚款一样,属于民事责任,不需要做纳税调整增加。
六、期间费用
通常标准的用词:职工薪酬、劳务费、咨询顾问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佣金和手续费、资产折旧摊销费、财产损耗、盘亏及毁损损失、办公费、董事会费、租赁费、诉讼费、差旅费、保险费、运输仓储费、修理费、包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利息收支、汇兑差额、现金折扣。

扩展资料:
根据物流公司以某项服务功能为主要特征,并向物流服务其他功能延伸的不同状况,划分:运输型物流公司、仓储型物流公司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公司。
运输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a) 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运输代理服务,具备一定规模;
b) 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
c) 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
d) 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运输货场进行状态查询、监控。
仓储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a) 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
b) 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务;
c) 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运车辆;
d) 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a) 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具备一定规模;
b) 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为客户提供契约性的综合物流服务;
c) 按照业务要求,企业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运输设备、仓储设施及设备;
d) 企业具有一定运营范围的货物集散、分拨网络;
e) 企业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
f) 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物流服务全过程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账务处理主要有那些科目

8.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好是坏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坏。
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规避风险。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我国目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笔者拟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资产减值的认定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第二步,若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即进行减值测试。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有减值的迹象。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减值的时刻,都应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所以减值测试不一定只在资产负债表日才做,而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年度的任意时段都有可能进行。但是,并不能据此以为在正常企业财务会计年度中一定会有减值准备。若不存在任何减值迹象,则不必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以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有信心。
(一)资产减值会计是资产定义的要求
根据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显然,资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进一步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二)资产减值会计是现实的要求
企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质量高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企业质量主要体现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资产质量又主要表现为资产盈利和变现能力。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有助于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亏问题。
(三)资产减值是会计目标的体现
如果资产的持续获利能力下降而仍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就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资产减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减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长期投资减值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降低;2.资产减值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3.资产减值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如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准备。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能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信息。
三、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利,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我国考虑的因素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很差,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职业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的需要,新政策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当年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方法的选择,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以影响当年的盈利。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资产减值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引入资产组概念后面临的难题
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1.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难以确定,尽管准则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更改,但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企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
2.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而我国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辨认资产组时需要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加大其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3.资产组如何划分无法确认,标准很难合理地确定,容易导致盈余管理。在实务中很少有资产能按照单项来确定其是否减值,资产组能否被确定为一个组关键是这个资产组能否独立地产出现金流。另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电算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比较困难,确认方式多样
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按两个基础确认,一是按单项计提;二是当企业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看,对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实施有较大的难度。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全部资产、现金产出单位等方式进行。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由于资产确认方式的多样性、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较大,企业管理当局就可以通过机会主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复杂性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资产减值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然而,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使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同时,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四)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不明确
1.企业总市值小于净资产账面价值时,该迹象是属于企业整体的迹象,可能是整体资产高估或负债低估,但却不容易明确归属。2.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并不一定没有减值迹象。这可能是忽略了一些公司目前正在发生或预计未来会发生的事件,而该事件对现在的财务报表没有影响,但对未来的财务报表却有重大影响。3.有些可归属到个别资产的迹象,并不表示该个别资产必须计提减值。例如,有资产部分实体毁损使其公允价值将抵达50%,但此迹象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就该资产计提减值,公司应先计算该资产的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再决定是否计提减值。
(五)商誉减值测试较为困难
和其他资产的减值相比,商誉的减值测试尤为困难。商誉要结合其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这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操作性问题,资产组的所属认定、分配的过小和过大都将直接影响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由于这里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判断因素,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也缺乏客观的标准,为公司进行利润操控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四、关于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建议及对策
目前资产减值会计不能发挥其实质效用的状况,其原因不外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种。由于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具有一定难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的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就会有财务包装的动机。在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相关的会计规定不够完善,现有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从而使准备金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资料基础。虽然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但其披露只是对制度中相应条款的重复。笔者针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评估减值时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值得提供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共同制约。根据我国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进行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不误导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处理。因此,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还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二)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也是我国最初设立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之一。然而,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很短,各项措施都极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不宜赋予企业过多的选择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资产减值的试用范围作较详细的规定,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尽可能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权。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虽然资产减值转回的政策在我国被严重滥用,但作为一种实用的修正政策,它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未来资产价值得以恢复,那么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就应该是自然的。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对于什么情况属于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而转回的准备,什么情况属于企业过去滥用谨慎性原则而转回的秘密准备,笔者认为,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区分的标准,对于不能合理解释的减值准备的转回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予以调整。为解决现存问题,关键并非在于是否禁止转回,而是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资产减值转回的使用。
(四)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
在现行有关法规中规定,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时应该予以说明,但是由于并未细化到何种变更,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或转回、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都没有详细的披露,即使投资者想进一步了解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也无从下手。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于改善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控的现象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笔者建议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以限制人为的操纵利润。
(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而言,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更加具体和全面,操作性更强。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但应注意不能完全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而应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吸收和转换,使它顺利成为在我国具有适用性的国内规则。
总而言之,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可以看出,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质量,降低了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原则。同时规范了对资产减值一些具体事项的统一,使得各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另外,我国还存在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并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种种的不足,但是笔者深信,只要坚持不断地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并及时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一定能创造一个健全、完善、优良的市场环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