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尽快啊!

2024-04-28

1.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尽快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表1. 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亲戚 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 B 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打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朋友聚会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F:12,28.6% G:7,16.7% H:12,28.6%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 B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A:1,2.4% B:28,66.7% C:5,11.9% D:8,19.0%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 B无所谓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 D反对 A:34,81.0% B:3,7.1% C:3,7.1% D:2,4.8%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当方式 D. 自己赚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A. 用于学习 B. 用于娱乐 C. 人际交往 D. 储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四、调查结果分析1.每月的零花钱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6、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源 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风格来源很广,既有父母占23.8%,也又兄弟姐妹占23.8%,更多是自己占38.1%。在家里,平时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费,或多或少收到他们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理念,不再收他们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学生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的占81.0%,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还是很强。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当零花钱不够时,很多学生选择向父母要,占52.4%,也又少部分选择自己赚,占26.2%。初中生还是消费者,没有赚钱能力,所以零花钱不够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向父母要。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会如何处置?很多学生选择储存起来占41.6%。这个月零花钱多了,或许下个月就不够,为了以防万一,很多学生就选择存储一起来。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尽快啊!

2.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表1.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150元D150元以上
  
A:18,42.9%B:16,38.1%C:3,7.1%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B父母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D其他亲戚E其他来源
  
A:6,14.3%B:34,81.0%C:7,16.7%D:3,7.1%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B储存起来C买零食D打游戏E体育运动F买衣服G朋友聚会H其他
  
A:21,50.0%B:23,54.8%C:20,47.6%D:2,4.8%E:5,11.9%
  
F:12,28.6%G:7,16.7%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B:2252.4%C2:4.8%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B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C没什么看法D不应该
  
A:1,2.4%B:28,66.7%C:5,11.9%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B:10,23.8%C:6,14.3%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D反对
  
A:34,81.0%B:3,7.1%C:3,7.1%D:2,4.8%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向父母要B.借C.不正当方式D.自己赚
  
A:22,52.4%B:5,11.9%C:4,9.5%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用于学习B.用于娱乐C.人际交往D.储蓄E.其他
  
A:6,14.3%B:6,14.3%C:20,47.6%D:9,21.4%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3.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主要消费于食、穿、玩三个方面。其中,衣着消费占了总消费的45%。据分析调查得出,有些学生存在互相攀比,追求名牌的现象.例如:一对的名牌运动鞋至少要花去四五百块,多至一千多块。这完全是浪费。其次,玩的消费占总消费的30%,他们总是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这些都是一些高消费品,再次,用于食的消费占总消费的15%,他们每当有节日都去庆祝,每当有同学生日、也都去开生日派对,还有诸如此类的派对。然而用于其他消费的只有10%,在这10%中,只要一部分是用于学习的,剩余的都是用于搭车,这样高的消费,花费这样多的钱,到底他们的钱是来自何方呢?经多方调查,他们的钱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他们的父母,当他们一开口问父母要,父母就一定给,甚至有的学生说谎骗父母的钱。在这次调查当中,我们还对同学的节俭态度的问题,其中的80%表示想过节俭。关于零用钱的调查结果:据调查显示,零用钱在150~200之间的中学生占调查的56.5% ,而100元以下的却只有43.4% 。现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学生们都能自由地消费。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待消费的态度是比较正确的,没有盲目追求社会的流行风。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在书籍上多花些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学生中,有58.5%的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向是书籍,这说明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认为20%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对于社会上的名牌商品,买的学生也是较多的,35.3%和47.1%的学生分别表示在自己所买的商品中有大部分或者小部分是名牌。这倒并不能说明现在学生爱慕虚荣,因为名牌商品的确有较好的质量和信誉,而且现在基本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所以在名牌上多消费些是完全可以的。但也不能刻意去追求名牌,处处讲究名牌。不要去攀比。首先,消费行为逐渐走向理性化。据调查,有近50%的同学在平时会收集一些消费资讯,以掌握商品信息,了解目前市场动态,更好、更合理地进行自己的消费。  其次,中学生还未能真正成为消费主体,换句话说,还未能与商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消费自主性、独立性正日益增强。调查发现,有64.7%的同学,其大部分东西由父母代购,只有15.6%的同学是回答“自己”。由此看来,绝大多数同学还躲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乖小孩,在问到“如果你想买一样东西,但钱不够,你会怎么样”时,有52.9%是“自己节省,等钱够再买”,29.4%是“向父母要”,这说明,将近半数的同学正在走向消费自主、独立道路,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节约、打工等)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问到“和朋友去玩,一般谁结帐”这个问题时,有42.1%的同学是“各付各的”,这说明AA制在中学生中日渐风靡。调查表明,中学生中求实购买动机最为普遍,37%的被调查者有较强的求实动机,这些中学生购物时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效用,理性倾向明显。比较而言,初中生求实动机略强于高中生,而女生则弱于男生。中学生的消费特点:(1)羡慕与攀比    爱羡慕、爱攀比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说孩子爱羡慕还不足以引起重视的话,那么孩子由羡慕发展到攀比,就不能不使老师和家长胆战心惊了。(2)金钱的价值观当今社会金钱的价值观可浓缩为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信奉的信条。它说明了,人没有钱不能生存,但并不是为了钱而生存的。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金钱的的确确是万能的,它能买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统观人类活动的全部,可以发现金钱是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钱,固然可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未必能获得精神上的富裕,例如知识、能力、亲情等等,都难以用金钱买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从前,有不少人谈钱色变。可如今,却在金钱的魔力下面动摇了,不但理直气壮地谈钱,并且千方百计地挣钱,人们都尽情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诚然,靠勤劳致富的人们赚了钱以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也是无可非议,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青少年,也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不良影响,慢慢滋生了金钱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钱与消费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上产生了猛烈的撞击。建议:   中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以适应现实中的经济活动的需要。不要成为一个有钱但不会花钱的人。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就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学会消费,就应当努力做到消费的适度与合理有机结合,在正确的消费行为中感受消费对于社会的作用。在游泳中学游泳:比如有计划地安排好开支和开支项目的比重。改掉不良的消费习惯,等等。不可否认,现在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境都宽裕,近期经过国企改革,有不少人下岗,许多家长也在其中,因此不良的消费习惯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自己新形式下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以后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有巨大的作用。这些习惯的培养不是微不足道的,且恰恰相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注意消费不要过高了,要适度。针对这的改正方法与建议:1.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2.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3.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4.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进入21世纪,竞争是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会站的住脚,而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确利用这种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后悔自己在中学时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就要学会好好的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消费,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收获体会:通过这项调查学习,我们获得了一次亲身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培养了认真学习的态度,是一次很好的社会体验。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得收获不仅是几张白纸,它将是我们今后学海扬帆的最好航标。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4.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5. 当前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断完善,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但在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已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倾向,让人们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引导中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消费道路!我组作了这次主题为“中中学生消费状况及意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二、调查项目及结果每月零用钱消费在100元以内的占39.5%;有5.6%的中学生零用钱消费超过200元。9 5%的同学零花钱来自父母;4%的同学零花钱来源于亲戚(包括压岁钱);靠打工或其他方式为1%。有8%以下的同学花掉了零花钱的100%;有24%的同学花掉零花钱的75%—99%;48%的同学花掉50%—74%左右;20%的同学花掉50%以下。我们还统计出:选择所购物品时,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追赶时尚;四分之一的同学较重品牌;约39%的同学以商品质量优劣为选择标准;约14%的同学既重外表也重质量。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是很多。有2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这个数据并不表明另外77%的学生拒绝名牌。何为名片?名牌是文化的凝结,是质量的象征,是时代的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关注名牌的中学生远高于23%的比例。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一般关注”的有47%;“不太关注”的占24%,“不关注”的占13%。中学生对日常消费品的识别度很高。被问及“能否识别服装品牌”时,8%的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45%的人选择“基本可以”,32%的人选择“能识别最著名的品牌”,而选择“不能识别”的人只有15%。被问及“能否识别饮食品牌”时,15%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51%选择“基本可以”,而“不能识别”的人只有14%。这表明50%以上的学生对名牌很敏感,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有限的信息接受渠道,行程了较强的品牌识别能力。三、成因分析众多中学生的名牌意识没有转化为购买行为,原因大概有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是受购买力制约。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自己“买不起名牌”。调查中发现一些特例,如某学生父母双双下岗,竟还逼使父母为自己购买名牌服装。但一般而言,中学生的名牌消费欲望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一旦这一消费群体成长起来,有了独立的消费能力,在“补偿心理”的作业下,求名动机会普遍而强烈。其次是消费观念影响。中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隔离,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封闭,而正统教育又不鼓励名牌消费倾向,是部分学生对名牌消费产生消极态度。就服装而言,中学生的名牌识别能力很强(如前所述),但被问及“穿着名牌都装的心里感受”时,有41%的调查者心里反应是积极的:24%的人认为“名牌能保持和改善自我形象”;17%的人认为“能带来心理满足”;另有59%的学生反应消极:41%的人认为“穿着名牌没什么意思”,18%的人认为“穿着名牌是追求浮华的表现”。有趣的是,女生持消极态度的人明显高于男生,而高中生明显比初中持更积极的态度。中学生的这种消费观念更典型地体现在对化妆品的态度上。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极少有人购买化妆品,而自认为对化妆品品牌熟悉的只有3位女生,仅占被调查女生的3%。这种情况对商家意味着什么呢?第三,受商品特点的影响。对于服装、自行车这样社会清晰度高的商品,中学生追求名牌的消费倾向较明显;而对于文具之类社会清晰度低的商品来说,中学生追求名牌的消费倾向就不强烈。四、问题及建议中学生是多梦时节,是求美求新的狂热年龄,是对流行时尚反应最为敏感也最为剧烈的群体。因此,中学生往往是一见钟情,一拍即合,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一步推理,崇尚名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现代人”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解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具有本质的意义。换句话说,中学生崇尚名牌是崇尚现代精神,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尽管可能伴随一些攀比的虚荣心理,追求现代的主旨却是不变的。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现代人呢?毫无疑问,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其中一个核心原则是独立,对于现代中学生而言,则应以自立、简约为目标,并在这一宗旨下处理名牌消费等问题。如果你能打工挣钱,去消费名牌是锦上添花;如果你靠父母的血汗钱来过度装饰自己,那就是雪上加霜,是剥夺或压榨父母,那是丝毫谈不上现代性的。现在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的基本概念是尊重二字。我想,中国的中学生名牌消费出现的不良倾向是教育失误导致的,应从反思和改进消费教育做起。总之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希望每个青少年都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而这就是现代时尚的真谛。

当前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6.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乐?抑或其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  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花钱”有随意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体现钱的真正功能。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有计划的只有26、7%,其他都无计划或无节制。调查中还发现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作为激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当被问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88%的中学生选择看情况,说明目前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还是比较谨慎理智的。对于是否捐献给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学生有经常性的行为。分析其中原因,也许囿了囊中羞涩,也许对捐献的社会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每个中学生每年捐献10元,不知可以让多少个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调查中还发现没有一个同学能把剩余的零用钱放进银行储存,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理财意识相当薄弱。  反思与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以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就只好改变自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消费时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让父母感到放心。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作为中学生应该把有限的零用钱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学业上,作为自己的学业后勤保障,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善于理财。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会占得住脚。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消费又是为了更多的知识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这样,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后悔自己中学时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去消费。  附: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请在以下各栏目中的选项上打“√”,多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你认为你家的经济境况是  A富有B中等C一般D较差  2、月零用钱  A1—10元B10---50元C50---100元D100以上  3、零用钱的主要来源  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其他亲戚D、打工E、其他F、压岁钱  4、每月剩余零用钱  A没有B一点点C几乎没花D50%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多选)  A学习用品B买零食C吃饭D买衣服E买化妆品  F谈恋爱G上网H交朋友I存银行J买书籍  6、用零花钱买书的种类  A文学着作B学习辅导用书C报刊杂志D科技丛书E漫画书F其它  7、剩余零用钱处理  A还父母B储存C储蓄银行  8、是否觉得零用钱不够  A是B否C还可以  9、与同学朋友人情交往的开支  A多B一般C很少D没有  10、曾经捐献给希望工程  A经常B偶尔C没有  11、是否有计划的使用零用钱  A有计划B不坚持计划C无计划却有节制D无计划  12、是否主动讨过零花钱  A经常B偶尔C没有  13、你对买衣服、鞋的要求  A名牌B普通C低档D合适就好  14、家长对你处理零用钱的态度  A支持B默认C反对D其它看法  15、你跟有钱人在一起的感觉  A自悲B羡慕C忌妒D无所谓  16、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  A会B不会C看情况  17、小问题:你认可的花钱风格怎样?说说看。

7. 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他们的视野比父辈们更为开阔,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他们的消费更为超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某些偏差。针对就中学生消费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6岁。本文就调查的情况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心理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羣体,在某些商品的消费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他们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但已经是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上倾向于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自然、追求美感,体现出健康积极的消费心态,但是不可否认,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亟待疏导。  1.追星心理。和成年消费者不一样,中学生特别崇拜偶像和明星,具有从名的消费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探险家、社会上层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  2.求新心理。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心智、生理尚不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求新求异猎奇的消费心理非常普遍。  3.攀比心理。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中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攀比。在这种心态引导下,表现出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好的我还要更好的攀比消费心理倾向。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个人的欲望和受到限制的心理矛盾冲突。  4.虚荣心理。部分中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支付、审美等能力称赞,以得到高档、名贵商品为荣耀,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表现为名望型消费。有些中学生非常崇拜影视明星的消费方式,以获得“明星风采”之满足感,其实都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5.宣泄心理。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诸如成绩不理想或是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都会引起焦虑、空虚等情绪。此时,有的学生进网吧上网聊天,在网上寻找安慰;有的学生吸菸解闷,借酒浇愁,进歌舞厅求解脱。他们通过这些不正常消费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  二、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行为调查表明  中学生消费总的趋势是:消费观念多样化,消费手段成人化,消费水平超前化。  1.时尚性消费。毋庸置疑,生理的渐趋成熟使得中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中学生想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特别符合中学生的消费需求。构成中学生高消费的又一个层面是娱乐消费,不仅娱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消费数额相当可观。  2.新奇性消费。中学生消费行为常常受猎奇心理影响,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新食品,商店及摊头上五光十色的小玩意儿、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追求个性化、新奇性,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消费的一大特点。调查发现,如今中学生消费的新三样分别是——手机、文曲星、MP3。  3.超前性消费。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的消费行为,有了经常性地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们从父母那里得来大把大把的钞票,又毫不吝惜地掷向商店、酒楼、网吧。他们对品牌特别重视,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消费。被调查的121名中学生有82人对名牌持肯定态度。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  4.模仿性消费。中学生是注重自我形象和最具摹仿力的羣体,他们往往依照自己崇拜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影视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导向,使学生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一些影视明星的举止、服饰等,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导致一些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模仿大款讲排场摆阔气。  三、矫正中学生不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教养程度。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欲望,而当这种不健康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其误人歧途。我们要重视和引导中学生认识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利与弊的两重性,使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社会都要把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引导到合乎社会文明风貌的方向上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消费分为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  2.把对中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正常消费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消费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要形成制度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一要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教育中学生俭以养德。二要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学校德育的目标,应该考虑适度消费思想教育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深层效应。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的度,适合中学生正常需求的度。三要对中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防止盲目消费。要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在消费中要引导中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要让中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误入消费歧途。  3.对中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要拒绝、要批评、要引导。高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里的奢侈风。拜金思潮的泛滥,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此外,高消费、超前消费也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这类事件并不鲜见。因此,建议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为了防止中学生追求奢侈、怕吃苦,父母要正确引导中学生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工厂、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让中学生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使中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况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中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不大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尤为显著。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份,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研究一番。人要生存,就要通过吃、穿、住、行等消费行为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一旦人们满足生存上的需要,就会对精神上的要求更高。这样就会进行消费,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8. 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1】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中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2】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他们的视野比父辈们更为开阔,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他们的消费更为超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某些偏差。针对就中学生消费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6岁。本文就调查的情况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心理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某些商品的消费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他们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但已经是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上倾向于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自然、追求美感,体现出健康积极的消费心态,但是不可否认,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亟待疏导。
     1.追星心理。和成年消费者不一样,中学生特别崇拜偶像和明星,具有从名的消费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探险家、社会上层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
     2.求新心理。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心智、生理尚不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求新求异猎奇的消费心理非常普遍。
     3.攀比心理。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中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攀比。在这种心态引导下,表现出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好的我还要更好的攀比消费心理倾向。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个人的欲望和受到限制的心理矛盾冲突。
     4.虚荣心理。部分中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支付、审美等能力称赞,以得到高档、名贵商品为荣耀,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表现为名望型消费。有些中学生非常崇拜影视明星的消费方式,以获得“明星风采”之满足感,其实都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5.宣泄心理。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诸如成绩不理想或是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都会引起焦虑、空虚等情绪。此时,有的学生进网吧上网聊天,在网上寻找安慰;有的学生吸烟解闷,借酒浇愁,进歌舞厅求解脱。他们通过这些不正常消费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
     二、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行为调查表明
     中学生消费总的趋势是:消费观念多样化,消费手段成人化,消费水平超前化。
     1.时尚性消费。毋庸置疑,生理的渐趋成熟使得中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中学生想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特别符合中学生的消费需求。构成中学生高消费的又一个层面是娱乐消费,不仅娱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消费数额相当可观。
     2.新奇性消费。中学生消费行为常常受猎奇心理影响,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新食品,商店及摊头上五光十色的小玩意儿、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追求个性化、新奇性,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消费的一大特点。调查发现,如今中学生消费的新三样分别是——手机、文曲星、MP3。
     3.超前性消费。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的消费行为,有了经常性地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们从父母那里得来大把大把的钞票,又毫不吝惜地掷向商店、酒楼、网吧。他们对品牌特别重视,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消费。被调查的121名中学生有82人对名牌持肯定态度。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
     4.模仿性消费。中学生是注重自我形象和最具摹仿力的群体,他们往往依照自己崇拜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影视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导向,使学生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一些影视明星的举止、服饰等,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导致一些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模仿大款讲排场摆阔气。
     三、矫正中学生不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教养程度。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欲望,而当这种不健康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其误人歧途。我们要重视和引导中学生认识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利与弊的两重性,使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社会都要把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引导到合乎社会文明风貌的方向上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消费分为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
     2.把对中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正常消费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消费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要形成制度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一要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教育中学生俭以养德。二要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学校德育的目标,应该考虑适度消费思想教育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深层效应。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的度,适合中学生正常需求的度。三要对中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防止盲目消费。要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在消费中要引导中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要让中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误入消费歧途。
     3.对中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要拒绝、要批评、要引导。高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里的奢侈风。拜金思潮的泛滥,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此外,高消费、超前消费也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这类事件并不鲜见。因此,建议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为了防止中学生追求奢侈、怕吃苦,父母要正确引导中学生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工厂、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让中学生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使中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况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中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不大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尤为显著。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份,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研究一番。人要生存,就要通过吃、穿、住、行等消费行为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一旦人们满足生存上的需要,就会对精神上的要求更高。这样就会进行消费,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