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14章

2024-05-13

1. 初识《老子》第14章

第十四章一百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之不皦,其下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芴芒。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58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字】
  
 微:《说文》隐行也。还有细小、衰落、精妙、隐匿等意思。
  
 希:《尔雅》罕也。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夷:《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攸:《说文》行水也。水流的样子。
  
 状、象:均为形状,样子之意。
  
 【校】
  
 微和夷,帛书与传世各本相倒换。
  
 搏:帛书甲乙皆作“捪”,(mín)抚,摹。河上公本作“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搏、捪、抟:三字皆与手摩之意有关。
  
 混:帛书甲本作“冂内束”,乙本作“纟+君”。
  
 皦:帛书甲作“攸”,乙本作“谬”。
  
 昧:帛书甲乙皆作“忽”。
  
 绳绳兮不可名:帛书乙本作“寻寻呵不可命也”。绳绳,接连不断。寻寻,无边无际。
  
 芴芒:同“恍惚”,帛书乙本作“沕望”,沕,隐没。他本作“惚恍”。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帛书与傅奕前后句倒换。
  
 执古之道:帛书甲乙皆作“执今之道”。
  
 【注】
  
 道不能感知,但是可以通过“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来思索、意会。
  
 【译】
  
 看不见的,叫“微”,听不到的,叫“希”,摸不到的,叫“夷”,这三者没办法深究,因此混而为一。一上不分明,下不清晰,无边无际的说不清楚,返回到了无物之境,说的是没用形状的样子。没有具体事物的形状,称之为“恍惚”。跟在后面见不到尾,迎面而来看不到开头。用今天的方法,统御现有的事物,就能从中意会到“道”的端始,这就是“道纪”。
  
 【解】
  
 本章言:道似有若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上下不清晰分明,前后随迎不见首尾。
  
 鄙人愚见,欢迎批评

初识《老子》第14章

2. 《老子》新读第31章

《老子》第三十一章
  
 本章承接第30章的主题继续讲“战争”。阅读《老子》的时候心中要有个概念,《老子》本来是不分章的,后人为了注解的需要才分的章。分章方便了阅读,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容易割裂文义。
  
 关于经典分章的功过向来有争论。昭明太子分《金刚经》为三十二品,分得真是好。但是就有人说他因此下了地狱,现在还在地狱里呆着呢。不过我倒是觉得昭明太子功德无量,即便下地狱也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初心去的。下地狱并不等于受苦啊,地藏菩萨也在地狱里,他老人家肯定不觉得苦。地狱里还有鬼王判官,一整套班子呢,昭明太子即便下了地狱也是地狱的文史馆工作,刀山火海这种事肯定跟他不沾边。
  
 第31章的文义很直白,中心思想就是反战。中华文明的主色调之一就是反战的,就连靠战争吃饭的兵家也反战,比如《孙子兵法·谋攻篇》里就说:
  
 
  
  
 经典是一面镜子,读经典的意义在于用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人生。因此,重要的不是搞清楚老子说什么(其实也搞不清楚),而是接着老子继续说。说什么呢?说自己。那么,这一章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启发呢?毕竟战争离我们太远了,军国大事业也轮不到咱们小老百姓插嘴。
  
 如果把“兵”当成一个隐喻,想一想,在你的人际交往中,是否存在某种状态可以称得上“用兵状态”,如果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曾经进入过吗?你是怎么进去的?又是怎么出来的?
  
 用兵状态通常这么几个特征:
  
 1,目标专注而狭窄。一叶障目,不见其余。
  
 2,拒绝灰色地带的可能,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3,大脑不再区分现实与想象,甚至屏蔽外界输入,自行运算,循环逻辑,直至宕机。
  
 4,把局部的损失或风险放大到生死存亡的高度。理性思考被阻断,大脑的生存本能接管了一切。
  
 一旦启动用兵状态,则进入到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中。就像战争一样,第一枪过后,战争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动运行,进入战争的双方不再握有主动权。
  
 如果在字面上很难理解用兵状态,不妨想想最近在游戏圈内发生的投毒事件,并且脑补一下事件发生的过程。作为旁观者的你,一定会感叹说,至于吗!多大的仇,要取人性命。但是进入用兵状态的当事人已然失去了退步旁观的能力。
  
 事实上用不着到投毒的地步,任何激化矛盾的行为,或者任由矛盾激化而无所作为,都已经徘徊在了用兵状态的边缘。
  
 用兵状态也不仅仅发生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候自己跟自己死掐,也是一种用兵状态。很多跳楼现象就是用兵状态自行演化的结果。
  
 那么,对于用兵状态,老子给到我们什么教诲呢?主要有三条。
  
 1, 不得已而用之 。警觉自己什么时候迫近了用兵状态。为自己设置一条红线。不主动挑起冲突,不主动激化冲突,不要任由冲突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2, 恬淡为上 。不好战也不怕战。如果不得已卷入了用兵状态,要看淡输赢。如上一章所说的,果而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目标达成了立刻收手。
  
 3, 胜而不美 。卷入用兵状态已然是双输了,胜方只是输得少一些而已,有什么好美的呢。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占了便宜别卖乖,留一个将来见面的余地。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愿我们心中都能得到持久的平静安宁。

3. 《老子》第十章

关尹子问: 普通人如何修炼出最高德行? 
  
 老子书面答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合,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译文 】
  
 身体所载之营魄一体,能不分离吗?
  
 凝神调气以致柔软,能象婴儿吗?
  
 清洗心灵之镜,能无瑕疵吗?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顺其自然吗?
  
 心门开合,能保持沉静谦下吗?
  
 通晓了一切,还能不加宰制吗?
  
 让万物繁育成长,繁育而不据有,尽力而不居功,引导而不控制,这便是德的最高境界。
  
  【  难点释疑  】 
  
 难点一: “营魄 ” 为何义? 
  
 古人认为人由肉体和精神两部分组成,它们相互独立。人死了,只是肉体死亡,主宰人体的精神则离开人体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飘走的精神便叫“鬼” 。许慎说:“人所归为鬼。”也就是说,人死后藏于肉体的精神就离人成“鬼”了。
  
 那么,人体是只有一个“鬼”呢?还是同时有很多“鬼”?会不会像人间,大王下面还有很多办事的?管整个人体的是个大鬼,下面还有很多管理肝、肾、脾......的小鬼?这可没人说得清。于是,出现了“魄”这个字。“白”同“伯”, “魄”即鬼王 ,人的精神系统的主宰者。许慎说:“魄,阴神也。”也就是说,魄是人体内在系统的最高管理者。
  
 鬼的甲骨文如下:
                                          
 从字形上看,古人认为支配身体的阴神居住在大脑。
  
  “营”是环绕居住的意思,为有防御功能的居所。 许慎说:“营,帀(zā)居也。”即为此意。 文中指“魄”之居所。 人体中最大的“鬼营”是脑壳,其间有孔窍,由鬼进出。
  
 难点二: “专气致柔”是何义? 
  
 “专气”是凝神调气,“致”是致使,“柔”是柔软。
  
 是什么柔软,柔软又有什么用呢?
  
 原来, “柔”指整个人体处于元气充沛、灵肉谐和的状态 。拥有此种状态的人,会避免动怒,会尽力用理智解决问题,不喜用强力。
  
 难点三: “玄鉴”是何义? 
  
 “鉴”是镜子,“玄鉴”是抽象的、神奇的镜子。普通镜子是用来校妆容、正衣冠的。玄鉴不是, 它用来照见心灵,把最真实的一切呈现出来。 
  
 难点四: “天门”是何义? 
  
  “天门”指头顶前部的那一块,古人认为那一块与天相通,也叫囟门、心门,为意识之门,是接受宇宙信息的地方。 
  
 难点五: “无知”是何义? 
  
 此处指人修炼到通晓一切的程度,却能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始终维护他人自主发展权。
  
 难点六: “玄德”为何义? 
  
 “玄德”为达到极高程度,与道相合,难以描述之“德”!
  
  【综述  】 
  
 想成为圣人?下面几条要求能做到才可以!
  
 第一要 平和 。
  
 道法自然,万物生长都有其必当遵循的规律。人若追求与自然及他人的和谐,先要做到自己与自己的和谐。社会的安宁源自每个人内心的安宁,路再长,要从脚下起步。
  
 人活着的时候,精神与肉体不和谐会生出百般问题,轻则躁怒,重则疯癫,最重就是植物人。所以修道之人务必要让“营魄”浑然一体,身心健康,外在表现就是特别平和。动则发怒,试图武力解决问题的人,自己的身体离出问题已不远,不必再奢论拯救他人及世界。
  
 第二要保持 元气充沛 。
  
 在老聃看来,所有人中,元气最充沛的当属婴儿,整天哭嚎,嗓子也不会哑。要想成为修养极高的圣人,就要像孩子一样始终保持元气充沛,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
  
 许慎说:“儒,柔也。”“儒”字笔者以前解释过,它是文官自谦之词。想成为优秀文官,当然要学习柔术。物壮则老,柔能胜刚,所谓柔术,就是能够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用理智的办法解决各类矛盾。“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只有不蛮硬者方才合道。
  
 中国古代没有和平奖,如果有,该叫老聃和平奖吧!
  
 第三要清晰 照见整个世界 。
  
 唐代名僧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跟老子的“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差不多。要让心灵之镜没有半点尘埃,清晰准确地映照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不容易!纵有千百种难,那也是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因为不能看见真实的世界,“道”便会歪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显然,老子认为看透自己、战胜自己,比看透别人、战胜别人更加重要。“玄鉴”可以用来看清自己灵魂中的偏执、贪婪、无知、懦弱、虚伪,看见不足,才能进步。
  
 人是否能够彻底参透世界与自己的心灵,以此来达到智慧与道德的极高层次呢?或许只有不断擦拭蒙尘的心灵,才能做到这一点吧!
  
 第四是要做到 无为 。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首要就是“无为”。“无为”是无碍自由,顺其自然,尊重一个公民所应当具有的基本权利。公权祸乱猛于虎,自古有之,人性卑贱,亦自古有之,屈于强,凌于弱,有势便会欺人。尊重弱者,尊重百姓的正当权利,会很难做到吗?
  
 第五是 沉静谦逊 。
  
 老子之道,与众不同,别人渴慕雄强,他偏认为女人与孩子更适合成为“道”之象征。
  
 当你起心动念,打开心灵接收外界信息时,你会心潮澎湃、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吗?如果是这样,“道”离你还很远。半瓶水,所以咣当叫;海低沉,所以纳百川。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沉静谦逊,化身为道方能得理得人。
  
 第六是 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权利 。
  
 弱势被欺压,奋起抗争维权,那不叫高尚;强者虽处于高位,却竭力维护人民权利,这才是真的有信仰。
  
 一个人,如果已通晓万物,知识极其渊博,能看穿宇宙、社会、人生,各种利益均唾手可得,却依然坚定不移地维护公平公正,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及各种自主发展权,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识”强加于人,那他便可以视为“道”的化身了。
  
  兴衰成败,王朝更替,多少轮回昭示着我们:只有安心做人民的支持者、合作者,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进步而不是宰制谋私,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领路人。 
  
 本篇可以说是老子版的《 论公仆的修养 》,信息量很大,是大中华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老子》第十章

4. 老子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
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到,叫做微。
这三样东西,无法彻底追究其来源。
这三者混合为一种物质。它的上面没有那么亮白;下面也不显得昏暗。
不清楚且连续不断的样子无法给它命名,最后还原于无形无象。
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头,随着它看不见尾。
掌握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事物。
能知晓远古的起源,这就叫做“道”法则。
 
理解:
本章极有可能讲的是光、波、暗物质三者的合成。这可能和老子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有关,老子看到的图书也许都是上古或者前代文明遗存下来的。那些古老的知识经过口口相传,直到老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没有人真正能讲清楚了,所以那时候的人只能记述大概。

                                      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
 

1飞米    1飞米等于10的负15次方米,这是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内部的结构。

 

         0.1飞米    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
 
视之不见,名曰夷:当把各种可见光的波长不断拉伸(红移),直至波长趋近于无穷大,这时候所见到的东西,老子叫它“夷”,现代科学叫做光子。
听之不闻,名曰希:当把各种可听见声音的波长不断压缩,直至波长无限趋近于零,这时候能探测到的东西,老子叫它“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当把一个只有质量的物体,无限分解,直至分解成只剩下质量的最小的东西,这个东西,老子叫它“微”,现代科学也许是暗物质。(也许暗物质像沙漠一样,侵袭消磨着整个宇宙,使宇宙缓慢消无,最终整个宇宙形成浓汤一样的高密度集团,重新重组,宇宙重新建立)
 
光、波、暗物质。这三者是组成世界最基本的东西。无法推究来源。三者混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不白不暗、无形无象、连续不断、稍纵即逝的一种东西。这就叫做“惚恍”。
 
迎着这种惚恍看不到头、看不见尾。
掌握掌握自古以来的道,来驾驭现今的事物。能知晓远古世界的起源,就能掌握“道”的法则。 
 
注意:
同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一样,都是讲上古记载的学术。
 
注释:
名,定义、名称、命名。希,罕也《尔雅》。搏,索持也《说文》。微,小也《广雅》。
不可,不可能。诘字本义:询问,追问。故,使为之也《说文》、缘故。
混,混同。皦,玉石之白也《说文》。昧字本义:天未大明。
绳字本义: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复,往来、还原。
象,形象、好像。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迎,向着、对着。随,依顺、跟随。
执,拘捕、掌控、拿。御字本义:驾驶马车。
知,知识、知晓。始,开始、起源。纪,纲要、法则。

5. 《老子》第三章

物质的享受能泯灭人的善知、善解,这问题是一种愚民主义,这类基本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有是思想的统治来愚民,这是一种手段,这类表现在另一种社会模式。这些手段是经过漫长社会演变,总结出来的结论。你所说的这两者见解没什么矛盾,其一是在社会安定统治的方法,一种是社会动荡励志的言说,是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见解。第一个吃苹果的人没有被毒死,且其可口美味,他就会四处告诉人们,以前说苹果有毒是错误的,当人们全部知道真相以后结果有二:其一,统治者会收买第一个吃苹果的人,并且会说经过各方面的专家研究,无数次的实验,现在的苹果终于能吃了。这样统治者不会再轻易的说梨之类的果品有毒。其二,就是第一个吃苹果的带领人们奋起反抗推翻统治者,另立其主,不管谁当上统治者,为了稳固权利一样会用类似的方法。老子的这种说法适合任何时期,只要有坚挺的经济基础。实例莫举,言谈牵扯太大的政治,会被删贴的。此上纯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望请海涵。

《老子》第三章

6. 关于《老子》第三十六章的问题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固,坚决地、坚固、已经。
废,废弃。兴,起也《说文》。
微,小也《广雅》。明,智慧。
不可,不可能。脱,脱离。渊,深潭。利,利铦也《说文》、有利、财利。器,皿也《说文》。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定坚决地扩张它;
想要削弱它,必定坚决地强化它;
想要废弃它,必定坚决地兴盛它;
想要夺取它,必定坚决地给予它。
这就是细巧的智慧。
柔弱胜过刚强。
鱼不可能脱离水渊,国家的优势器物不可以展示于人。
 
理解:
过于翕就会张、过于强就会变弱,物极必反这个精巧的智慧告诉我们:持久的刚强一定会失败。就像希特勒强悍而无法遏制的野心,最终因为过度膨胀而被彻底熄灭一样。所以,柔弱伸缩却是一种实力的保留,就好像《论持久战》所揭示的,保留有生力量,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暂时的示弱和退缩不是失败,因为柔弱到了极限就是真正刚强。所以柔弱胜刚强。鱼和利器分别是水和国家的核心力量。鱼藏于水中,离开水暴露于空气中会死。利器藏于国家中,暴露于战场会被摧毁。所以即便柔弱,也要保留核心力量,也要有刚。柔中寓刚,以柔护刚,保有以刚作出奇闪击的后续潜力是老子贵柔的有机组成部分。

7.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
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老子》第七章

8. 初识《老子》第71章

第七十一章三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吾病。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36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字】
  
 病:缺点、错误。
  
 【校】
  
 尚:王弼、河上公本作“上”。
  
 不知知:帛书甲本作“不知不知”。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帛书甲乙均无此句。
  
 圣人之不病:帛书甲本残,乙本前有“是以”二字。
  
 【注】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圣人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知道问题是问题,把问题当作问题。
  
 【译】
  
 知道自己还有不知的,尚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有问题的。因此圣人没有缺点,只是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就没缺点。
  
 【解】
  
 即使是很博学的人,在古今中外知识海洋中见识到的也仅只是冰山一角。在认识世界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局限性,所以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了”。老子喜欢正事反着说“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还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圣人没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圣人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把自己不懂的当作真不懂,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才可以去学习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连应该去学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问题啊。如果不知道装作知道,这个是最要命的,简直是误人子弟,谋财害命。
  
 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内篇·养生主》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