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科学成果

2024-05-16

1.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科学成果

截至2008年底,生物医学研究院全职人员和双聘人员共申请到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批准经费额度总计5.4344亿元,其中全聘人员(包括分时PI)共申请到1.2063亿元项目批准额度,双聘人员共申请到约4.2280亿元项目批准额度,到位经费总额约为1.1233亿元。2008年12月底,发表署名含生物医学研究院的论文共有347篇,SCI论文311篇,总IF达1334.6,平均IF为4.3,研究论文大部分发表在跨学科的综合交叉的顶尖刊物上,包括Cell, Nat Medicine, Nat Genetics, Nature Cell Biol,PNAS, 以及一级/二级学科的权威刊物等。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科学成果

2.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科研队伍

目前(2008年6月),美国研究中心有全职人员19人,其中研究人员16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6人。研究重点在中美关系、美国外交、美国政治、美国防务、美国宗教、美国经济、美国社会和文化、亚太安全、国际关系理论等。 中心开设“当代美国研究”系列课程,并进行研究生专业培养。

3.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方向

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以及国家、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设计组织项目申请和团队建设为出发点,设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疾病系统生物学、出生缺陷与发育生物学、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创新药物和结构生物学等。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方向

4.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任主任是郑平教授,副主任是李葆明教授、朱剑虹教授、吴根诚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杨雄里院士。实验室现有教授 21 名,副教授 8 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长江特聘教授 4 人,国家杰出青年 7 人。

5.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基本概况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IBS)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宗旨是:“健康上海人,欢乐中国人”。研究院遵循“章鱼模式”发展,建设人才聚集高地、领衔大项目高地和做一流研究高地。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基本概况

6.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介绍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简称IBS)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明道楼,拥有一流的导师、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型学科的科研基地。

7.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拥有一流的导师、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型学科的研究生基地。研究院重点把我校上海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相关附属医院等院系等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在疾病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专业招收研究生。并且,吸纳海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以博士后的身份参加相关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在高水平科研工作中对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培养。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人才培养

8.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师资队伍

以下是复旦大学师资队伍介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Fudan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创办于1984年,座落在上海市,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24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4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含双聘),博士生导师8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等28个直属院系。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以学术为本的复旦大学,尤其重视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复旦大学共招收研究生24851人,其中博士生5911人,硕士生18940人;已授予博士学位3561人,硕士学位13917人。截止2010年,在校研究生达13851人。
在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中,有14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并有22人先后在四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复旦大学毕业研究生正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赏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