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和酒在魏晋士人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2024-05-16

1. 药和酒在魏晋士人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药和酒在魏晋名士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药和酒在魏晋士人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药”一字涵盖的内容太广泛,魏晋名士所嗜的不同寻常之药——五石散。在这里我具体给大家说明一下。
五石散的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据《抱朴子·金丹》说:“五石者,丹砂、雄黄、白凡、曾青、慈石也。”而唐人孙思邈则在其《千金翼方》里说五石是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英、钟乳、石硫黄。虽药方用料不同,但其功用却大概一致,可以轻身延年、益精补气、令人有子、治疗疾病。相传五石散出于汉代,至魏晋正始年间,由于名士何晏服用此药获得神效,遂风行一时。《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秦丞相《寒食散论》说: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也。而且何晏自己也说道:“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由此可见服散在魏晋时期的风行了。 
而据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记载,说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而且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之后的发冷恰恰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
因此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吃冷的,那就是酒。在《世说新语》中,虽然明着提到“吃药”、“服散”一类的话并不多,但纵观全书,,写名士们吃完药“行散”之类的话却也是随处可见的。甚至连走路一词都慢慢的被“行散”所取代,由此可见吃药在魏晋士人中的盛行程度了。 

酒,从它产生以来,就对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更与文人墨客之间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及至魏晋,酒在魏晋名士生活乃至生命中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谈起魏晋名士,我们心中浮现的必是洒脱不羁的浪漫文人形象。
饮酒的风气则更是让他们变得潇洒、率真,不拘泥于世俗礼教。《世说新语》是最能体现魏晋时期士人风范的作品,其中有《任诞》一篇,是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侧面,而最能体现“任诞”之风的莫过于饮酒,所以《任诞》篇共54条,其中提到“酒”一字的就有26条,占了几乎一半,更不用说那些不提及“酒”但实际言饮酒,如《文学》篇中的阮籍借酒避司马氏第六十七: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这个数据也很能说明酒在魏晋名士生活甚至生命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虽然酒有着非凡的魅力,但同时也是有着无尽的苦闷和无奈,而最能体会酒中苦辣酸甜的,也莫过于魏晋名士。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魏晋时期离酒更近,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魏晋时期的人们离酒更远。”

所以,药和酒就一起构成了魏晋士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成了他们寄托情感或者实现自我的手段了。

药和酒在魏晋士人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2. 魏晋时期饮酒之风与服药有关吗

有些关系。具体可以参照鲁迅的文章《魏晋风度与药与酒》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3. 魏晋名士服药的行为中看出当时的政治怎么样

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服药在魏晋时代能够大行其道,一是人们注重精神世界的生活,希望服药后使自己面目皎好,光彩照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服药能够逃避政治漩涡。因为服药不当常常会产生某些后遗症,比如神智不清,比如怕见光怕见人。这就常常使得一些棘手的事情通过一些夸张了的服药后遗症给化解了。《高僧传》上就有记载:桓玄征讨殷仲堪时,大军经过庐山,桓玄邀名僧慧远一见,慧远就称服药后有病不见。《晋书·王戎传》上记载,王戎为避免齐王冏的杀害,竟然伪装药性发作,掉进茅坑之中,从而免除杀身之祸。这也有如我们现在的许多领导,一碰到有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时,怕承担责任,干脆装病躲到医院里不出病房门,于是,事过境迁,也就既往不咎了。

魏晋名士服药的行为中看出当时的政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