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2024-05-16

1. 通货膨胀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我先回答外汇储备对通胀的影响吧。
外汇储备增长是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是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比如:一个企业做成一笔出口生意,收回了一百万美元,这一百万美元央行是要强制性兑换成人民币的,企业就把一百万美元卖给国家,国家按汇率支付给企业六七百万人民币,而国家支付给企业的货币只有一种来源,开印钞机,这样就相当于直接给市场投放了六七百万人民币基础货币,然后再根据实时的流动性乘数计算,可能市场实际流通的货币量还会放大四五倍,就相当于收回一百万美元,市场会增加三四千万人民币的流动性。这是可以根据当前银行的准备金率来测算的。
所以国家当前外汇3.2万亿美元储备,市场上相应就得投放大约有一百万亿人民币流动性与之匹配。
这样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外汇储备增长越大,输入性通胀就越严重,因为与之相应的流动性极度泛滥。 

然后回过头来,通胀对外汇储备有没有影响呢,也可以想见,肯定有,通胀越严重,外储压力就越大,就需要释放外储,一个大池子容纳太多压力过大,可以分到各家企业,私人手上,压力就减少了,这也是这些年呼唤满汇于民的原因。

通货膨胀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2. 中国的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物价的短期波动中表现不明显,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没有导致物价所应有的上涨或未必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对长期的均衡关系的分析在前文的理论论述中已经进行了阐述,下面就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短期关系的实证结论予以分析。

1中央银行的对冲政策

由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外汇储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小且滞后,外汇储备增加也就不能通过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来减少经常项目盈余,从而减轻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投放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和资本项目管制,外汇储备增加也不能使利率下降从而使资金流出增加以减少资本项目盈余、减少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在短期内,通常见到的是在一段时期里外汇储备在持续、大幅增长,而物价并没有出现爆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央行的政策干预以及不完全的市场机制。下面从实际考察我国中央银行的干预情况,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995-2004年度数据,在这段时间之中及前后代写硕士论文我国经历了汇改,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段时间还含概了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几段时期。

外汇储备余额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呈现出相似性,趋势几乎一致,偏离程度不大,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增长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性,尤其是2003年之前。在央行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和对非金融部门的净债权之和总体下降的情况下,货币发行却一直在持续增长,很显然这一负债的增长完全是依赖于外汇储备增长的支撑,也就是说货币的发行不是通过央行增加对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实现,而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形式流入到经济中去的,货币发行的增长趋势总体较为平稳,但外汇储备的增长明显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之前。1994年初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企业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银行代写硕士论文间统一的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储备数量随之出现大幅度增长,这一强劲的涨势一直持续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这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超过了货币发行增长速度,当外汇储备增长较快时,为了不使央行资产规模增长太快而导致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然会进行一些反向操作,比如减慢央行其它资产的增长速度或减少对其它资产的净头寸;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这一阶段,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放慢,增速低于货币发行增长速度(如图曲线显示),这一时期的货币发行增长主要来自于央行对金融机构净债权的增长,且2000年达到最高点(6100.5亿元);第三阶段为2000-2003年。在这一阶段,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外汇储备又恢复了迅速增长,增速超过了货币发行的增速(如图曲线显示),作为对冲操作,央行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同时迅速下降,对政府净债权在2001年短暂回升之后也持续下降。

2003年之前,外汇储备余额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趋势偏离程度不大,但自2003年始,外汇储备呈现迅速增长(2003年增长率约为41%,2004年增长率约为51%),外汇储备余额呈现出明显快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速度,二者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离(如图10)。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占款投放货币量迅速增加。为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出现了急剧下降。

在2003年之前,用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变化对货币投放能够做出大概较好的解释。央行通过减少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可以较好地对冲过多的货币投放。

根据1995年-2004年这段时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看出,在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涨,央行采取对冲政策(如前所述)之后,使我国的物价水平并没有出现暴涨。1995年我国的CPI指数比上年增长了17.1%(而1994年比上年增长24.1%),1996年的CPI指数比上年增长8.3%,而1997年比上年增长2.8%,物价上涨率逐渐下降,直至1998年CPI指数比上年下降了0.8%,这时国内出现了紧缩症状,经济又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又开始迅速增加,CPI指数又略有上涨。这说明,央行为减轻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对物价上涨产生的压力,采取的这种对冲措施在这段时间来说是有效的。

央行所进行的这些反向操作导致了央行净资产结构的变化,从而货币投放渠道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央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净投放的货币减少了,而对外贸部门投放的货币增长很快,货币投放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对宏观经济有显著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货币投放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而这些内向型部门的职工队伍庞大,它们的工资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影响到国内市场的物价水平。因此央行对金融机构等净债权的减少抑制了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多数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从而抑制了物价的上涨。相比之下,外贸部门就业人数比重较小,这些部门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对全国物价的影响不大,况且这些外汇收人中有很大部分归外商所有,职工只赚取少量的劳动报酬,因此该部门收入增加对职工工资的提高影响较小,对总体物价水平的影响就更小。这就解释了央行的货币投放一直在增长,但物价却没有暴涨的原因。

对于货币投放一直在增长,而物价却没有暴涨的原因,另外还有一种理论,是由Leeper(1991)提出,后由Sims(1994)、Woodford(1995,1996,2001)、Cochrane(1998,2000)等发展成为较成熟的价格决定财政理论。他们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的财政政策在决定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论强调财政波动对价格

水平的影响,认为价格由政府债券的数量决定,即均衡价格水平必须调整到使实际政府负债等于预期政府盈余的现值(()为在t期到期的政府债券(名义值),为从t期到t+j期的贴现因子,为实际初期政府盈余(不包括政府利息支出的财政盈余)),因此在政府收入给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由实际债券余额决定,是财政冲击而不是货币冲击引起价格水平的波动。

尽管如此,种种对冲措施仍然不能有效吸纳外汇占款投放的过多货币。在2003年之后,二曲线(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曲线与货币投放曲线)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用原有的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变化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货币投放,CPI指数开始上升,物价上涨迹象开始显现。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在2003年诞生了央行票据这代写硕士论文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种对冲工具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2004年央行不但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共进行110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同时开发了3年期央行票据、1年期远期央行票据等新品种。投放、回笼相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2005年央行在逆回购同时,进一步加大票据发行力度。央行票据这一对冲政策工具的干预使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和货币投放二曲线的偏离情况得到很大的纠正。

因此,从我国的数据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长,但是在短期内,央行可以通过减少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投放过度增加的压力,使物价并没有达到如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所应致使的物价上涨幅度,所以说通过这些对冲操作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

3.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本身没有直接联系。
不过外汇储备过高说明国际贸易顺差,这会给本币造成升值压力。以我国为例,我国国际贸易顺差会给人民币造成升值压力,美元相对会贬值,美元贬值会给大宗商品造成价格上涨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就会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造成我国出口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可能会造成部分物品的物价下降,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4.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直接导致我国通胀高居不下的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外汇储备是通过对外贸易得来的。换言之,外贸公司、代工企业、原材料出口商,等等,将本国的生产的商品、产品、原材料卖到外国,换取回来的是外币,外币在我国不可以流通,各企业商家收到外币后,就要跟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才能发工资,交水电费,租金,奖金,等等。哪怕是去腐败一下都要用人民币呀。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了保障币值稳定,央行就会在收到外币后,相应的发行人民币,外币作为储备留起来了,而增发的人民币,增加了市场流通量。货币的市场流通量越大,物价就会越高。这就是外汇储备为国内带来了通货膨胀了。
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幅迅速,这就使得国际热钱觊觎人民币对外升值,因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越高,意味着该国的本币对外币越坚挺,而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幅远比人民币对外币升值的幅度快得多,所以国际热钱对人民升值产生预期,加速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在这种情况下,热钱进入的越多,因为境内外币流通不畅,都要换成人民币,这就令到市场人民币流通量大幅上升,热钱进来后,不可能仅仅存银行收息,肯定会进入市场找商机,在我国最容易进入的市场,一是房地产,二是股市。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价格在没有国民承接力的情况下仍然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
物价高涨,外汇储备是根源,热钱是推手。
当然,我国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不仅仅这两样,至少还有其他四大原因。在此暂且不表了。

5. 外汇储备为什么会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关于你询问的这个问题,据我所知是因为现在的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喜欢出国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出去别的国家他们自己的国家货币是不能再其他国家使用的,所以他们就需要去兑换当地的货币,这样就增大了这一些货币的供应需求,所以就会让这个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就拿我们中国来说,比如一个美国人来中国旅游,我相信大家应该清楚,我们中国是不能直接使用美元的,所以这个美国人就需要拿美元去我们中国的货币兑换领事馆兑换成人民币,这样才能在中国使用,一个美国人两个美国人可能就没什么压力,但是一年下来,来的美国人是成千上万的,这么大的人流过来兑换人民币,这样中国的人民币肯定就是不够使用的了,就增加了我们中国的人民币供应量,所以中国就需要再去开动印钞机器去印钞,来增大人民币的储备量,这样就增大了人民币的市场需求量,所以就会引起中国的通货膨胀。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如果央行没有有效资产对冲过度持有的外汇,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将推动人民币持续升值。近期,不仅日本、美国等国大力鼓吹人民币升值,过往外逃的资金也出现回流迹象,甚至国际游资“潜入”中国, 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的快速大规模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和汇率波动十分剧烈,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维持和增加储备资产的价值。这也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收益持续下降。外汇储备资产规模越大,保值增值就越困难。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与理解,如果各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看法与见解,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我们一起相互探讨。

外汇储备为什么会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6.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其他国家从本国借出去的钱,往往产生于对外贸易还有购买国债的活动中。比如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就是美国在贸易活动中亏欠了中国许多的钱。由于美国的消费巨大,导致国家储蓄不足,所以不足以满足国内消费者以及政府的需求。这样美国就不得不以发行国债等等方式来满足国内的消费。
外汇储备与本国通胀有着许多关系。 如果国家提取自己的外汇储备,央行必须增大货币供给,从而给通货带来压力。
如果人民币升值,可以从一方面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举个例子,原来花3RMB从美国进口1美元的商品,现在只要2RMB就够了,所以进口的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从而稳定了物价,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这也代表着中国在美国的外汇储备将会缩水。

7. 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大,简单的说,首先要明白外汇储备的作用,分别是: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意味着对外债权人地位的丧失,支付能力降低。其次,对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是不利的,强大的外汇储备是维护本国汇率稳定的条件之一。再次,就是对于国家的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有所降低,这些问题,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或者国际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就会变的非常严重。

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8.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看完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