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是不是长征的一部分

2024-05-14

1. 四渡赤水是不是长征的一部分

是的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方

四渡赤水是不是长征的一部分

2. 长征路上的四渡赤水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提起毛主席的军事领导才能,大家往往会想到四渡赤水、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却对土城战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实际上,土城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打的第一个大仗,也是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实际领导地位,恢复军事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个战役。没有土城战役,就没有后来的“四渡赤水”。但是,土城战役首战失利了。那么这场战役为什么失利了呢?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长江,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寻求建立革命根据地。此时,蒋介石已调集40万兵力,企图将3.5万多名红军围歼于乌江西北地区。情势危急,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部队撤出遵义城,逐次向北转移,向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准备渡江北上。土城是中央红军北上入川必经之路。

在离开遵义前,毛泽东派林彪率先遣部队红一军团一部约4000人先行出发,攻土城,占赤水,希望他能为大部队扫清道路,使红军得以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林彪率部顺利抵达赤水河畔的土城,但在向不远处的赤水城挺进的过程中遭遇敌人的负隅顽抗。突进赤水受挫,红三、红五军团与敌人在青杠坡苦战正酣,毛泽东急令林彪火速返回增援。两地相距有30多公里,鞭长莫及。在赤水方向和青杠坡方向两线作战,造成了红军兵力分散,加之敌我兵力悬殊,红军腹背受敌,最终导致战斗失利。
战斗发起前,中革军委根据前方侦察的情报,判断当前敌情是参战敌军4个团,约5000多人,而中央红军总兵力(中央机关、后勤人员除外)约有2万人,兵力对比大约是4∶1,红军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但后来证明,这个敌情判断尤其是对敌兵力规模的判断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原以为敌人是2个旅4个团约5000人,实际上却是6个团1万多人,红军遇到了极大的危险。

中央红军进入土城后,中革军委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研究作战方案。由于情报的失误,对川敌情况底数掌握不清,导致不少红军官兵过于乐观、轻敌。在与川军展开激战的过程中,敌人并没有如红军所愿,节节败退。相反,他们作战风格极具攻击性,战斗力极其强悍,反而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步步进逼,越战越勇。这也导致土城战役最后相持不下,原本想打一场歼灭“双枪兵”的“速决战”,却打成了一场“拉锯战”“消耗战”。
土城战役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一渡赤水,进入了川南古蔺、叙永境内。毛泽东总结了土城战役失利的教训:“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们没有歼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主要教训有三条: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是四个团,实际是六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是轻敌,对刘湘模范师的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

3. 长征时期,红军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长征时期,红军四渡赤水。

4.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 主要内容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主要内容: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扩展资料: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
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
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5. 长征中有关四渡赤水的事件有哪些。

1、 金沙水畔————1935年5月 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红军到达金沙江后,先后找到七条船并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红军主力早已渡过金沙江。2、 喜极之泪————1935年6月 四川达维
红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红四方面军正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今小金),一部前出达维。12日,红一军先头部队和红四军一部在达维会师。
3、 黑暗时刻————1935年8月 松潘草地
红军穿越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渡过松潘草地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饥饿、寒冷,以及布满鲜花的泥沼,它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4、北斗高悬————1935年九月 陕南与甘南
红一方面军率领8000人脱离张国涛秘密北上。同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
5、 天高云淡————1935年10月 陕北和川西1935年10月,红一军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次会师,标志着红一军长征结束。

扩展资料
内容提要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长征》

长征中有关四渡赤水的事件有哪些。

6.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 主要内容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主要内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
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
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7. 红军四渡赤水的四个渡口名称?

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从贵州土城、元厚渡口过河,进入川南古蔺。
二渡赤水。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从古蔺县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三个渡口过河,折回贵州。
三渡赤水。1935年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渡口过河再次进入古蔺。
四渡赤水,1935年3月22日,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过河,从此长驱北上。现太平渡口、二郎滩渡口子1981年经四川省文化局批准,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的四个渡口名称?

8. 四渡赤水战役是由谁亲自指挥的?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