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为什么迟迟不推出

2024-05-13

1. 全面注册制为什么迟迟不推出

股票发行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便可发行上市。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实际上,注册制就是公司发行证券上市的制度,其区别于核准制。特征是快出快进,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核,不进行实质判断,即降低上市门槛。      同时配套有中介机构即券商对预备上市公司的考察,及时对作弊中介商加强处罚;并配套有降低退市门槛的规则。而核准制手续繁多,上市后退市的条件复杂。例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优质上市公司都难以在国内上市,只能去境外上市。      而一些业绩较差的垃圾股,则退市过程拖得很长。核准制变为注册制能够促使市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使得优质企业容易上市而劣质企业容易退市。
      全面实施      股票注册制在我国已经提了多年,证监会也      推动形成了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      “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      ,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目前,我国的注册制改革已经完成了前两步      ,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再到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注册制改革主要制度安排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初步检验。      然而,近两年来,      A股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推进有明显放缓迹象,      今年基本上是不可能实施了。那么,导致A股全面实施注册资一再推迟的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之所以全面注册制难以推出,是因为A股目前仍不具备实施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许多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并非是要借此机会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而是想通过上市实现其圈钱的终极目标      中国股市整体上市公司质量不佳的原因就在于,      许多上市公司之上市前,之所以不惜花费重金拼命包装上市,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而是为了要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      为了达到融资圈钱的目的,上市前把业绩做好看,融资之后就套现,然后业绩开始走下坡路,这样如何给投予资者回报?
      A股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过大、通过上市从股市获利过高的问题。这是目前中国股市迫切亟需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双方在利益分配上极度不公平。      上市前,大股东持有股票的成本非常低,与广大中小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的成本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公司上市后,这些大股东可以在任何时间,大盘的任何点位,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去考虑大盘走势,随时随地任意减持。      这个问题不解决,A股市场就犹如这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提款机,而众多上市公司都将被掏空。目前,监管层对大小非减持已经推出许多新规,A股的减持制度,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几乎都要提前预披露,而且有1-3年的解禁期,比美股、日股等苛刻多了。      实际上,在一个健康的市场模式下,股东的减持与增持都属正常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      不允许大股东减持,没有全流通,相当于人为制造稀缺性,导致炒作盛行。这种通过市场炒作而疯狂造富的行为,让多数原始股东是没法长期经营企业的,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千方百计维系住股价,等到解禁时再跑。      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制度是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对于稳定上市公司的治理、维护二级市场稳定、保护中小投资者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A股市场一直呈现“减持套现潮”,根据东方财富的统计,2020年A股共有200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完成减持,共套现总金额超过5000亿元。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恶意减持,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减持股份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是由于一些高管或大股东,可以提前获知内部信息,从而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利用其优势来操控股价。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股票解禁期3年时间还是太短,应该设定为5年。      二、加强监管后,大量上市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说明A股存在严重的包装上市问题      2021年,A股市场共有198家公司终止IPO,有的公司已经过会,还未提交注册便主动撤回了申请。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      新的刑法修正案加重了对于欺诈上市的处罚。      其中规定,欺诈上市最高将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如果信息披露造假,最高将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同时,新的刑法修正案,不仅把公司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的这些行为纳入到了刑法的范畴里,而且还绑定了      那些      保荐机构、律师、会计师们,他们若是要敢于给上市公司出具虚假的证明文件,最高也会被判处10年徒刑。      由此可见,之所以这么多上市公司会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原来是心存恐惧,害怕遭到法律的惩处,这才是这些公司被抽中检查后,主动终止上市的根本原因。
      2021年,      证监会开启了新一轮企业抽查,现场检查威力显现,      IPO注册制比核准制终止的企业更多,截止2021年5月31日,科创板和创业板终止企业占全部终止IPO的88%。      从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质量真的是难以保障,这不禁使人产生联想,如果不采取抽查的方法,而把所有申请的上市公司全部查一遍,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也说明,A股在目前这种生态下,是难以实施全面注册制的。      三、      上市公司爆雷现象屡禁不止,说明违法违规的犯罪成本太低,达不到监管应有的震慑力度      2021年A股共有32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实施行政处罚。虽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遭到证监会的处罚,但是处罚力度明显不够,没有对上市公司高管形成威慑。例如广州浪奇、傅勇国分别被处以450万、300万罚款,相关处罚也仅是50万起步,对于乐视的贾跃亭也仅罚款2.41亿元。      在笔者看来,A股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对于造假者起不到威慑作用。横向比较一下美国股市对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处罚,就可以看出差距。
      对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违法行为,美国证监会不仅作出1.8亿美元的罚款的决定,而且瑞幸立即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      通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使得全球投资者看到了美国股票市场高额违法违规成本的一面。      从行政处罚到民事索赔,再到刑事追责等方面,这些都是成熟的证券市场所应该具备的治市经验。      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到纳斯达克决定将其摘牌,时间之短,惩罚之严,这一点其实很值得中国股市认真学习。      虽然修改后的新《证券法》加大了对于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处罚,但是与这些公司的违法所得相比,处罚力度显得明显不够。这足以说明,违法成本太低,是导致A股市场造假行为前仆后继,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结语      总之,从A股市场的整个生态环境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目前仍然不具备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条件。虽然中国股市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仍不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至于何时才能实现全面注册制这一目标,恐怕只有市场自身能够给出答案!

全面注册制为什么迟迟不推出

2. 注册制推迟 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周末注册制推迟的消息虽说突然,但是看看周五券商板块的走势,没有利空的预期怎么可能走成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券商在2月22日反弹前期震荡中枢下沿无果后开启一路下跌的原因。相信券商内部人士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注定了春节后的行情,没有券商的发力,市场是不可能突破的。
  
 但是全面注册制的推迟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有些事情尽在不言中,在我们的概念里这么重要的改革哪怕有阶段性困难也会时不时提一下进展,而不会直接说出“推迟”的字眼,一旦说出来等于定性,就像蚂蚁上市一样,推迟等于取消,其实就是全面注册制取消了。
  
 毫无疑问注册制改革是进步的,因此被迫取消的原因真的是目前的市场不配推行。核准制是交给审批机构,注册制其实就是把投票权交给市场,然而失去有效监管和有力制度的注册制其实是把投票权交给了资本,这就出问题了。因为注册制也要保持稳定不能乱,但资本只是逐利。
  
 所以刚刚推出时,市场叫好声一片,大家都去“价值投资”,结果发现绩差的三只乌鸦飞上了天,这还了得?严查“炒小炒差”!
  
 这回该价值投资了吧?资本又抱团几只股涨上天,还绑架了指数,形成了“股灾式上涨”,春节后基金跑路,抱团股又带领指数下行,只剩下高位接盘的散户在山顶上往下望,那碧波一片海茫茫(哎?我怎么唱出来了。。。),现在注册制推迟了,昨天复盘一看,一堆垃圾股跃跃欲试了,买吧怕爆雷,不买吧符合买入条件。。。
  
 现在,整个市场内忧外患,外患是资本,内忧是中介机构,真的好难!
  
 说实在的,注册制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真的要先把一些沉疴去除了再上马,现在的沉疴很集中:
  
 1)减持,如果二级市场只是套利场,那最美的风景也会变成臭水沟,上市5年不能减持才是正道,5年足够是一个照妖镜;
  
 2)违规狠罚,罚到倾家荡产,让违规者想起来就疼;
  
 3)中介机构清除内奸;
  
 4)补偿消费者,没有补偿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都是各种版本的“老乡别走”,可以建立公诉机构,帮助投资者维权,违规的罚金不能入库,要补偿投资者。只有这样的市场,才是推行注册制的沃土。
  
 至于散户目前的策略,我自己是找到绩优、大型国企,低位买入,就是吃红利也不赔,等待市场的稳定。
  
 注册制一定会来!早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