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为什么能够估值百亿美元

2024-05-14

1. 陆金所为什么能够估值百亿美元

很多人对这个估值表示不置可否,但是别忘了,陆金所除了面向个人的Lufax,还有面向机构的Lfex呢,那部分的交易额未来愿景是万亿级别的。所以这个估值从财务上可能目前看是高的,但是考虑到陆金所在国内目前的特殊地位和未来成长,平安肯定是有这个底气要价呢。

Lufax平台2014年全年交易额网贷之家那个数据肯定是少了很多的,保守估计全年能有200亿吧,但这里面既有来自于平安内部小贷和车贷的资产,也有彩虹汇等非标类资产,两部分对于陆金所来说收入是不同的。
贷款类的陆金所的收入会高一些,我「不负责任」地推算,如果按照个人借款终端成本30%左右计算,那么陆金所自己扣除掉相关运营和担保成本后也应该有5-8%左右的利润;非标类资产收入相对来说会低一些,因为项目都是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的,利润已经在整个交易链条中分给相关关联方了,陆金所就是挣个上架费而已。但这类交易对于平安集团来说是非常划算的,资金成本比信托还低。

因此,如果单纯按照现在陆金所的收入情况看,这个估值是很高的,但是你把它放在平安集团的整体战略中,我倒是觉得也未必不合理。

陆金所本身就有一定特殊性,从出生那天起,它就和P2P行业里任何一个玩家都不太一样。

平安集团自身是大型民营金融机构,其业务已经覆盖了金融行业的每一个分支,拥有完备的金融牌照和相关的各类金融子公司。

陆金所在一开始就承载了平安整个集团在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这个领域的期望,这早就高于P2P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了,为什么要叫金融交易所?陆金所一开始就认定要做得是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个人信贷资产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陆金所上交易的,有个人借款,企业借款,消费贷款,通过打包后发放的委托借款,各种非标资产,类证券化产品。试问,即使不考虑金融牌照问题,国内有几家平台能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专业储备支撑这些产品的合作呢?

作为从业人员,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早期的P2P投资人越来越摒弃陆金所,因为利率低,转让慢;但是陆金所的成交金额越来越大,上面有个高中生小朋友说的例子是极好的印证:陆金所从一开始就准备切入传统理财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个人的定义是原来银行理财的主要受众,中年,正是社会财富主要的拥有者。这类人群对风险的敏感超过利率,只要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对于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这部分人群又和信托的投资者高度重合,陆金所上还提供了相应的非标资产。

人都是怕麻烦的,当有一个地方能满足我所有需求时,我一定不会考虑其他地方。陆金所早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些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是极少数且资金量很有限。

目前陆金所唯一值得诟病的问题就是其资产基本上只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这即是风险,也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全社会的其他优质资产转而和其他平台合作。当然,前提是资金成本要足够低。很多人觉得12%的P2P平台收益都太低了,这样的资金成本是不可能对接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产的。只有持续降低利率,从平台角度才有可能获取优质资产,降低平台和投资人的风险。

陆金所为什么能够估值百亿美元

2. 陆金所为什么能够估值百亿美元?原因是什么?

在刚刚公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中,中国平安宣布,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此次融资被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引入,投资后估值达到394亿美元。 陆金所控股就这样跻身世界最大的独角兽公司之一,也是仅次于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独角兽。 此前市场传言称,本轮融资额超过13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卡塔尔投资局、春华资本、海得拉巴资本。
 在国际科技股普遍走弱的背景下,陆金持有的估值比上一次增长1倍以上,投资者都是国际顶级机构,体现了国际资本对陆金持有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认可。 在中国新金融业低迷时期,陆金所控股的此次融资,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 中国零售信贷市场体量大,供需缺口大,其次,大概在2020年底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人民币57.8万亿元。 
 同时,鉴于零星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用金融科技解决零星企业的主要融资问题,支持零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在资本市场和新金融业双双动荡的情况下,以陆金所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巨头在监管合规和商业模式方面受到考验。
放眼整个科技行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滴滴到小米,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估值一度达到顶峰,最终要在两三年后原地踏步,接受被迫退步的结果。 从行业角度看,过去三年,我国新金融业面临长期风险整治,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全行业呈缩小状态,玩家纷纷被淘汰出局。 结果,一级市场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行业龙头公司要么流血上市,要么上市后股价跳水。 

3. “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此刻的陆金所正在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全力冲刺。
  从今年3月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它先后完成了剥离P2P业务、转型平台模式、拿下基金牌照、调整组织架构、上线“人民公社”、完成域名变更等大动作。今天的陆金所与一年前,甚至一个月以前的它都截然不同。
  除了陆金所自身业务和战略的改变外,其控股公司——陆金所控股(WinconInvestmentCompanyLimited)也首次浮出水面,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的整合,形成了“大”陆金所的新格局。
  “根据我们的策略和规划,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二。”董事长计葵生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现阶段的陆金所。在他看来,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进程主要聚焦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优化上。
  那么,上市是这段进程的终点,还是会更早?这一次,对于上市的问题,计葵生并没有像年初那样坚定地说要三年之后,而是答“先经营好自己,上市不是结果,只是一个过程”。
  的确,对于此刻的陆金所而言,如何抓紧时间跑马圈地,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互联网理财市场中突出重围才是更紧要的命题。毕竟,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陆金所控股的“三驾马车”
  2015年8月21日,随着中国平安[-1.06% 资金 研报](31.57 +1.97%,咨询)保险集团(下称“平安集团”)一则关联交易公告的发布,注册在开曼群岛的陆金所控股首度展露在人前。
  公开信息显示,陆金所控股为陆金所的最终控制公司,而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和安科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陆金所控股约47.4905%的股权。在上述交易中,平安海外控股将所持有的平安普惠全部股权转让给陆金所控股。
  其中,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GemAllianceLimited)整合了平安集团内平安直通贷款业务、原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的业务管理团队。
  装进陆金所控股的平安普惠与陆金所成为了兄弟公司,其中,平安普惠主攻线下,负责资产端的开发;陆金所主攻线上,负责投资端的对接。除此之外,陆金所控股的第三步棋也已落子前海,为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前海金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旗下原有两大交易平台: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和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Lfex)。据了解,陆金所有意剥离出Lfex装入前海金交所。这样,在重新梳理和整合之后,陆金所控股旗下的“三驾马车”平安普惠、陆金所和前海金交所将分别侧重资产开发、个人理财和机构投资三个不同方向,三家公司之间既有业务往来又相互独立。
  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架构调整后,陆金所加快了上市的时间表,已经从此前的“最快2017年”调整为“争取2016年”,而陆金所控股将成为最终的上市主体。
  对于这种说法,计葵生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只是表示:“要先经营好自己,上市是个过程而非结果。”而对于具体的上市地点,他表示还未最终确定,如果国内条件允许绝对会考虑。
  陆金所平台的开放模式
  从今年初开始,陆金所开始转型开放的平台模式,目前主要聚合三大类产品:P2P(借款方必须为个人)、非标的金融资产(例如资管计划)、标准的金融产品(例如基金、寿险等)。
  从P2P起家的陆金所虽然剥离了原有的业务,但在P2P领域却有了更大的“野心”。今年8月,陆金所联合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上线一款名为“人民公社”的产品,意在为其他P2P平台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联网投融资服务。
  陆金所计划利用自己在P2P领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为P2P公司提供包括获客、增信、产品设计、征信、系统平台、催收等服务。不过,对于陆金所的“慷慨”分享,P2P业内却反响不一,大多数平台仍持观望态度。
  计葵生表示,目前国内2000多家P2P平台可简单分为三类:1.平台年成交额大于50亿元,已完成至少一轮融资,未来可能有计划独立上市;2.平台年成交额在10亿~50亿元之间,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求较多;3.刚成立没多久的新平台。

“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4. 陆金所值100亿美元吗

根据通告,陆金所控股以19.538亿美金的可转换票据,全资并购了平安普惠。
在这次并购后,公告信息披露,陆金所控股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主营业务是投资控股,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和安科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陆金所控股约47.4905%的股权。陆金所控股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的最终控股公司。
根据这个信息,我们来剖析一下:
先来了解可转换票据,这个词是英文翻译过来的,英文是convertible promissory note,也就是目前是债券,但是可以行权,转化为股权,类似可转换债券。
但是不管怎么讲,就一个道理:收购东西,要花钱或者股权,陆金所不可能掏出20亿美金的现金出来,购买平安普惠的股份。(不要说都是平安集团的,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也就是说,股份被稀释了。
根据2014年,平安集团全年的财报:2014年度,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交易及协议安排,本集团于陆金所及西交所的表决权减为49.99%。
也就是说,这一次收购花费的代价,大概为2.5%的股份(49.99%减去47.49%),而花费的资金代价为19.538亿美金。
所以陆金所控股的估值为:781亿美金,接近800亿美金(注:可能笔者采取的估算方法不对,如有大神有更好的方法,交流哦)。
这也难怪,有下一个阿里之称的蚂蚁金服,今年上一轮估值500亿美金,那还是要分羹低价让国资队伍进场,所以对于这个估值,笔者并不奇怪。(具体可参见笔者先前拙著《再造下一个阿里,马云的荣耀与野心》)
总结:马明哲最近的这些动作,战略布局方面,可能和蚂蚁金服类似。接下来,可能陆金所还会有资产注入或者并购计划,例如前海征信、平安付等。
参照蚂蚁金服先前的信息,在估值方面,根据最新的资料,估值在800亿美金左右。

5. 陆金所投资怎么样?

在这么多的P2P理财里算是不错,比较稳的。如果说陆金所是不安全的,那么整个P2P行业的平台都是不安全的。无论是哪家门户网站,对陆金所的评级都第一名。陆金所很多都是个人信贷,分散度做得比那些只做上亿级别的平台靠谱多了。
如果有合理的理财规划,比如按照比例去投资,稳健的加高收益的,短期的加长期的,组合应该是正道。销售的金融资产基本都来源于金融机构,安全性高。

首推稳盈-安e贷,仅需1万元起即可投资,每月等额本息收款+债权转让,使资金更灵活,实现财富增值。四家门户网站都把陆金所列为评级的第一,还有平安集团作为背景。陆金所是冲着上市去的,基本不用担心什么跑路的风险。

陆金所投资怎么样?

6. 陆金所控股靠谱吗

亲,你好,陆金所控股靠谱的11月24日,陆金所控股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131.93亿元,同比下降了17.2%;实现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减少了67.1%。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快速做出回应,公司盘后价格一路下挫超16%。作为金融科技中概股龙头,陆金所控股是为数不多蹚过P2P爆雷潮,硕果仅存的平台之一,除了背靠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其贷款业务、财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也让公司有了更多腾挪空间。剩者为王,这个定律对金融科技中概股并不适应,和其他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样,2020年10月,辗转上市后,公司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冲高,到达历史高位20.17美元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现在股价在1美元多徘徊,且仍无明显“抬头”迹象,市值蒸发超九成,只剩40亿美元。在蚂蚁上市受挫后,陆金所控股成为金融科技股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这样的“稀缺性”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这让不少人陷入了这样一个思考,陆金所控股是否还值得投入?01营收、净利润双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净利润双降,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每股0.15美元。陆金所控股应该也能预计到,这样的业绩很难阻挡来自外部的质疑。因此,在官方发布的财报通稿里,未见太多第三季度本身的经营数据,而是更多聚焦在前三季度这个更宽的时间区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457.97亿元,实现净利润95.81亿元。看着表面数据还不错,但是即便以前三季度为核算周期,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样也表现为“双降”:前者同比微降0.45%,后者同比降低30.64%。收入构成方面,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陆金所控股收入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财报中的零售信贷收入、息差收入、财富管理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业务板块,已调整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五部分。【摘要】
陆金所控股靠谱吗【提问】
亲,你好,陆金所控股靠谱的11月24日,陆金所控股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131.93亿元,同比下降了17.2%;实现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减少了67.1%。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快速做出回应,公司盘后价格一路下挫超16%。作为金融科技中概股龙头,陆金所控股是为数不多蹚过P2P爆雷潮,硕果仅存的平台之一,除了背靠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其贷款业务、财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也让公司有了更多腾挪空间。剩者为王,这个定律对金融科技中概股并不适应,和其他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样,2020年10月,辗转上市后,公司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冲高,到达历史高位20.17美元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现在股价在1美元多徘徊,且仍无明显“抬头”迹象,市值蒸发超九成,只剩40亿美元。在蚂蚁上市受挫后,陆金所控股成为金融科技股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这样的“稀缺性”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这让不少人陷入了这样一个思考,陆金所控股是否还值得投入?01营收、净利润双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净利润双降,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每股0.15美元。陆金所控股应该也能预计到,这样的业绩很难阻挡来自外部的质疑。因此,在官方发布的财报通稿里,未见太多第三季度本身的经营数据,而是更多聚焦在前三季度这个更宽的时间区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457.97亿元,实现净利润95.81亿元。看着表面数据还不错,但是即便以前三季度为核算周期,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样也表现为“双降”:前者同比微降0.45%,后者同比降低30.64%。收入构成方面,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陆金所控股收入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财报中的零售信贷收入、息差收入、财富管理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业务板块,已调整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五部分。【回答】

7. 陆金所控股闯关美股:上半年净利73亿,技术平台贡献收入超八成

 美东时间10月7日,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控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的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U”。
      可以说,虽有疫情的影响,可也无法阻挡金融 科技 巨头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的野心。另柒 财经 了解到,此次IPO交易承销商包括高盛、美银、瑞银及汇丰等。
    三年半年合计净利超400亿元 
   招股书显示,陆金所控股是国内领先的技术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旨在使零售借贷和财富管理更轻松、更安全、更高效。
   具体而言,主要解决中小企业主和受薪工人对个人贷款的巨大需求缺口,并为国内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据公开资料,IPO前,陆金所控股完成C轮融资,中国平安曾在财报中披露,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控股并未在招股书中明确,实际拟募资金额,所显示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IPO实际融资额。
   不过,据媒体报道,此前市场传闻,陆金所控股IPO将募资20亿至30亿美元。如此一来,其或将成为美股迄今最大金融 科技 IPO。
   另从股东构成来看,IPO发行交易之前,平安集团持有4.75亿股,持股比例为42.3%,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陆金所控股42.7%的股权。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称“各年度”),陆金所控股分别实现278亿元(未标,均为人民币)、405亿元、478亿元、257亿元营业收入。
   另各年度,陆金所控股实现净利润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及72.72亿元,合计401.92亿元。
    网贷存量资产仅剩478亿元 
   2017年—2019年,陆金所控股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1.1%、48.6%,对应促成贷款余额、财富管理客户资产总额分别以26.6%、39.4%速度增长。
   截至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控股促成零售信贷余额达5194亿元,通过在线财富管理平台产生的客户总资产达到3747亿元。
   到2020年第三季度,前述这两项数据分别增长至5358亿元和3783亿元。
      而据奥纬咨询报告显示,陆金所控股促成零售信贷余额、财富管理客户资产总额在非传统金融机构中排在第二、第三位置(截至2020年6月30日)。
   另随着陆金所控股走轻资本化道路,技术平台服务贡献的收入从2017年的61.9%增长至2019年的87.7%,到2020年上半年贡献率为83.5%。
   基于技术平台,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便利服务费达207.54亿元,上年同期为190.15亿元,另财富管理交易和服务费为6.99亿元。
   柒 财经 了解到,陆金所控股整合了直销团队和包括平安生态系统在内的渠道合作伙伴网络,以获取高质量的借款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将1340万累积借款人与50多家银行、信托和保险公司联系起来。
   同样至2020年6月末,陆金所控股已与429家机构产品提供商建立了联系,以促进向1,280万活跃投资者提供约8,600种财富管理产品,客户资产的75.4%来自客户资产超过30万元的高价值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网贷业务对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业务的影响已大幅度降低。
   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陆金所网贷存量资产规模达3364亿元,业务占比72.9%。而截至2020年上半年,该业务存量仅478亿元,占比12.8%。
   据媒体报道,“去网贷”过程中,财富管理平台客户留存率与活跃投资者增长保持了持续增长。2017年至2019年,陆金所投资者留存率每年都在90%以上,活跃投资者复合增长率达到14.1%。

陆金所控股闯关美股:上半年净利73亿,技术平台贡献收入超八成

8. 陆金所投资怎么样?

在这么多的P2P理财里算是不错,比较稳的。如果说陆金所是不安全的,那么整个P2P行业的平台都是不安全的。无论是哪家门户网站,对陆金所的评级都第一名。陆金所很多都是个人信贷,分散度做得比那些只做上亿级别的平台靠谱多了。
如果有合理的理财规划,比如按照比例去投资,稳健的加高收益的,短期的加长期的,组合应该是正道。销售的金融资产基本都来源于金融机构,安全性高。

首推稳盈-安e贷,仅需1万元起即可投资,每月等额本息收款+债权转让,使资金更灵活,实现财富增值。四家门户网站都把陆金所列为评级的第一,还有平安集团作为背景。陆金所是冲着上市去的,基本不用担心什么跑路的风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